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移情设计在儿童牙科产品体验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菁竹  张凌浩 《包装工程》2015,36(20):70-73
目的通过移情设计的介入,探索儿童牙科产品再设计的可能。细化用户的痛点和需求,为解决儿童牙科恐惧症提供更多视角。方法基于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理论,用移情设计中的多种工具,从用户研究到原型设计进行针对儿童牙科产品体验设计的探索。结论完善儿童的就医体验,通过对用户"说"、"做"、"想"的移情研究,增加产品设计的丰富度和科学性,以缓解儿童的牙科恐惧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情绪认知理论背景下,缓解儿童就医恐惧的输液座椅的设计方法。方法:结合情绪认知理论分析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性,然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分析评价,得出情绪认知理论下缓解儿童就医恐惧的输液座椅设计的重要因素。结果:参考各设计因素的综合权重值,本研究从物理层面、行为层面和认知层面提出可缓解就医恐惧心理的儿童输液座椅设计方法,并进行了设计实践。结论:儿童输液座椅的设计应当符合儿童的认知特性,注重产品的引导性、趣味性、交互性,在物理层面、在行为层面和认知层面帮助儿童缓解就医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3.
郑家瑜  赵一鸣  季茜 《包装工程》2022,43(2):165-171, 228
目的缓解或解决文物陈列方式单一、信息介绍单调、体验互动较少,以及未能全面展现文物的文化内涵,游客在参观中存在参观过程盲目、参观兴趣不足、收获较少等问题。方法运用移情理念的方法指导文物传播移动应用设计,通过对移情理念与文物传播的文献梳理和实践分析,提出移情理念下文物传播移动应用的设计过程;运用"参与式移情观察"与"表达式用户参与"两种移情调研方法输出"用户移情图";运用移情理念中的主观情感测评量表对用户使用产品的体验进行分析,进而输出移情理念下文物传播移动应用设计策略。结论创新性提出移情理念下文物传播移动应用的设计过程,即在视觉层、交互层、情感层三个层面进行设计,并总结其设计策略,旨在推动文物传播移动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芳宇  尹鑫渝  韩挺 《包装工程》2019,40(12):34-41
目的 寻求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交互方式,使老年人与游戏产品之间产生情感纽带,更容易接受并使用乐龄游戏,也为后续展开乐龄游戏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 作为人类中心设计分支的移情设计,是研究老年人通过“说”、“做”、“想”3种表达方式所呈现内容的重要手段,利用行为观察和轨迹记录、探测包和座谈会等工具与方式,对移情设计方法的三步骤,即移情观察、寻求用户参与和体验设计原型,进行用户研究及数据分析,再提取重要故事情节并搭建原型作为角色扮演的基础。结果 通过对移情设计方法的总结,梳理出基于移情理论的乐龄游戏设计流程及原则。运用所梳理的设计流程和方法,设计应用于乐龄麻将的游戏产品,并进行界面设计。结论 移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乐龄游戏带给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5.
钟纯  许安娇  蒋玉洁 《包装工程》2022,43(6):220-228
目的 发掘学龄前儿童对药品包装的真实情感需求,从而探讨儿童药品包装的移情设计策略,以有效缓解儿童对药物的抵抗情绪及家长协助儿童服药的精神压力。方法 运用情感层级理论,针对学龄前儿童在药品包装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情感需求,从本能层级、行为层级和反思层级3个层级进行策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儿童药品包装设计案例,提出相应的儿童药品包装移情设计策略。结论 基于情感的3个层级对儿童药品包装进行设计,不仅契合了儿童的情感需求,还增强了药品包装与儿童及家长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使儿童对服药产生积极情绪,达成深层次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陈媛  宋端树  黄悦欣 《包装工程》2017,38(16):158-162
目的延长童车产品的生命周期,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方法以模块化设计方法为基础,分析产品模块化设计过程,对不同种类童车进行模块化解构。结果将普通童车进行模块化处理,添加必要组件,使之通过简单的组合变换成为3种不同类型的童车,包括儿童自行车、儿童三轮车、儿童滑板车。结论应用模块化设计方法有利于延长童车的生命周期,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为儿童产品领域的其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许晓云  解秋蕊  张曙 《包装工程》2019,40(18):129-134
目的 针对儿童智能产品设计研究中儿童用户参与度低的问题,应用感性工学的设计方法进行探究,使儿童智能产品的设计更能满足儿童及其父母的需求。方法 将儿童智能产品和儿童用户进行相应的分类。以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儿童和父母在选择不同儿童智能产品时的决策权重数据。结论 针对儿童参与式的儿童智能产品设计提出了设计流程,包括选择产品设计域、儿童数据获取及计算、感性数据获取方法、结合权重比的感性测量数据计算、定性定量分析及方案设计5个步骤。通过以学龄儿童为用户的儿童智能手表设计对设计方法进行验证。实践证明,应用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儿童在设计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移情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佳宁 《包装工程》2015,36(24):144-147
