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达到给定的射击效率为条件,以武器系统的地面机动能力最高为目标的设计方法,可以定量地确定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最优目标通道数和导弹的最优射程,与此同时,还可以确定最优单次射击杀伤概率和最优单发杀伤概率。 分析表明:1.计入战斗工作可靠性时,武器系统的总质量增大,战斗工作可靠性系数越低,武器系统的总质量越大,地面机动能力越差。如果战斗工作可靠性系数随射程的增大而下降(通常是这样),那么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战斗工作可靠性系数对最优射程的影响不大。 2.在计入战斗准备可靠性时,最优目标通道数一般要大于所射击的典型目标群的目标数;公用部分和目标通道的战斗准备程度系数越低,最优目标通道数越大。 3.计入战斗准备程度系数时,导弹的最优射程减小或有减小的趋势,而武器系统的总质量稍有增大。  相似文献   

2.
关于地空导弹的最优射程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保证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达到规定的射击效率的条件下,有一个最优射程,在这个射程下,武器系统能够具有最好的地面机动能力。在求解最优射程的过程中,可以同时求出武器系统的最优目标通道数,最优单次射击杀伤概率,它们都是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重要设计参数。不计战斗准备程度系数时,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最优目标通道数等于它所射击的典型目标群的目标数。提高射击效率指标,最优射程增大;提高制导精度最优射程也增大。推进剂的比冲是影响最优射程的最重要因素,比冲增大,最优射程增大,武器系统的总重量减小,地面机动能力提高。比冲大的冲压类发动机在地空导弹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五、主要设计参数的优选方法野战防空导弹系统的射击效率(杀伤输入目标流的相对数学期望)是目标发现概率、单次射击杀伤概率和目标受到射击的函数。在目标发现概率一定的条件下,为了达到给定的射击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目标通道的防空导弹射击次数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单目标通道射击次数模型经适当变换可得出多目标通道中第1个目标通道的射击次数;由于目标通道数受遭遇时间的限制,因此在第1个目标通道的每个射击周期内,进行射击的目标通道教可能不同。据此分3种情况建立了多目标通道射击次数模型,用于推断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总射击次数。该方法为进一步计算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提供了方便,同时,仿真参数对射击次数的影响也能为部队作战训练和武器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用模糊数学Fuzyy二级综合评判对外军装备的九种主要低空近程野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机动性进行综合评判,其结论对野战防空导弹的论证和研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单舰防空、面临多目标来袭并且可以抗击多目标时,针对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应当如何优选目标并决定抗击目标顺序使我舰抗击效果最佳,建立了最优、判断等模型,着重对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转火射击进行了可行性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优决策,最终确定射击来袭目标次序.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增加抗击来袭的目标数,使单舰的防空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满足给定的单次射击杀伤概率和使一次连射的导弹总发射重量最小为条件,导出地空导弹的最优单发杀伤概率和一次连射的最优导弹发数以及有关的重量参数。分析证明,地空导弹的最优单发杀伤概率主要决定于制导精度,引信、战斗部的配合情况,基本有效载重和导弹波道的战斗工作可靠性系数,而与给定的单次射击杀伤概率无关,也与公用组合和目标波道的战斗工作可靠性系数无关,并且基本上与发动机的设计质量和推进剂的性能无关。分析还证明,减小一次连射的导弹总发射重量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制导精度,改善引信、战斗部的配合效果,采用高能量的推进剂,改进导弹及其发动机的结构设计,选用小型化的弹上设备。  相似文献   

