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杨程  范佳晨 《包装工程》2020,41(14):61-66
目的探讨感质理论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提出具有感质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与流程,帮助设计师准确地捕捉用户情感,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且能够触动内心的产品。方法梳理感质理论的内涵,提出感质注重体验性,在文创产品中可以分为感官、行为、情感和反思四个体验层次。针对四个体验层次分别提出感质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并将感质文创产品的设计流程分为文化元素的提取、设计师的整合、文化特征的感官传递三个步骤,最后以一款地域文化为背景的茶具进行设计实践验证。结论感质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与流程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加准确地捕捉用户的情感与需求,设计的产品能与消费者认知相匹配,带给消费者感官、行为、情感和反思体验,触动消费者的内心。  相似文献   

2.
刘小路  吴白云 《包装工程》2021,42(8):284-292
目的 在主题性文创产品设计中引入感质理论,借由感质意象的获取、传递与转化,提升文创产品的内涵表达与设计共鸣,实现不同主题的差异化体验.方法 在感质理论和感质传递机制指导下,以主题性为切入点,对文创产品的感质要素予以解析,提炼其感质意象的获取方式与编码途径,通过由物及象、由象及物、由意及象三种方法进行物境、情境、意境转译与情感传递设计,实现产品"物-界-状态"的融合表达.最后结合设计实践提出主题性文创产品感质意象的主题化解析策略、感质场域的全流程营造策略、感质体验的多通道实现策略.结论 将感质理论运用于主题性文创产品设计中,有助于深化主题,触发用户的注意力认知机制,实现用户与产品双向互动,提升产品优质化、导向性和差异化的感质体验.  相似文献   

3.
汤宇萱  张凌浩  胡伟专 《包装工程》2024,45(4):191-199, 225
目的 当前国内紫砂旅行茶具存在外观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基于此将感质理论引入紫砂旅行茶具设计中,唤醒用户与紫砂旅行茶具独特文化属性的深层情感共鸣,实现移动饮茶新体验。方法 根据紫砂艺术与旅行茶具的特性创构紫砂旅行茶具的层次,以传承紫砂文化、重塑饮茶体验、满足用户情感需求为出发点,针对现阶段紫砂旅行茶具设计存在的问题,将感质理论融入其中,从感质产品的文化意象转译、感质传递的饮茶方式创新和感质体验的主客情感共鸣三个层面进行设计策略的探索,最后以《半日闲》紫砂旅行茶具为例进行设计实践,验证其可行性。结论 将感质理论运用于紫砂旅行茶具设计中,有助于优化产品外观,提升功能体验,实现主客情感共鸣,使之成为文化传播与用户情感的纽带,从而唤起用户深层的感质体验,增强紫砂文化的互动性,为宜兴紫砂艺术行业赋能加核。  相似文献   

4.
王嫚  檀鹏  纪毅 《包装工程》2021,42(4):97-102
目的 探索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文遗类AR应用的交互体验模型与设计策略,为目前文遗类AR应用的交互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实践参考.方法 首先研究体验式学习理论及其应用现状;其次分析文遗类AR应用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文遗类AR应用的交互体验模型与设计策略;最后以文遗广彩瓷为例展开设计实践并进行可行性验证.结论 提出了面向文遗类的 AR应用体验式学习的方法,强调了清晰导航的交互界面、虚实互动的交互方式和具身体验的交互流程的设计策略,并由以内容为中心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交互体验模型转变,有助于用户更好地体验与学习传统文化内容,为文遗类AR应用的相关研究者和设计师提供理论框架和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实现符合用户感性需求与良好情感体验的产品色彩设计。方法 以家用咖啡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运用质性分析工具Nvivo12.0深度挖掘用户对目标产品的色彩需求痛点,通过系统聚类分析获得产品色彩的用户需求类别,根据已知的用户需求类别,收集色彩样本,结合PAD量表进行多维情感体验评价,并获取可以激发用户积极情感体验的产品配色案例,作为设计实践的参考范式。结果 完成不同用户需求影响下的咖啡机色彩情感体验设计实践。结论 以用户需求分类为导向的产品色彩设计,可帮助设计师更有针对性地提炼多样化的产品色彩需求,运用PAD情感体验测量方法对现有色彩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估,也为现阶段产品色彩的情感体验设计应用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6.
