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然思维下的体验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鹏  喻德荣  薛新元 《包装工程》2019,40(14):224-227
目的 探讨用户体验与自然思维的联系,研究自然设计思维在设计过程中的必要性和影响,分析在体验设计中自然设计思维的相关要素,以及如何运用自然设计思维要素进行产品的体验设计。方法 抛开设计者主观的认知定式,基于用户和自然的相互联系,运用用户研究方法,从用户自然行为延续研究和自然心智的合理预判中获取设计思路,并结合移动医疗设计的分析和研究进行论证。结论 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从自然中学习并总结的过程,而用户体验设计的本质,则是理解人类在自然生活中的行为,结合伦理、心理、行为等研究,以自然交流的方法,帮助产品在新场景下顺应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通过提出在体验设计过程中应用三大自然设计思维要素,以此建立新的自然体验设计方法,为创造出更为精准、高效、易用的产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传统之思与设计之维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王昕宇 《包装工程》2015,36(16):33-36
目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设计思维产生的影响。方法引入传统文化中的先哲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设计思维形式,对传统文化思想在设计思维中的体现进行分析。结论当代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科学的设计思维,准确把握"天时",充分利用"地利",务必实现"人和"。同时,从系统出发找到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联,寻求相互平衡,从而实现设计的和谐目标,即与天和谐、与地和谐、与人和谐,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传统美学思想与图形创意思维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小明 《包装工程》2015,36(16):27-29,40
目的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角度研究和解析设计创作过程中作品生成的规律。方法运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所派生的思维方式诠释图形创作,通过图形创意作品案例分析,论证"万物互融、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理论,对图形创意在艺术创作思维中的普遍规律加以阐述。结论把传统美学思想的审美意识融入创意手法的表现并深入到创作性思维中,从而能够充分体现和传达更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品质,使其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论“天人合一”思想在生态设计中的精神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彬 《包装工程》2015,36(14):141-143
目的 挖掘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在现代社会中应有的地位与价值,将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养分与价值功能有效运用于当今设计艺术理论研究,指导设计实践。方法以大众持续关注的生态设计与“天人合一”思想的观念联系为基础,通过思维意识的共通性进行深入探讨。结论 阐明“天人合一”思想在生态设计这一新兴设计方向中所呈现的指导意义,进而在其物化转换中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强调理论实际效用与价值追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通用设计价值及其设计思维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胡蓉 《包装工程》2014,35(20):122-125
目的通过研究通用设计的价值与设计思维,使其设计目标更为具体清晰并促进通用设计理论的发展。方法以分析通用设计所包含的人本、社会、生态以及道德等价值思考为基础,展开了通用设计中"一般与特殊"、"加法与减法"的主要思维与方法的讨论,提出了其设计思维的关键与观念。结论无论遵从何种设计思维与方法,都应尽可能从不同层次与维度来审视人类需求、价值与观点,在更广阔、更综合的设计视野下创造出人、物与环境的共生和谐。  相似文献   

6.
