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时辰给药对豆腐果苷及其代谢产物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建立并验证豆腐果苷及其3种Ⅰ相代谢产物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检测方法。分别在8∶00,14∶00及0∶00灌胃给予大鼠豆腐果苷50 mg/kg,眼底静脉丛采集血样,测得其血药浓度,对比在不同时间给药后原药及代谢产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结果: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成功应用于灌胃给药后的大鼠血浆豆腐果苷及其3种代谢产物的同时检测。以AUC(0-t)做为吸收程度评价指标,原药、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均为8∶00给药组>0∶00给药组>14∶00给药组;同一时间点原药与代谢产物比较,8∶00给药组、14∶00给药组、0∶00给药组均为:原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Cmax原药0∶00给药组>8∶00给药组>14∶00给药组,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为8∶00给药组>14∶00给药组>0∶00给药组;Tmax原药与还原产物8∶00给药组>14∶00给药组>0∶00给药组,氧化产物8∶00给药组>0∶00给药组>14∶00给药组;以CLz/F为表征的清除情况,原药、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均为14∶00给药组>0∶00给药组>8∶00给药组。 结论:本研究所选择的三个特定时间点,大鼠体内豆腐果苷原药及代谢产物在吸收与代谢过程显示出明显差异。8∶00给药吸收程度要大于其他两个时间点(P<0.01),14∶00给药原药及代谢产物体内清除快于其他时间点(P<0.01)。  相似文献   

2.
李琳  张炜  沈陈林  张平  黄晓晖 《金属学报》2015,20(5):486-492
目的: 考察阿司匹林与华法林联用肠吸收变化情况。方法: 建立大鼠在体分肠段单向肠灌流模型,应用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阿司匹林、华法林对映体的浓度,分别计算其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定量比较单用组、联用组和诱导组中阿司匹林、S-和R-华法林的肠吸收差异。结果: 与单用华法林组相比,合用阿司匹林组中S-和R-华法林的吸收无明显变化(P>0.05),阿司匹林诱导组中S-和R-华法林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的吸收显著降低(P<0.05);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合用华法林组和华法林诱导组中阿司匹林在各肠段的吸收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对华法林对映体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的吸收有抑制作用,且不存在立体选择性,而华法林对阿司匹林的吸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豆腐果苷对hERG钾离子电流的影响及潜在心脏毒性。方法: 使用稳定转染hERG基因的CHO细胞,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豆腐果苷对hERG通道电流活动的作用。结果: 豆腐果苷对hERG钾通道的IC50约为47 μmol/L,比临床常规剂量下人体内峰浓度高1 000倍以上。结论: 临床常用剂量下,豆腐果苷发生与hERG通道抑制作用相关的心脏安全性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小。  相似文献   

4.
张远金  黄盛博  刘洁  王昕 《金属学报》2021,26(8):914-922
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DMPK)是研究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过程的科学,评估药物的DMPK特征对药物的前期开发和后期临床精准用药至关重要。药物代谢模型的创新构建促进了药物DMPK评估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本文基于我们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药物代谢创新模型的最新进展与应用,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1)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技术创新构建药物代谢酶(包括CYP2E1,CYP3A1/2,CYP2J3/10,CYP1A2)和药物转运体(包括P-gp,OATP1B2)基因敲除(knockout, KO)大鼠模型,并应用于DMPK及其生理功能相关研究;(2)创新性将小鼠和人小肠3D类器官(organoids)应用到ABC(P-gp, BCRP, MRP2)转运蛋白的功能研究。上述药物代谢创新动物模型和类器官模型,不仅有利于评价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在DMPK中的作用,还有助于深入认识其在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的作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准确、灵敏、可靠的Rg1 HPLC MS测定方法, 研究Rg1 是否存在分肠段吸收的差异并考察小肠上皮组织上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 对人参皂苷Rg1 吸收的影响。 方法 在不同肠段(回肠和空肠) 的肠管外翻模型中加入20 μg·ml-1 Rg1Krebs 液, 在不同时间点取样并测定囊内药物浓度,比较两个小肠段对Rg1 通透能力的差异, 同时观察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Rg1 吸收的影响。 结果 不同肠段(回肠和空肠) 的体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Rg1 在不同肠段的吸收良好, 且无明显差异。维拉帕米对Rg1 的吸收未见显著影响。 结论 Rg1 在大鼠的各个肠段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 Rg1 可能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和比较雷公藤多苷与奥硝唑分别导致大鼠弱精子症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和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 使用雷公藤多苷和奥硝唑分别干预诱导大鼠弱精症疾病动物模型。每两周采集血清和附睾液样本。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全面测定大鼠血清及附睾液中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产物。