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避免结露和下降气流,在置换通风/冷却吊顶系统的冷却吊顶下方加装对长波具有高透过率的薄膜密封包裹,该薄膜和冷却吊顶下表面之间保留一真空夹层.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了同一办公室内置换通风/冷却吊顶系统(DV/CC)以及置换通风加薄膜冷却吊顶系统(DV/CCF)两个模型中的温度场、速度场和PMV指标的分布情况.通过比较模拟结果,分析改进后的流场特性,结果表明:薄膜的温度近似等于冷却吊顶下表面周围空气的温度值,薄膜表面和冷却吊顶不可能结露,下降气流也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2.
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的热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朱能  刘珊 《制冷学报》2000,(4):64-70
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结合是一种新型的空调方式。本论述了在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结合的空调系统中,各种参数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提出基于人体热舒适性要求最合适的设计值。另外,还分析了ISO7730标准所依据的热舒适性模型在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系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冷却顶板-置换通风空调系统中冷负荷分配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就送风温度、送风速度和顶板供水温度变化等工况进行了不同的模拟实验,对冷却顶板一置换通风复合空调供冷参数提出了建议取值范围。同时,根据实际测试数据加以分析研究,确定了冷却顶板系统和置换通风系统两者所承担的合理供冷份额。  相似文献   

4.
办公建筑通风系统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典型办公建筑,在6次换气次数和19℃送风温度条件下实验研究了层式通风和置换通风的气流组织特性,分析比较了两种通风方式的工作区及人体附近温度场、速度场、CO2浓度场,对两种通风方式气流组织特性及热舒适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层式通风系统条件下,呼吸区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良好,通风能有效消除室内热负荷和污染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置换通风与冷却项板房间的模拟研究,提出了顶板贴附层概念.分析在该空调系统下顶板贴附层和室内工作区窄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并对两个区域内的露点温度进行了计算比较,从而指出了用工作区空气露点温度替代贴附层露点温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为基材,制备PBAT/ZSM-5分子筛共混薄膜,研究分子筛含量对薄膜性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共混熔融挤出流延法制得含不同质量分数ZSM-5分子筛(0%,1%,3%,5%,7%)的PBAT薄膜,测定分析不同分子筛质量分数对薄膜的颜色、透明性、结构、气体阻隔性、力学性能等性能的影响.结果 随着分子筛质量分数的增加,透明性和断裂伸长率显著降低,抗拉强度先增加后降低,质量分数为1%分子筛的薄膜抗拉强度相对较大,较纯PBAT薄膜增加了12.34%;薄膜氧气透过性能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二氧化碳透过性和CO2/O2透过比均逐渐增加,水蒸气透过性显著降低,与纯PBAT薄膜相比,质量分数为7%分子筛PBAT薄膜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系数分别增加了18.48%,33.51%,水蒸气透过系数下降了43.28%,CO2/O2透过比由原来的8.84增加到9.96;薄膜表面和横截断面均变得粗糙,局部区域有团聚现象,且随分子筛含量的增加而变得明显.结论 ZSM-5分子筛的少量加入,可以影响PBAT薄膜力学性能,降低其水蒸气透过性,调节薄膜的气体选择透过性,为其应用于生鲜果蔬包装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配置有冷却顶板与混合通风的人工环境室中设置电热膜模拟外围护结构传热,在冷负荷分别为83 W/m~2及111 W/m~2条件下,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典型辐射空调房间室内空气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当冷却顶板表面温度变化范围为15~23℃及送风温度为22℃时,室内垂直方向1.7 m以下空气温度及速度分布较均匀,而1.7 m以上呈显著变化,CO_2浓度在工作区附近的CO_2浓度较高,而在顶板及地板附近浓度较低。平均垂直空气温差、紊流强度及除污效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0.2℃、32%~38%及0.62~0.86。因此,冷却顶板表面温度的变化对室内平均垂直空气温差、紊流强度影响较小,而对除污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置换通风与室内空气品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指标出发,揭示了置换通风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上的独特优势,并分析了在置换通风中存在的垂直温度梯度和吹风感对舒适度的影响,提出了通过与冷却顶板相结合的复合系统来加以改进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办公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地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和顶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在相同的室内负荷条件下,室内的温度及流场分布。结果表明,地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系统的舒适性更好,而且其冷板表面结露的危险也比顶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小。  相似文献   

