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装备维修保障系统战时持续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战时持续保障能力是战斗力再生成的重要支撑点。首先通过分析维修保障系统战场抢修逻辑流程,找出影响维修保障系统战时持续保障能力的关键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战时持续保障能力评估关键模型。然后以某型通信装备的维修保障系统为例,对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加强持续保障能力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但还需在实战数据和仿真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描述战时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作战过程的"任务—行动—能力"的动态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介绍战时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从战时维修能力、战时器材保障能力、战时指挥调控能力、战时信息保障能力和防护防卫能力5个方面建立了一套反映战时特征的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该研究可为指挥员评估战时保障能力、合理调配和使用保障兵力完成舰船装备技术保障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鹏  董振旗  屈岩 《四川兵工学报》2012,33(6):50-52,58
通过选取装备作战单元为保障对象,构建了作战任务向保障要求转换模型,分析了作战任务系统、装备系统及综合保障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炼了综合保障系统的特性。按照指标体选取的原则,建立了面向任务需求的装备作战单元综合保障系统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为综合保障系统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依据系统六元抽象理论,以战术级装备保障为例,建立装备保障系统到概念模型的六元模型.将系统范畴、要素、结构、状态、运行和功能6个方面分别映射为装备保障仿真概念模型的任务空间、仿真实体、实体关系、实体状态、实体行为和实体交互,形成规范统一的、便于军事领域人员与仿真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的装备保障仿真概念模型描述内容体系框架.结果表明:该研究能进一步规范装备保障仿真概念模型的描述,为装备保障系统概念模型的开发提供可供参考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使用保障性度量参数未对使用保障性度量参数进行系统研究的问题,建立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军用飞机使用保障性参数体系。以军用飞机为主要研究对象,概括归纳装备使用保障性的内涵,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同时对装备系统使用保障性综合要求、装备本身的使用保障特性要求、装备保障系统的使用保障特性3个方面进行研究,给出了定量参数的解析算法,并以舰载机为例给出了案例分析。分析结果证明:该体系作为综合保障工程的必要补充,为装备研制阶段并行开展使用保障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部队装备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装备调配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系统已难以满足装备调配保障工作需要;通过选用SQLite数据库,采用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3层技术结构,设计支持手持机和Pc机应用需求的装备数据采集系统,实现部队装备数据自动快速采集,为装备调配保障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对大幅提高装备调配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装备保障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集决策和系统工程技术于一体,将人的知识及各种资料信息集成起来。提出由研讨对象、工能机制和技术支撑组成的装备保障系统以及装备保障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其体系由战略层次装备保障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战术层次装备保障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和装备保障模拟仿真系统与训练演习中心。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促进装甲装备保障模式转变,对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系统进行建模。应用UML用例图构建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系统概念模型,分析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过程,得到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的主要活动及其时序关系;应用HTPN建模方法,构建面向任务的主动式保障过程逻辑时序模型,通过对模型输入数据测算,得到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过程时效性指标,并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得到某型装甲车辆驾驶训练任务主动式保障过程时效性指标,为定量研究装备主动式保障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定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装备战场损伤规律和战时装备保障仿真研究中对各功能状态评估及整装损伤等级评定的需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就作战仿真系统中的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定的系统需求、系统结构和评估方法进行讨论,确立了融装备功能结构分析、损伤树分析和损伤等级评定为一体的战场损伤等级评估系统基本结构和部分流程,为战时装备保障指挥及维修仿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发射装备维修保障系统需求,构建以保障车为核心的发射装备伴随保障系统.通过信息集成、全资可视化、嵌入式传感等技术,实现武器装备基于准实时装备状态信息的综合诊断、健康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与业务信息网的接入,实现保障信息横向共享和交互,辅以远程技术支援等手段弥补战场保障技术力量的不足,并对该系统的组成结构与系统功能、主要组成设备的功能、系统软件组成与功能进行较全面的设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基于准实时的装备状态信息的综合诊断、健康管理及辅助决策,通过网络的接入,可实现保障信息的横向共享、交互及远程技术支援,为装备保障的一体化联合优化决策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系统仿真技术在导弹武器系统中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并详细介绍了基于弹载计算机的仿真评估系统中仿真模型的建立以及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体系作战能力需要,对基于信息系统的装备保障体系进行研究。在分析基于信息系统的装备保障体系建设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基于信息系统的装备保障体系的基本概念、介绍其建设原则及重点内容,重点对体系结构进行规划,并结合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实际情况,提出了体系建设相关措施。结果表明:该体系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结合层次诊断模型与故障树分析法,并将经验诊断和原理诊断融为一体的阵地技术防范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由门禁考勤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及以PLC为核心的环境监控系统现场控制器组成.系统采用模块化编程,采用正反相混合推理相结合策略.通过ACCESS2000定义数据库的结构,采用ODBC技术开发相应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中间则采用ODBC技术实现互联.  相似文献   

14.