并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对正常组、雷公藤多苷和奥硝唑造模病理组血清和附睾液中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多元数据分析,寻找两药病理模型中的差异代谢物,确定潜在生物标记物,探索和比较两种药物可能的毒性机制。 结果: 采用有监督模式下的PLS-DA通过分析GC-MS所得的代谢物图谱可以将雷公藤多苷和奥硝唑的病理组同正常组的显著地区分,并且两药模型组的代谢图谱也能得到较好的分离。与正常组相比,雷公藤模型组血清中赖氨酸、苏氨酸等氨基酸显著增加,附睾液中琥珀酸上调,尿素、胆固醇、肌醇等下调;奥硝唑模型组血清中多种氨基酸含量均有所降低,附睾液中二羟丙酮磷酸、核酮糖-5-磷酸出现显著性上升。 结论: 通过基于GC-MS代谢组学技术可以高效地识别雷公藤多苷和奥硝唑诱导的大鼠动物模型的病理进程变化,相比较常规性腺指标的观察和检测更为快速、灵敏。代谢组检测中筛选所获得的差异代谢物提示着雷公藤多苷和奥硝唑诱发大鼠弱精症涉及不同的代谢途径,因此病理机制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在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8例中国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餐后单次口服卡培他滨片0.6 g(0.15 g/片,4片)后进行多点采集血样。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检测血浆中卡培他滨的血药浓度,以非线性混合效应软件及模型(NONMEM)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卡培他滨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获得其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最终建立的吸收及消除模型为一室模型,模型的清除率(CL/F)药代动力学公式为:CL/F=291×eηCL ×(CCR÷93.1)0.47。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L/F为291 L/h,表观分布容积(V/F)为556 L,吸收速率常数(Ka)为1.05 h-1。同时发现,肌酐清除率(CCR)对卡培他滨的清除有显著影响。 结论:所得模型稳定,能较好地拟合卡培他滨在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可用于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8.
谢海棠  王果  范岚  张利生  戴晓畅  周宏灏 《金属学报》2008,13(12):1416-1421
目的 建立和验证人孕烷X 受体(humanpregnant X receptor, hPXR) 介导的CYP3A4 、MDR1药物诱导剂的体外筛选体系, 考察豆腐果苷对hPXR 介导的CYP3A4 、MDR1 的转录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构建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 将表达载体和报告载体共转染HepG2 细胞, 以10 μmol/L 利福平为阳性对照, 用不同浓度(0.004 、0.04 、0.4 μmol/L) 豆腐果苷处理48 h 后裂解细胞进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 不同浓度的豆腐果苷均不能通过激活hPXR 来介导CYP3A4 和MDR1 表达上调, 各浓度处理组的双荧光素酶比活性值与DMSO 溶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hPXR 介导的CYP3A4 和MDR1 药物诱导剂的体外筛选体系, 并发现豆腐果苷不能通过激活hPXR 介导CYP3A4和MDR1 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9.
高岩  李均童  吴青林  李林  张兰 《金属学报》2021,26(2):161-166
目的: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等研究方法探讨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 stilbene glucoside, TSG)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APAP)造成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SPF级C57BL/6小鼠分为APAP模型组和TSG干预组,每组15只。灌胃给予小鼠TSG连续7 d后,一次性腹腔注射APAP进行造模,6 h后取肝脏组织。结果:H&E染色、MDA和SOD检测表明单次APAP注射会造成肝脏损伤,TSG干预会降低肝脏受损程度。代谢产物检测结果显示,与APAP模型组相比,TSG组的ABC转运体、胆碱代谢、中心碳代谢、半乳糖、丙氨酸类氨基酸代谢等变化显著。 结论:TSG通过改善脂质过氧化和能量代谢紊乱等过程抵御APAP导致的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实验旨在建立新的HPLC检测方法,探讨静脉注射根皮苷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未经消化道处理的根皮苷在体循环中的代谢情况。方法: 实验采用18只Wistar大鼠,分5、10和20 mg/kg三个剂量进行实验,麻醉后进行颈静脉给药,4 h内持续采血,样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 根皮苷经静脉注射后,体内AUC0-t分别为(66.4±39.1) mg·L-1·min-1、(333.1±91.2) mg·L-1·min-1和(516.4±249.3) mg·L-1·min-1,t1/2分别为(74.5±27.2) min、(62.3±21.4) min和(75.0±47.2) min,Cmax值分别为(6.4±2.4) mg/L、(24.9±6.6) mg/L和(45.0±11.2) mg/L。结论:结果表明根皮苷经静脉注射后,在体内利用率明显高于口服给药,为根皮苷的临床药用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aco-2 细胞对人参皂苷Rg3 的摄取、代谢及其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 检测方法测定细胞中Rg3 及其代谢产物Rh2 药物浓度, 考察时间、pH 值、温度、药物浓度及抑制剂对Rg3 摄取速率及代谢物产量的影响。结果:Rg3在Caco-2细胞上的摄取是时间及浓度依赖性的, 其被动转运系数Kd 为0.07 nmol·h-1 ·mg-1prot;最大摄取速率Vmax 为3.32 nmol·h-1·mg-1 prot;Km是16.31 μmol·L-1 。加入代谢抑制剂叠氮化钠及2, 4-二硝基酚时摄取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 <0.01) 。