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经 CT 或 MRI 证实,并测量得穿刺点距棘突旁开距离(BC),进针角度(a)。手术器械采用自制电动旋切式椎间盘摘除器。手术方式取侧卧位局麻下侧后方穿刺法。所有手术均获成功,其中74个 LS1椎间盘穿刺均用直套管针未在髂骨翼钻孔而全获成功.116例(65.9%)获显效,32例有效(17.7%),33例无效(18.2%)。我们认为:①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的适应证范围可放宽;②本文提出实用的穿刺参数测量精确定位法。③实际操作时进针角度(a)应宁小勿大;④多个腰椎间盘突出可在同一次手术中进行治疗;⑤并发症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钳夹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适应证及安全性.方法对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的径路作改良和髓核钳结构及摘除髓核操作方法进行改良;352例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共419节椎间盘进行经皮穿刺钳夹术治疗,经随访6~38个月,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疗效优45.5%、良45.4%、差9.1%;本组中有44例椎间盘脱出,其中40例成功取出脱垂入椎管内髓核并取得优良疗效;无椎间盘感染和腰肌血肿并发症,马尾损伤1例经处理后恢复,器械断裂4例.结论改良式钳夹术安全有效,不仅适应于"包容性"椎间盘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4-5椎间盘突出经旁路联合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的技术与疗效.方法通过L4-5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分析,确定经椎间孔,通过硬膜外达突出物的穿刺入路.在临床应用中结合硬膜外CT空气造影解决该入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对66例经CT检查证实、临床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CT引导下经旁路直接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术后3个月至3年的随访,62例疗效优良,优良率93%,23例3个月后CT复查22例突出物变小或消失,溶解率95%.结论 CT引导下注射胶原酶治疗L4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经皮腰椎间盘钳夹术(PLD)进行改良以提高疗效和扩大适应证.方法术前设计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的径路,使其尽可能接近突出块,采用专用髓核钳夹取突出部髓核.655例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共750节椎间盘进行改良PLD术治疗,经随访6~54个月并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疗效优40.2%、良46.6%、差13.3%;无椎间盘感染和腰肌血肿等并发症;合并马尾损伤1例,器械断裂4例.结论改良式钳夹术安全有效,不仅适应于"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而且适应于"非包容性"椎间盘脱出症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动物实验选用家猪2只,选择L3-4、L4-5椎间盘全麻下行标准IDET治疗,术后即时、1、2周分别行MRI检查,于术后1、2周分别各处死1只动物,行大体及组织病理检查.临床应用选择慢性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23例(总计29个椎间盘,病变范围在L2-3~L5-S1),进行IDET治疗.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0-10)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只家猪4个椎间盘成功建立标准IDET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入路经腹L5/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TALD)的穿刺技术和方法.方法尸体标本2具,解剖暴露L5/S1椎间盘前缘,用细针行多角度穿刺,探讨L5/S1椎间盘前路穿刺的进针方向.腰骶椎骨标本30套,摄片观察L5/S1椎间盘穿刺的影像标志.钡餐检查时,随机选取200例被检者,观测各骨性标志的显示率.TALD治疗L5/S1椎间盘脱出68例进行回顾.结果 TALD关键的步骤是穿刺针与腰骶间隙平行刺入椎间盘,必须确定皮肤进针点和椎间盘前缘进针点,椎间盘邻近的5个骨性标志对穿刺定位有重要帮助.结论正确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其中单纯PLD组39例,联合IDET组48例,术后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个月,两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有改善,联合组较单纯组明显(P<0.01)。治疗有效率(按Macnab标准):PLD+IDET组为87.5%,PLD组为76.9%,两组无明显差别(P>0.01)。结论PLD联合IDET与单纯PLD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好疗效,联合组术后腰腿痛缓解较单纯组明显,两组术后长期功能恢复差异不显著。IDET有助于短期内减轻术后腰腿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动态试验对预测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PLD)疗效的价值。方法CT、MRI检查证实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09例;PLD前1d进行腰椎动态试验,根据发生症状向心化现象(CP)、症状部分向心化现象(PCP)、症状非向心化现象(NCP)分为3组,其中CP组46例,PCP组43例,NCP组20例,各组均行PLD治疗并分别进行疗效统计,用χ 2 检验比较3组间的疗效。结果PLD术后随访3~6个月统计疗效。CP组,优24例、良22例,优良率100%;PCP组PLD疗效,优5例、良29例、可+差9例,优良率79.1%;NCP组PLD优良率0,3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χ 2 =72.59,P<0.005)。结论腰椎动态试验发生“CP”现象者,PLD疗效显著;发生“NCP”者PLD疗效差,应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在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方法 应用SLT30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选择颈部前外侧经气管、食管与颈动脉鞘之间入路,用穿刺针插入椎间隙中心,然后插入光导纤维,激光输出能量为500~1 000 J.结果 共治疗32例患者,有效率为87.5%,无一例出现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总结DSA引导下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联合椎间盘电热疗法(IDET)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6例DSA引导下PLD联合IDET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手术成功112例,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DSA引导下PLD联合IDET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科学护理保证了治疗与康复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重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行双重胶原酶溶解术.