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_3O_4磁颗粒,用油酸钠作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用硅油作为载液制备出硅油基磁流体。重点研究了氨水的不同添加顺序及氨水的不同添加速度对磁流体性能的影响,通过磁性能测试、观察磁流体静置后的沉降现象以及透射电镜对磁流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先加氨水再加油酸钠制备的磁流体分散稳定性好,其饱和磁化强度为11.4(A·m~2)/kg,进一步研究了以10 mL/min速度滴加氨水再加油酸钠,得到的磁流体分散稳定性较好,其饱和磁化强度为14.3(A·m~2)/kg。  相似文献   

2.
一项用于制备液稳定的油基钴磁流体的方法 ,提出了一种两步法 ,包括Co2 (CO) 8-甲苯溶液在Na -AOT(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 )或十二烷酰肌氨酸油酸存在下热解 ,接着对载液进行交换处理。此步使用了与油载体相适应的第二表面活性剂 ,使钴粒子双层罩盖。此法可制备饱和磁化强度达 12 0mT的油基钴磁流体。在强磁场下 ,沉降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良好。研究发现 ,采用热解法 ,再连续使用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液态交换步骤 ,可制得基于蒸气压小的硅油和矿物油的磁性稳定的钴磁流体。如此制得的铁磁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比磁铁矿磁流体好得多。在密…  相似文献   

3.
利用湿化学法制备镝铁氧体纳米磁粒子时,用适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修饰,能够有效地控制磁粒子的粒径,同时避免干燥时产生硬团聚.文章介绍了用月桂酸、月桂酸钠、正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磁粒子进行表面修饰的研究结果,探讨了三者及其用量对磁粒子的形成及磁性能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  相似文献   

4.
硅油基磁流体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与硅油相溶的表面活性剂较少,如何将磁微粒高度地分散在硅油中,是制备硅油基磁流体的关键。本文探讨了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Fe3O4微粒在硅油中高度分散体系形成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使磁微粒稳定地分散在硅油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出平均粒径约17nm的掺镝铁氧体磁颗粒,在-60~85℃范围内,研究了样品的磁特性与温度的相关性。借助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对产物的形貌、相结构、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磁颗粒的形貌多为类球型,主流粒径在15~18nm,相结构为面心立方尖晶石型。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Ms)、矫顽力(Hc)随温度(T)的降低呈现出增大的变化规律,且在85~20℃范围内,温度降低,Ms、Hc的增幅较小;在20~-60℃范围内,Ms、Hc随温度的降低而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锰锌铁氧体,并用XRD,SEM,VSM对其进行了性能表征。本实验还系统研究了溶剂热合成条件如锰锌元素比,溶剂热温度,溶剂热时间对实验所得样品形貌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60和180 ℃时,并未形成锰锌铁氧体,锰锌铁氧体的形成温度为200 ℃;随着溶剂热时间的延长,锰锌铁氧体颗粒变得更加均匀且粒径变大,饱和磁化强度增加;锰锌铁氧体中锰元素的增加不会显著改变锰锌铁氧体的形貌,却可以使得锰锌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锰锌铁氧体,并用XRD,SEM,VSM对其进行了性能表征。本实验还系统研究了溶剂热合成条件如锰锌元素比,溶剂热温度,溶剂热时间对实验所得样品形貌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60和180℃时,并未形成锰锌铁氧体,锰锌铁氧体的形成温度为200℃;随着溶剂热时间的延长,锰锌铁氧体颗粒变得更加均匀且粒径变大,饱和磁化强度增加;锰锌铁氧体中锰元素的增加不会显著改变锰锌铁氧体的形貌,却可以使得锰锌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碳包覆坡莫合金纳米粒子磁流体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解(pyrogenation)-退火(anneal)法制备了碳包覆坡莫合金纳米粒子(carbon encapsulated permalloynanoparticles,CEPNPs),选用油酸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为载液,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出CEPNPs磁流体.用XRD,粒度分析仪和HRTEM分析了CEPNPs的物相组成、粒度分布和微观形貌;用磁天平法测定了CEPNPs磁流体的磁性能;用旋转粘度仪探讨了其流变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CEPNPs具有壳/内核包覆结构,平均粒径在75nm左右;以其制备的磁流体外观呈黑色粘稠状,稳定性好,在无磁场条件下磁流体粘度随转子转速的增大而减小,有外磁场时,磁流体粘度随磁场强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镍锌铁氧体,并用XRD,SEM,VSM对其进行了性能表征。系统地研究了溶剂热合成条件如镍锌元素比、溶剂热温度、溶剂热时间对样品形貌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60 ℃时,并未形成镍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的形成温度为180 ℃;随着溶剂热时间的延长,镍锌铁氧体颗粒变得更加均匀且粒径变大,饱和磁化强度增加;镍锌铁氧体中镍元素的增加不会显著地改变镍锌铁氧体的形貌,却可以使镍锌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加。当Ni离子的浓度x=0.30时,饱和磁化强度最高;当Ni离子浓度x=0.20时,饱和磁化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10.
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镍锌铁氧体,并用XRD,SEM,VSM对其进行了性能表征。系统地研究了溶剂热合成条件如镍锌元素比、溶剂热温度、溶剂热时间对样品形貌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60℃时,并未形成镍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的形成温度为180℃;随着溶剂热时间的延长,镍锌铁氧体颗粒变得更加均匀且粒径变大,饱和磁化强度增加;镍锌铁氧体中镍元素的增加不会显著地改变镍锌铁氧体的形貌,却可以使镍锌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加。当Ni离子的浓度x=0.30时,饱和磁化强度最高;当Ni离子浓度x=0.20时,饱和磁化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11.
李志华  钟云波  任忠鸣  邓康 《上海金属》2006,28(1):53-57,62
对纳米铁氧体磁性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评述,探讨了磁场影响湿法制备不同磁性纳米颗粒形貌的可能性,并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以及作者的前期探索结果,表明磁场不但改变湿法化学反应的进程,对纳米颗粒的粒径也产生显著影响,还将影响纳米颗粒形貌。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加,非磁性铁氧体前驱体纳米颗粒的形貌将由球状向链状、针状或纤维状形貌转变,进而提出了在强磁场下制备强各向异性纳米铁氧体磁性材料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以改进液相化学法合成铁酸锌纳米磁流体来代替传统的铁氧化物磁粉,同时以D,L型丙交酯与丙氨酸为单体进行本体聚合,得到氨基酸改性聚乳酸,再以改性聚乳酸包封纳米磁流体构建磁性高分子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热重分析仪等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为尖晶石型的ZnFe2O4纳米晶,粒径为20~45nm,磁饱和强度为32×10-3A.m2;丙氨酸成功接枝到了聚乳酸链上;铁酸锌纳米磁流体/聚乳酸复合微球的分散性较好,粒径为80~300nm,聚乳酸的包覆率为45.5%,磁饱和强度为10.6×10-3A.m2,ZnFe2O4经改性聚乳酸封装后仍然保持较好的磁饱和强度。  相似文献   

