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智能大楼系统集成技术讲座(二)智能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杭州通普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吴为,孙怒涛一、概述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是实现智能大楼的基础。它不仅使大楼内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通,而且是联接这些设备与大...  相似文献   

2.
智能大楼系统集成技术讲座(一)智能大楼系统集成概述杭州通普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方学,孙怒涛自六十年代以来,计算在工业化发达国家逐步兴起。随着近二十年来微电子技术和通迅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系统不但在工业化国家,同时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智能大楼智能大楼英文名为IntelligentBuilding或SmartBuilding,通常简称IB,简单地说是指集建筑管理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及能实时监控室内空气纯净度、亮度。温度、湿度等以提供住户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同时又拥有先  相似文献   

4.
智能大楼布线的一些实用技术浙江省计算技术研究所王琴一、引言随着智能大厦的发展,要求对大厦中许多类型的通信、图象和控制信号共用同一类线缆,并达到各类信息插座的互相利用,以便做到对各种系统的运作进行统一的协调,而且留有充分余量,保证各类信息点的扩充与移位...  相似文献   

5.
现代比较流行的智能大楼的概念,是以网络系统为基础,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将建筑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管理技术等多种高技术紧密结合、有机集成,实现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楼宇管理自动化(BS)、消防自动化(FA)、安保自动化(SA),具有高度的先进性、经济性、效率性、舒适性、便利性、安全性的现代化高科技大楼。一般地讲,智能大楼应当具备5A的功能。而BAS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或称楼宇自控系统、建筑物管理自动化系统等,就是将楼宇中的一些主要机电设备,如冷暖机组、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送排风机、给排水设备、变配电设备、照明设备、电梯等,在以往只能是分开管理的,而现在则是以按照集散系统的概念,通过一个专用的网络系统,使众多的受控设备,实现分布控制、集中管理,从而达到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增强,智能化大楼在世界各发达国家应运而生。1984年美国哈特福特城市将一座旧式大楼进行改建,对楼内的空调、电梯、照明、防火、防盗等设备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监控;将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结合起来,为客户提供语音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情报资料检索等信息服务。该大楼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大楼。智能化大楼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大楼中的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利用和管理以及对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等。美国一个智能化大楼研究机构把智能…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智能大楼产生的背景和定义,详细分析了智能大楼中情报通讯系统、大楼自动化管理系统、建筑环境系统和办公服务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微型电脑应用》1997,(2):53-53,52
智能大楼具备5A智能化功能:OA办公自动化。CA通讯自动化、BA楼宇自动化、SA安保自动化和FA消防自动化。为对各自动化系统,进行更高层次的智能化综合管理,大楼设置了管理自动化系统(MA)。确保各自动化设备以高效、合理的方式运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安全、便利、舒适的办公环境。一、OA:办公自动化采用台湾“励合”公司分布式地板线槽(FLOORDUCTSYSTEM)实现弹性分隔,配合综合布线系统,可灵活组建办公室信息网。提供美国“BERK-TECH”公司主平光缆布线系统。用户可组合各种类型的LAN,或网络互联。提供美国“C…  相似文献   

9.
一、智能大楼主要特点和配线系统智能建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当时跨国公司为了提高国际竞争能力,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纷纷兴建或改建以高科技装备的高科技大楼──“HI-TECHBUILDING”,而另一方面,高科技公司为了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对办公和研究环境积极进行创新和改进。第一幢被称为“智能大楼”(INTELLIGENTBUILDING)的是位于美国康州(CONNECTICUT)的城市大厦(CITYPLACE)。近年来,智能建筑在美国的华盛顿、纽约、加州;日本东京;英国伦敦和瑞典等国家不断兴起。形成在世界建筑业中智能大楼一枝独…  相似文献   

10.
申自浩  海林鹏 《福建电脑》2005,(9):66-66,23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以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大楼自动化为基础的智能化大楼产生。构建合理的智能化大楼.是信息化时代国家科技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介绍了智能化大楼构建的一般方案。  相似文献   

11.
国外智能小区发展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迅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在发达国家应运而生。智能大厦(Inter Ilingencebuliding)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984年,美国康奈涅格(Connecticut)州哈特福德(Hartford)市将一座119式大楼改造,并且对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防盗等设备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测控制,为客户提供语言通信、文字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水利大楼智能大厦系统的建设,探讨了智能大厦的定义、组成及实现.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中心机房的安全是智能大楼网络实体安全的核心.文章结合工作实践,从智能大楼网络实体安全出发,对中心机房的选址、内部环境、供配电、防雷接地、集中控制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安全措施,以保障中心机房安全,从而实现智能大楼网络实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智能通信控制器的DCS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种可用于配电自动化管理的基于智能通信控制器的主从式DCS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采用工业PC(IPC)作为上下位机,并使用7521智能模块来控制RS-485网络进行通信。同时研究了其中的智能通信控制器的特点和命令使用方法,设计了上下位机的通信程序及程序流程图,并进行了抗干扰措施的分析说明。结果证明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数据传送量大、编程简单,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都较强。显示了智能通信控制器在远程监控领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智能小区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小区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的三层通信实现问题,即利用神经元控制器组成LonWorks网络完成小区管理中心和大楼管理中心的通信、利用RS-485完成大楼管理中心和各个家庭终端的通信、利用电力线载波收发器完成家庭主控制器和家庭内部设备间通信。  相似文献   

16.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指大楼中传输计算机信息和语音信息的通道,是埋藏在建筑物中的电缆(或光缆),因此它与计算机系统的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大楼的基础建设和装潢设计应该融为一体。在建楼时已经充分考虑了信息系统的使用需求,那么在大楼建成后,能使办公人员获得极其良好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避免为了增加通信电缆而对大楼“开肠破肚”,使大楼内外的美观保持始终。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在各方面应用的不断增加,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智能大厦的各个系统中,计算机网络系统起到中枢和主干的作用,它可以把办公自动化系统(OA),建筑物自动化管理系统(BA),通信自动化系统(CA)和管理自动化系统(MA)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条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计算机网络技术由原有的大型主机结构正向着以局域网为基础的、面向分布式计算的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方式进步。随着个人电脑(PC)性能的不断提高,应用程序的功能日趋强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人们对…  相似文献   

18.
兆丰环球和兆丰世贸大厦是由香港伟恒通公司投资建造的两幢出租型办公用高层建筑,要求达到SA智能化水准。上海市邮电管理局为了积极参与智能大楼建设,作为推动上海信息港工程努力的一部分,决定将这两幢大楼的智能化建设作为试点项目,承包了设备引进、设计、施工全过程,在SA智能化人仰,迈出f新的步伐。现就设计方面的特点,作简单的介绍。一、通信自动化(CA)当前,信息革命的浪潮已经到来,二十一世纪将是信息化社会,用户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通信业务,如电话、传真和低速数据通信(数字传输速率在Mkb/S以下),而是要求提供有…  相似文献   

19.
建好智能大楼须从项目初步设计开始,历经深化设计和工程实施各阶段,注意解决好一系列新课题,本文从建设者角主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智能大厦的建立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在发达国家应运而生。智能大厦(Interllingencebuilding)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984年,美国康奈涅格(Connecticut)州哈特福德(Hartford)市将一座旧式大楼改造,并且对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防盗等设备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测控制,为客户提供语音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等信息服务,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大楼。次年,日本东京的一座智能大厦也相继建成,从此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