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在小波包降噪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小波包降噪后的残差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包降噪,然后根据降噪后的振动信号和原始振动相比的差值提取残差信号,最后通过对残差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提取产生噪声信号的特征频率,通过对残差信号的统计量分析判断设备运行状况。实例验证了小波包降噪和小波包降噪后残差统计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小波包降噪方法在滑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波分析对高频信号降噪效果不明显。针对该问题,提出利用小波包分析对轴承故障信号的降噪方法,并用计算机仿真和实例分析对小波包降噪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对小波降噪和小波包降噪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小波包分析在降噪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降噪时信号端点处极值不确定和小波变换降噪信号失真的问题,综合经验模态分解自适应性和小波包变换更加精确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一种EMD和小波包变换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光谱降噪方法.利用SPR系统模型模拟共振光谱信号,借助EMD对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再对低频项及残余项做小波包变换降噪处理得到共振信号.最后将EMD和小波包变换的方法用于对实际SPR光谱进行滤波处理.结果表明:EMD和小波包变换方法既能有效去除噪声,又能准确得到SPR光谱信号中的光强反射率信号,有效提高了共振波长的辨识精度,是一种实效的SPR光谱信号降噪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小波包降噪精度,提出一种小波包和奇异值结合的改进算法。首先选取合适的小波基函数进行小波包分解,对小波包系数进行奇异值分解,然后重构信号,最后仿真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滤去噪声信号,同时可以保留信号中的高频成分,降噪效果优于小波包降噪。  相似文献   

5.
提升小波包最优基分解算法及在振动信号降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提升小波包最优基分解,是影响提升小波包应用效果和效率的关键.提出了一种先序分解后序搜索的提升小波包最优基分解算法,该算法提升小波包先序分解和最优基后序搜索同时进行,只保留当前发现最好基下的分解系数,及时释放冗余存储窄间,具有更高的空间效率,更适于信号在线处理.对算法进行了描述,并与自上而下完全分解、自下而上搜索算法进行了比较.将其应用于发动机缸盖振动信号降噪,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数小波变换的信号降噪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分数小波变换的基本思想及在信号处理方面的特点.利用不同信号在分数小波域具有不同的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小波变换的信号降噪新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降噪特性,同时比较了小波包直接降噪和该方法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振动信号中的背景噪声.  相似文献   

7.
摘要:通过对小波消噪原理的分析及常用阈值规则的降噪性能对比,提出了基于小波细节系数自相关性分析的分层阈值降噪法,描述了根据有用信号最小频率成分确定最大分解层数的方法,给出了分层阈值降噪法的步骤,并对模拟的含噪振动信号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尤其适合于强噪声背景下弱信号的恢复,有利于较高频率有用信号的提取。最后,对小波分层阈值降噪法在发动机振动信号分析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背景噪声,提取有用状态信息,为发动机振动信号预处理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波包分析在齿轮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1,他引:6  
基于小波包对信号的高分辨率分解和重构能力,把信号分解到不同频段,然后选择有效频段进行故障信号重构,分离出故障信息。通过对含有周期冲击的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展示了小波包分析在特征提取中的优点。通过对减速箱齿轮故障信号进行降噪、分解处理,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故障信号中的周期冲击成分。  相似文献   

9.
针对机械早期故障信号受到强背景噪声影响导致故障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包的重叠块阈值降噪方法。利用有限冗余双树复小波包变换对信号进行具有平移不变性的稀疏分解,结合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系数所具有的稀疏集簇和邻域相关性特点,建立重叠块阈值估计模型,通过最小化包含块稀疏模型的适应度函数获得估计信号,分析了重叠块阈值降噪各参数对降噪效果的影响和参数优化原则,仿真与实测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信号和不同噪声水平下均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干扰,提高了信噪比。  相似文献   

