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括了世界各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状况,讨论了超超临界机组参数选择的技术经济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方向和阶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型超监界机组与大型来临界机组的比较,介绍了发展大型超临界机组的意义。讨论了大型超临界机组运行中锅炉给水及进入汽轮机主蒸汽中所含杂质产生的原因,代有杂质的主蒸汽对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及机组效率的影响。提出了超临界机组辅机和回热系统设计,运行中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汽轮机的开发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展超临界机组是火力发电节约能源、改善环保和提高发电效率、开发大型机组、降低发电成本的必然趋势 ,是发展能与IGCC和PFBC相媲美的超超临界机组的前期技术。超临界机组已具有成熟的技术和良好的经济性能 ,并已为世界所共识。国内电网完全有必要安装 6 0 0MW及更大容量机组。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在与外商合作的基础上有充分能力开发容量为 6 0 0MW和更大的超临界机组  相似文献   

4.
高清辉 《热力透平》2014,(2):131-133
简要介绍了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汽轮机厂超超临界汽轮机中的多项可靠、先进的技术特点,通过介绍,说明该机组具有安全可靠、效率高、结构简约、运行灵活、易于维护等特点。这些技术为汽轮机今后的发展和更大容量机组结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汽轮机的现状和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超临界机组是火力发电节约能源、改善环保和提高发电效率,开发大型机组,降低发电成本的必然趋势,是发展能与IGCC和PFBC相媲美的超超临界机组的前期技术。超临界机组已具有成熟技术和良好的经济性能,并已为世界所共识。国内电网现已既可能又需要安装600MW和更大容量机组。三大汽轮机制造基地已有充分的能力,在与外商合作的基础上开发起始容量为600MW的超临界机组。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汽轮机组的现状和开发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超临界机组是火力发电节约能源,改善环保和提高发电效率,开发大型机组,降低发电成本的必然趋势,是发展能与IGCC和PFBC相媲美的超超临界机组的前期技术。超临界机组已具有成熟的技术和良好的经济性能,并已为世界所共识国内电网现已既可能又需要安装600MW和更大容量机组。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已有充分的能力,在与外商合作的基础上开发起始容量600MW的超临界机组。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技术方案及设计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进渊  杨宇  孙庆  危奇  邓志成  张兆鹤 《动力工程》2007,27(6):825-830,855
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煤电面临的缺煤与缺水问题,提出了我国大型高效节水型煤电装备的发展趋势是研制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介绍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技术方案与关键技术,给出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高温部件强度设计准则、关键部件寿命设计准则、轴系动特性设计准则、专用末级叶片振动设计准则和专用低压缸刚度设计准则.分析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煤电装备的节煤效果、减排效果、节水效果与新增投资回收期.结果表明,发展和研制超临界与超超临界空冷机组,技术方案可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外650℃等级超超临界汽轮机高温材料的最新研究情况。通过分析650℃等级材料的发展过程、汽轮关键部件对材料性能的要求等,给出了650℃等级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部件选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表明大型铸锻件材料研究及相关工艺性能研究是650℃机组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部件选材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我国超临界汽轮机组选材及国产化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黄蓉 《汽轮机技术》2001,43(1):9-13,23
针对我国即将开展的超临界机组国产化工程建设,通过国际主要汽轮机厂商在超临界机组选材方面的习惯与经验,结合我国的资源与能力,提出我国国产化超临界汽轮机的选材建议,并进行初步的国产化分析和材料成本对比。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缺乏大容量机组综合调频能力动态特性建模研究的现状,结合大容量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动态模型与双过调汽轮机动态模型,建立了一种锅炉储能变化对机组调频能力影响关系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将现场数据用于模型参数求解,最后通过模型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计算精度,通过调频能力的仿真曲线对比分析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神福鸿电2台超超临界1050 MW机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通过锅炉低负荷燃烧控制、给水泵汽轮机、引风机汽轮机汽源控制等对应防范措施。经过实际运行对比发现,实施合理的运行参数调整有效的实现了机组深度调峰控制,确保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加速发展电力工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详尽地分析了不同类型锅炉在亚临界和超临界参数下的主要特性。本文第一部分论述大型机组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参数选择,根据国外大型机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具体实践,提出亚临界压力机组以采用170大气压,540°/540°℃及超临界压力机组以采用250大气压,540°/540℃为依据来分析,容量单台为30到100万千瓦,以燃  相似文献   

