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建立用于测试颅内支架性能的颈内动脉虹吸段动物模型。方法使用快速原型及脱蜡技术建立6只颈内动脉虹吸段约束装置。手术暴露并游离6只犬双侧颈总动脉。左侧颈总动脉近端暂时性夹闭,远端结扎并沿结扎点近侧切断。右侧颈总动脉远端暂时性夹闭,近端结扎并沿结扎点远侧切断。左侧颈总动脉近侧段穿过塑型装置,并与右侧颈总动脉远侧游离段端端吻合。术后1、2周、1个月血管造影,视觉评估虹吸段模型形态,血管通畅,吻合口狭窄及附壁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所有实验犬均能耐受手术,无一只死亡或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建模平均手术时间90min。术后1、2周、1个月血管造影,显示虹吸段模型空间结构与其人体原形高度相似,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附壁血栓形成。所有模型虹吸段随访中均保持通畅。结论采用体外约束装置,手术建立虹吸段模型切实可行,该模型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可靠性,可用于测试神经血管内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再狭窄的发病机制进行干预研究,建立颈动脉再狭窄家兔动物模型.方法取颈部正中切口,无菌暴露兔右颈动脉;在颈内动脉(ICA)起始部及颈总动脉(CCA)近心侧距动脉分叉2cm处用动脉夹临时夹闭;自颈外动脉(ECA)远端结扎并由结扎近心侧穿刺进入导丝、球囊导管,撤除CCA动脉夹进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于PTA后不同时间进行组织学及形态学分析(左侧颈总动脉作正常对照组).结果 PTA后早期CCA主要病理改变是血栓形成,中晚期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由中层移行之内膜并失控增殖伴有基质增多;第15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犬颈总动脉(CCA)末端型囊状动脉瘤(AN)模型,评价微弹簧圈行动脉瘤腔栓塞前后影像学、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运用改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制作7个CCA末端型动脉瘤,术后7~14 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检查,进行动脉瘤模型的计算机流体力学(CFD)模拟分析.以微弹簧圈(MC)紧密填塞动脉瘤并再次进行上述检查和病理分析.结果所有模型均获得成功,MC瘤腔栓塞能取得良好效果.DSA结合无创影像学可以提高对动脉瘤的诊断和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对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进行改进,以评价建模的成功率及支架植入后颈总动脉的通畅率。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饲养1周后行左侧颈内动脉结扎。1个月后行颈部3.0 T MRA检查评价颈动脉与椎动脉的变化情况。采用间断式外翻缝合法吻合静脉囊与颈总动脉,建立侧壁型动脉瘤。在植入覆膜支架前、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行血管造影。结果 20只实验兔均顺利行左侧颈内动脉结扎。MRI示结扎前右颈总动脉中段平均直径为(2.35 ± 0.08)mm,结扎后1个月右颈总动脉中段平均直径为(2.89 ± 0.22)mm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MRA示17只兔右颈总动脉明显增粗,而双侧椎动脉略增粗;3只兔颈总动脉增粗不明显,而双侧椎动脉明显增粗。建立兔颈总动脉囊状动脉瘤模型17 只,术后均健康成活。DSA示覆膜支架植入前所有动脉瘤及右颈总动脉通畅,4个动脉瘤腔内有少量血栓形成,但无自发性完全闭塞。Willis或镁合金覆膜支架植入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闭塞,右颈内动脉通畅。术后3个月DSA示16只兔右颈内动脉通畅,1只闭塞。术后6个月DSA示16只兔右颈内动脉通畅。动脉瘤模型的成功率为100%(17/17),覆膜支架植入后右颈总动脉的通畅率为94.1%(16/17)。结论 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制作的改进提高了动脉瘤模型的成功率及覆膜支架植入后右颈总动脉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建立犬颈总动脉囊状动脉瘤模拟人体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建立犬颈动脉囊状侧壁动脉瘤模型.结果建立20条健康实验犬颈动脉囊状侧壁动脉瘤模型40枚,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均通畅者有36枚,4枚动脉瘤腔自发性完全性闭塞,但颈总动脉均保持通畅,模型建立成功率为90.0%.结论犬颈总动脉囊状侧壁动脉瘤是模拟人体颅内动脉瘤的最佳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菁  王珏  谭华桥 《工业加热》2015,(10):890-896
【摘要】 目的 建立犬动物模型,研究特定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动脉壁退化是否会导致动脉瘤发生发展。方法 建立18只犬颈总动脉(CCA)新分叉模型,随机分组为弹力蛋白酶处理组(EBG,n=9)和分叉模型对照组(CBG,n=9);同时设弹力蛋白酶处理直段CCA对照组(ESG,n=3)。术后即刻,术后12周、24周分别行血管造影及血流动力学分析,术后12周和24周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血管造影显示EBG组5只犬模型CCA分叉顶部出现新生动脉瘤形成,瘤体平均直径(3.2±0.4) mm,CBG组和ESG组均未观察到新生动脉瘤形成;EBG组新生动脉瘤在随访期间未见破裂。组织学分析显示EBG组内层弹力膜不连续、弹力纤维断裂、肌层变薄、平滑肌细胞减少,炎性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及MMP- 2、MMP- 9表达增多(与CBG组和ESG组对比,P<0.001)。血流动力学分析显示EBG组分叉顶部壁面切应力减低、血流速度减慢、相对压力和总压力最高,动脉壁重塑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本实验表明动脉壁退化和动脉分叉处血流动力学作用可导致犬模型新生动脉瘤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膜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诊断价值.