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目的 研究薄荷醇和氮酮单独使用及合用时对水杨酸的促透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鼠皮作透皮吸收试验。结果 薄荷醇对水杨酸的促透作用强于氮酮,而两药合用时的促透作用并不比分别使用时的促透效果好,在合用浓度较高时,甚至表现促透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吲哚美辛为模型药物, 对薄荷醇和氮酮的促透特性进行比较, 并探讨两种促透剂合用时的促透效果。方法: 在离体透皮实验装置上进行透皮试验, 由浓度计算累计透过量、透皮速率、稳态流量、滞后时间等指标。结果: 用促透剂后, 吲哚美辛的透皮速率均极显著增加, 分别比对照组增加6.21、4.91 和 6.92 倍; 当两种促透剂联合应用时, 透皮速率比单独应用时显著增加(P <0.01)。促透剂可使吲哚美辛透皮吸收的时滞均明显缩短;薄荷醇组对时滞的缩短作用比薄荷醇和氮酮联用组更为显著(P <0.01)。对吲哚美辛透皮吸收稳态流量的影响,氮酮单独应用不明显, 而薄荷醇则表现为降低作用;但当两种促透剂联合应用时,则表现为明显的增强效应, 比单独应用时分别增加 2.78 和 1.38 倍。 结论: 薄荷醇和氮酮对吲哚美辛的体外经皮吸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联用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3.
邓春燕  刘汉波  王晖 《金属学报》2016,21(4):412-416
目的: 为增加促透剂多指标评价的客观性,探讨加权Topsis法在促透剂促透效果综合评价中的可行性。方法: 取家兔背部皮肤去除皮下脂肪,采用体外透皮扩散装置,释放液含有1%扑热息痛,接收液为生理盐水。随机分为7组,A组不加促透剂,B组含1%氮酮,C组含1%薄荷醇,D组含1%艾纳香油,E组含1%氮酮+1%薄荷醇,F组含1%氮酮+1%艾纳香油,G组含1%薄荷醇+1%艾纳香油。分别在2、4、8、12和 24 h时间取样测定吸光度,选取渗透系数(Kp)、滞留时间(Tlag)、稳态流量(Jss)和增渗倍数(ER)4个评价指标,采用加权TOPSIS法对促透剂的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对扑热息痛的促透作用,几种促透剂的促透效果依次为1%薄荷醇>1%艾纳香油>1%氮酮+1%薄荷醇>1%氮酮>1%氮酮+1%艾纳香油>空白组>1%薄荷醇+1%艾纳香油;其中最优的是1%薄荷醇,最差的是1%薄荷醇+1%艾纳香油。结论: 加权TOPSIS法适宜在促透剂的综合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焕龙  冯小龙  王新宇 《金属学报》2004,9(11):1253-1255
目的: 研究透皮促进剂氮酮和薄荷醇对外用抗真菌药联苯苄唑体外经皮渗透性影响。方法: 在离体透皮实验装置上进行透皮吸收试验和贮库效应的研究,采用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消除皮肤浸出物的吸收干扰。结果: 1%氮酮明显促进联苯苄唑经皮渗透作用,并可明显缩短时滞而增加贮库效应。结论: 氮酮对亲脂性极强的药物联苯苄唑的促透皮吸收作用较强,而薄荷醇无明显的促透作用,但可增加贮库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改变皮肤的性状, 观察薄荷醇对甲硝唑透皮吸收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两室扩散池体外实验装置, 以性状不同的兔皮作为屏障, 使用薄荷醇作为促透剂, 测定甲硝唑的吸光度, 并计算出其渗透系数。结果: 当去除角质层后, 薄荷醇对甲硝唑透皮吸收作用发生明显变化, 与不含促透剂的完整皮肤组相比透皮作用非常显著, 但与本身不含促透剂组相比透皮作用不明显;同时薄荷醇和氮酮均能增加在完整皮肤中甲硝唑的贮库效应, 对去角质层皮肤中甲硝唑的贮库效应无影响。结果还表明在两种不同性状的皮肤中, 薄荷醇和氮酮对甲硝唑的透皮作用和贮库效应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薄荷醇能促进甲硝唑的透皮吸收, 作用主要在角质层, 角质层具有贮库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研究丹红注射液对药物转运体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和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OCT1)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将新鲜的人原代肝细胞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7个不同含量的丹红注射液0.03%、0.06%、0.12%、0.25%、0.50%、1.00%和2.00%),NTCP、OATP和OCT1分别对应的阳性药物(环孢素A溶液10 μmol/L、利福霉素200 μmol/L、维拉帕米溶液20 μmol/L)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汉克斯平衡盐溶液),分别取160 μL工作溶液置于人原代肝细胞体外孵育体系中预孵育15 min,再加入三合一底物40 μL(牛胆磺酸钠5 μmol/L、瑞舒伐他汀5 μmol/L和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5 μmol/L)共同孵育。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代表转运体活性的底物含量,并计算其IC50值。 结果:在人原代肝细胞体外孵育体系中,0.12%,0.25%,0.50%,1.00%和2.00%的丹红注射液对OATP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P<0.01,P<0.01)。丹红注射液对药物转运体NTCP、OATP和OCT1的IC50值分别为≥2.00%、0.85%和>2.00%,且对OATP的IC50值(0.85%)介于常用日剂量之间。 结论:丹红注射液在体外对人原代肝细胞NTCP和OCT1有较弱的抑制作用,不太可能导致与它们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但是对OATP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我们当丹红注射液与其他经OATP转运的药物联用时,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5-氟尿嘧啶(5-FU)、表阿霉素(EADM)和丝裂霉素(MMC) 体外对胰腺癌细胞(Aspc-1及Bxpc-3) 的作用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 方法 采用MTT 测定法观察5-FU、E-ADM 和MMC 单用及合用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 并应用中效原理判定药物合用的效果。 结果 单用或者合用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也增加, 5-FU 和MMC 合用于Aspc-1 细胞株, 当效应为0.84 时CI 为1, 大剂量时(效应大于0.84) 是协同作用(CI <1), 小剂量时(效应小于0.84) 是拮抗作用(CI >1)。MMC和E-ADM 合用时表现为轻度的拮抗作用。5-FU 和MMC、MMC 和E-ADM 合用于Bxpc-3, 当效应分别为0.49、0.62 时CI 为1, 大于此效应表现为轻度拮抗(C >1), 小于此效应则相反。5-FU 和E-ADM 合用对两株细胞量效曲线图的形态相似表现为轻度的拮抗作用, 随着效应的增加拮抗作用略有下降。 