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弧氧化铝、镁等合金材料表面陶瓷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碱性电解液中,如在电极上施加较高的电压,作为电极的铝、镁等合金材料表面就会产生微区弧光放电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可在材料表面生成具有一定厚度,致密的陶瓷氧化层,可用来改善材料自身的防腐、耐磨和电绝缘等特性。  相似文献   

2.
用丝束电极(WBE)评价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点蚀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丝束电极作为参比或辅助电极,测量不锈钢材料在不同氯化物浓度溶液中的表面性质差异.发现表面电极电位、电偶电流和交流阻抗测量数据极差和环境氯离子浓度对数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可作为评价材料点蚀敏感性指标,要比传统指标(如点蚀电位和阳极极化曲线滞后环面积等)更加优越.此外,基于自然浸泡试件的材料表面电位极差一时间曲线,可用丝束电极研究材料的点蚀潜伏期.  相似文献   

3.
变化中的世界TiO2工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焊接钨电极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从焊接工作特性分析了对电极材料的要求,比较了纯钨、钍钨电极材料的特点。着重对近年来代钍钨稀土钨电极材料研究及稀土氧化物的作用等有关理论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有关研究表明:添加2%稀土氧化物的钨电极材料具有可加工性能。电极的使用性能强烈地依赖于稀土金属氧化物,燃弧过程中它们的行为是影响电极使用、电极温度、逸出功和电弧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稀土氧化物的补给与表面蒸  相似文献   

4.
日本丰田工业大学应用放电加工技术在碳钢表面成功地形成了牢固的碳化钨薄膜,这是利用了降低放电电极的导热率,使电极自身消耗堆积在基板上的现象。其特点是电极采用了由碳化钨粉末和铁粉加压成型的材料。为提高粕合强度,用碳化铭一钴烧结电极进行了再凝固处理。最后,用放在混有磁化鹤粉末加工液中的烧结电极进行放电。它受温度影响小,组成及尺寸也不产生偏差,并能适应复杂的形状,可使用现有的放电加工机来形成膜层。用放电法在钢材表面形成复杂形状的碳化钨薄膜@李荣  相似文献   

5.
电火花强化过程中两极间质量过渡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火花强化过程中旋转的电极(阳极)向基体材料(阴极)过渡,并与基体材料发生冶金反应,形成新的合金强化层。通过对强化过程中两极重量变化的测定,获得了不同电极材料间的过渡规律及其MTC值;还发现存在着基体材料向电极过渡现象。对不同厚度强化层表面主要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发现大部分电极材料向基体方向过渡。但两极材料的冶金学特性对其过渡过程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用丝束电极作为参比或辅助电极,测量不锈钢材料在不同氯化物浓度溶液中的表面性质差异。发现,对于电极电位、电偶电流和交流阻抗值而言,丝束电极测量数据的极差和氯离子浓度对数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它们作为评价材料点蚀敏感性指标要比传统指标,如:点蚀电位和阳极极化曲线滞后环面积等更加优越。此外,基于自然浸泡试件的材料表面电位极差一时间曲线,也可用丝束电极研究材料的点蚀潜伏期。  相似文献   

7.
通过控制电流密度模拟电极锅炉的工况,开展TA2钛合金、304不锈钢和20#钢3种电极材料耐腐蚀实验和电化学实验,测量得到3种电极材料在不同浓度磷酸三钠溶液和不同电压下腐蚀前后电极腐蚀速率、极化电位和导电性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钢的腐蚀电流密度约为304不锈钢的4倍,钛电极的20倍。20#钢电极表面生成疏松的腐蚀产物,耐蚀性最差;钛电极的耐蚀性最好,但价格高;304不锈钢在500 A/m2的交流干扰下不能完整钝化,表面发生点蚀,但综合考虑耐腐蚀性、导电能力和经济性原则,在锅炉预期寿命较长的情况下,应选用不锈钢作为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8.
在短电弧铣削过程中,电极材料直接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电极损耗及尺寸精度等。选取石墨、紫铜、碳钢、铝4种工具电极材料,在同一电参数下,通过实验分析4种电极材料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工件的影响规律,包括表面宏观质量、极间电压-电流波形、电极放电性能、表面形貌、化学成分、显微硬度等,结果发现石墨电极材料更适合短电弧铣削加工。  相似文献   

9.
电极材料组织对真空电弧阴极斑点运动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平  张晖  丁秉钧  孙军 《金属学报》2004,40(12):1269-1273
真空电弧在非晶、纳米晶及常规粗品电极合金表面微观分布的观测表明,电极材料显微组织对电弧阴极斑点几何性质和运动行为有明显影响.阴极斑点优先在材料承载电压能力低的弱相表面形成,弱相尺寸、形貌和分布决定了阴极斑点的几何特征.显微组织大幅度细化时,电弧在电极表面分散和快速运动,非晶合金表面仍保持完全非晶结构.分析表明,当材料特征显微组织尺寸小于阴极斑点尺寸时,阴极斑点运动模式从跳跃式运动转变为连续式运动.电极材料组成相的浓度及其尺寸是决定阴极斑点微观迁移方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宋永辉  雷思明 《贵金属》2019,40(2):26-31
用孔径分布仪、扫描电镜及能谱和电化学工作站对自制煤基电极材料的孔隙结构、表面形貌、电化学性能及该电极用于处理贵金属贫液中钯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基材料的微孔率大于80%,电极表面对钯配离子有较强的附着能力,但其内部孔道扩散阻力较大;影响钯去除率的因素依次为时间、温度、电压,当外加电压为1.6 V,40℃处理6 h后,贫液中145 mg/L的钯去除率可达到99.32%,金属钯在阴极和阳极均有沉积。机理探讨认为,在阳极电吸附和阴极电解沉积的共同作用下,溶液中的钯离子沉积到电极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