13.
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技术特点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沈邱农  陈文辉 《动力工程》2002,22(2):1659-1663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目前在世界已投入商业运行,火电机组采用超超临界参数也是我国发展先进发电技术可选择方向之一。作者在研究国外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的热力系统、部件结构、材料等方面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二次再热循环,提高主汽参数,汽轮机热耗将比目前超超临界一次再热机组降低3.6%,机组经济性大大提高。介绍了国际上二次再热机组的发展背景、目前成熟材料体系下汽轮机蒸汽参数的选择,以及汽轮机采用二次再热后带来的设计难点和关键技术,为我国自主开发高参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超临界机组的燃料质量流量扰动、给水质量流量扰动和汽轮机调门开度扰动对主蒸汽压力和分离器出口温度的影响,得出相应的动态特性和各参数之间的关联性,从原理上给出燃料指令、给水指令与煤水比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了机组指令与锅炉指令的静态和动态关系.提出超临界机组汽水一体化的控制理念,采用变设定值、变参数、动态前馈的控制方式优化控制策略,使超临界机组能稳定快速地跟随AGC的要求,同时保证机组变参数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以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该机组在调试期间的启动过程,并对该机组在不同启动方式下机组的各项运行参数进行对比,选择最佳启动方式。同时,通过启动后机组的各项参数指标,优化机组在不同情况下的启动参数,为类似机组启动调试及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上汽-西门子型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何阿平  彭泽瑛 《热力透平》2006,35(1):1-7,13
介绍了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技术特点。通过采用高温材料、大容量单轴汽轮机模块以及一系列独特结构和先进技术,使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机组还能满足今后更高参数、更低背压、空冷、热电联供等不同超超临界电厂的要求,在我国高效洁净燃煤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以某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设计和运行参数为基础,论证了三合一风机采用汽轮机驱动的可行性;并与采用电机驱动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推荐经济效益更优的凝汽式小汽轮机驱动引风机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大容量引风机采用小汽轮机驱动后,避免了电动引风机造成的启动电流过大,厂用电电压等级需要提高等问题,显著降低了厂用电率。  相似文献   

19.
《动力工程》2012,32(2)
以泰州电厂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为对象,对超超临界机组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机理分析和模型简化,采用集中参数的方法,建立了从省煤器、蒸发受热面、过热器到汽轮机的综合模型.建模过程中,将相变点的位置作为独立变量置入模型,成功解决了超超临界工况下机组动态仿真所面临的问题.并进行了二次建模,便于计算机的仿真实现.在仿真模型上进行了阶跃扰动试验,试验结果与实际机组的动态特性基本一致.该模型的建立为超超临界机组系统工程分析和仿真机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综述及一汲问题-汽轮机高压内缸三维有限元分析226超临界参数燃煤机组可用率剖析12o 高速汽轮机转子的不敏感性试验 辱1关于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探讨 3 20 半挠性单级叶轮转子动力特性的理论汽轮机叶片优化设计的现状327 分析 鼻6透平机械粘性流动计算的理论基础413 汽轮机组配置平衡重量的合理性519关于我国发展超临界变压运行锅炉的 汽轮机叶片振动能量耗散及对数衰减 若干问题 51 率的测定 6 20宝钢电厂火电机组调试经验及特点61 燃气轮机火电厂大机组的实时仿真 6 26 叶片的 ML误差及其对燃气轮机出力 锅 炉 的影响142回转式空气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