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姜田田 《中国包装》1989,9(3):22-25
美学,是艺术的灵魂,其美学理论是设计实践的先导。设计美学是研究设计美的。它也象绘画、戏剧、音乐那样复杂,要求达到直觉审美与意蕴审美的一致,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与用的结合,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意识形态的相互适应。在庞大的设计美学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包装装潢设计美学,正以其“实用美”的磁石引力,对整个审美场产生“向心”的作用。美不能离开美感。人生产了艺术,同样艺术也造就了人,能欣赏音乐的耳朵,创造了听觉艺术,反之,听觉艺术也创造了“音乐的耳朵”。审美感知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当美构成超形式与人的身心发生同构感应时,“社会性”也  相似文献   

2.
张红英  王春 《包装工程》2007,28(7):203-205,209
现代具有促销作用的包装是从认知心理学与感性工学角度,构筑企业品牌视觉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从形象和识别2个层面,浅析国内部分针织内衣"黑箱式"包装设计所存在问题,并结合消费者审美偏好分析,对实际包装设计提供理性指导.研究结果建议:包装需要掌握一种基于消费者审美偏好的设计原则,进行效果测评,达到包装的促销功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汉字艺术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经历了从书史至文饰,感性至理性的形态演变过程,体现了不同时期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隐涵着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时期,从历史、文化、意识、审美等方面来阐述人文精神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的表现意义与作用。鸟虫文的出现,使汉字演变为体态美化装饰的形式表达,标志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审美自觉;行草书体的产生,使书法艺术逐渐演变为象征人格精神、抒发个人情感的生命艺术形式,体现了人的思想解放与艺术自觉;宋体字的产生,是人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结果,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创造与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4.
李永慧 《包装世界》2010,(3):126-127
包装设计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的因素很多,强调感性忽视理性,或者强调理性忽视感性都不行,须两者并重。本文通过详细阐述材料性能、工艺技术、市场限制在包装设计中的关系,论证理性因素在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回纹作为"八吉祥"之一的传统艺术符号,它具有丰富的构图、整齐划一的效果,后人们认为它具有绵长深远的意义,是民间称为"富贵不断头"的传统寓意纹样。本文通过对回纹图案的审美评价在创新设计的应用进行分析,得到传统回纹纹样审美再创造的重要议题,进而以传统回纹纹样在品牌"Versace"的运用为平台,剖析了回纹在设计中审美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解构创新过程,使得传统回纹在审美评价中表象与意向共存,得到一种衡量新设计的艺术标准。  相似文献   

6.
基于感性工学的家具设计方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性评价主要考察人在观察事物时的心理的认识活动,从而分析人的感性认识与评价对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应用感性工学系统的理论架构及原理,通过感性评价调查问卷的方法荻取设计专家对现代中式家具的认知与审美情趣,对问卷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寻求感性意向语汇与家具设计方案的关联关系,探讨家具设计的方案评价问题,以达到优选家具设计方案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晏焱 《湖南包装》2010,(1):40-41
<正>雕塑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是感性至理性的体现,从客体到主体的体现,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都属于典型的审美过程,当人在生产劳动过程当中形成的审美形式感逐渐走向成熟,走向集中,创作出多视角,多空间,有旋律的艺术作品,并与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本质力量相统  相似文献   

8.
“意象”与“语境”是一种隐性设计信息,是设计师主观臆想的一种反映,是用艺术的手法来处理形式的问题。它产生并存在于工业设计的审美活动之中,是形成产品感性认知的重要因素。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除了追求包装的功能性和信息传达的准确性,感性意象和审美语境的营造成为设计创新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本文针对产品包装设计中感性认知设计方法的研究,从意象和语境对产品感性认知的影响和作用分析入手,形成了产品包装设计意象和语境营造的设计方法,并以实际的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9.
设计心理学是以实验为核心的一门设计方法类课程,是设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设计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众多,感性印象分析是属于感性工学学科下的一种感性实验方法,在日本、德国等高校中广泛采用。本文以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为研究载体,通过感性印象分析方法对传统器物在形、色、材、质四个方面的具象特质进行研究。实验的目的一方面是感性印象实验方法的研究,同时实验结果可以作为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具象要素提炼课题的前期结论。  相似文献   