10.
由于柴油机振动信号的特征频带和噪声频带存在重叠现象,利用小波阈值消噪时难以选取合适的小波阈值,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的LMS自适应滤波降噪方法。该方法将小波包与LMS自适应滤波相结合,首先利用小波包变换对信号进行多层分解,然后以噪声干扰对应尺度上的第一层“细节”分量及最大分解尺度上的逼近分量重构信号,将重构后的信号作为LMS自适应滤波器原始输入信号,再以小波包最大分解尺度上的高频细节信号作为自适应抵消器的参考输入信号,进行LMS自适应滤波降噪处理。仿真计算和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参数设置较少,易于控制,不涉及小波阈值降噪中阈值的选取问题,对比试验信号的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法应用在柴油机振动诊断中提高了故障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利用空气/甲烷混合气体对模具表面进行离子氮化的新工艺,分析了渗层的硬度、组织及物相。结果表明,通过加入甲烷气体,可以实现用空气直接进行离子氮化处理,通过调整甲烷流量,可以获得不同的渗氮硬度和物相。  相似文献   

12.
聚苯胺基电流变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苯胺基电流变液已有近30年的研究历史,但因本身电导率高导致的漏电密度大、极化能力低、悬浮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单独使用的可能,通过化学结构改性或物理共混改性以改善单一组分的性能缺陷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方法。对聚苯胺进行取代、复合无机或有机粒子可以获得满足商品要求的屈服强度和悬浮稳定性能。归纳了各种聚苯胺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其受外场强度、体积含量、环境温度、含水情况等因素影响下的屈服强度、介电性能、悬浮稳定性、粘弹特性、表观粘度等特性,最后总结了聚苯胺基复合材料在电流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PEEK基体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用PEEK树脂的性能,静电粉末法制备热塑性树脂预浸料的设备和工艺,用该工艺制备的预浸料规格和性能以及AS4C单向织物/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韧性,耐环境性能,同时还介绍了将这种材料用于宇航工业而进行的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郑亮  金张英  程鹏飞 《包装工程》2012,33(23):114-119
借助墨滴观测仪和工业显微镜,获取了墨滴在撞击纸张前后的状态及数据。在测量喷墨记录点亮度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纸张表面的喷墨记录点扩展。定义了喷墨记录点内外边缘对应的反射系数,并验证了其可行性。讨论了影响喷墨记录点大小、形状、模糊度的因素,计算了不同承印材料的墨滴扩展比。  相似文献   

15.
复合微孔玻璃膜的研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由原硅酸四乙酯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得的溶胶作为涂膜液,在多孔陶瓷基体上通过多次涂膜-干燥-加热过程,最后在盐酸中浸沥,可制成多孔的无机复合玻璃膜.探索了复合玻璃膜的成膜工艺因素涂膜方式和次数,加热和酸浸沥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下一代网络的SLEE API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下一代网络业务逻辑执行环境(SLEE)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业务逻辑执行环境(SLEE)的体系结构。为满足不同层次业务开发者编写业务(或应用)的需要,提出不同抽象粒度的SLEE应用业务编程接口(APIs)的体系框架。最后列举了两个用这些APIs实现的业务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满儒  邓晓霞 《包装工程》2007,28(5):115-117
主要运用符号学原理来研究产品设计,把各种设计元素看作符号,研究产品符号的价值构成,产品设计的传达过程和编码规则,帮助设计者树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处理产品设计中各种设计元素的关系,指导设计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生产过程控制是对“5MIE”质量因素的探讨,其控制活动体现在每一个生产工序中。根据ISO9004标准,从生产过程控制的角度,探讨了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问题,并重点讨论了关健和特殊工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生产过程控制是对“5ME”质量因素的控制,其控制活动体现在每一个生产工序中。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reports on the discussions at the ONR Workshop on Fracture Scaling, held a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in June 1999, under the chairmanship of Z.P. Baant and Y.D.S. Rajapakse. The workshop dealt with size effects in structural failure and scale bridging in mechanics of materials. The lectures at the Workshop were published in Volume 95 of this Journal.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record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extensive discussions prepared by invited specialists. The records show which are the areas of disagreement among leading researchers and which are those where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