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三全育人"视阈下,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培养工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意识和工程伦理思维,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太原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内涵及实施路径等进行了探析,为推动高校构建"...  相似文献   

2.
铸造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传授学生制造工程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个主要教学模块,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和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相应的教学知识点和技能;通过对砂型铸造实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使学生了解砂型铸造基本工艺、特点及应用的同时,又能对砂型铸造相关知识有系统化的全面认识。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初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铸造技术》2015,(10):2527-2530
铸造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各种铸造技术以及其蕴含的科学原理,毕业后从事铸造工程活动。工程人员担负着通过工程营造人类未来的重大使命,他们在工程活动中的选择直接决定着工程对人类的最终影响。本文进行了基于工程哲学的高职铸造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4.
《铸造》2015,(10)
将见习铸造工程师资格认证与本科工程教育相结合,在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中开展见习铸造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满足铸造企业实际需要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见习铸造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我校见习铸造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的实践,初步建立了我校开展见习铸造工程师资格认证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对见习铸造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进行了进一步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保证、改进教育质量的重要途经,是以专业全体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认证的主要目标。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是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重庆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分析,对课程教学的教学设计、组织形式、实施方法以及学业成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铸造技术》2019,(11):1226-1229
在中国,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实践作为工科学生的必修课,对于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较大的作用和影响。围绕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部分实践教学资源,以精密铸造与木工实践教学融合为例进行探索与研究。旨在学科交叉融合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践热情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为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进行了改革。将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永冠杯"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引入铸造工艺课程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便于学生将所学各门课的分块知识融合在一起,使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更接近于铸造生产实际,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铸造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丰富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发挥工程训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通过对铸造实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索运用快速模具制造技术优化铸造实训的教学思路,构建与传统铸造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并以硅胶模具产品的制作为例进行教学过程描述。实践表明,在工程实训中开展快速模具制造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主要的专业课,对培养学生的铸造工程能力至关重要。根据春季招生生源的特点,指出了目前在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体系陈旧、师资匮乏、配套实验项目单薄、课程设计不足、考核方式不合理和质量监控不足。通过分析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即课题驱动案例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对目前师资的培养方法、配套课程设计和课程质量的监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铸造技术》2021,(2):159-161
工业系统基础被定位于清华大学文化核心素质课程,同时属于人文社科等文科院系学生"理工认证"课程。结合工业系统基础课程,介绍了铸造技术从课程定位、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等方面如何使非工科学生了解铸造悠久历史,体验不同铸造方法等教学内容,并探讨了铸造产业的发展趋势,使学生体验铸造产业体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