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铟,一种主产地在中国的稀有金属,按照业内专家的估值,合理价格应在2万元/千克~3万元/千克,但是被出口到主要消费国日本,目前的价位只有4000元/千克左右。在稀有金属领域,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要扭转这种局面。”在郭枫总裁看来,天津稀有金属交易市场(下称“稀交市场”)建立起来的平台,将成为中国争夺稀有金属国际定价权的重镇,有可能使天津成为稀有金属国际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  相似文献   

2.
铟,一种主产地在中国的稀有金属,按照业内专家的估值,合理价格应在2万元/千克~3万元/千克,但是被出口到主要消费国日本,目前的价位只有4000元/千克左右。在稀有金属领域,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要扭转这种局面。”在郭枫总裁看来,天津稀有金属交易市场(下称“稀交市场”)建立起来的平台,将成为中国争夺稀有金属国际定价权的重镇,有可能使天津成为稀有金属国际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  相似文献   

3.
从6月1日起,我国将大幅提高稀有金属原矿产品的出口关税,以改变目前珍贵稀有金属矿产品低价出口,稀有金属成品高价进口的局面,保护国内矿产资源。自2005年至今的3年时间里,中国政府3次运用关税杠杆提高稀有金属的出口门槛。专家认为,在上调出口关税后,出口成本的上升将使得出口  相似文献   

4.
<正>5稀有金属国家储备的抛售制度日本稀有金属的国家储备制度是保证在稀有金属供应中断等重大危机时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制度。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对国家储备制度做了一定的修改,除  相似文献   

5.
谈稀有金属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艳 《金属世界》2006,(2):45-47,53
一些稀有金属由于在地壳中比较分散,或其矿物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特征,因而被人们发现较迟,研究较少;某些稀有金属则由于制取较困难,其生产和应用都较迟,这些在历史上就给人们形成了“稀有”的概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稀有金属的研究、生产、应用日益增加。对某些稀有金属而言,“稀有”二字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含义,也有许多稀有金属被划入普通金属之列。  相似文献   

6.
政策     
商务部:稀有金属出口配额将逐年递减2%~3%商务部相关人士透露,商务部目前正在调整对稀有金属的出口政策,稀有金属出口配额将呈现逐年递减态势,递减幅度2%~3%。更具战略性的稀土产品的出口配额总量将下行,下行幅度目前仍在讨论之中,最终确定的幅度很可能超过其他稀有金属。  相似文献   

7.
《金属功能材料》2012,(4):62-62
日本德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成功一种利用树脂从含有稀有金属的水溶液中回收稀有金属的新技术。该技术不使用强酸成功地从已吸附了稀有金属的树脂中回收了特定的稀有金属。如若利用“过氧化合物”则可只将V、Mo、W3种元素溶出回收。这一新技术有可能成为当前稀有金属的廉价回收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稀有金属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子材料用稀有金属产品开发也取得重要进展,但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用稀有金属材料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寻求切实可行的赶超途径,对促进我国稀有金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中,稀有金属是特别重要的战略材料,因为作为建立先进工艺的基础,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着一个国家的安全性和国防能力.在工业生产的许多领域稀有金属也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世界稀有金属工业正处于一个积极发展的时期,稀有金属生产和需求的增长大大超过许多有色金属的增长速度.据预测,这种态势将会保持到21世纪.前苏联大多数稀有金属的总产量和需求量都占世界主导地位.其稀有金属工业的特点是一系列联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俄罗斯、乌克兰、爱沙尼亚)的生产密切一体化,从矿物原料的采矿和选矿到精矿…  相似文献   

