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许宏磊  徐炳欣  俎青  赵艳  高朋飞  于洋 《金属学报》2020,25(9):1014-1020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22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并据此将患者分为快代谢组、中等代谢组和慢代谢组,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研究三组NIHSS评分变化,以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下降幅度为标准评价患者预后,比较三组预后良好率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观察三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发生情况。结果:快代谢组、中等代谢组、慢代谢组分别有81例(35.8%)、108例(47.8%)和37例(16.4%)患者,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6.4%,73.1%和64.9%,三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快代谢组显著高于慢代谢组(P<0.05)。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显示,三组NIHSS评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且治疗后快代谢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中等代谢组和慢代谢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快代谢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良好的概率是慢代谢组患者的3.447倍(OR=3.447, 95%CI: 1.364-8.712, P=0.009),有糖尿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良好的概率是无糖尿病患者的62.7%(OR=0.627, 95%CI: 0.268-1.331, P=0.001)。三组ADR总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有影响,且快代谢型患者治疗效果优于慢代谢型。  相似文献   

2.
容国义  王淑美  唐末 《金属学报》2017,22(7):787-794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化痰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数据库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化痰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实验组中医化痰法加化疗治疗324例,对照组化疗治疗323例,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1.0统计软件进行对纳入的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647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其中实验组324例,对照组323例。中医化痰法治疗后,有效率提高,结果显示相对危险度(RR)=1.48,95%可信区间(95%CI)=1.24~1.77,P<0.001;生活质量改善,结果显示RR=1.92,95%CI=1.51~2.45,P<0.001;可提升免疫力,结果显示均值差MD=0.36,95%CI=0.23~0.50,P<0.001。结论: 中医化痰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比于常规用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徐又海  汪兴洪 《金属学报》2015,20(3):309-313
目的: 探讨Hedgehog-Gli信号通路Shh及Gli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MM患者及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中Shh及Gli1 mRNA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Shh mRNA与Gli1 mRNA在初诊MM患者中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hh mRNA与Gli1 mRNA表达量在DS分期及ISS分期中显示:Ⅲ期明显高于Ⅰ期或Ⅱ期(P<0.05);但A组和B组(P>0.05)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h与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Hb)呈负相关;Gil1与LDH、钙离子、CRP和β2MG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和Hb呈负相关;且Shh和 Gil1间存在正相关。结论: Shh及Gli1与MM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MM靶向治疗的新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4.
王卫煜  于浩 《金属学报》2018,23(3):301-307
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通过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比较,评价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等格雷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CBM)、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收集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坎格瑞洛、沙格雷酯相互比较的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Stata软件,应用间接比较的逐步策略,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文共纳入33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70,95% CI:0.64~0.77,P<0.001)。普拉格雷和氯吡格雷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OR=0.92,95% CI:0.84~1.01,P=0.487)。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间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76,95% CI:0.67~0.86,P<0.001)。结论:在冠心病术后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替格瑞洛疗效最佳,其次是普拉格雷,最后是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含伊沙佐米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其中复发/难治(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RRMM)患者38例,硼替佐米初始诱导治疗有效而因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 AEs)转换治疗患者42例,治疗方案为含伊沙佐米的两药或三药方案。评价伊沙佐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RRMM患者总体反应率(ORR)为50%,≥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21.05%;转换治疗患者ORR为83.33%,与转换前ORR(78.57%)相比,缓解率进一步提高,其中45.24%(19/42)患者缓解加深;主要的血液学AEs包括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以及贫血,非血液学AEs主要是腹泻和乏力等。