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工业设计产业区域竞争优势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汉友 《包装工程》2012,33(12):120-123
运用波特钻石模型理论确定影响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开发量表并设计问卷,完成珠三角和长三角设计产业竞争优势比较研究。分析显示:两地制造业和国际设计需求相对不足,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竞争策略颇为类似,政府设计促进政策实效不佳;但长三角在设计师薪酬、产业配套和发展机遇方面优于珠三角,其产业整体竞争力亦强于珠三角。  相似文献   

2.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对区域物流一体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造就了区域物流一体化,而经济互补、社会分工、先进制造模式和管理理念、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外部重要动力,同时泛珠三角区域物流系统因为追求物流资源优化、区域物流费用最小化以及区域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等目标也极大地促进了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在该过程中,“政府驱动+市场化整合”将成为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川江地区的运输环境,阐述了滚装运输产生的行业背景、发展历程和现 状;提出以经济、社会、运输、节能、废气排放的指标,评价川江载货汽车滚装运输对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的贡献,建立了运费节约和能源节约指标的计算模型,并以2005年的统计数据和专 项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际评价。结果表明,川江载货汽车滚装运输兼具降低社会运输成 本、节能、环保与生态价值,有助于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滚装运输发展 的机遇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促进滚装运输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的融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庆亮 《包装工程》2019,40(16):260-263
目的 探索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全新解析与融合应用。方法 由旅游这一文化交流活动方式出发,探索旅游纪念品的突出特点和实际价值,并结合当前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类型单一、开发力度不够、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不足的问题,由此引申出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及价值方向,接着从视觉语言、文化体验、情感传达、品牌创建等方面探究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的融合策略,最后探寻融合创新的关键点。结论 旅游纪念品设计在保留原有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借助文化、工艺、情感等方面的元素融入,能够使纪念品真正具有纪念价值,进一步加深旅游者对于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民族独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使旅游活动的体验和情感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一个两地区政府与企业动态博弈模型,可以廓清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市场分割的内在理论机制,尤其是区分制度性与地理性市场分割的两类构成及内生决定。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长江经济带城市数据的匹配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对交通投资影响市场分割的非线性关系、微观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交通投资对市场分割的影响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关系,而且更多的样本(63%)处于“拐点”右侧,有利于打破长江经济带市场分割。(2)从市场分割的两类构成中可知,交通投资通过“税收激励效应”的发挥加剧了制度性市场分割,而且96%的样本表现出这一显著效应;另外,交通投资对企业运输成本的影响存在“倒U”关系,且更多的样本(62%)表现出对企业运输成本的降低作用,有助于打破地理性市场分割。(3)地区专业化水平有助于交通投资打破市场分割,地区专业化水平越高,则交通投资对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越强,且对两类市场分割均显著。(4)交通投资对市场分割的影响在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地区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畅通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打破制度性以及地理性市场分割,推动长江经济带实现更高质量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博 《包装工程》2018,39(10):69-73
目的在绿色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从绿色设计内涵、绿色设计延续、绿色设计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三峡库区名优旅游食品包装的制作技术。方法对食品包装的材料、造型、装潢、结构、功能进行分析,探讨三峡库区名优旅游食品包装的制作技术、外貌内涵、加工材料。结论在体现地方特色与旅游文化的同时,注重名优旅游食品包装绿色设计的延续与创新,倡导生态理念,发展生态文明,构建长江三峡的生态旅游发展,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  相似文献   

7.