通过15~31个月的随访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显效2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双重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佳,适应证广,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臭氧注射术前MR检查椎间盘纤维环高信号(high intensity zone,HIZ)对诊断纤维环破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6年9月,因腰腿痛而行MR检查及腰椎间盘臭氧气体注射治疗的病例,分析HIZ与腰椎间盘臭氧气体注射提示纤维环破裂的相关性。结果68例腰背痛和(或)下肢放射痛患者,共113个椎间盘均成功完成腰椎间盘臭氧注射,MR检查发现纤维环HIZ并且臭氧气体注射发现纤维环破裂的椎间盘71个,HIZ诊断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的灵敏度90.9%、特异度85%。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HIZ是诊断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的指标,可以作为腰椎间盘臭氧注射术前诊断纤维环破裂的影像学指标,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10具尸体的局解和100例腰椎 CT 值进行测量,对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侧后方进针途径进行研究,通过50例腰椎对照摄片,设计了一适用于 L5-S1椎间盘穿刺的特殊体位和定位方法。结果表明:侧后方进针法为一安全的穿刺途径,但应掌握进针角度宁小勿大的原则;采用笔者设计的特殊体位可使髂骨平均下移2.0cm,同时采用较精确的穿刺点定位可提高 L5-S1椎间盘穿刺成功率,130例临床应用成功率达100%。作者首次测得国人与穿刺密切相关的两个穿刺参数值,还就与穿刺通道有关的解剖毗邻组织和穿刺不当可能造成的并发症进行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割抽吸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台工频感应熔锌炉13年来的运行实践,总结介绍了一整套适用于我厂有心工频感应炉起熔、生产和漏锌维护等各阶段不同工况的送配电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CT检查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明确临床体征75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至相应椎间孔神经根处注射由得宝松、维生素B12和利多卡因组成混合药液,使药液分布到椎管内硬膜外.结果 CT引导穿刺注药成功率达100%,术后2周观察,69.3%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23.0%患者需要第2次手术后症状才能改善,9.3%患者治疗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 CT引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且无并发症的新疗法,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统一的选择标准[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幅度在10mm以内、压迫硬膜囊或(和)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对行臭氧盘内注射术加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541例患者进行复诊、书信、电话等方式随访观察,随访时间和例数分别为:2~3个月(近期)541例,4~12个月(中期)312例,13~18个月(远期)115例,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的近、中、远期疗效,并与有关多中心单纯行胶原酶盘外溶解术例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所选病例近、中、远期有效率分别为95.9%(519/541)、90.4%(489/541)、87.2%(472/541);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突出的髓核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回缩,平均缩小30.5%;单纯行胶原酶溶解术近、中、远期有效率分别为89.5%、82.4%、80.4%。结论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是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幅度在10mm以内、压迫硬膜囊或(和)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胶原酶溶解术,臭氧对髓核的挛缩作用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应用MED治疗23例,应用PLD治疗40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适应证范围,病变节段,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MacNab评分。用配对t检验κ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ED组平均随访时间为(5.1 ± 0.6)年,PLD组平均随访期为(6.6 ± 0.7)年。MED组的远期ODI、MacNab评分要好于PLD组,而MED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则明显长于或多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MED组3.49%,PLD组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MED及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长期疗效好的特点,PLD临床普及率广,而MED相对学习曲线长,技术要求较高,手术风险较大,但MED的临床远期疗效高于PLD。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麻醉药物(利多卡因)、对比剂(欧乃派克)是否会影响胶原酶的溶解活性。方法取相同质量的椎间盘髓核组织,用相同浓度的胶原酶进行溶解。设对照组(未加药物)和实验组,不同实验组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药物(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欧乃派克)。24h后通过检测各组溶液中羟脯氨酸含量测定胶原酶的溶解效果。统计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差异。结果①地塞米松组、利多卡因组、欧乃派克组溶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以利多卡因组为甚,P值分别<0.05和<0.01。②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组;地塞米松+欧乃派克组;利多卡因+欧乃派克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欧乃派克组溶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同时也分别比地塞米松组、利多卡因组、欧乃派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欧乃派克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胶原酶的溶解活性,任何两者或三者同时使用会进一步加剧对胶原酶活性的抑制。因此在使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不要把这些药物与胶原酶同时使用,以免影响胶原酶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发症及椎间盘组织的变化.方法局麻下作椎间盘造影,然后椎间盘内注入10%高渗盐水1.0~2.5ml.结果临床试验共262例,255例获得平均4年随访. 最终疗效优93例,良100例,合计有效率为75.7%,注射后改善率为71.5%,对突出型、非游离的脱出型椎间盘突出有疗效.复发13例(6.7%).无并发症发生.26例因注射无效施行手术,术中见神经和椎间盘周围组织未因注射发生变化.注射无效的原因是髓核明显脱出、游离或合并椎管狭窄症.组织学观察髓核发生类似酶作用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