吴春茂  田晓梅  何铭锋 《包装工程》2021,42(14):139-147
目的 提出提升用户主观幸福感的积极体验设计策略.方法 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界定积极体验要素;其次,通过6位设计研究参与者运用卡片分类法筛选出50件符合积极体验要素的产品样本;再次,7名设计师分析推断每个产品样本潜在的设计动机;最后,通过GIOIA方法提取积极体验设计策略,并通过案例验证法进行设计说明.结论 总结了提升用户主观幸福感的15种积极体验设计策略,分别为:自主性(激发兴趣、跟踪进度)、技能性(易于掌握、增长技能)、相关性(保持联系、增进互动)、流行性(引起关注、获得尊重、影响他人)、刺激性(感官愉悦、感知挑战、认知改变)、安全性(生理安全、心理安全、环境友好).设计师利用该设计策略,有助于精准快速生成设计概念,以提升用户积极体验与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谭浩  徐迪 《包装工程》2018,39(22):12-16
目的 探讨设计师在情境作用下的系统性思维过程,旨在构建基于情境的产品交互设计思维模型,为设计师如何设计出用户体验较好的产品提供思路。方法 以设计思维作为研究对象,将设计过程置于情境分析中,采用理论框架构建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基于“5W1H”方法构建情境组织模型,以分析设计过程中的情境作用。结论 通过实验及分析进一步提出基于情境作用的产品交互设计思维模型,在设计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有利于促进设计师开展产品交互设计活动,完善其设计方案,以提升产品的体验感。  相似文献   

8.
基于感质理论分析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君  袁文昱  李向洲 《包装工程》2016,37(24):28-33
目的探析产品感质理论及其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提出产品感质理论框架,从魅力、美感、创意、精致、工学等方面,分析产品造型感质力的形成过程与传递方式,归纳以感质提升为目标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法及基于用户体验反馈的产品感质力评价体系。结论产品造型的感质力提升,能有效触动消费者的深层情感并获得更优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壮锦文创发展困境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壮锦文创与游戏化设计理论“八角行为分析法”结合的必要性,然后围绕用户行为核心驱动力,构建了包含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和制度层重点设计元素的八角模型,以及基于用户体验的策略模型,设计师可根据该策略模型中的战略仪表盘、用户需求文档和八角分数进行游戏化设计。研究旨在为壮锦文创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唐敏 《包装世界》2021,(7):12-13
新时期产品包装设计工作开展时,为使产品包装设计方案达到预期效果,应当基于用户体验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如基于用户的行为层次体验、基于用户反思层次体验、基于用户本能层次体验,对产品包装设计方案进行有效创新改革,提升包装设计的整体有效性,本文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包装设计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曹鸣  杨春  周沛桦 《包装工程》2022,43(22):395-404
目的 探究消费者对共享单车的需求偏好,获取用户和设计师对产品的认知差距,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决策,为共享单车以及两轮车行业的产品创新提供启迪与参考。方法 从设计师思维与消费者偏好的视角出发,对共享单车消费者偏好的各项设计原则(属性)进行细致分类,建立8个评价维度与41个评价特征,采用KANO模型对有效回收样本进行定量统计及定性分析。结果 基于前期调研与KANO模型分析,提出后共享时代单车设计的相关策略。结论 在后共享单车时代下,设计师需要根据用户真实的产品偏好与体验感知进行设计策略的研究,以设计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和体验期望的产品。同时也证明KANO模型作为一种阐明用户不同感性需求的方法,有助于设计师进行设计决策的综合判断,提升设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卢杨  吴玥  刘长奥  罗仕鉴 《包装工程》2023,44(16):67-78
目的 研究面向用户情感体验的产品美学智能评估方法。方法 从情感与美学的概念及内涵出发,梳理了产品情感化设计理论及产品美学评估研究的发展。针对现有的情感化设计方法模型局限性较大,产品美学评估研究范围狭窄,未充分考虑用户情感体验及缺乏完善系统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模型等问题,重新梳理了用户情感与产品美学之间的关系,从形式美、技术美、体验美三个层次研究用户情感体验,基于用户情感分析重新设定产品美学评估规则,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产品情感美学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产品情感美学的计算方法与流程。结果 提出产品情感美学三层次评估模型与面向用户情感体验的产品美学智能评估系统的构建方法,并对系统构建方法进行了设计实践验证。结论 帮助设计师、制造商、营销商与用户等多种角色更好地理解产品情感与产品美学的关系,促进高效精准的设计决策。为情感化设计领域及美学评估领域的研究提供新见解与新思路,为构建高效精准的产品情感分析与产品美学评估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寻找设计机会和解决用户核心需求为目的,以认知盈余理论为基础,为设计师提供一种创新的产品设计范式。方法深入剖析认知盈余的组成要素,对产品设计进行模块划分,并将认知盈余的构成要素分别投射到产品设计的用户调研和设计立项阶段。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基于认知盈余理论的产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论基于认知盈余的产品设计方法是一个能有效地辅助设计师挖掘用户行为动机,并解决用户核心需求的产品设计范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出一套面向产品积极体验周期的设计策略。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界定影响积极体验周期要素;运用桌面研究法搜集100件产品服务设计样本,5名设计师参与筛选出50个符合丰富产品积极体验周期的产品样本;运用焦点小组法,8名设计师分析出每个产品样本通过何种方式来丰富使用者的积极体验周期;基于积极体验周期可视化图表、GIOIA方法提取丰富产品积极体验周期的设计策略;通过设计工作坊案例实践验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 提出了面向产品积极体验周期的14种设计策略,分别为:预热(情境代入、视觉期待、功能牵引)、活动(使用清晰、实时互动、情境多用、持续体验、沉浸体验、情感建构)、评估(流畅体验、满意效度)、影响(短期贡献、中期变化、长期效应)。结论 该设计策略有助于设计师有效生成丰富用户积极体验的设计概念,以提升目标用户可持续的积极体验与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于宏 《包装工程》2023,44(22):358-367