方法 115例脑膜瘤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脑血管DSA.有76例行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结果分布在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等较表浅部位的脑膜瘤主要以颈外动脉系统供血为主,颌内动脉的脑膜中动脉参与供血最多.分布在嗅沟、前颅凹、鞍区、蝶骨嵴、中颅凹、后颅凹等颅底部位的脑膜瘤主要以颈内动脉供血为主,颈内动脉的分支眼动脉和海绵窦段参与供血最多.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动脉之间可有危险吻合存在.结论掌握脑膜瘤的DSA特点对于脑膜瘤的手术和术前血管内栓塞治疗有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犬体内建立人颅段颈内动脉系列弯曲形态的动物模型,并测试Willis覆膜支架柔顺性.方法 3T磁共振3D-TOF MRA序列采集头颅横断面DICOM格式图像,导入MATERIALISEMIMICS和Pro-E软件,做出管状三维数字模型.根据该文件利用快速原型技术制作出TangoPlus材料的实体模型并硅胶涂层.将犬两侧颈内动脉切断,一端结扎,一端穿过模型做端端吻合,得到人颅段颈内动脉弯曲形态的动物模型.1周后在DSA下置入Willis覆膜支架8枚(3.5 mm×16 mm 2枚,3.5 mm×13 mm 2枚,3.5 mm×10 mm 2枚,3.5 mm×7 mm 2枚)通过模型段血管释放到远端,设对照2枚.结果 在犬体内成功复制了人颅段颈内动脉弯曲形态的动物模型10例.Pro-E软件中进行图像融合比较,模型血管与志愿者颈内动脉高度相似.Willis覆膜支架分组测试时,无血管痉挛和急性血栓形成,测试后病理检查3.5 mm×16 mm组可见血管内膜及中膜不同程度损伤,3.5 mm×13 mm组可见内皮损伤及肿胀,3.5 mm×10 mm组仅见内皮肿胀,3.5 mm×7 mm组内皮肿胀更少见.结论 本实验模型具有高度可控性,可重复性和真实性,手术操作简单,可用于神经介入材料的研究和测试,为神经介入医师培训提供了可靠的工具.Willis覆膜支架具有较好的柔顺性,在弯曲血管中长度越小对血管内膜损伤越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介入法建立适合神经介入治疗新材料、新技术的犬颈动脉狭窄模型.方法 12条犬全麻后,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用自制弯头导丝机械损伤一侧颈总动脉中段内膜及中膜,制作成12条颈动脉狭窄模型,分别于术后即刻与术后2、4、8、10周行DSA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模型的动态变化,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12条犬成功获得24条颈动脉狭窄模型,颈动脉狭窄的平均程度为( 63.5± 25.3)%.结论本方法可成功制作成犬颈动脉狭窄模型,再现了人颈动脉狭窄模型的病理演变过程及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可用于介入治疗新材料、新技术的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35具成人头颅颈内动脉虹吸部进行血管的走行方向、成角、开口方位的观察,与50例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分析,为指导颅内动脉插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甲醛固定成人头颅标本35具;依次分离,充分暴露颈内动脉虹吸部,仔细观察和测量颈内动脉虹吸部;50例全脑血管DSA检查阴性的血管情况作参照分析.结果颈内动脉虹吸部血管走行成角,可分为3个角度和1个弯度,两侧差异无显著性,与DSA资料对照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颈内动脉虹吸部血管走行角度及开口方向,对插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为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具有创伤小、安全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并为禁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创造了新的机会。实验证实,其对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与经典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同。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依赖于规范的操作和术前对脑血流与脑功能的全面评估。随着保护技术的应用和防止再狭窄技术的成熟,介入治疗将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对患者创伤小、痛苦少,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代替经典的颈动脉内膜剥离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本文对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综述。相信随着许多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完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将在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学医师按双盲法对16例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血管造影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16例患者经血管造影均能明确诊断,动脉瘤位于颈总动脉者1例,颈动脉分叉处9例,颈内动脉5例,颈外动脉1例.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瘤腔内造影剂滞留(12例),瘤腔内形成涡流(9例),动脉瘤开口处"喷射征"(7例),颈动脉分叉角度增大,颈内、外动脉移位(9例).结论血管造影是诊断颈动脉假性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其不但可明确诊断,而且  相似文献   

14.