13.
左波  余燕  张茂龙 《焊接技术》2012,41(8):10-12,78
针对化学分析法和磁性法测得的核电设备不锈钢堆焊层铁素体含量的差异,以及焊接工艺参数和焊后热处理对铁素体含量的影响规律,采用3种焊接方法在16MND5低合金钢上堆焊309L+308L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磁性法和化学分析法得到的铁素体含量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道间温度和焊接电流的提高会使铁素体含量降低;焊后热处理会降低铁素体含量,热处理温度提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会使铁素体含量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旋转粘度计在不同磁场强度和剪切速率下对不同体积分量的锰锌铁氧体磁流体粘度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其粘度增量不符合经典的Shliomis流变特性模型。本文认为,实验所用磁流体中存在滴状聚合物,它具有极强烈的粘磁效应,剪切稀化现象也能说明聚合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采用SEM,XRD,TEM,TG等手段研究了磁场对共沉淀法制备纳米MnZn铁氧体前驱体形貌及晶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磁感应强度增大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纳米颗粒形貌由球状向链状转变,继续增加磁感应强度将获得针状、棒状或纤维状的颗粒,10T强磁场下获得棒状颗粒呈现单晶结构。热重分析表明10T磁场下获得的纳米颗粒由于单维尺寸增加而导致活性降低。根据晶体生长理论,讨论了磁场影响纳米颗粒形核和长大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锌浸渣还原焙烧-磁选回收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明锌浸渣工艺矿物学的基础上,采用还原焙烧将铁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磁性氧化铁,再通过磁选的方法回收铁,达到锌、铁分离的目的。实验考查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还原剂用量对铁酸锌分解率、铁回收率和铁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950℃、焙烧时间为1 h及还原剂添加量为10%和5%的条件下,铁酸锌分解率达到72.05%,铁回收率可达到91.79%,精矿中铁的品位为50%左右。焙烧及磁选过程中颗粒的团聚包裹是铁精矿品位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Strontium ferrite (SrFe12O19)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ferrite precursors were produced from aqueous mixtures of ferric chloride and strontium nitrate by co-precipitation, using 3 mol/L sodium hydroxide aqueous solutions as precipitant. Three surfactants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 polyethylene glycol 6000 (PEG-6000),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 were applied and the influence of surfactants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strontium ferrite particles was studied. The ferrite precursors were first precalcined in a muffle furnace at 400 °C and then mixed with KCl and NaCl using a planetary milling machine in order to lower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Subsequently the mixtures were calcin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In this paper, effects of Fe3+/Sr2+ mole ratio were first verified and annealing temperatures were then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e strontium ferrite phase begins to form at 650 °C and complete at 800 °C after calcination, and the particles prepared using CTAB exhibit the best properties with respect to particle size and dispersibility.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NiCuZn铁氧体微粉,研究了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和盐溶液流速对前驱体粒径的影响。通过XRD、TEM、激光粒度仪(LPS)、精密阻抗分析仪、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最优条件下得到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0 ℃,盐溶液的流速为0.5 mL/min,搅拌速率为300 r/min时得到尖晶石相的粉体,粒度约为30 nm。将微粉体在500 ℃预烧,在900 ℃烧结后得到样品的相对密度为98%,起始磁导率μi约为200,品质因数Q约为150。截止频率约为70 MHZ  相似文献   

19.
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磁性液体具有很多特殊的物化性质,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纳米磁性液体的组成,着重描述了几种常见的纳米磁性液体制备方法,介绍了纳米磁性液体的发展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