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科高危的颈动脉狭窄作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7例外科高危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支架定位准确,4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3例患者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23个月,均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外科高危的复杂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外科高危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直接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对9例(11支血管)外科高危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进行了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随访1~5个月(平均3个月),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9例(11支血管)的内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随访,支架开通良好,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卒中发生,脑缺血症状消失,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结论直接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高危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治疗方法,但还需进一步临床积累.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总结9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工作特点。方法 制定专科性规范的护理流程和详细实用的护理工作内容,术前心理指导抓住焦点、给予全面的病情评估,术中配合具有针对性、在颈动脉窦反应时提供充分的处理措施,术后观察重点突出。结果 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架植入,其中术前焦虑、恐惧者28例,术中低血压、颈动脉窦反应敏感者49例,多支血管病变,同时处理者12例,术后穿刺点渗血者22例,血肿形成者8例,经过加压按压及对症处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保证手术的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能够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中血压及心率变化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1月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155例,行支架治疗。回顾性分析和比较术前、术中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收缩压从术前平均(142.62 ± 18.51)mmHg(95.00 ~ 177.00 mmHg)下降为(132.38 ± 37.31)mmHg(69.00 ~ 258.00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2);术中心率从平均(71.75 ± 10.37)次/min(50 ~ 102次/min)下降为61.802 ± 19.298次/min(0 ~ 150次/min),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 1)。患者术后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分别为17.4%、30.3%、38.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S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因素包括球囊大小、支架大小等,其次可能与对侧颈动脉狭窄和糖尿病相关。结论 CAS可使血压及心率发生变化,主要出现收缩压及心率下降,也可出现血压升高。上述改变主要与球囊大小、支架大小密切相关;还可能与对侧颈动脉狭窄和糖尿病相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蹼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8例患有颈动脉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血管事件[颈内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新发脑梗死、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率。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自膨支架,手术成功率100%。术前狭窄率50%~70%,平均(60.0±6.9)%。术后狭窄率0~20%,平均4.6%。其中2例(7.14%)患者术中出现颈动脉窦迷走反射,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无颈内动脉TIA、新发脑梗死、心肌梗死等血管事件的发生。无患者死亡。术后12个月随访时复查头颈部CTA。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责任血管颈动脉蹼的发生。结论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蹼安全、有效,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颈动脉狭窄93例,其中颈内动脉颅外分叉部狭窄86例,单纯颅外段狭窄4例,单纯颈总动脉狭窄2例,功能性颈外动脉狭窄1例,采用自膨胀支架进行血管成形治疗.结果 93例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血管狭窄程度从治疗前的平均(79.5±14.6)%降低到(11.2±7.8)%,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大卒中发生,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缺血发作(TIA)(1.1%),1例患者出现小卒中(1.1%).91例患者获得术后临床随访,随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MO.MA球囊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近闭塞颈动脉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至2010年,共收治14例近闭塞颈动脉患者,狭窄程度95%~99%,所有病例可见侧支代偿。其中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者11例,表现为脑血栓形成者3例。所有患者均在MO.MA球囊保护下行CAS。对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术中出现TIA发作,2 h后恢复正常。对患者进行随访3~30个月,平均(10.7±7.7)个月。4例行CTA或DSA随访,无再狭窄发生,无病变侧颈动脉脑卒中发生。结论 MO.MA球囊保护下CAS治疗近闭塞颈动脉安全、有效,无法耐受颈动脉血流阻断是主要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特点、安全性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6年5月采用CAS术治疗25例颈动脉狭窄>85%患者,术中针对病变狭窄特点应用远端脑保护装置,注重个体化手术细节和围术期处理方案,观察血运重建、脑保护装置内脱落栓子情况,控制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5例患者脑保护装置均通过重度狭窄后成功释放,球囊预扩张、支架释放后形态满意。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试验研究(NASCET)方法检测显示,平均颈动脉狭窄程度由术前(91.0±3.1)%降至术后(21.0±5.1)%,保护伞均顺利回收,其中6个伞中发现脱落组织碎片。围术期未出现症状性脑出血、脑梗死、髙灌注综合征、死亡等严重事件。25例患者随访1年,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死亡发生。结论 CAS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时需注意术中个体化细节管理及围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脑保护装置,以确保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部分重度狭窄患者的术后疗效更直观而迅速。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希氏束或希氏束旁起搏患者最佳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方法 26例患者采用希氏束或希氏束旁起搏,通过强化对专科小组成员的培训,完善术前干预、术中配合及术后病情、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健康指导等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6例该束式起搏患者在特制的集束化护理干预下能良好配合,术后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生,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科学、合理,能提升护士专业护理能力,确保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CWI)伴有责任颈动脉狭窄患者早期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33例急性CWI患者,在1周内行责任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观察患者手术安全性及术后疗效。结果 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给予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后,心率、血压回升。术中1例患者栓子脱落出现脑栓塞,导致对侧肢体偏瘫,经治疗后,对侧肢体肌力改善,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同侧大脑半球过度灌注或脑出血。术后30 d患者NHIS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急性CWI患者,早期支架成形术解除责任颈动脉狭窄是安全的,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