在电视制导中,当目标捕获时希望用短焦距、大视场光学系统,当目标跟踪时希望用长焦距、小视场光学系统.传统方法是设计两档或三档变倍光学系统,但在换档过程中目标易丢失,而采用连续变焦系统,可兼顾系统对目标的捕获与跟踪.文中介绍了变焦光学系统的原理及其参数确定方法,并设计了一种焦距为20Symbol~A@ 100mm,视场角为1.8°×1.38°~9°×6.8°的可见光连续变焦电视光学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像质良好,长焦时能对远距离点目标高精度跟踪,短焦时能快速捕获和观察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刘平 《兵工自动化》2007,26(8):37-38
在分析黑客隐藏IP方法的基础上,利用部分现有程序,构建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陷阱系统.同时根据入侵定位模块思想,设计其网络黑客定位系统.即通过搭建基本测试的蜜罐网络实现Winpot平台的搭建,并以触发程序和信息发送程序实现入侵定位程序设计,最后采用延时发送等完善其信息发送程序.  相似文献   

16.
发射装置控制系统对作战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实现集中遥控并与指控系统融合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武器发射时的指挥层次,提高效率,并有利于对整个发射过程进行监控。根据新一代作战系统分布式控制和集中式管理的结构模式,研究了在指控系统集中管理下发射装置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架、功能界定、控制流、信息流以及软硬件的设计原则和思路等,并对系统要求较高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新型指控系统功能规划与工程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伟 《兵工自动化》2021,40(9):6-10
为提升火控系统正向研制能力,设计其信息系统主要框架.以火控系统正向研制系统的总体架构为依据,以火控系统正向研制信息系统主要框架为设计蓝本,在企业现有的PDM、SDM、TDM、ERP、MES等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集成和开发,以实现研制流程管理、工程师协同研发平台、数据管理中心、知识管理中心和信息系统的集成与扩展等功能,从而提高火控系统研制效率、减少研制成本.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武器系统试验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导弹模拟系统仿真,建立了整个武器系统的功能状态检查方法,并且可以进行故障状态模拟,满足了系统检查的需求;最后完成系统仿真,验证了设计思想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新型运载火箭遥测供配电系统设计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型运载火箭遥测供配电系统是将可靠性、安全性放在首位,综合先进性、可行性、性能价格比后优化设计产生的方案。文章简述了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和达到的技术指标,重点介绍了实现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性能价格比的技术途径及系统设计采用的先进技术,详细介绍了使遥测系统供配电可靠性、安全性有突破性提高的设计技术,对本项目广泛的应用前景、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的水平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的对鱼雷热动力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且能够对同一系统的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在借鉴国内相关行业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评价鱼雷热动力系统的指标体系,采用关联矩阵法,并考虑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获得了各方案有关指标的评价值,探索了系统多目标量化评价方法.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用于鱼雷不同能源动力系统的对比、同一能源动力系统的改进,还可反映能源动力系统的发展方向,为新型能源动力系统选型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