胡俊红 《包装工程》2007,28(10):228-230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思想与观念,中国家具深受其影响。通过对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阐释,探讨了这一思想在中国家具的体现与表达。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支配下,由此而形成了“崇尚自然“、“师法自然“、“道法自然“的天人调谐设计观,形成了“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使得中国家具中既极重“自然“又极重“实用“。“天人合一“的设计观是中国古代家具辉煌成就的成因,对现代家具设计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嵌银漆器中“天人合一”设计理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萱  张仲凤 《包装工程》2014,35(8):113-116,120
目的从"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切入,深入分析嵌银漆器中"天人合一"设计理念的具体表现。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法、归纳法发掘出嵌银漆器设计中关于"天人合一"理念与现代设计的沿承与联系。结论旨在提出"天人合一"设计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性及和谐性发展,并为现代设计推崇的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等设计思想提供丰富的设计思维和创作思路,使现代设计更能满足人与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设计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珏 《包装工程》2012,33(10):73-76,89
探讨了家具设计中如何寻找、筛选、运用元素,分析了设计元素来源于感动和启迪的素材,提出素材并不能直接运用于设计中,要根据设计主题和潮流趋势来筛选,提炼真正有用的设计元素。进而分析了在家具设计中通过同构联想,从视觉、心理、经验及认知上找到元素和设计作品之间的共同点,灵活运用"形态同构"和"感觉同构"2类方式帮助设计元素与家具作品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传统家具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王沛 《包装工程》2014,35(24):87-90
目的研究如何将中国传统元素更好地应用于现代家居的设计中。方法通过分析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即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中庸"精神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传统家具设计中的理念,然后结合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传统装饰符号特点,研究了传统家具中的重要元素,以及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结论在现代家居设计中,要继承并发扬传统家具的结构形式,更好地利用点面线的空间关系分配装饰纹样,重视对细节的追求。汲取传统家具中的精华,并加以发扬光大和创新,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昀  朱吉虹  陈异子 《包装工程》2021,42(12):25-31
目的 在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共生的设计4.0时代,探讨彰显中国智慧的设计智造核心价值观及中国设计智造价值观体系.方法 基于对国内外设计创新特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提出中国设计智造的关键特征在于智慧(思维)、智能(技术)、协同(机制)、创新(目标),价值观体系则分为本体层、应用层和战略层.通过对应用层的着力分析,指出设计智造价值观指导下的技术应服务于人文,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论 已确立的"设计之技、设计之道、设计之力"中国设计智造价值观体系,正在逐渐成为国内外众多设计作品的价值参照,但研究者仍需对中国智造设计思想进行挖掘,探寻中国特色的设计基因,构建中国设计智造研究方法论,并以中国设计智造在"民生、产业、未来"领域的应用创新进行验证,从而真正为当代设计在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李书婕 《包装工程》2019,40(24):139-143
目的探究拼贴手法对当下动态图形设计的启发。方法从多角度分析动态图形设计的先行者们在设计实践所使用的拼贴手法,总结其对传统拼贴手法的继承与发展,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总结动态图形中的拼贴手法是如何将毕加索的拼贴手法中"亲近生活"、"提升思考性"的特征引入到当下的动态图形设计中的,提升其表达效果和可能性的方式方法。结论通过"拼贴"对动态图形设计的有机介入,给动态图形设计带来了提升。一方面既可摆脱计算机复制带来的触感、隐喻等传统拼贴特征缺失等问题的困扰,带来生活触感的提升;另一方面,又能打开思路,结合当下新的技术手段提升创作空间广度,获取更便捷的设计实践手段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当代家具设计中的“新中国主义”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楠  方海 《包装工程》2011,32(16):46-48,69
以"中国主义"的家具设计理论为启示,结合传统设计中的先进理念、优良工艺和审美思维等,对现有的且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具设计作品进行分析归纳。通过在当代背景下重审传统设计中的新精神与新价值,进而提出了符合当代需求的功能渊源、榫卯复兴和形式底蕴的设计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建构了以功能、结构和形式作为支撑的"新中国主义"理论框架,其目的在于明确传统家具设计中顺应时代需求的核心理念,并试图为众多致力于传统振兴的家具设计成果正名。  相似文献   

13.
