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光电经纬仪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由此给出了光电经纬仪控制对象的状态方程.结合某型号光电经纬仪的具体参数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和响应速度,提出一种非线性PID控制方法。对比了光电跟踪系统捕获与跟踪响应的特征,给出快速稳定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并以某光电跟踪系统为例进行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从捕获到跟踪过程的平滑、快速过渡,保证稳定跟踪中的精度,已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科索沃战争中 ,作战双方使用光电侦测器材、光电制导武器和实施光电对抗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光电对抗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光电对抗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目前光电武器装备、光电干扰设备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针对778-Ⅱ光电经纬仪微机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原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给出了微机控制系统改造的技术方案,介绍了重新设计的硬件、部分完善软件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光电对抗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信息化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论文对光电对抗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就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光电引信对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电引信对抗技术是一种新型光电对抗技术,有准确确定导弹的起爆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弹的杀伤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鉴于光电引信威胁的日趋严重,光电引信对抗设备将会成训未来战场上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可使来袭导弹在攻击过程中失效或早炸,达到保卫攻击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通彤  姜湖海  岳巍  司晨  袁满 《兵工学报》2022,43(3):556-564
针对光电跟踪系统对于跟踪目标的高精度需求,在硬件设计选型、装调适配完成后,通常需要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合理的算法以改善跟踪精度.为持续提高伺服控制系统的综合能力,首先分析跟踪精度的误差模型,通过理论推导以及典型数值计算仿真的方式,验证伺服控制器控制增益对于跟踪精度改善的重要性.在对比多型控制算法基础上,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神...  相似文献   

9.
马经帅 《兵工自动化》2021,40(5):30-33,83
为使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系统在复杂环境下仍具有强鲁棒性,建立光电稳定平台数学模型.以两轴四框架光电吊舱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噪声干扰及本身结构参数的变化对光电稳定平台的影响,提出基于干扰观测器(disturbance observer,DOB)的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案.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控制(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SMVSC)对干扰力矩和摄动完全适应,对系统结构参数变化和外界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比无干扰观测器的控制系统,拥有更高的稳定精度和更快的动态响应,能增强光电稳定平台的抗扰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种光电跟踪平台共轴控制的目标运动滤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运动估计是光电跟踪平台实现共轴控制的核心。针对目标运动的滤波精度问题,提出了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和卡尔曼理论的目标运动融合滤波方法。利用少量前几个时刻的目标运动数据实时在线建立灰色预测模型,替代标准卡尔曼滤波的目标状态预测方程,避免了需要预先假定目标运动数学模型而引起滤波误差的弊端。进一步对灰色模型预测值和融合滤波估计值的残差序列,构建残差在线预估模型;利用残差预测值对灰色预测模型进行实时修正,有效地提高了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改善了融合滤波的效果。仿真实验验证了灰色模型在目标运动预测中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残差修正策略将灰色模型预测精度提高了60%;与其他滤波方法相比,提出的融合滤波方法具有更好的滤波效果及更准确的目标运动估计。  相似文献   

