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爆速的概念出发,介绍了炸药组成、药卷直径、炸药密度、组分颗粒度、径向间隙效益、使用条件初始温度、雷管威力、添加剂等因素对工业炸药的影响,并研究了影响工业炸药爆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堵平  黄东定  王泽山 《兵工学报》2005,26(4):465-468
研究一种能量较高的低爆速炸药( HHDB),主要用于地震勘探等方面。分析了该炸药的震源探测机理,介绍了制造方法、性能以及在地震勘探中的试验结果,并将HHDB与另外几种震源炸药进行了对比。作为地震勘探的震源药使用,该药有着较好的频谱宽度和信噪比,提高了地层剖面反射信号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3.
磁性炸药     
最近日本大成建设公司和东北金属工业公司及日本化药公司共同研究成功了一项新技术,将炸药磁化,从而可以探测炸药的不发火以及防止炸药被盗.在隧道工程以及矿山的爆破作业中,由于未发火的炸药残留在爆炸孔内,往往发生人身事故.研制容易而安全地检测残留的未发火炸药,这是土木界多年来一直研究的问题.日本大成建设公司等三家公司研究的方法是,在炸药制造过程中混入8%~10%的磁性材料──钡铁氧体,然后放入磁化机.此时,不会变质的铁氧体上涂上了一层特殊的合成树脂.炸药的爆炸温度为2240~3100℃,混入的铁氧体磁铁的消磁温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熔注炸药中固相含量增高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对高固相熔注炸药装药的工艺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加入添加剂、控制药浆粘度、控制熔药和注药温度、抽真空、保温护理等工艺技术,降低了高固相熔注炸药的粘度,制备出比较稳定的悬浮液药浆,有效改善了常规注装药中易出现的各类装药疵病,提高了装药密度和弹药的威力。通过工程兵某产品战斗部装药成功应用的结果表明,高固相熔注炸药装药技术能有效解决注装药生产中因固相含量增高而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聚能射流冲击起爆液体炸药,利用AUTODYN软件模拟两种聚能射流侵彻靶板的过程,得到了射流的相关参数,并根据Held引爆判据,计算得出两种聚能射流的ν_j~2d值,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聚能装药引爆液体炸药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吻合,验证了聚能射流冲击起爆液体炸药的可行性,为深入研究聚能装药引爆液体炸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小直径挠性炸药挤塑成型工艺以及适合于挤塑工艺的粘结剂配方,成功地挤塑出以太安为主体、直径约为1.2mm的药条,并对药条的密度和爆速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密闭空间内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复合炸药爆炸能量释放特性,实验测试了药氧比为0.35~1.00炸药样品内爆产生的准静态压力.基于理想气体绝热模型和铝粒子气化燃烧方程,计算分析了不同药氧比样品爆炸的能量释放过程,应用非线性有限元AUTODYN软件模拟了不同药氧比炸药样品密闭空间内爆炸的作用过程.研究结...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传爆药环中心空腔装有主装药的炸药装置,当传爆药被引爆时,炸药冲击波会聚到传爆药环的空腔,从而使空腔的主装药起爆。  相似文献   

9.
以DSC热分解实验、感度实验及爆轰参数测试的结果为依据,研究了典型猛炸药RDX、起爆药Pb(N_3)_2和性能介于二者之间的CP炸药的热分解规律及爆轰行为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肖绍清 《含能材料》2006,14(4):244-247
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复合分散药,用以取代常规燃料空气炸药(FAE)分散药,对复合分散药爆轰波传播模型、装药结构尺寸、芯药和外层炸药爆速、复合分散药占燃料质量分数对FAE爆炸云雾的形成和传播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压装密度为1.72 g.cm-3、爆速为8400 m.s-1的8701炸药为芯药,以低密度硝基胍(NQ)为外层炸药,以环氧丙烷(PO)和宏观固态燃料为FAE燃料分散与引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分散药,分散药燃料比超过1.3%,云雾未发生窜火,云雾形状基本为类草帽形,并可靠爆轰,这说明采取复合装药结构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爆炸逻辑元件──爆炸逻辑零门和与门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实现了上述两种爆炸逻辑元件的设计,研制成了基板式爆炸逻辑零门和爆炸逻辑与门。  相似文献   