8.
从提高防空导弹作战效能角度出发,结合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特点,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ADC评估模型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基于系统效能的概率概念,对防空导弹不同的射击方式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最佳的射击方式。该方法可为防空作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单发防空导弹杀伤区内杀伤概率的变化规律,根据防空导弹的杀伤原理,分析了单发防空导弹杀伤概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防空导弹杀伤概率的数学模型.计算了防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分别确定了制导误差、引信引爆点散步、引信起爆点概率和战斗部毁伤概率的计算方法.以某型防空导弹为例,通过Matalab软件仿真,分析了防空导弹在杀伤区内的单发杀伤概率,得出了单发杀伤概率与弹道偏差的关联值表.结果表明,随着弹道偏差的增大,防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逐渐减小,为防空导弹有效抗击空中典型目标提供了指标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拦截方案与火力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点防空的特点,论述了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效能准则及空袭武器对地(水)面点目标威胁的评定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讨论了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拦截方案的形成及优选方法,证明在充分发挥武器系统射击能力的条件下,使空中目标的剩余威胁值接近相等是获得最高防空效能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某型地空导弹杀伤效能分析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导弹武器系统杀伤效能量度指标是起核心作用的摧毁或杀伤目标的概率,建立了地空导弹杀伤概率评估模型,采用某型地空导弹制导与飞行动态仿真数据,对其杀伤概率进行了仿真评估,由此对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防空导弹系统可靠性对射击效率的影响,将典型防空导弹系统处理成三级串并联系统,推证了导弹通道可靠性指标--发射准备程度和战斗准备程度等评估模型,提出了导弹通道故障时射击决策的优化方法,根据系统及导弹通道可靠性特点,建立了基于可靠性的射击效率评估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得到了3个导弹通道配置6枚导弹、准备发射3枚导弹的概率及射击效率.研究表明,可靠性对射击效率的影响具有系统性、非线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李华帆 《兵工科技》2007,(12):33-35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当时用于中低空防空作战的小口径高炮和便携式近程防空导弹是各自独立作战的。其中小口径高炮射速快、弹丸密度大,能形成有效杀伤弹幕,但由于炮口口径小、弹丸威力小,其单发杀伤概率低,对3000米外目标不能形成威胁;近程防空导弹与之相反,其射速快、射程远、单发命中率高,但有射击死角,对付超低空目标效果不好。若将两种武器集成在一起,岂不是会产生“1+1〉2”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近程防空武器的作战效能,结合空袭武器的特点进行分析.地面防空的作战效能可用保卫目标在1次袭击中不被毁伤的概率表示,而每个空袭兵器的杀伤概率决定于防空武器每次射击的杀伤概率和射击次数.如果各空袭武器的威胁值都相等,防空武器对每个空袭武器的杀伤概率也相等.  相似文献   

15.
用模拟法计算防空武器系统对高速目标的服务概率时,为体现目标速度对系统服务概率的影响,应当把目标流看成是距离轴上的泊松流。当目标航迹波动时,可采用窗口射击模式拦截目标。综合分析可得目标速度是影响系统服务概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导弹的单发杀伤概率为基础,对舰空导弹的低空作战能力进行科学评估。首先,对众多武器系统射击效能指标进行分析和筛选,建立适合对舰空导弹低空作战能力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对单个目标和单个目标群2个方面。然后对每一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低空作战能力的仿真计算出各种射击方式下的杀伤概率,通过对仿真结果数据表格的分析,得出对典型目标和目标群的最优射击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饱和攻击的作战效能,对反舰导弹攻击群的射击效能进行评估。将多方向攻击的反舰导弹假设成单方向来袭的攻击群,在一定假设条件下,以杀伤全部来袭目标的概率为效能指标,选用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作为效能评估准则,建立多个拦截循环的射击效能模型,并进行射击效能流程和实例的仿真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反舰导弹攻击群的射击效能随着反舰导弹速度的增加而降低,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反导时采取连射比单射的射击效能高,该结果为防空指挥决策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现代防空导弹几个值得关注的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防空导弹的发展受到威胁环境和防空体系需求的牵制,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主要发展趋势是增大射程和增加目标通道数;采用精确制导技术;高速和连续高加速飞行程类导弹和各类飞行器技术的相互渗透是未来防空导弹和各类导弹与其它飞行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技术途径,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四、考虑战斗工作可靠性时射击目标群的效率计算1.概述这里所说的目标群是空中目标的小编队。多目标通道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这样目标群的效率准则是杀伤全部目标的概率和杀伤目标的数学期望(或相对数学期望),在不计可靠性、发现和跟踪等概率时,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1)杀伤目标群的概率: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雷达受干扰时发现概率及探测距离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干扰对防空导弹射击次数及合成杀伤概率的影响,建立了角度闪烁干扰时防空导弹一次射击对目标杀伤概率的计算模型。通过设定仿真场景,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估干扰条件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