张贤富 《包装工程》2018,39(8):244-249
目的从"和合"理念的本意出发,探究"和合"理念在客家家具文化中的具体内涵、设计理念,以及对整个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方法详细阐释"和合"理念的深刻内涵,以及该理念对客家人的社会、生活、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影响,将客家家具置于"天、地、人"的系统中来阐述客家家具文化中所蕴涵的"协调"、"节制"、"和谐共生"等"和合"理念,运用系统的方法来剖析3者之间的共生关系。结论结合客家人的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客家先民的迁徙历程,详细分析客家家具中所蕴涵的人本理念、自然观念、精神特质和自身变化发展等方面的特征和理念,探索客家家具文化中所蕴涵的"和合"之道,并以此为客家家具的设计创新和整个客家文化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分析我国设计发展现状以及研究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文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究如何构建基于儒、道、释的设计文化系统论并致力于设计真、善、美3者之间的和谐。方法通过探究儒、道、释的核心思想,对儒家的"仁"、道家的"合"、释家的"悟"3方面的分析挖掘,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角度出发,思"仁"取"柔",思"合"取"中",思"悟"取"空",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同现代设计的形式、功能、情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达到设计与文化艺术的统一融合。结论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思想与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导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发展,设计是人类精神不断物化的过程,将文化与设计并之为系统进行研究,能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杜昊宇  唐昌乔 《包装工程》2022,43(10):204-210
目的 “新丑”(New Ugly)一词因其视觉形式常与颠覆常规的版式和夸张变形的字体联系起来。多数关于“新丑”的评述却流于表面风格调性的浅析,导致其背后的视觉逻辑在这场对“新丑”的误读中被消解。文中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历史诱因切入,并将新丑的设计现象问题引入设计艺术史中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以历史性研究与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新丑”现象新视角下的解读和对设计艺术史中个案与综合作品的分析来定义“新丑”在当代视觉设计语境下的真正意义,挖掘其于当代平面设计语境下的价值。结论 “新丑”作为一种设计现象,是一种建构在外部客观社会审美心理更迭的基础上,对日常审美经验关注的主观思考。在商业主义同质化设计对大众进行无意识劝诱的当下,构建一种以所谓的“丑”作为差异化的文化合法性,使得野生美学在一个更加平等的审美立场下被审视。“新丑”不仅拓宽了当代视觉设计的语境,以一种更加包容多元的态度反映了视觉设计中本应存在的真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当下视觉设计创新的超越性和活力,从而唤醒了受众对于日常生活审美经验的再发现。  相似文献   

16.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防疫设计再度成为国内外设计界关注的热门课题。在人类战疫设计史上,不同的空间规划、产品设计在不同程度上帮助人们对抗疫情。防疫抗疫成为人类社会设计实践活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在针对疫情的设计中,应当从顶层设计出发,以HiAP为指引,用人类为中心的创新设计思维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的设计理念,加速“设计”与“产业+生活+环境”的融合创新,构建防疫抗疫整体设计新格局。结合具有东方智慧的设计文化,搭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诗经》造物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婷 《包装工程》2017,38(2):217-220
目的对《诗经》的造物思想进行系统的阐释和研究分析。方法从现代设计的角度研究诗经造物理论和设计思想,以文化为背景,以工艺造物为参照,以文学作品为解读对象,以综合交叉比较的研究方法,分析《诗经》造物艺术思想对当代生活和艺术设计的启示。结论器物的生产并不是人类独立的活动,而是在受到自然作用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应当在继承和发扬《诗经》传统造物观的同时,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科学的分辨,发挥其对现代产品设计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祝燕琴  滕佳华 《包装工程》2017,38(12):116-119
目的研究中国传统器具中的设计思想和手法。方法研究了"备物致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了"备物致用"的设计手法的运用,比如组合化、系列化、通用化、专用化设计等设计手法,器具的"用"人性化的实现。结论中国传统器具蕴含着大量可供后人汲取的设计智慧,其中"备物致用"的造物设计思想贯穿了整个历史过程,对成器活动的追求方向起着规范作用。这些设计思想和手法对于启迪创新思维、创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器具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世炜 《包装工程》2018,39(20):303-309
目的:梳理“超级寻常”的相关理论,理解“超级寻常”理念的本质特征,解读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理念内涵,修正目前存在的理解偏差,给当下家居产品设计带来一些启示与反思。方法:运用横向比较和举例的方法,与极简主义、功能主义、直觉设计进行不同维度内涵的比较并选取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表面上三者与“超级寻常”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其本质内涵区别需要明确。结论:“超级寻常”绝不是产品的视觉风格,通过与相似设计理念进行对比凸显其在形式、功能和情感方面的本质特征,希望在构建中国特色生活方式的当下,设计师能深入传统融入现代,观察和感知身边的平凡事物,将人和环境作为价值判断的主体,注重“质”的设计,让“超级寻常”理念在地域文化中生发出其真正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