武嘉怡  柯培雄 《包装工程》2019,40(22):280-282
目的在旅游商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平衡地域文化独特性的保护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造成的村落同质化现象,解决设计时地域文化应用简单、单一的问题。通过挖掘地域独特的元素,探索地区独有性格。论述如何在艺术创作时使用地域视觉元素,重构乡村地域文化,树立新的形象,引发对乡村的再认识。方法以象征主义手法为启示,从论述象征主义的价值和归纳其表现手法入手,通过分析一个地区独有的地理环境情感,打破其固有的装饰图案,挖掘地域设计元素,总结如何在乡村艺术设计中使用地域设计元素的去表现一个地区的个性。结论地域文化展现着一个地区的性格,由性格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艺术价值远远高出单一的装饰图案。通过挖掘地域性格,使地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地保存和传承,使传统乡村再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遥感技术在城市土地利用扩展变化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得到了研究人员的认可。本文作者利用遥感影像的监督分类技术对2001年和2003年长三角地区的遥感影像进行了系列处理,从而对长三角城镇用地变化的驱动力作出了科学的判断,以备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许珂  蒋鹏  郑美妹  刘晓 《工业工程》2023,26(1):162-169
针对产量小且布局分散的农村生活污水,与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相对应,建立一个基于聚类和双目标混合整数规划(BOMIP)的环境友好型决策框架,运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模型,得到处理厂选址与管网铺设的相关决策。以长三角某典型村庄的基础数据为例的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和常规约束法的求解质量相近,但求解速度显著加快。提出的框架及算法能帮助决策者构建经济有效且环境友好的农村污水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10.
郑君  王炳江 《包装工程》2023,44(10):340-346
目的 以海南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结合设计为切入点,分析海南多种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探索旅游文创产品在海南地域文化滋养下所造就的各种设计形式与创新方法。方法 从海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应用及发展的视角出发,提出将海南经典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融合,对海南特色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并具体论述海南旅游特色文创产品与黎族文化元素、海南特有坡鹿文化元素的融合设计应用;并以两者结合的重要价值为依据,深入总结旅游文创产品中的设计构思、产品受众、创意形式等思路,探讨了文化、功能、情感等层面的有效应用与创新。对此进一步提出海南本地特色文化应与当地旅游文创产品深度结合发展的建设性意见。结论 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海南地域文化元素,并聚焦其有价值的元素,对此展开深度的挖掘,给予文创更多的地域文化内涵,更好地体现海南地域文化元素的特征。将海南当地黎族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结合设计、创新应用,有利于推动旅游文创产品及创新设计,可以让海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更具有历史性、文化性、独特性。地域文化视域下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应以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属性迎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并以人们日常生活与地域文化为主要参考,突出设计者的独特创意,构建人与产品、文化的完美结合,以丰富而独特的旅游文创产品赢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影响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荣奎 《包装工程》2012,33(10):118-121
依据旅游产业的行业特征,结合游客独特的消费心理,并通过典型地案例分析,分别从"文化因素"、"区域因素"、"心理因素"和"功能因素"等4个主要方面,来充分凸显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与众不同的设计要求和独具特色的设计准则,进而为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海林  李冲 《包装工程》2020,41(16):26-30
目的将地区因素引入到城市的文创产品设计中,并建立复杂性分析,提升文创设计水平。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基础上,以文创产品为依托,促进地区形象的展现与经济的发展,为文创产品的发展提出参考性建议。方法以京津冀地区特色为主要依据,结合京津冀地区的历史文化,促进地区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融合与发展。充分发挥京津冀一体化优势,加强各地区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具体产品为例,分析其标准、作用、感受等方面的因素。探讨提高文创设计水平的方法。结论通过综合分析文创产品现状,发现京津冀旅游文创产品在发展中的短板,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对素材的获取、信息的连接及传递等方面的建议。提升地区文创产品水平,进一步有效地提升区域形象带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Rapid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Hong Kong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under the policy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and the consequent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mean that assessment of sustainability impacts of development projects is essential. However, some fundamental problems are identified for the two systems to carry out SIA before embarking on development projects: minimal integration in terms of institutional set-up,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concer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e-set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rather than tailor-made ones to assess policies, programmes and projects of various nature; and rather different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norms and development problems. In the short run, given these constraints, SIA in the region though “necessary” is rather “impossible”. Nevertheless,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facilitate regional cooperation of SIA practices in the longer term.  相似文献   

14.