目的 分析可供性理论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总结可供性应用于包装设计中的路径,进而为包装的创新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手段。方法 阐述可供性理论的起源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发展,并将其引申至包装设计中,分析将可供性引入包装设计中的可行性,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对优秀的包装设计案例分别从用户、包装、环境三个方面出发,探析包装设计中所体现出的可供性,以及其对用户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法总结出基于可供性理论的包装设计路径。结论 通过分析可供性理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总结提炼出了形态的关联性设计、功能的情境化设计、交互的人性化设计三条设计路径,以期为今后的包装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并为设计师提供参考。同时,将可供性理论应用于包装设计中,也为增强企业商品竞争力、提升商品销量、优化用户体验等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李帅  冯荟 《包装工程》2020,41(6):228-231
目的研究可供性理论在产品设计领域的价值与方法,进而为产品设计提供建议,实现更具人性化和情感化的产品设计。方法阐述可供性理论的起源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发展,从吉布森与诺曼对可供性的不同定义来阐述在生态心理学中的可供性与在设计领域内的可供性的区别。对可供性理论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归纳出可供性在产品设计领域的三种类型,即潜在的可供性、集体的可供性、情感化的可供性。基于人的行为对产品可供性进行挖掘,提出行为的停顿、行为的可视化、自然行为关系三种产品设计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结论为设计师提供关于将可供性概念运用在产品设计中的理论依据,为用户创造舒适自然的使用体验,满足人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余森林  陈茜月 《包装工程》2020,40(24):202-208
目的 随着用户体验需求的增长,用户体验愈发复杂多变,传统认知互动方式下的产品同质化问题日渐凸显。通过将模糊Kano模型和Affordance理论结合应用在市场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探索针对用户需求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通过定性研究法获得用户需求原始描述并建立评价项目表;其次,针对评价项目表设计模糊Kano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来处理问卷数据,将用户主观感性偏向定性、定量,获得便携式户外音箱各品质要素的用户需求类别;最后,将需求要素与Affordance的人-物-场系统分析结合,应用于设计实践。结论 通过结合以上两种理论并融合创新设计,能够解决传统认知方式带来的产品同质化问题,使产品设计重新关注到人、物和环境的关系本身,为设计者提供一定的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胡晓涛  李达富  胡新明 《包装工程》2019,40(20):130-136
目的 探索借助和谐情境理论对产品设计进行指导和选择,辅助设计师设计的产品在应用场景中显得和谐、自然。充分发挥产品对环境氛围的能动作用,为用户提供能够完美契合当前情境的体验方式。方法 将语义差异法应用于和谐情境的产品设计中,用直观的心理量化表来代替模糊的和谐情境要素选择,最终设计出基于和谐情景的产品。首先,将办公室暖水宝置于办公室环境中,进行情景分析,获得都市文化情境体验和现代科技情境体验。然后,利用语义差异法(SD法)建立心理量化表,用专家打分法和基于和谐情境体验选择表中的感性词汇,确定产品设计风格。再将产品拆分为不同设计要素,通过用户投票的方式,获得与感性词汇相匹配的设计要素特点。最后,结合设计要素特点,完成基于和谐情境的暖水宝设计。结论 基于和谐情境和语义差异法的办公室暖水宝设计对使设计产品符合情境有指导意义,可以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为和谐情境用于设计流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邓正根  吕健  刘翔  侯宇康  王帅 《包装工程》2023,44(6):188-195
目的 解决当前产品设计表达中存在对设计师要求高、设计思维具有局限性、设计周期长等问题。方法 提出基于StyleGAN的草图快速生成产品效果图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变形技术,将不同程度的产品草图生成真实产品效果图像。结果 该方法可有效地满足设计师创作需求,也能为没有绘画基础的用户生成高质量的产品设计方案。结论 将基于深度学习的StyleGAN模型应用于草图生成真实产品效果图像中,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产品设计表达过程,为产品设计表达提供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参考框架,也是传统产品设计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一次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关怀理论探究适老化产品设计策略,改善科技数字化生活背景下老年群体的产品体验感。在关怀理论的视角下,从基于需求满足的关怀设计、增强互动反馈的关怀设计及基于情感回忆的关怀设计三个方面出发,探索适老化产品设计策略,优化老年群体与产品的人机交互绩效,为适老化产品设计提供高效且可借鉴的设计思路。基于关怀理论的适老化产品设计研究能够让人们更加聚焦于解决老年群体特有的问题,从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需求出发,发掘更深层次的用户体验,让老年群体更好地拥抱科技产品。同时,研究所提出的产品设计策略,将为面向适老化的产品交互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让设计从业人员能够为更好地实现老年群体自然轻松的产品交互体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