中风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其中25%的缺血性中风患者都有颈动脉狭窄病变.长期以来,人们公认颈动脉内膜剥离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最佳疗法.但是近年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术的开展越来越广泛.虽然对该项技术与颈动脉内膜剥离术进行随机、双盲比较研究以客观评价其优缺点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病例报道的规范化,包括科学的试验设计、病例入选标准、观察结果及其统计学处理等是必要的.本文就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病例入选、术前准备、手术过程,疗效评估、并发症等作一阐述,目的是使颈动脉支架术的报道范化,以利于不同作者和机构发表的文章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的并发症。方法对648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365例患者使用脑保护装置,283例未使用保护装置283例。结果648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症状消失或好转率为78.7%。心率<50次/min者占26.4%;术中栓子脱落5例,其中3例治疗后恢复,2例遗留一侧肢体运动障碍,术后颅内出血死亡3例,术后30d内总脑卒中或死亡6例,占1.2%。随访率为778%。再狭窄17例,占3.3%。结论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是安全的,但术前对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正确评价,术中规范化操作及术后规范化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索建立一种基于CTA的无创性评估颈内动脉(ICA)狭窄技术。方法 将研究对象CTA断层图像导入Mimics 10.0图像处理软件并重建ICA三维模型,再导入ANSYS 13.0有限元分析软件,赋予边界条件后运算得出评估ICA的功能性指标——虚拟的狭窄段前后压力梯度(TSPG)和血流储备分数(FFR)。结果 DSA检查提示研究对象左侧ICA起始段管腔不规则狭窄约50%,且可见硬化斑块形成。根据本无创性评估技术,成功模拟得出研究对象左侧ICA虚拟TSPG为13.04 mmHg,虚拟FFR为0.93,提示左侧ICA无功能性狭窄,未达到临床介入治疗标准。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CTA的无创性评估ICA狭窄模拟技术,并与临床DSA检查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在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经鼻内镜切除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患者经鼻内镜切除术前1~3d行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动脉栓塞术,回顾性分析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接受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1~3d后行经鼻内镜切除术,平均术中出血155ml ,平均手术时间为75min,栓塞术后6例发生轻度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消失。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5d。结论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可明显减少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联合经鼻内镜切除术是鼻咽部血管纤维瘤微创、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狭窄程度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探索颈内动脉狭窄局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发展机制。方法 基于颈动脉CTA图像构建颈内动脉轻、中、重度狭窄模型,并予流固耦合(FSI)有限元分析,检测1个心动周期内颈内动脉狭窄近端、喉部和远端的壁面压力(WP)、壁面剪切力(WSS)和血流速度。结果 随着狭窄程度增加,WP在狭窄喉部和狭窄远端明显降低;WSS在狭窄喉部逐渐增大,在狭窄两端逐渐减小;血流速度在狭窄喉部增加,在狭窄两端减低,且狭窄远端湍流越发明显。结论 随着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脑供血量逐渐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和狭窄处斑块易损概率增大,促进狭窄远端更易形成斑块。基于FSI有限元分析,可对不同颈内动脉狭窄局部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作出客观评价,有助于临床预防和治疗评估。
  相似文献   

19.
王铭义  王峰 《工业加热》2011,(11):915-919
【摘要】   对于目前临床常用的脑灌注成像检查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脑灌注成像在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术术前筛选、术后评估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