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端壁相对运动对压气机叶栅间隙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压气机端壁与叶片间的相对运动是影响叶顶间隙气流流动的重要因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考察了端壁运动对不同叶顶间隙压气机叶栅内三维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端壁相对运动改变了叶栅间隙流场结构,叶栅通道内出现向相邻叶片压力面运动的刮削泄漏涡,上通道涡及叶顶分离涡受到抑制,叶尖负荷增大,间隙泄漏流量增加,叶栅总损失由于叶顶区掺混损失减少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叶片倾斜对叶栅出口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吹风实验,探讨了在不同径高比和外壁面扩张角的汽轮机环形静叶栅中叶片倾斜对叶栅出口流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倾斜角叶片能降低叶栅能量损失和改善叶栅出口流场的气动性能.图9参10  相似文献   

3.
具有叶顶间隙叶栅的拓扑与旋涡结构及其对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测量了叶栅前、后和栅内诸横截面以及间隙中分面上的气流参数,对壁面(包括叶片表面和上、下端壁壁面)流场进行了墨迹显示。应用拓扑学原理分析了测量与显示结果,得出常规直叶栅和正、反弯叶栅壁面流场的拓扑结构及相应叶栅内流场的旋涡结构。通过这3种叶栅分析结果的对比,揭示了正弯叶片降低漏气损失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超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低速条件下附面层吸除对某超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叶栅出口总压损失、扩压因子和气流角的沿叶高的分布,并给出了吸力面极限流线及型面静压.结果表明,附面层吸除可有效改善叶栅气动性能,低能流体被吸除使得吸力面及角区的分离减小,增大了通流能力,叶栅负荷及扩压能力得到提升,且吸气量越大改善越显著,在60%轴向弦长位置吸气效果最佳;吸气位置对吸气效果的影响要大于吸气量,适当增加吸气量可增强吸气效果,最佳吸气位置及吸气量的选定与扩压过程及栅内分离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弱叶栅角区分离,改善叶栅气动性能,对某高负荷扩压叶栅的叶片式涡流发生器进行了结构优化.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分别对不同位置和不同几何参数的涡流发生器进行全三维流场数值模拟,获得各组方案在设计攻角下叶栅的总压损失系数和静压升系数.并采用极差分析法研究了叶片式涡流发生器各几何参数对叶栅损失和扩压能力的影响规律以及各个参数不同水平对叶栅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找出性能较优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涡流发生器能在较宽的攻角范围内降低叶栅损失,提高叶栅的扩压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CFD方法计算分析了某工业汽轮机3级冲动式透平级,获得了较为详细的叶栅中的三维流场结构,研究了静动叶栅中二次流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对叶栅出口气流角和损失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组合多项式曲线构造了具有高亚音进口条件的大折转角压气机静叶叶型,探索了进一步提高跨音速压气机负荷时,静叶根部区域可能存在的激波结构和损失特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条件下的高亚音速大折转角压气机叶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栅内的激波结构与进口马赫数、攻角以及叶型的转角等参数密切相关.通过对叶栅出口的损失分析发现,激波与附面层相互作用改变了原有附面层内的损失分布规律,形成了由激波强度和位置所决定的沿叶片表面法线方向大小基本不变的高损失区域,叶型损失的大小和激波与吸力面最低压力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透平叶栅内集中涡系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万今  康顺 《动力工程》1991,11(3):11-17
本文通过流场显示与测量,讨论了低展弦比透平叶栅内集中涡系的某些控制方法.从而达到降低二次流损失.提高叶栅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叶片弯曲对扩压叶栅出口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由常规直叶片、正弯曲叶片、反弯曲叶片组成的三种矩型扩压叶栅在低速风洞上的实验研究,测得了叶栅出口流场、研究了零冲角下常直叶栅、正弯曲叶栅、反弯曲叶栅对出口总压损失分布情况和二次流速度矢量的影响,讲座了叶片弯曲对扩压叶栅出口流场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零冲角下环型压气机叶栅的弯曲叶片表面静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环型扩压叶栅实验风洞上对近零冲角进口流场畸变下的常规直叶栅、正倾斜叶栅、正弯曲叶栅、S型叶栅进行了叶片表面静压测量,分析了不同的弯曲叶片对表面静压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弯曲叶片、正倾斜叶片和S型叶片可以提高根部静压.减小了低能流体在轮毂区的堆积,流场结构大为改善,轮毂区的气流分离和堵塞减轻,提高了扩压能力,降低轮毂区的端壁损失。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用于测量油雾场浓度的改进型电加热取样探头的设计和制作,并通过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该型取样探头具有加热快、尺寸小、好调整和易加工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型取样探头性能可靠,能较好地改善对燃油浓度场的测量。  相似文献   