结论:伊沙佐米对RRMM、硼替佐米不耐受MM均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沉默NOTCH1基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针对人NOTCH1基因序列构建NOTCH1 shRNA真核表达载体,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转染RPMI 8226细胞,筛选出最佳干扰表达载体。观察NOTCH1 shRNA表达载体对RPMI 8226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分布;Western blot 法检测NOTCH1 shRNA转染RPMI 8226细胞后NOTCH1蛋白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7、P21的表达含量变化,ELISA法检测NOTCH1 shRNA转染RPMI 8226细胞后对IL-6分泌量的影响。结果: 沉默NOTCH1基因抑制细胞增殖,阻滞RPMI 8226细胞于G0/G1期,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增殖率分别为(49.09±2.31)%、(91.73±2.67)%、(98.10±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G0/G1期细胞分别为(66.23±3.71)%、(42.27±3.65)%、(40.70±0.92)%(P<0.05);三组S期细胞分别为(31.03±1.49)%、(56.53±1.76)%、(51.83±1.45)%(P<0.05)。NOTCH1 shRNA诱导细胞凋亡,三组凋亡率分别为(46.67±1.31)%、(1.37±0.63)%、(0.85±0.43)%(P<0.05);转染组NOTCH1蛋白表达下调,P21、P27表达上调。NOTCH1 shRNA可下调与疾病相关的IL-6分泌能力。三组IL-6分泌的吸光度值分别为28.18±3.50、167.08±7.97及185.86±5.61(P<0.05)。结论: NOTCH1 shRNA能抑制RPMI 8226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下调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有关的IL-6,有望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TCF7L2基因rs7903146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及PubMed全面检索公开发表的关于TCF7L2基因rs7903146多态性的研究,采用Stata 11.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25篇,共纳入25 560例研究对象,糖尿病组13 748例,对照组11 812例。(TT+CT)/CC基因型 Meta分析异质性为I2=72.9%,所以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合并效应量(TT+CT)/CC基因型频率OR值为1.52,95%CI:1.34~1.71,(Z=6.75,P=0.000);东南亚、欧洲、美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亚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稳定,漏斗图提示不存在发表偏移。等位基因T/C Meta分析异质性为I2=73.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等位基因T/C的OR值为1.43,95%CI:1.30~1.57(Z=7.39,P=0.000),各亚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稳定,漏斗图提示无发表偏倚。结论: TCF7L2基因rs7903146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TT+CT基因型是T2DM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等位基因T是T2DM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罗勇  李崎  华特波 《金属学报》2018,23(1):104-109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于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88例,依据术前化疗方案分为TE组46例和FEC组42例,两组患者均以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TE组患者化疗后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均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C组T淋巴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总数、辅助性T淋巴细胞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FEC组患者化疗后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TE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MMP-2、MMP-9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但TE组MMP-2、MMP-9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VEGF-A、VEGF-B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但TE组VEGF-A、VEGF-B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TE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FE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TE组生存率为84.78%,FEC组生存率为64.29%。TE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FEC组(P<0.05)。结论: TE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可抑制MMP、VEGF,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1,GSTP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FOLFOX)化疗方案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15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抽取静脉血并提取DNA,用荧光定量PCR和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型技术(HRM-SNP)等方法检测患者MTHFR、GSTP1、ERCC1基因型。所有患者均经FOLFOX方案治疗,以实体瘤化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 评价疗效。运用SPSS 19.0 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⑴患者性别,年龄,结直肠癌分期(TNM),肿块部位等和FOLFOX化疗疗效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⑵GSTP1 Ile105Val Ile/Ile和Ile/Val+Val/Val有效率分别为19.7%、20.5%,两组基因型之间的OR值为 2.876,95%CI(1.288,6.424),P<0.05;MTHFR Ala222 Val Ala/Ala和Ala/Val+Val/Val有效率分别为 11.8%、28.3%,OR值为 2.236,95%CI(1.020,5.017),P<0.05。结论: GSTP1 Ile105Val 、MTHFR Ala222 Val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对FOLFOX方案化疗疗效相关,检测GSTP1 Ile105Val、MTHFR Ala222Val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成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接受FOLFOX方案化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朱悚之 《金属学报》2019,24(6):693-698
