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系统整体的安全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两个方面分析资源冗余度与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概率方法推演得出最小冗余公式,并构建资源冗余度测算模型,最后,利用冗余度测算模型从冗余不足、最小冗余和冗余过量等三个角度仿真模拟了资源配置系统。结果表明,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冗余度测算模型是有效和可行的,这为确定资源冗余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整体的安全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两个方面分析资源冗余度与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概率方法推演得出最小冗余公式,并构建资源冗余度测算模型,最后,利用冗余度测算模型从冗余不足、最小冗余和冗余过量等三个角度仿真模拟了资源配置系统。结果表明,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冗余度测算模型是有效和可行的,这为确定资源冗余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两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波分复用(WDM)系统,一种为基于光纤光栅的四路波分复用系统,另一种为结合光分插复用器(OADM)的四路波分复用系统。给出了基于Opti System的波分复用光传输系统仿真模型,对复用及解复用后的光信号进行仿真得出了光谱图,对传输性能及Q因子、误码率、眼图等参数进行分析。在第二种结构中光纤光栅作为色散补偿器、光反射器和滤波器使用,可以实现任一波长的上载和下路。两种波分复用系统眼图张开良好,误码率均低于10e-9。证明了波分复用系统的正确性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火炮身管直线度检测存在的深膛受限、精度较差、自动化程度较低等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位置传感器的适用于不同口径、不同长度身管的火炮身管直线度检测分析系统,由直线度检测硬件分系统与直线度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分系统组成.重点分析了检测硬件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组件功用与组成,包括机械部分、光学部分和电路部分.该检测系统能满足现代化作战条件下武器系统快速、便捷检测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消费热情,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民众对于通信的需求大大增加。借助于光纤通信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通信的质量和信息传输的速度。传统的光纤通信传输中所采用的"一纤一波"的方式使得光纤传输的巨大优势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通信需求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光纤通信中的"一纤一波"的传输方式,能够在不增加光纤数量的同时提高光纤的传输容量。本文在分析DWDM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密集波分系统设备的管理维护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承载业务对传输网络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三方光线路保护技术的引入作为一种有效的光线路保护手段,被广泛用于各级传输网络中。在处理省际波分多波误码时,需要综合考虑光线路保护系统的影响。本文结合安徽联通省际波分运维实践,初步探讨引入第三方光线路保护的省际波分多波误码的故障处理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期因电网故障造成两套40000 m3/h空分设备和两套20000 m3/h空分设备区域先后发生全线停电事故,采取一系列切实可靠的处理措施,从空分系统关键操作项、设备防冻等方面着手,保证设备的安全。详细介绍在空分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空气压缩系统和产品压缩系统,以及电气、仪表等方面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空分冷箱内配管作为空分系统设计复杂的工作之一,是保证空分设备稳定、安全运行的重点。随着技术的发展,空分配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加强沙尘暴监测预警服务工作是利国利民之举,意义深远。目前的监测预报能力尚存在不足,不能满足对沙尘暴进行定量实时监测和预报的要求。通过沙尘暴监测预警服务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可以明显增强对沙尘暴的监测预警服务能力。一期工程建设主要包括监测分系统、预警服务分系统、通信传输分系统等部分。为确保该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该项目的建设要充分发挥现有台站的监测能力,并考虑系统功能的整体性、可拓展性和资料格式的标准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徐北庆 《硅谷》2013,(12):102-102,90