12.
申振华 《节能》2001,(7):6-8
介绍了负压排气原理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只要有排气(或通风)的场合,例如通风除尘、燃气轮机、烟囱等,采用这一技术均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纺织印染污水中含有大量污物及纤维,采用负压引水罐加滤网的方法提升纺织印染污水,既有效截留了污水中的污物,又大大减小了清理工作量,使污水站能长期稳定地在设计流量下运行。  相似文献   

14.
水泵吸入压力降低会引起泵的汽蚀。这就要求在改造水泵吸入管道时应必须保证吸入管道的阻力损失不能大于原来的阻力损失。从实例出发,分析得出管道阻力的估算方法,提出了管道阻力计算时存在的、不可忽略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友健 《锅炉制造》2020,(1):53-55,62
针对某吸气过滤器各部件结构的应力仿真计算和强度分析问题,根据有限元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进行应力计算,得到了各部件的变形云图和应力分布云图。在应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力学的相关理论和压力容器的相关标准对模型进行应力评定和强度分析,应力计算结果显示,有两个部件不能满足强度要求。对两个问题部件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的所有部件结构均能满足强度要求,为吸气过滤器材料成本的降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吸力面附面层抽吸对大转角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华伟  张永超  康达  阚晓旭 《节能技术》2015,33(2):131-135,139
为研究附面层抽吸对大转角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借助实验校核CFD方法,探究了沿叶片弦向吸力面不同抽吸位置及抽吸流量对损失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附面层抽吸技术可以很好的控制叶型损失,改善角区流动形态,吸力面最佳抽吸位置位于分离线起始位置处,且在小抽吸流量范围内,随抽吸流量的增大损失逐步降低,但降低幅度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均压加、卸荷、偏压加、卸荷等应力条件下不同起始密度~湿度状态的非饱和黄土的吸力状态特性规律进行了系统的三轴试验研究,对比了各因素的影响,提出了统一吸力状态方程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海上风电吸力式筒型基础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筒型基础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环境友好型海上风电基础,如何有效的实现筒型基础顺利下沉到设计深度和下沉过程结构垂直度的精准控制,避免筒内土塞隆起或筒裙及分舱板变形甚至屈曲带来的安装风险是筒型基础应用层面的关键问题。  [方法]  通过总结吸力式筒型基础在国内外风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筒型基础施工过程中下沉和调平两个关键问题涉及的相关机理和方法。  [结果]  研究表明:准确预测复杂土质条件下筒型基础施工过程下沉阻力及施工临界吸力和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结构变形等不稳定性态分析将有效规避单筒型、多筒型和单筒多舱复合型筒型基础吸力下沉调平过程中的施工风险。  [结论]  海上风电吸力式筒型基础应用总结分析,可以为实际工程提供筒型基础下沉和调平施工方案的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进口压力对一种引射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名山  马朝臣  王樵 《内燃机工程》2003,24(3):54-55,60
为模拟一种用于发动机台架的引射系统的性能,对该系统建立了三维计算网格,应用k—ε湍流模型对一系列不同进口压力的状况分别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全管内的详尽的压力、温度、速度场的分布情况。对不同进口压力下,主要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采用Fluent软件对某600MW汽轮机末级空心静叶栅内的蒸汽流场与缝隙抽吸性能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讨论了缝隙结构参数对抽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缝隙位置从叶片前缘向尾缘的移动,静叶背弧上缝隙的抽汽量急剧减少;内弧上缝隙的抽汽量先略微增大后减小,在缝隙相对位置ψ=0.723 4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缝隙角度的增大,缝隙抽汽量先增大后减小,在缝隙角度α=45°时达到最大值,约占叶栅通道总蒸汽量的1.8%;随着缝隙宽度的增加,缝隙抽汽量先减小后增大,在缝隙宽度为2mm时达到最小;缝隙抽吸能力与缝隙出口处的腔室大小、空腔内形成的涡核位置和涡半径以及抽吸工质的流线的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