目的:探讨人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急诊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是否创伤性凝血病分为凝血病组(80例)和非凝血病组(20例)。比较凝血病组和非凝血病组患者收住后第1个24 h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低体温及低灌注发生率等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因素。将80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诊疗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给予人FIB,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及治疗后的临床用血量、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FIB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 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输注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性凝血病患者PT>18 s(r=0.623,P=0.024)、APTT>60 s(r=0.722,P=0.018)、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15 s(r=0.719,P=0.033)与ISS评分呈正相关。碱缺失(base deficit,BD)≥6(OR=3.678,95%CI=1.065~9.417)、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OR=5.299,95%CI=1.122~8.711)和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OR=0.982,95%CI=0.971~0.996)是严重创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人FIB可有效改善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病死率、缩短ICU时间,创伤性凝血病与创伤严重程度、合并休克、低体温和重型颅脑损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国肾移植患者钙蛋白酶10(CAPN10)基因多态性与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PCR-RFLP)分别检测了97例PTDM患者(PTDM组)和301例未发生PTDM的肾移植患者(对照组)的CAPN10基因SNP-19、SNP-43、SNP-63的基因型,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PTDM的相关性。结果: PTDM组患者SNP-19的11 +12基因型频率和SNP-43的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用性别、移植时年龄、体重和BMI进行校正后, SNP-19 的11基因型和12基因型携带者移植术后发生PTDM的风险分别是22基因型的1.502倍(OR=1.502,95%CI:1.016~2.347,P=0.048)和1.764倍(OR=1.764,95%CI:1.055~2.947,P=0.030),SNP-43的GG基因型携带者移植术后发生PTDM的风险是AA和GA基因型患者的2.19倍(OR=2.190,95%CI:1.047~3.473,P=0.044),SNP-63与PTDM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APN10基因SNP-19 的1等位基因和SNP-43的GG基因型是肾移植后发生PT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顾亮  赵恬  钦光跃 《金属学报》2012,17(5):569-572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和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有无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浙江医院呼吸科一线化疗失败后行吉非替尼或培美曲塞二线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64例,其中吉非替尼组33例,培美曲塞组31例。评价两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期有无差别。结果: 吉非替尼组与培美曲塞组相比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R=1.21,95%CI:0.68~2.16, χ2=0.41, P=0.52);培美曲塞组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吉非替尼组(HR=1.99,95%CI:1.04~3.85, χ=4.30, P=0.04);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吉非替尼与培美曲塞在延长患者PFS方面无差别,但在总生存时间(overal survival, OS)方面培美曲塞组明显好于吉非替尼组,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无差别,都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调强放疗联合TMZ化疗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决策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CNKI、CBM、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国内所有有关调强放疗联合TMZ化疗与单用调强放疗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0.23 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包括457例患者,22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237患者纳入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调强放疗相比,调强放疗联合TMZ化疗的临床有效率[OR=3.63,95%CI(2.34,5.62)]、1年生存率[OR=2.39,95%CI(1.50,3.81)]、2年生存率[OR=2.20,95%CI(1.11,4.38)]、3年生存率[OR = 2.00,95% CI(0.81,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强放疗联合TMZ化疗可明显提高脑恶性胶质瘤疗效。结论: 应用调强放疗联合TMZ化疗治疗脑恶性胶质细胞瘤有效,优于单纯的放射治疗,但由于纳入的部分研究质量较低,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病人非致死性心梗和脑梗一级预防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内分泌科2次以上(住院间隔3个月以上)的40岁至90岁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医院HIS系统查询病人门诊及住院档案,根据患者第一次就诊后1年内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使用组及阿司匹林未使用组,并收集患者第一次就诊时的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记录患者实验室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肌酐、血小板等指标,并记录其就诊过程中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房颤、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等并发症。