10.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ITO薄膜电学及光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无机盐为出发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薄膜。进一步研究了热处理气氛、温度、Sn掺杂量时In2O3薄膜电学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在氮气、真空和空气3种环境下对薄膜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真空热处理后薄膜的导电性最好。研究了薄膜方块电阻随锡掺杂量的变化.发现薄膜的方阻随掺锡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并在掺杂量为7mol%左右时达到最低;另外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薄膜方块电阻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热处理温度高于700℃后变化不显著,薄膜在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所制得的薄膜可见光区(400-800nm)平均透过率可达85%、方阻约为66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辐射供冷系统启动阶段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及系统稳定阶段人体散湿的强度和人员散湿的位置对结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统启动阶段单独运行辐射供冷系统6 min后就会发生结露现象,所以在系统启动阶段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除湿措施,在此过程中,辐射板表面温度的降低比人体散湿强度的变化对结露的时间的影响更显著;在系统稳定阶段,每增加一个成年男子轻度劳动时的散湿量,结露提前12 min左右发生,人体所在位置的辐射板比其他位置处辐射板先发生结露,在防止结露时,应重点监测人体上方区域的辐射板的表面温度。  相似文献   

12.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具有舒适、节能等优点,备受国内外工程设计和研究者的关注。在此通过实验研究了顶棚辐射供冷房间在冷吊顶辐射作用下,室内空气温度、房间壁面温度、人体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体与环境的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辐射供冷系统开启后约60min内,辐射板表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有显著变化,人体服装外表面温度变化比较缓慢,人体和环境的对流及辐射换热量逐步增大,系统开启60min后,上述各项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辐射供冷系统中辐射板的布置位置对人体舒适性有较大影响。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该系统进行数值模拟,比较7种组合方式下的室内热湿环境。研究结果表明,辐射板布置在墙面或者顶板与风机盘管组合的供冷方式均能够基本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地板辐射供冷与风机盘管复合供冷方式舒适性最差,顶面+墙面+风机盘管这一组合方式兼具顶板式和墙面式的特点,是7种组合方式中最舒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与独立新风结合应用的冷却顶板系统的新特点,建立了冷却顶板换热解析模型;选取有代表性的参数值对冷却顶板的冷却能力进行计算,并将结果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结果验证了解析模型法是计算冷却顶板冷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北京某高档住宅天棚辐射采暖制冷及置换式新风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对其冬季采暖热负荷指标、新风热负荷指标以及室内动态热舒适条件进行测试,阐述天棚辐射采暖制冷与置换式新风技术在节能及热舒适度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利用Fluent软件对贴附射流与辐射板复合空调系统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其舒适性,并根据壁面温度计算其辐射不对称性。结合模型设置和模拟结果提出3种改善其辐射不对称性的方案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侧壁辐射板布置于正对送风口方向以及与送风口所在壁面相邻壁面的下部空间,辐射不对称性可降低1.5~2.0℃,且不会有结露的风险,温度均匀性优于原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宁波市东方明珠城高层住宅辐射空调系统的辐射地板结构与供冷量计算、系统设计等内容。该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双向辐射供冷及供暖设计,大大增加了供冷能力,同时也升高了地面温度,降低了结露的风险,提高了人体舒适感。  相似文献   

18.
调湿建材应用于辐射供冷房间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分析辐射供冷形式入手,指出目前影响辐射供冷推广的关键因素: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和结露.讨论了调湿建材的调湿原理,分析了调湿建材应用于辐射供冷房间调节室内湿度以保证供冷系统正常使用的可能性.提出了在设计时应注意的湿平衡曲线、配合装修、配合置换通风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热舒适性、室内空气品质佳、低能耗等优点。然而辐射供冷空调有三大主要问题:易结露,供冷能力有限以及初投资过大等。针对辐射供冷结露的问题,介绍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实验研究分析及其控制方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毛细管网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该系统与各种低品位冷源及新风除湿方法的结合模式,并总结了几种处理结露问题的方法.毛细管网辐射供冷的合理设计和系统匹配对于节能减排、降低建筑能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