12.
叶欣 《火工品》2000,(3):53-56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外研制的几种对射频钝感的电火工品 ,如防射频的泄放式电爆装置和屏蔽式电爆装置以及防射频的半导体桥起爆器和蛇形电阻器式点火元件 ,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直列式传爆序列的传爆性能,设计了一种以冲击片雷管起爆Ⅱ型六硝基茋(HNS-Ⅱ)传爆药盒和聚黑苯-1(JHB-1)扩爆药柱的直列式传爆序列试验装置。对试验用冲击片雷管的输出能力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直列式传爆序列在低温、常温下的传爆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此试验装置条件下,冲击片雷管在≤8 mm的传爆间隙条件下,能可靠起爆裸装钝感JHB-1扩爆药柱;在-40℃低温、常温状态以及拉大传爆间隙的状态下,冲击片雷管能可靠起爆HNS-Ⅱ传爆药盒;直列式传爆序列冲击片雷管—HNS-Ⅱ传爆药盒—JHB-1扩爆药柱能够可靠传爆。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杀爆弹和目标的特性,模拟杀爆弹杀伤元的毁伤机理,研究其对目标毁伤时最优爆心距选择问题,给出了实现爆心距优化的可视化程序流程图,分析了影响爆心距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金涛  余文力  王涛  杭贵云  沈慧铭  张青  张聪 《兵工学报》2020,41(11):2216-2224
针对大尺寸、异形炸药部件的安全分解问题,提出基于水射流技术的炸药安全分解技术的设计方案。根据炸药部件的结构特点和材料属性,建立水射流切割炸药部件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分析炸药材料在不同水射流速度下切割过程、极限应力水平及损失情况,不断优化水射流速度,在确保形状复杂的炸药部件不被冲击引爆和几何结构不遭受彻底破坏情况下对炸药部件进行分解。分解后的炸药块保持形状完整,内部无损伤缺陷,能够为进一步分析炸药部件的物理化学性能提供有效样品。对厚度为75 mm的百千克级空心圆柱型炸药部件的实施分解试验,按照该设计方案最终获得优化后的水射流速度为293 m/s. 试验结果证明,炸药分解设计方案可行,设计的分解装置通用性强,能够为安全分解大尺寸、大当量、复杂结构炸药部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目前各弹药厂的需求,研究TNT炸药、B炸药、梯黑铝炸药破碎工艺技术,验证炸药破碎工艺技术的可行性。该项技术采用三级轧辊式破碎技术实现炸药的安全自动化破碎,改变弹药生产厂用木锤直接敲击破碎炸药的落后现状,提高生产的本质安全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炸药的回收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炸药切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丘  黄交虎 《含能材料》2009,17(5):583-587
采用LS-DYNA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程序,针对HMX基PBX炸药材料的切削加工进行了切削数值模拟及相关模型的研究,完成了不同切削参数下切削力的数值计算,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在切削宽度远大于切削层厚度的条件下,采用平面应变切削模型进行炸药切削数值模拟是可行的,等效应力失效准则适合于描述炸药切屑的断裂和分离。切削力的计算结果显示,切削力随切深和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不明显,其中,切深对切削力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利用超声透射方法对熔黑梯炸药在保温和自然冷却两种工艺条件下的凝固过程进行了超声监测.结果表明,底部位置的超声波幅明显大于中部和上部,说明炸药浇铸的底部质量最好;在炸药浇铸凝固相同位置保温条件比自然冷却下超声波幅强,说明保温工艺有利于控制炸药浇铸质量.  相似文献   

19.
铝/燕尾槽钢爆炸焊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熔点、强度等性能相差较大金属板的爆炸焊接,实验采用尺寸为5 mm×300 mm×300 mm的1060铝板与28 mm×300 mm×300 mm Q345燕尾槽钢板分别作为爆炸焊接的覆板和基板。爆炸焊接炸药采用铝蜂窝乳化炸药,然后通过爆炸焊接公式得到焊接参数,使铝与燕尾槽钢爆炸焊接时铝板内表面产生金属射流,而钢板内表面只发生塑性变形。结果表明,铝板与燕尾槽钢板依靠冶金结合以及燕尾槽的挤压啮合共同作用复合在一起,比传统铝-钢爆炸焊接节约炸药31%以上,降低了铝-钢复合板爆炸焊接窗口下限。爆炸复合板界面结合紧密,其面积比传统铝-钢爆炸复合板大141%,剪切强度大于79 MPa,满足铝-钢复合板结合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由于边界效应,装药爆炸时表层将产生残留物颗粒.为了对残留物颗粒的飞散运动及分布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利用球形颗粒一维稀疏二相流动力学模型,研究得到炸药残留物颗粒的速度衰减及水平飞散距离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某粒径残留物颗粒水平运动极限距离为半径的炸药残留物颗粒球面空间分布简化理论模型.利用此简化模型,首次从理论上分析了近似自由空爆条件下炸药残留物在水平方向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炸药爆炸残留物颗粒在水平方向的质量分布密度先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大至某一峰值后再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此结果与实验现象基本相符,可作为对试验现象的一种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