10.
路婧 《中国科技博览》2014,(46):237-237
曾侯乙编钟。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诸多方面代表着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是人类青铜时代最伟大的艺术瑰宝,对于当今美学、设计学、音乐学、造物形态学的探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在审美与实用、造型与色彩还是理性与感性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从该器物的功能、工艺、文化方面对其造物美学加以诠释,探讨我国古代艺术制品的设计审美.对发扬传统美等§及现代造物艺术的发展方向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莉 《包装工程》2017,38(12):69-72
目的归纳总结中国民间美术的情感基因,发掘中国民间美术情感设计规律;分析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在包装设计中的建构方法和应用原则,力图创新包装设计方法。方法从中国民间美术的精神诉求出发,从中提取重要的、关键的情感因素进行分类分析;以传统情感因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关系为基点,探索将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融入现代包装设计的方法和策略。结果将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植入现代包装设计体系,从而创新包装设计方法、促进包装设计向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结论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找到了民间美术蕴涵的情感与现代人的情感诉求的链接点,以及转化为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2.
户外广告在城市CI设计中的美学审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玲玲 《包装工程》2011,32(10):14-17
从创作目的、传播形式以及创作理念入手,分析了户外广告不同于纯精神形态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视觉形态、传播内容以及品牌效应,论述了户外广告对于城市CI设计的审美价值。根据城市CI设计的功能特性,提出了户外广告的审美创作应以艺术审美的设计理念与培植城市美学为主旨的观点,并给出了具体的审美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3.
卢杨  吴玥  刘长奥  罗仕鉴 《包装工程》2023,44(16):67-78
目的 研究面向用户情感体验的产品美学智能评估方法。方法 从情感与美学的概念及内涵出发,梳理了产品情感化设计理论及产品美学评估研究的发展。针对现有的情感化设计方法模型局限性较大,产品美学评估研究范围狭窄,未充分考虑用户情感体验及缺乏完善系统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模型等问题,重新梳理了用户情感与产品美学之间的关系,从形式美、技术美、体验美三个层次研究用户情感体验,基于用户情感分析重新设定产品美学评估规则,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产品情感美学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产品情感美学的计算方法与流程。结果 提出产品情感美学三层次评估模型与面向用户情感体验的产品美学智能评估系统的构建方法,并对系统构建方法进行了设计实践验证。结论 帮助设计师、制造商、营销商与用户等多种角色更好地理解产品情感与产品美学的关系,促进高效精准的设计决策。为情感化设计领域及美学评估领域的研究提供新见解与新思路,为构建高效精准的产品情感分析与产品美学评估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Human Factors (HF) has traditionally concerned itself with usability,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without regard for the impact that the ‘look and feel’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might have on human performance. Recent research shows clearly that aesthetics, a ubiquitous, powerful function that permeates the design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matters. Within a consumer-driven industrial society it is ignored at the manufacturer's or service provider's peril. In order to encourage HF researchers to begin thinking about aesthetics in desig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osition aesthetics within an evolutionary context, and to provide both a psychological framework and physiological underpinnings. Whitfield's Collative-Motivation models of aesthetics is outlined to account for results from much of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references. Barnard's Interacting Cognitive Sub-systems (ICS) architecture is discussed in some detail, as, contrary to most other cognitive frameworks, it allows smooth integration of cognition and emotion.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emotional respons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ICS framework is applied to explain both these results and findings suggesting that ‘emotion precedes cognition’. Finally, the integration of aesthetics and the Collative-Motivation model within the ICS framework is attempted.  相似文献   

15.
阿莱西设计美学对设计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星 《包装工程》2012,33(12):124-128
以世界梦工厂阿莱西历经百年所形成的设计美学为切入点,深度分析了其设计美学的特征、形成、发展和管理,论述了设计美学是技术的美学、艺术的美学和生活的美学,其不仅仅是一种风格特征,而是渗透进企业品牌及其产品的精神内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设计美学对推动品牌建设的价值,对国内企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良好的设计管理在创建设计美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明清手炉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的设计特征,探究其情理相融的设计思路。搜集关于手炉的实物图像及文献资料,从设计学角度分析其造型、材质,并从力学及人机工程学视角分析其尺寸、结构,阐述手炉理性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设计美学和设计文化学角度研究其纹样的形式构成和意涵表征,剖析手炉感性设计的审美性和人文性。手炉作为独具明清时代特色的生活用具,其设计中“理”的方面主要体现于大小得宜、选材合理、造型适用,“情”的方面则体现于纹饰美观、一物多用、传情载意。手炉设计中“理”与“情”的设计元素缺一不可。研究其中的情理关系,有利于人们从中提炼出适合现代理念的设计方法,以技艺之美,实现情理相合。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艺术中的“书卷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卷气,是中国书籍装帧理论的重要概念,对书籍装帧艺术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当下将依然影响着中国装帧艺术的理念。因此,设计师应广泛关注与思考书籍装帧当前与未来的设计思想和受众的时代审美追求。较为独特的阐述了书卷气,对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旗  景怀宇 《包装工程》2011,32(22):76-78
分析了北京民间美术产品包装的设计与地域文化脱节、与时代背景脱钩的现状,并结合北京民间美术产品的文化特点和当代消费心理,论述了北京民间美术产品包装把文化内涵与时代审美特征结合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装设计要紧扣地域文化特征,在传承基础上创新,统一市场开发与规划,加强设计人才的培养对策,以期改变北京民间美术产品包装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9.
现代设计语境下中国传统图案的设计价值再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褚海峰 《包装工程》2011,32(14):5-7,11
分析了中国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形态结构,以及寓意性和情感性,并结合现代艺术设计实例,论述了传统图案与现代艺术设计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述了传统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价值体现。提出了图案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图示化语言符号,以及运用传统图案独特的形态结构、寓意性和情感性的特征对于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和创意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刘立伟 《包装工程》2018,39(18):234-237
目的对日本设计中的手感存在的形式、表现与成因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传统器物出发,将研究重点放在手感与设计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层面,更好的体会"哀物"、"内省"、"寡欲质素"等日本艺术内涵关键词。方法以手感的造物本源为基础,通过设计实物中的手感表现和意境延伸进行研究,在日本民族艺术实例和衍生出的设计风格的基础上立体化的看待手感本源在日本民族美学中的地位,找到设计思维萌发的根源。结论日本设计中的手感源于传统器物制作,沉淀出了朴实、浓厚的爱物惜物情感。无论是平面设计中的物料实体,还是新媒体设计中的虚拟视觉,都同样延续着日本文化与传统设计中的手感意境。神道信仰和禅学思维是日本设计中手感表达的精神源头与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