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胡先海  张兴元  戴家兵  许戈文 《功能材料》2004,35(Z1):2081-2084
用聚氧化丙烯二醇、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三乙胺和分散荧光黄(DFY)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性聚氨酯-分散荧光黄(PU-DFY)高分子荧光染料.红外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DFY已被化学键入聚氨酯链中.荧光光谱表明,PU-DFY和DFY都可在507nm处发出较强荧光,且很低浓度PU-DFY发出的荧光都较高浓度DFY的强.研究还发现,加入二苯胺猝灭剂的PU-DFY,荧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与一般荧光物质荧光强度的温度特性相反.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对Cu~(2+)具有高灵敏检测及分离回收功能的聚氨酯泡沫。首先采用荧光前驱体4-溴-1,8-萘二甲酸酐、乙醇胺和2-氨基-4-噻唑乙酸作为原料合成含有羟基和噻唑乙酸基团的小分子传感器N-乙醇-4-(4-噻唑乙酸)-1,8-萘二甲酰亚胺(ETN);再通过其上的羟基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的-NCO基团反应将小分子感应器化学链接到多孔的聚氨酯泡沫上。荧光分析表明接有小分子感应器ETN的聚氨酯泡沫吸附Cu~(2+)离子后会发出荧光,荧光强度随Cu~(2+)离子浓度增加而变强。当Cu~(2+)离子的浓度低到10-7 mol/L数量级时也可检测到荧光。而且,多孔聚氨酯泡沫(当含1%的ETN)便具有37.66mg/g回收Cu~(2+)离子的能力,这使其具有在诸如废水和污水检测和分离Cu~(2+)的潜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稀土钕/聚氨酯光致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稀土钕盐与聚氨酯(PU)制得Nd3 /PU光致发光复合材料.利用红外(FTIR)、紫外-可见(UV-Vis)、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DSC-TG)、荧光光谱(FS)等手段对PU和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钕离子与PU分子发生了作用;随着PU的NCO∶OH摩尔比值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随之增大;复合材料发出钕的特征荧光,为较好的光致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4.
由聚乙二醇(PEG)、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2,2-双(羟基甲基)丙酸(DMPA)和藻红B(EB)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步合成法合成了一系列带有自由羧基的荧光聚氨酯多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法等测试方法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荧光光谱证实EB被成功地接在聚氨酯多嵌段共聚物上;动态激光光散射法测得该嵌段聚合物胶束粒径为208nm左右;透射电子显微镜表明该胶束粒子呈现出球型形态。  相似文献   

5.
以9,10-双蒽酸(H2L)和2,6-二甲基吡啶(Hdmpy)为配体,合成了一个二维结构的稀土配合物{[Tb(L)2(H2O)2] (Hdmpy) (H2O)2}∞;用原位聚合法将该稀土配合物与丙烯酸类聚氨酯大分子单体复合,制备出{[Tb(L)2(H2O)2](Hdmpy)(H2O)2}∞/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稀土高分子材料,并研究了稀土配合物在材料中的分散及材料的热稳定性、荧光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在稀土高分子材料中主要以200~500nm颗粒均匀分散;且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300℃),在波长372nm的激发光下,材料在440nm出现最大荧光发射峰,有望应用于发光材料领域.  相似文献   

6.
在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的基础上,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一类高透明性的稀土配合物La(Phen)2 C31 DMF·(DMF)2/聚氨酯丙烯酸酯稀土高分子材料,并对材料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类稀土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热稳定性和光致发光性;当配合物La(Phen)2 C31 DMF·(DMF)2的含量为1%时,材料的透光率达91.8%;且在波长为320nm的激发光下,材料在367nm出现最大荧光发射峰,有望应用在功能光学材料领域.  相似文献   

7.
三类偶氮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具有大π共轭体系的偶氮染料单体4-(二羟乙胺基)-4‘-硝基偶氮苯(DR-19),选择不同单体与之反应,通过酯化、氨基甲酸酯化反应合成了偶氮聚酯、偶氮聚氨酯Ⅰ和偶氮聚氨酯Ⅱ三种偶氮聚合物.UV-vis、RF光谱研究发现,聚合物具有很好的光性能,且与之反应的单体对紫外、荧光性能有较大影响;DSC、TGA热性能研究发现,与之反应的单体决定了聚合物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聚苯醚/聚氨酯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苯醚(PPE)与聚氨酯(PU)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表明当增加1%的相容剂端羟基聚丁二烯-聚苯乙烯(HTPB-PS)时,聚苯醚与聚氨酯的相容性提高,两相界面模糊,两相间粘合力较强,聚苯醚能有效地改善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一步测试表明,聚苯醚增加至聚氨酯质量的20%时,聚氨酯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73%;当聚苯醚增加至聚氨酯质量的40%时,加入相容剂后断裂伸长率由77%增加至149%,起始分解温度升高了13.2 ℃.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对赖氨酸乙酯扩链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硬段,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为软段,赖氨酸乙酯盐酸盐(Lys-OEt)为扩链剂合成了一种新型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并制成聚氨酯膜,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对聚氨酯进行退火热处理.采用FT-IR、~1H-NMR对聚氨酯进行结构分析;热处理前后,通过AFM、XRD和力学测试仪对聚氨酯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使赖氨酸乙酯扩链聚氨酯微相分离的程度变大,结晶性能更好,力学性能提高,弹性回复率增大.  相似文献   