10.
《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26(4):21-21
《稀有金属快报》(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主办的稀有金属领域的技术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61—1348/TG,国际标准刊号:1SSN1008—5939。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周廉教授任主编。该刊坚持以广、快、精的原则,报道轻稀有金属、难熔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贵金属以及相关的超导材料、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材料、纳米材料、金属间化合物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和生产现状、学术动态等,本刊物旨在为稀有金属研制、生产、商贸提供最新资讯,为培育稀有金属市场、引导稀有金属消费、促进稀有金属工业繁荣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热处理工艺是改善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极为有效的方式,本文对纳米晶带材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不同热处理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常规退火和焦耳退火作为加热方式决定了合金退火后的晶粒尺寸和晶化相比例,是获得最佳性能的前提;磁场退火和应力退火作为外场施加方式,可以改变合金在退火后的磁滞回线形状,获得更高的感生各向异性,降低材料在一定磁场强度下的恒定磁导率。常规加热和磁场退火的发展应用已比较成熟,而焦耳加热方式和应力退火分别受工艺装备和生产效率的影响,在应用方面存在滞后。然而,焦耳退火的高效率和应力场退火后的高感生各向异性值也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具备未来产业化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对一定冷变形00Cr22Ni5Mo3N双相不锈钢再结晶退火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从1000℃开始依次增加50℃至1200℃,通过XRD的检测,确定了试样组织由β、γ两相组成,在再结晶退火温度下没有新相产生;经退火处理后得到大小均匀的等轴晶;在较高退火温度下的铁素体的体积分数明显比在较低退火温度下的铁素体的体积分数要高;较低退火温度比较高退火温度的品粒细化的效果要好.在较高退火温度下导致晶粒的长大;不同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与试样的显微硬度表现出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用OM、SEM研究了亚温退火、等温退火、缓慢冷却退火3种工艺对H13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温退火后碳化物粒度最小,缓慢冷却退火后碳化物粒度较大,退火硬度较低;等温退火及缓慢冷却退火对提高碳化物尺寸、分布均匀性有一定作用,同时碳化物均匀性的提高对提升H13钢退火态及淬、回火态冲击韧性有一定作用,但组织中夹杂物、一次碳化物制约着H13钢韧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含铒5A06铝合金进行75~450℃,1h退火处理和75、150、200、250、275、300、400、470℃的从0.5~100h退火处理,并对退火后的合金进行硬度测试、光学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发现退火温度对合金组织性能影响显著,退火时间对合金影响较微小。进行不同温度1h退火时,在75℃退火,合金硬度少量下降;在125~250℃温度退火,随退火温度增加合金硬度下降趋势较缓,耐腐蚀性普遍较低;在250~275℃退火后,合金硬度大幅下降,降幅达28%,但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275℃以上温度退火,合金硬度变化趋于稳定。进行不同时间退火时,合金在小于200℃和大于275℃时硬度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合金在任一温度下退火0.5h即可完成主要的组织性能转变,退火100与0.5h的合金组织性能差异不大,但在200~275℃区间内,随退火时间延长合金硬度连续下降,250℃退火时合金硬度随时间的延长下降最为明显。在本实验不同退火工艺下合金硬度HV均不小于850MPa。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硬度测量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锻压加工后高纯金属钪硬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退火时间下,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金属钪的平均晶粒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硬度先降低后趋于平稳。当退火温度低于725 ℃时,回复再结晶过程相对缓慢,平均晶粒度增长有限,而硬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持续降低,在725 ℃时达到最低点;高于725 ℃时,退火温度越高平均晶粒度越大,硬度已经趋于稳定不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变化。故高纯金属钪最佳退火工艺为725 ℃×30 min。经725 ℃×30 min退火后,锻压加工后的高纯金属钪达到完全退火态,晶粒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135 μm,硬度值由退火前的169.5 HV2下降至退火后的129.6 HV2。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的退火工艺和空淬+退火工艺研究了7CrMn2Mo钢的球化退火行为。结果表明:预先进行空淬处理是改善该钢球化组织的重要环节;与连续退火、等温退火相比,7CrMn2Mo钢亚温退火时碳化物球化速度较快,效果较好;钢中锰元素含量高,成分接近共析成分,主要碳化物类型为M23C6是导致7CrMn2Mo钢球化退火工艺性能差的三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刘亚星  方永  滕华湘  顾清  钱承  白振华 《轧钢》2022,39(4):27-34
冷轧带钢退火方式有连续退火与罩式退火两种,分析了带钢连续退火与罩式退火生产中的主要技术难题,介绍了在冷轧带钢退火工序所取得的技术成果。首先,从连退机组带钢跑偏、瓢曲与板形方面提出了跑偏因子,瓢曲指数,炉内单元内、外板形等参数,简述了相应的表征模型与预报技术;随后,从连退机组炉内张力与炉辊辊形方面简述了连续退火过程以稳定通板与质量控制为目标的连退炉内张力、炉辊辊形优化技术;最后,以治理罩退机组钢卷粘结为目标,从钢卷装炉角度简述了罩退过程装炉优化技术。在此基础上,叙述了该技术成果实施效果与现场应用情况,典型带钢产品的跑偏与瓢曲缺陷发生率控制在0.3%以内,板形改判率控制在0.08%以内;罩退钢卷产品的粘结发生率控制在0.1%以内,实现了对连退机组的跑偏、瓢曲以及板形缺陷与罩退机组的钢卷粘结缺陷的有效治理,大大提高了退火产品质量,保证了退火工序的稳定生产,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40MnB钢同一退火工艺、不同冷轧压下量试样的带状组织.以及相同压下量、低温退火与高温退火试样带状组织的区别;观察了试样在退火时以不同冷却速度冷却到A_1温度时的显微组织形貌;测试了退火试样力学性能随压下量变化的曲线.结果表明:随冷轧压下量的增加,40MnB钢退火时带状组织是先加重后减轻;高温奥氏体化退火和快速从珠光体、铁素体两相区冷却到A_1线能有效削减带状组织;带状组织不明显的材料力学性能未必优越,退火工艺参数的选择应和冷轧压下量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19.
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和拉伸试验研究20钢双相区和亚温区的球化退火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双相区球化退火相比,亚温区球化退火时碳化物球化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球化退火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0.
铁酸铋(BFO)多铁性材料因具有丰富的物理性能,以及其在存储器、传感器、电容器、光伏器件等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Bi元素在高温下容易挥发,所以很难合成纯相的BFO薄膜。此外,因存在氧空位或由于Fe离子变价导致的非化学计量比等缺陷,使其漏电流密度较大,严重影响BFO薄膜的铁电性能及实际应用。退火工艺是影响材料微结构及宏观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退火工艺来调控BFO薄膜的结构及性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然而,退火工艺包括退火时间、退火气氛、退火温度以及退火方式等多种形式,究竟每一种退火形式如何影响BFO薄膜的结构及性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综述了退火工艺(括退火时间、退火气氛、退火温度以及退火方式)对BFO薄膜的结构(晶粒尺寸、形状,电畴尺寸、类型,表面形貌)和性能(磁性、铁电性、介电性、漏电性、导电机制)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