卢宁宁 《包装工程》2023,44(24):466-473
目的 文旅融合视域下,人们对旅游文创产品的消费热情日益增强,为此探讨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路径和实践方案,以期提升旅游文创产品的整体品质。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升级,文旅消费也日渐升温,然而旅游文创产品市场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重新审视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路径与实践。本文分别从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文创IP构建、打造产品品牌化等角度进行设计探讨,并进一步从产品的美观性、功能性、文化和情感属性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探索。结论 通过分析当今旅游文创产品市场的现状,发现了包括产品同质化与大众化现象严重、产品缺乏地域文化特色、产品创新元素少、更新迭代慢等问题,并针对这些瓶颈问题,予以实践例证探讨,从而找到适合当今旅游文创产品发展的设计路径与有效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质量城镇化发展必须走高质量集聚之路,高质量产业集聚需要依靠高质量标准的支撑,由此衍生标准化-产业集聚-城镇化的机制路径。本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从标准化水平和产业集聚的复合视角探讨了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机制,并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发现,存在一条标准化推动产业集聚,进而提高城镇化水平的路径。单独的强制性标准通过对企业自身的强制性要求,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推动自身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效果优于与产业集聚的交互作用。但推荐性标准与产业集聚在推动城市自身发展中形成协同效应和相互强化作用效果大于单独的推荐性标准通过对企业产业结构的改善要求进而推动自身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京津冀地区和其他地区,提高强制性标准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京津冀地区和长江经济带,推荐性标准与该地区的集聚产业模式吻合度高,与城市规模也更匹配,能更好地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推动城镇化发展。第一、二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越强,不仅会对城市自身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还会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第二产业的推荐性标准水平越高,对城市自身和周边城镇化发展带动作用越显著。第三产业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与产业集聚的协同作用更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各城市应选择与自身优势相适宜的且最能发挥该类优势的标准化及集聚模式,强化城市间的协调联动,提高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游荆江流域环境演变及 两湖平原盆地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地球卫星遥感解译技术对长江中游荆江流域及两湖平原盆地进行环境演变及形成过程的综合研究,揭示了华中地块在全球新构造运动中发生的拉分运动对地表过程的影响,阐明了流域水系和区域环境及平原盆地的同步演化关系,探讨了山-盆-原-江-湖-河耦合系统及环境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彭莉 《包装工程》2012,33(20):41-44
通过对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旅游资源的研究和分析,提取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元素,集合旅游纪念品纪念性、地域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设计载体,将特色元素融入产品中,最终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  相似文献   

18.
赵静静 《包装工程》2022,43(8):260-265
目的 近年来重庆文化旅游业展现了巨大的发展前景,文化旅游产品在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红色抗战文化文旅产品的现状分析和多维创新研究,对提高重庆的文化知名度、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弘扬红色抗战文化活态传承具有现实意义。方法 针对红色抗战文化文旅产品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多维对策,指出提升实用功能和审美时尚性的对策,深度挖掘重庆红色抗战文化旅游资源及个性特色,为创造符合现代人审美且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的文旅产品做指导。结论 通过对重庆红色抗战文化文旅产品设计的多维创新研究,提出将重庆红色抗战文化传承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高校根据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从而最终实现红色抗战文化活态传承及区域旅游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刘维尚  李然  王安琪 《包装工程》2022,43(10):335-342
目的 立足文旅融合视角,研究诗词意象应用于红色旅游文创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方法 通过查阅、整理文献,了解诗词意象的特点、红色旅游市场的现状及趋势,对红色旅游文创产品需求进行分析解读。将宗白华提出的“意境创构多样层次性”理论应用于诗词意象视觉表现,实现意象—形象—印象的视觉转译,完成诗词意象应用于红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探索。最后以毛泽东诗词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诗词作品进行设计实践,对设计方法进行实证性验证。结论 将意境创构多样层次性理论应用于红色旅游文创研究,扩展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表达方式和精神内涵,并通过产品将饱含革命精神、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传递出去,以弘扬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20.
This research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on urban economic vitalit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significantly boosts the economic vitality of urban areas. 2)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digital finance on urban economic vitality varies regionally, as such vitality is more strongly impacted by the overall degree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development in core areas than it is by that in non-core areas. 3) The economic impac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has a clear spatial spillover, whereby an increase in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 in one region boosts the economic vitality of neighboring regions. 4) The total level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nd innovation activity all have a double threshold effect in the threshold model, indicating that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has a leapfrog-promoting influence on urban economic vitality via an increas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levels. Future developments in digital technology should therefore be fully embraced, and the state of inclusive digital finance should be enhanced. Governments and relevant authorities can target to advance the leadership rol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raise the contribution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o urban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