11.
立靶密集度是评价地面直射武器以及高射武器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靶场测试需求,综述了国内外立靶密集度自动测量方法研究及使用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光电法与声定位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测量精度及优缺点。提出可适当放宽测量精度要求,采用地面面阵式声定位方法测量大靶面的立靶密集度可以满足当前靶场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外弹道测量弹丸速度及命中靶标的两维坐标参数的光电探测靶,结合探测靶自身结构特点。提出将阵列光电探测器应用于光电探测靶的研制中,改善与提高其探测灵敏度和增大作用视场;对阵列光电探测器存在的探测盲区,提出采用离焦弥散技术,消除探测盲区;分析阵列光电探测器应用在光电探测靶出现的影响探测因素,提出合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光电跟踪伺服系统在运行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摩擦力、机械谐振等非线性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运用常规PID控制往往不能解决跟踪的快速性和稳定精度之间的矛盾。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应用于系统控制器设计中,在模糊推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刻的误差和误差变化率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自整定,充分发挥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在系统动、静态性能上的互补性,而且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进行了实物仿真和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很好地满足了系统对快速性、平稳性以及稳定精度的要求,有效地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祁超  范世珣  谢馨  陈宁  范大鹏  江献良 《兵工学报》2018,39(10):1873-1882
由于光电稳定平台伺服机构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转矩扰动,传统控制方法难以对其补偿达到满意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状态扩展Kalman滤波算法。结合前馈控制提升伺服带宽,实现伺服机构低速平稳性和稳定精度的优化;为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对采用直驱、谐波传动以及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光电伺服机构开展了多组控制性能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控制方法,所提控制算法能够更为有效地补偿转矩扰动,显著提升光电伺服机构的低速平稳性及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5.
郭擘  柯芳  余潇  高歆杨  孙爱鲜 《兵工学报》2022,43(8):1874-1880
光电跟踪系统在载体运动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扰动,对系统的跟踪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滑模控制拥有较好的鲁棒性,在工程上容易实现,可考虑运用在这类系统中。使用摩擦反馈并将速度环滑模控制与跟踪环PID控制相结合,可得到一种应用于光电跟踪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它提升了光电稳定平台的稳定精度,同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能使运行中的系统在外界环境变化时对变化的扰动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以二维伺服转台为被控对象设计了滑模控制器,进行仿真实验并与现有基于PID方法的控制方案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在给定扰动下,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的光电稳定平台将速度环稳定误差从72″/s降低到了12″/s,均方根从37.0″/s降低到了1.46″/s,提出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提升光电稳定平台的稳定精度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考虑载机干扰、摩擦力矩和参数不确定性等扰动因素影响的机载光电稳定平台高精度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自适应指数时变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非线性扰动观测器观测系统的聚合不确定性,用来抵消外界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干扰。在此基础上,设计自适应指数时变滑模控制器,实现了光电稳定平台伺服系统在残余聚合扰动影响下的期望角位置转动的全局鲁棒控制,该方法不需要确定聚合不确定性的上界信息,同时避免了普通自适应滑模的切换增益过度自适应问题,最终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证明了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系统角位置最终渐近收敛到期望角位置。数值仿真和样机测试结果表明,在外界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下,该方法能够实现系统的高精度角位置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烟幕红外遮蔽性能测试系统的原理、方法及实验仪器设备,给出了四种发烟剂的红外全波段的连续光谱图,并对影响烟幕红外遮蔽性能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对发展弹药技术,实现电子对抗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美、英两国机载电子战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即拖曳式假目标和定向能红外对抗系统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激光功率计无法实时检测的缺点,设计一种基于PIN光电二极管的小型激光脉冲能量和频率实时检测电路。在激光器输出窗口前端设置光学玻璃对激光输出进行透射和散射,利用PIN光电二极管探测激光散射信号并完成光电转换。微弱电信号经后续信号调理电路处理以外部中断方式触发单片机计时、计数,单片机同时采集调理电路的输出电压。系统最终实现了激光脉冲频率及能量的检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频率测量精度优于0.02%,能量测量精度优于1%,灵敏度优于0.8 V/mW,响应时间不大于3 ns。  相似文献   

20.
桅杆型光电探测系统总体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兆兵  王兵  陈宁  时魁  刘长顺 《兵工学报》2013,34(4):507-512
为了对桅杆型光电探测系统在方位方向的精度进行分配与分析,提出将光电探测系统 与桅杆平台系统统一分配的方法。根据系统总体指标精度将误差值分别分配到光电探测系统与桅 杆平台系统。根据系统参数指标计算这种精度分配是否满足精度要求。采用内场实物试验验证桅 杆型光电探测系统方位方向精度分配方案的合理性。计算与试验得到的光电探测系统自身在方位 方向的误差值分别为1. 2义和1. 9义,均小于分配值2义. 计算与试验得到的桅杆平台系统的误差值分 别为19. 7义和23. 5义,均小于分配值24义. 计算与试验得到的系统总误差值也小于总体指标25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