随着密集波分复用设备在油田通信的逐步投产使用及不断扩容,油田通信传输骨干网络将以密集波分复用设备为主要承载通道,为万兆城域网、NGN承载网及油田公司骨干企业网等重要业务提供大容量、更加稳定、有保护的承载通道。但如果出现故障导致电路中断,将同时影响上述多种重要业务,所以如何快速准确地定位并处理波分设备故障将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华为密集波分复用设备故障定位及处理的思路及不同故障情况下的处理办法,为密集波分复用设备的故障处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1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计量测试工作贯穿于武器装备和各种民用设备的预研设计、试制、生产试验与使用的全过程。在各分系统的预研和设计阶段,要依靠计量测试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以判断基础理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正确性,确保技术指标的实现;在试制阶段,计量测试工作是保证系统质量.取得可靠数据,判断试验成败的重要依据;在定型生产阶段,计量测试工作是检测元器件质量,保证所有零部件、整机、分系统性能.使生产定型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在实验使用阶段,计量测试工作可提供一种渗透到设备系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具有预定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火炮内膛检测存在的问题,结合计算机图像拼接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化的身管内膛疵病检测系统,主要由内膛观测硬件系统和图像拼接分析软件系统组成.观测硬件系统主要是通过CCD摄像头获取内膛疵病图像,由液晶屏实时显示并保存,包括CCD摄像头分系统、计算机分系统和便携式控制箱三大分系统;图像拼接分析软件系统是基于特征点稀少的图像拼接算法对内膛图像进行处理拼接,提供完整的分析图像.系统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能获得无缝、清晰、完整火炮身管内膛图像,满足炮管实时检测需要.该系统为实现直观、快速、准确地对火炮的质量、寿命等性能做出判断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建军 《中国科技博览》2013,(22):374-374,340
简介空分系统运行中出现的进塔气量不足的问题及其原因。介绍了对空分系统进塔气量不足进行的改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尚丽  苏品刚  周昌雄 《计量学报》2012,33(2):166-171
结合以峭度为稀疏标准的稀疏编码算法的高阶统计特性以及轮廓波分解的方向性和能量变化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轮廓波和稀疏编码收缩技术的毫米波图像消噪方法。稀疏编码是一种有效的模拟视觉系统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根据提出的特征系数的稀疏先验分布知识,能够自适应地确定收缩阈值。把该收缩技术应用到轮廓波变换域,能够很好地减弱毫米波图像中的未知噪声。采用相对信噪比评判消噪图像的质量,仿真实验表明,与标准稀疏编码收缩方法、轮廓波变换域降噪方法以及小波软阈值收缩方法相比,该降噪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图像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SDH系统、波分系统、PTN系统提供的业务接入能力,阐明了主要应用场景,并列出了可选择的主要设备厂家和型号,对运营商建设和维护人员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建平  刘靖 《硅谷》2012,(21):23+85-23,85
当前电信运营商干线波分系统承载着党政军、金融及普通客户等多种重要业务,如何使网络健康运行,出现设备或线路等故障后,对客户业务零影响,已成为运营商在干线波分组网当中考虑的首要问题。将对OLP及DCP保护这两种重要的波分保护方式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保护配置及告警分析等方面向维护人员介绍此两类保护方式在实际生产当中的应用及排障。  相似文献   

17.
在青钢28000 m3/h空分设备调试过程中发现仪控系统存在不足,分析原因并采取优化改进措施后,很好地实现了仪控系统的各项功能。简介空分设备所用现场测量仪表、控制阀门配置和DCS系统,分析空分设备各系统的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改进方案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深冷技术》2016,(4):51-52
介绍为实现25000 m3/h空分设备节能降耗运行,在压缩机系统、空分系统、公用系统实施的操作和工艺参数控制优化、节能改造,以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冗余特性是决定结构鲁棒性的重要因素,是损伤情况下结构安全性的体现。为合理评估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构件冗余度,本文以结构的应变对单元材料弹性模量的敏感性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单元弹性模量的变化对结构的影响,给出了结构构件冗余度的评价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将其与利用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冗余度评价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应变敏感性与利用极限承载能力分别计算的结构冗余度两者相一致。冗余度值的大小是结构单元重要性的衡量指标,冗余度值小的结构单元,其失效后将对结构整体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是结构的关键构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以陆地为基地的火控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性能综合自动检测的要求、组成和实现方法;对监视和录取问题也提出实现的方法。检测设备是以中心控制计算机为核心,配合微波目标模拟器及各种参数传感器,得出系统及各分系统性能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可以确定系统及各分系统运行状态,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