10.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1000、2,2-二羟甲基丁酸(DMBA)、荧光单体盐酸吖啶黄(AH)、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中和剂三乙胺(TEA)为原料合成了光固化型荧光聚氨酯染料(UFPD-0~UFPD-3),然后将盐酸吖啶黄掺杂到UFPD-0中混合均匀制备了UFPD+3。并通过丝网印刷和紫外光聚合的方式得到了不同的光固化涂层织物。同时对光固化涂层织物的干燥时间、光照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荧光单体盐酸吖啶黄成功接枝到聚氨酯分子链上,接枝样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UFPD-3的水乳液表现出最大为1 793的相对荧光发射强度,相比之下UFPD+3的水乳液仅仅表现出505的荧光发射强度。干燥时间为20 min、光照强度为100%和光照时间为80 s时得到的织物具有最大的相对荧光发射强度和鲜艳的颜色。以UFPD-3水乳液进行印花后得到的光固化涂层织物的紫外防护系数(UPF值)达到了66.89,色牢度达到了4~5级。  相似文献   

11.
合成条件对单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单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并对聚氨酯乳液做了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内加交联剂A和B与水性聚氨酯乳液发生了交联反应,从而提高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两者混合使用效果较佳.聚酯聚醚多元醇复配能提高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当羧基含量为1.2%(质量分数)、NCO/OH比值(摩尔比)为1.3时,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粘接性能较好.适量加入小分子扩链剂双酚A或丁二醇,可提高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硬度和粘接强度,降低其吸水率.  相似文献   

12.
以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硬段,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为软段,赖氨酸二乙酯盐酸盐(Lys-OEt)为扩链剂合成了一种新型聚氨酯弹性体,并研究了聚氨酯膜在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木瓜蛋白酶溶液中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聚氨酯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的降解很慢,木瓜蛋白酶对聚氨酯的降解主要是作用于软硬段之间形成的酰胺和脲键上,降解方式以表面降解为主.  相似文献   

13.
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为催化剂,通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1000),二羟甲基丁酸(DMBA)、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APTES)和环氧树脂(E-44)的反应制备了醇溶性羟基封端聚氨酯(EPPU).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X 射线衍射(XRD )、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对聚氨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环氧树脂含量w(E-44)对胶膜的耐热性、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FT-IR测试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与聚氨酯发生了反应,实现了化学改性.环氧改性使聚氨酯的结晶度下降,同时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当w(E-44)从0%(质量分数)提高到10%(质量分数),改性使聚氨酯的拉伸强度从5.19~6.99 MPa,吸水率从19.81%降低至4.865%.  相似文献   

14.
用热重法(TG)、氧指数、氧弹热值法研究了聚苯乙烯挤塑板(XPS)、橡塑海绵、聚氨酯3种有机保温材料的燃烧特性指数,热分解活化能等热解性能.椽塑海绵和聚氨酯有2个热解阶段,挤塑板只有1个热解阶段;橡塑海绵和挤塑板的燃烧特性指数P相差不大,而聚氨酯的燃烧特性指数P高出橡塑海绵和挤塑板1个数量级;聚氨酯的热解活化能最低.结果表明,3种样品中橡塑海绵的阻燃性能最好,聚氨酯阻燃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液共混法,用聚氨酯(PU)和蒙脱土(MMT)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通过综合热分析(TGA&DSC)、红外吸收光谱(IR)以及力学测试(FP)对改性聚乳酸(PLA)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聚氨酯和蒙脱土与聚乳酸均有较好的相容性,复合材料的稳定性较好,而且聚氨酯/蒙脱土/聚乳酸复合材料较纯聚乳酸的力学性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强度和韧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对聚氨酯弹性体(PUE)进行了改性,研究了带有不同基团的POSS(八苯基POSS和乙烯基POSS)及不同用量的POSS对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有一定提高.动态力学测试(DMA)表明,POSS/PUE的储能模量和阻尼性能得到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大.热失重分析(TGA)表明,八苯基POSS/PUE和乙烯基POSS/PUE复合材料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比聚氨酯弹性体分别提高了28.6℃和15℃,材料热稳定性得到提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随着POSS含量的增加其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芝华  邬花元 《材料导报》2004,18(Z2):233-236
系统地介绍了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PUA)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聚氨酯(PU)和聚丙烯酸酯(PA)的直接掺混法、PU和PA的乳液共聚法、接枝共聚法、互穿网络(IPNs)法、核-壳聚合法,以及各方法所得到的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性能做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8.
聚氨酯泡沫表面化学镀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化学镀方法对聚氨酯泡沫进行处理,在其表面均匀包覆一层镍镀层,达到表面金属化改性的目的.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IR)和热重分析仪(TG)对化学镀镍前后聚氨酯泡沫的形貌、结构及热分解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化学镀工艺制备的镍镀层由直径为1~2μm的颗粒组成,且呈一定的取向.化学镀镍后聚氨酯泡沫的X射线衍射强度和红外透过率都有所降低.化学镀镍前后聚氨酯泡沫的TG曲线都由两个失重阶段构成,由于化学镀后聚氨酯泡沫表面的镍镀层被氧化,因此在650~1000℃之间,其TG曲线还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朝霞  叶代勇  黄洪  陈焕钦 《功能材料》2007,38(7):1132-1135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羟丙酯(HPA),合成了环氧改性的双键封端水性聚氨酯乳液.乳液由于含有不饱和双键而具有感光性能,故此乳液可用作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或胶粘剂的预聚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大,涂膜的硬度、耐水性、耐溶剂性及力学性能增强,但乳液外观和稳定性变差,故适宜的环氧树脂添加量为4%~8%.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径分析仪、凝胶渗透色谱(GPC)和透射电镜(TEM)等对乳液进行了表征.粒径分析仪分析显示,加入环氧树脂后,水性聚氨酯(WPU)分散体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提高了聚氨酯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纳米材料改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纳米SiO2、纳米CaCO3和纳米蒙脱土对聚氨酯改性的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了新型纳米材料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聚氨酯的研究状况,指出了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