结论 药物的相互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 药物及细胞株的不同其量效曲线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动脉灌注或保留导管持续灌注以提高化疗药物局部浓度能够改善胰腺癌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RM2)在肝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中的作用,并开发潜在的策略来提高肝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检测5-FU耐药肝癌细胞(BEL/5-FU)与非耐药肝癌细胞(BEL7402)中RRM2蛋白的表达差异;通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BEL/5-FU细胞中RRM2的表达或RRM2抑制剂3-AP(Triapine)抑制RRM2活性;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用于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使用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仪检测与分析细胞凋亡。结果:BEL/5-FU细胞中RRM2的表达量是BEL7402细胞的2.5倍。RNA干扰技术能够下调BEL/5-FU细胞中RRM2的表达,并使5-FU对BEL/5-FU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下降约50%,同时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也显著减弱。3-AP与5-FU联合处理BEL/5-FU细胞,使5-FU对BEL/5-FU细胞的IC50下降约40%,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减弱,并促进5-FU导致的细胞凋亡。结论:RRM2与肝癌细胞对5-FU的耐药相关,本研究通过抑制RRM2的活性来逆转肝癌细胞对5-FU的耐药,为提高肝癌的5-FU化疗疗效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薄荷醇对环丙沙星粘膜吸收的影响。方法: 在双室透皮扩散装置上进行体外透粘膜吸收试验, 计算渗透系数。结果: 环丙沙星的粘膜吸收随着浓度的增加, 渗透系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而贮库效应降低更明显;使用薄荷醇后, 环丙沙星的渗透系数均表现为下降趋势, 尤其是0. 2 %浓度薄荷醇组下降作用最明显(P <0. 01), 但其贮库效应却明显强于其它组。结论: 薄荷醇可明显降低环丙沙星粘膜吸收的渗透系数, 加强其贮库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南赤瓟醇提物影响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人宫颈癌Caski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南赤瓟醇提物(0.062 5、0.125、0.25、0.50、1.00、2.00 mg/mL)作用Caski细胞 24 h 后,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然后用南赤瓟醇提物(0.25、0.50 和 1.00 mg/mL)作用Caski细胞 24 h 后,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DNA含量及亚G1凋亡峰,ELISA试剂盒检测Caski细胞中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及线粒体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 C)含量,Real-time PCR测定P53、Bcl 2和Bax mRNA表达,并计算Bcl-2/Bax比值,Western blot测定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p-PI3K、p-Akt、p-mTOR),并计算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比值。结果: 南赤瓟醇提物对Caski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南赤瓟醇提物(0.25、0.50 和1.00 mg/mL)能显著抑制Caski细胞增殖,并将其阻滞于G2/M期;可抑制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比值;上调P53和Bax mRNA表达,下调Bcl-2 mRNA及Bcl-2与Bax比值;降低线粒体中Cyt C含量,升高胞浆中Cyt C含量;增强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P<0.05, P<0.01)。结论: 南赤瓟醇提物诱导Caski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李小宁  余潇  黄晨蕾  曹若楠  李婕  朱国萍 《金属学报》2021,26(10):1103-1110
目的:研究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旨在为临床提供拮抗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和治疗的新策略。方法:收集不同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各15株,将其分为敏感组(野生菌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组,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进行生物被膜半定量检测,再从各组中选取3株生物被膜产量相近的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氨溴索和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棋盘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氨溴索对左氧氟沙星MIC的影响以及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判断联合效果和选择最佳协同浓度;采用结晶紫法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研究不同浓度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抑制试验和清除试验。结果:3组细菌生物被膜均在第5天达到成熟,两两比较发现敏感组较ESBLs组和CRKP组更易形成且产量更多(F=3.725,P=0.032);棋盘稀释法显示,随着氨溴索浓度的增加,3组细菌左氧氟沙星MIC值的几何均数均明显下降,呈显著的负相关,且联合药敏结果显示,两药组合均呈现协同作用;在生物被膜形成抑制试验中,随着氨溴索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均达到了75%以上,但其生物被膜清除率却未达到70%。 结论: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临床早期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指导意义,且其最佳协同浓度为0.49 mg/mL氨溴索+4 μg/mL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2.