目的 对移情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并探索该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从移情的角度出发, 研究移情设计的特点, 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设计案例, 归纳出几种基于移情的设计方法。结果 将基于实际情境中真实用户为中心的移情设计方法运用到产品设计中。结论 移情设计作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是产品开发中的重要环节, 有别于传统的以设计师为中心的设计, 在国内还属于研究的初级阶段。移情设计能够帮助设计师突破固有的惯常意识, 激发设计灵感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提高以人为本的设计过程中,用户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度,提出优化FBS模型,以达到用户需求和设计模型的共鸣。方法 区别于单纯以数据为导向的分析方法,通过理性的FBS模型确定设计研究的主要框架,并结合移情理念感知用户。由用户自身产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来引导实验,挖掘其潜在需求导入FBS模型框架进行设计,使设计过程达到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互补的有机结合。结果 以共享儿童定位设备为例,结合共享设施涉及多类用户群体的特性进行设计实验,以易操作的方法挖掘新的设计点。流程包含完整的用户分析、产品设计和可用性评价过程,可用于提升设计效率。加深用户、产品、环境之间的联系。结论 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后的方法可以更明确有效地提高用户体验,为设计需求分析方法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当前国内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用户体验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从“移情–共情”的视角出发,以重视用户体验层次的基础展开研究,补充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的新内容。方法 在厘清设计中移情与共情关系的基础上从三大层次出发,设计师作为移情的执行者,从视觉元素、场景构建等方面入手,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形、景、感”进行逐层移情;用户作为共情的执行者,在对博物馆文创的“感知–认知–行为”的逐层共情体验中由表及里地逐步感受与理解馆藏文化。结果 基于“移情–共情”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注重用户体验层次及与用户间的互动,能够帮助用户理解馆藏文化并获得文化认同。结论 以十二生肖甲骨迷宫甲骨文文创设计为例,验证了逐层的移情设计有助于设计师将用户的情感诉求及相关的文化情感等映射到设计对象本身,从而使用户在逐步升级的体验层次对产品中所蕴含的文化进行层层感知,从而达到共情及文化认同。该方法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拓展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邢祥龙 《包装工程》2022,43(16):284-291
目的 探究情感化理论在儿童医疗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达到减轻患病儿童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方法 首先,用文献分析法对儿童医疗产品设计现状、儿童医疗产品的目标用户特征,以及情感化设计层次理论进行分析梳理;其次,结合案例分析,系统提炼和总结儿童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的方法;最后,进行设计实践,佐证上述设计方法。结论 儿童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需要对诺曼的3个层次进行系统把握,本能层设计上,从医疗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和尺寸要素,整体构建愉悦感官体验;行为层设计上,用简约的功能和流程、人性化和趣味化的交互、及时的提示和反馈,共同营造良好使用体验;反思层设计上,通过产品形象象征、提升用户参与度和故事扮演的方法,系统塑造深层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优化儿童就诊体验,提高诊疗效率,设计一款可以有效改善诊疗过程中不良情绪,同时缓解儿童牙科畏惧症发生的诊疗椅。方法 提出一种集成KANO、AHP和AD理论的产品设计模型,运用到儿童牙科诊疗椅的设计中。首先,运用KANO对儿童的诊疗需求属性进行划分;其次,融入AHP构建用户需求层次模型,并求出各层级的权重系数,明确如情绪传达、减少外界干扰、时间提醒、科普就诊流程、趣味性体验为相对重要的用户需求;再次,运用AD的独立性公理原则完成儿童牙科诊疗椅需求域(CA)、功能域(FRs)和设计域(DPs)三者的映射,通过矩阵判断其合理性,得出最优解;最后,完善设计方案,运用VR设备及CFSS-DF评价表对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 运用KANO、AHP、AD理论模型设计出一款能够改善儿童就诊体验的牙科椅。结论 根据评价结果表明该设计流程可以有效指导产品研发,进一步验证了该设计流程的科学性,同时该流程可为同类产品研发提供科学合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方思璇  郝珊  朱华 《包装工程》2018,39(16):113-116
目的研究基于情感体验的儿童医院视觉导视系统设计,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改善儿童医院视觉导视系统,关注儿童患者在就医时的情感关怀。方法结合当前国外儿童医院导视设计的成功案例,从情感体验的3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分别进行情感体验的导视设计研究。结论情感化的导视系统设计是提升儿童在看病时情感需求的有效方式,从情感化的角度设计儿童医院导视系统,可以缓解儿童在就医时的恐惧感,为儿童医院导视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邵慧 《包装工程》2017,38(22):66-70
目的设计一款产品对学龄前儿童的睡眠进行监测并对家长进行反馈。方法通过分析学龄前儿童睡眠的特点及其睡眠监测产品设计的现状,阐述学龄前儿童睡眠监测产品科学设计的必要性,采用互联网+儿童睡眠监测仪器的方式拉近家长与小孩的生活距离,提出对学龄前儿童睡眠监测产品设计原则及方向的分析,设计监测学龄前儿童睡眠的产品。结论为日后的儿童睡眠辅助产品找到新的设计方向,为后续的相关设计提供参考,改善家长与学龄前儿童的睡眠质量与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5.