使用卡方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及第一次使用阿司匹林后5年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结果:4 176例患者中,2 137例为2型糖尿病,417例符合入组条件,其中男性198例,女性219例,阿司匹林使用组为224例,非使用组为193例。与非使用组相比,阿司匹林使用组脑梗死发病率无明显差别(χ2=0.820,P=0.365),非致死性心梗发病率低于阿司匹林非使用组(χ2=10.099,P=0.01),而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非使用组(χ2=5.425,P=0.020)。在阿司匹林使用组的亚组分析中,<60岁的患者比≥60岁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低,风险比为0.428(95%CI:0.255-0.719,P=0.001);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脑梗死发病率较高,风险比为1.574(95%CI:1.018-2.434,P=0.041)。结论:在这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非致死性心梗的发病率,但对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无明显影响,且明显增加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慎重考虑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非致死性脑梗死的潜在获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近年来关于卡培他滨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上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现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卡培他滨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4年3月以前Cochrane、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根据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加入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对比不加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最终将数据通过Revman 5.2 软件合并及分析。质量评价采用 Cochrane Handbook 5.0.1 的评价方法。结果: 总共纳入9个随机临床对照实验及1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共1 449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对比不加入卡培他滨的方案,可以提高总反应率(RR=1.61; 95%CI:1.29~2.02,P<0.0001)及完全反应率(RR=1.68;95%CI:1.04~2.71, P<0.03),减少肌痛和骨髓抑制的几率,但同时会增加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概率。两组方案在部分反应率和其余不良反应上尚不能认为有差异。结论: 联合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作用上,可以提高总反应率及完全反应率,但是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防治胃肠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瘦素(LEP)及其受体(LEP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等中外数据库,查全瘦素及其受体基因与高血压相关文献,按照Newcastle-Ottawa Scale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11.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21篇文献,共7 832例研究对象,病例组4 736例,对照组3 096例。Meta分析结果,LEP基因II/I在隐性和加性模型下与高血压相关(隐性模型:OR=2.16,95%CI=1.08-4.31,P=0.029,加性模型:OR=2.27,95%CI=1.08-4.79,P=0.031);LEPR基因Gln223Arg在显性和等位基因模型下与高血压相关(显性模型:OR=1.55,95%CI=1.14-2.11,P=0.005,等位基因:OR=1.36,95%CI=1.09-1.71,P=0.007);Lys109Arg与高血压无显著相关(显性模型OR=0.87,95%CI=0.67-1.14,P=0.307,隐性模型:OR=0.91,95%CI=0.70-1.20,P=0.099,加性模型:OR=0.92,95%CI=0.70-1.21,P=0.071,等位基因模型:OR=1.04,95%CI=0.80-1.35,P=0.830)。 结论:LEP基因II/I与高血压相关,提示携带I/I基因型是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LEPR基因Gln223Arg与高血压相关,且携带AA+AG基因型、A等位基因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Lys109Arg与高血压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田亚丽  奉林  赵万  谷敏  沈涵菁  柴晓艳 《金属学报》2021,26(10):1118-1126
目的: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1,BRCA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对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化疗敏感性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2月于苏州科技城医院收治的153例初治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均给予顺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首次化疗前抽静脉血5ml提取DNA,应用TaqMan探针法检测BRCA1基因rs8176318G/T 、rs799917T/C和rs1799966T/C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探讨不同基因型之间化疗客观反应率 (objective response rate,RR)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结果:rs799917T/C多态性与转移性食管鳞癌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TT、TC、CC基因型化疗有效率呈逐渐升高趋势(TT 22.5%、TC 38.6%、CC 55.3%,χ2=8.041,P=0.018)。CC基因型化疗反应率为TT基因型的4.154倍 (95%CI:1.549~11.141,χ2=8.007,P=0.005);TC+CC基因型化疗反应率为TT基因型的2.678倍 (95%CI:1.160~6.179,χ2=5.329,P=0.021)。Kaplan-Meier分析显示rs1799966T/C多态性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 TT、TC和CC基因型携带者中位OS呈逐渐延长趋势 (TT8.5月、TC12.1月、CC13.8月,χ2=11.864,P=0.003); TC+CC基因型患者中位OS为12.6个月,与TT组相比明显延长(χ2=10.515,P=0.001)。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rs1799966T/C多态性仍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未发现rs8176318G/T多态性与化疗反应及预后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BRCA1基因rs799917多态性与转移性食管鳞癌顺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敏感性相关,rs1799966多态性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