盛平  张瑞涛  王晖  黄钊  傅晓华 《金属学报》2013,18(5):487-490
目的: 考察地西泮与薄荷醇配伍鼻腔给药的鼻黏膜毒性,探讨地西泮鼻腔给药的可行性。方法: 以家兔鼻黏膜为研究对象,考察地西泮单用、地西泮与薄荷醇伍用给药1周和停药1周后,对家兔鼻黏膜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及恢复情况。结果: 病理组织切片显示,地西泮单用组和地西泮与薄荷醇伍用组鼻腔给药1周后,大鼠鼻黏膜细胞上皮层厚度无明显改变。停药1周后,光学显微镜观察鼻黏膜损伤的情况有所恢复。结论: 地西泮单独鼻腔给药、薄荷醇单独鼻腔给药、地西泮和薄荷醇配伍鼻腔给药后,对黏膜的毒性轻微且毒性具有可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PI3K/mTOR 抑制剂 NVPBEZ235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及集落克隆法测定各因素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联合射线(irradiation,IR)对宫颈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VPBEZ235在体外能够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NVPBEZ235、IR联合作用细胞,在体外可以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联合作用效果显著大于单药作用。结论: 20% IC50 NVPBEZ235在体外能够促进细胞对射线照射的敏感性,抑制细胞的增殖从而实现对宫颈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娜  刘桢宇  胡文  陈春林 《金属学报》2017,22(12):1400-1405
目的:探讨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及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作用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棋盘法测定氨曲南、阿奇霉素单用及两者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效果。刚果红平板实验鉴定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能否形成生物膜。结晶紫实验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生物膜能力的强弱。连续稀释法绘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生长曲线及活菌计数。银染法观察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情况。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表现为协同作用;在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6株表现为协同作用、有6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有3株表现为无关作用。刚果红平板实验表明,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2株形成生物膜,3株未形成生物膜,成膜率为80%。结晶紫实验表明,编号16091217的菌株,与其他菌株相比,成膜能力最强。连续稀释法行活菌计数实验表明,阿奇霉素组、氨曲南组活菌数量与阿奇霉素+氨曲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作用以协同和相加作用为主,对能形成生物膜的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当归挥发油与卡铂联用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两药单用及联用对A549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AO/BE双荧光染色法观察A549细胞凋亡。结果: 当归挥发油单独应用及与卡铂合用对A549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两药联用IC50较单用IC50下降,说明当归挥发油对卡铂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具协同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当归挥发油单用及与卡铂合用均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坏死,两药合用后细胞凋亡、坏死率显著升高。AO/BE双荧光染色法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坏死率上升。结论: 当归挥发油与卡铂具有协同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聚环氧琥珀酸及其复配物的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旋转挂片法研究了聚环氧琥珀酸与锌盐复配对碳钢缓蚀作用的协同效应;同时研究了聚环氧琥珀酸与苯并三氮唑的复配对黄铜的缓蚀协同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聚环氧琥珀酸与Zn2+质量比为6∶4时,协同增效作用最佳.以此比例在模拟水中,使用量为60 mg/L,缓蚀率达到97.57%.当聚环氧琥珀酸与苯并三氮唑复配时,在使用量聚环氧琥珀酸为20 mg/L,苯并三氮唑为1 mg/L时,缓蚀率达到82.14%,缓蚀协同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