刘子建  李欣 《包装工程》2019,40(8):197-203
目的提出基于儿童特征的增强现实类儿童数字化阅读产品的设计原则,旨在为设计师提供一定的设计思路,以促进儿童阅读产品的创新发展。方法以增强现实技术为基础,梳理儿童生理、心理、认知、行为的特点,分析国内外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儿童读物的实际案例,从儿童的视角归纳总结增强现实类的儿童数字化阅读产品的设计原则。结论增强现实类儿童数字化阅读产品的设计,需从儿童用户特征出发,结合多感官体验化、符号化与趣味化、情感化以及直观易用化的设计原则,丰富数字化的阅读内容,增强儿童数字化阅读产品的吸引力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用户研究的儿童包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小琴  赵璧 《包装工程》2017,38(4):248-251
目的将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及研究方法扩展到儿童产品领域,关注幼儿群体顺应语境变化的潜在需求,以设计实践案例验证用户研究理论。方法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优化流程,采用用户访谈、实地观察、角色构建、情境演绎等用户研究的典型流程与方法,获取用户行为特性、认知心理、知觉特征等。结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结合儿童包产品的特征,提炼出儿童包产品研发的相关原则及需求点,输出设计原型,为相关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面向健康成长需求的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雯 《包装工程》2016,37(24):242-247
目的从关爱儿童健康成长角度,提出适合儿童的玩具产品设计方法与应用。方法采用文献查阅、用户调研、实地观察等方法,基于儿童身心成长特点,分析中国玩具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实证案例分析。结论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具有安全性、功能性、时效性、趣味性、色彩性等特征的、适合儿童需要的玩具产品为儿童玩具设计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消除儿童游泳时的恐水心理,助其更好地学习游泳,探索儿童游泳辅助产品的创新设计路径。方法 首先,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法提取儿童初学游泳的需求并在层次分析法(AHP)中筛选出最大权重项;其次,运用QFD建立“用户需求-设计要求”关系矩阵,将关键设计目标转化为主要功能;最后,在FBS模型中映射出功能对应的结构模块。结果 提出儿童游泳辅助产品以用户行为需求为导向的四大功能模块,即预警功能模块、学习功能模块、娱乐功能模块、调节功能模块,并以此为起点完成功能层-行为层-结构层的映射,从而指导游泳辅助产品的创新设计表现。结论 QFD-FBS相结合能够填补空白点,在游泳辅助产品创新开发领域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提高了儿童学习游泳的满意度,为游泳辅助产品设计领域引入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竹材的成长型儿童家具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靖涵  岳涵  王玲  高莹莹 《包装工程》2019,40(6):229-232
目的探讨生态环保材料——竹材与儿童成长型家具在设计中的结合方式和相关设计方法原则,发现竹材质、成长型产品以及儿童家具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设计之道。方法以竹材为产品的基本造型材料,分析和总结儿童家具市场现状与儿童成长过程中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通过对成长型儿童家具的市场需求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述,引发相应的设计思考,进而引出成长型儿童家具的概念。结论通过上述调研和分析,提出成长型儿童竹材家具在设计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依据设计方法进行相应的设计实践。竹材与成长型设计思路的结合是未来儿童家具设计的方向之一,总结了设计原则和设计实践,对未来竹制成长型儿童家具的设计和应用产生一定的参考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儿童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对其认知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儿童剪刀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适龄儿童使用剪刀的行为进行研究,总结出面向适龄儿童生理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的产品设计方法与流程,旨在改善儿童使用剪刀产品的操作体验,并促进儿童手部精细动作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方法 首先,分年龄段分析儿童的认知与手部精细动作发展特征;其次,通过非参与式观察法,记录6~8岁儿童使用剪刀的行为过程,并运用SAPAD模型进行“行为-物-意义”三个维度的映射,对用户行为背后的意义开展聚类分析,构建意义模型并转化为设计核心要素以指导剪刀设计;最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产品可用性测试,确定最优设计方案。结果 通过对6~8岁儿童用户使用剪刀的行为进行分析,构建了意义模型,并得到了四个设计核心要素及两个核心部件。通过产品可用性测试,优选出最符合儿童生理认知发展和行为特征的设计方案。结论 基于SAPAD用户行为研究,并融入适龄儿童认知和生理发展特征的产品设计研究方法,能有效提升儿童的剪刀产品操作体验,从而促进其生理和认知发展。该研究也能为其他同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新的理论路径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