结论:Caco-2 细胞模型适用于人参皂苷的吸收机制研究;Rg3 在肠道中的代谢为其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肝、肠首过代谢有时是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了肝脏和小肠中药物代谢酶的分布、含量和催化活性,比较了两者在生理结构上的差异对首过代谢的影响,对有关研究方法,包括体外、原位、体内、体外-体内结合以及基因敲除和转基因模型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张秀红  马张庆  桂常青  宋建国 《金属学报》2008,13(12):1344-1349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丙磺舒联用对头孢克罗肠道吸收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 药代动力学试验:头孢克罗(100 mg/kg) 对大鼠静脉给药, 分别与不同剂量丙磺舒(0 、300 、600 、900 mg/kg) 联用, HPLC 监测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 DAS 软件计算头孢克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2) 肠道吸收试验:头孢克罗(30μg/mL) 分别与不同剂量丙磺舒(0 、90 、180 、270μg/mL) 联用, 对大鼠在体肠回流给药, 给药后不同时间采样,HPLC 测定灌流液中头孢克罗浓度的经时变化。结果 (1) 头孢克罗静脉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二室开放模型;在试验剂量范围内, 随丙磺舒联用剂量增大, 头孢克罗的血药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增高;AUC 与丙磺舒联用剂量呈正相关(r=0.997), 而Cl 、Vd 及V1 与丙磺舒联用剂量呈负相关(r=-0.837,-0.817 及-0.888)。(2) 大鼠在体肠回流实验表明, 不同剂量丙磺舒联用对头孢克罗肠道吸收影响的程度不同, 当丙磺舒联用剂量达270μg/mL 水平时, 灌流液内头孢克罗的留存率明显增高。结论 与适量丙磺舒联用,头孢克罗分布容积及血浆清除率降低, 血药浓度增高;而与大剂量丙磺舒联用则明显延缓或抑制头孢克罗的肠吸收, 使头孢克罗血药浓度降低, 该现象可能与大剂量丙磺舒抑制头孢克罗的肠道吸收有关, 其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的影响。方法:将17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 CTL)(n=8)和替米沙坦(10 mg·kg-1·d-1,灌胃)治疗组(telmisartan, TLM)(n=9)。喂食高脂饮食12周,3%水合氯醛麻醉处死,从眶后窦处采集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TMAO,油红“O”染色法测量主动脉根部斑块的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斑块内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表面因子(mac-3),留取结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16S-rRNA,V3-V4区测序。结果:与CTL组相比,TLM组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明显减少,炎性因子IL-6、MCP-1和mac-3表达水平下降、血浆TMAO水平明显降低;肠道菌群功能差异分析提示两组小鼠在细胞转运及代谢、能量与转换、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丰度差异分析提示TLM组较CTL组产生TMAO的肠道菌群(Anaeroplasmataceae, Bacteroidaceae, Clostridiaceae, Lachnospiraceae, Ruminococcaceae, Proteus)明显减少。结论:替米沙坦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除与阻断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T1R)有关外,还可能与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使得TMAO血浆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The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dsorption of substituted 1,3,4-oxadiazoles and 1,2,4,5-tetrazines from aqueous organic solutions on phenyl-bonded silica gel were determined in the Henry region via the method of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tudied compounds on their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dsorption from binary aqueous organic solvents of different natures was examined. The correlation dependences of the standard differential molar changes in the Gibbs energy, enthalpy, and entropy of adsorption on the van der Waals surface area and reduced dipole moment of molecules of the examined compounds were found. The main factors in optimization of the separation techniques and adjustment of the adsorption selectivity of phenyl-bonded silica gel were determined under conditions of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大黄提取二蒽酮类衍生物(番泻苷, sennoside, SEN)对小鼠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 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湿粪记数试验观察番泻苷对小鼠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小鼠小肠组织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的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肠粘膜Na+-K+-ATP 酶的活性。结果: 番泻苷各剂量均能增强小鼠的排便功能,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番泻苷各剂量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小肠组织胃动素的含量, 而降低生长抑素的水平;番泻苷各剂量组小鼠小肠粘膜Na+-K+-ATP 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番泻苷能增强小鼠的肠道运动功能, 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效, 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肠道胃动素释放, 降低肠道生长抑素水平和抑制小肠粘膜Na+-K+-ATP 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