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奥加登(Ogaden)盆地属于索马里盆地的次盆,截至2013年共钻井34口,其中油气发现井19口,油气显示4口,油气勘探成功率较低。明确研究区油气勘探潜力,落实商业性油气勘探方向是投资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奥加登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基础上建立其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到奥加登盆地具有较高的油气勘探潜力。特别是Calub鞍部油气成藏条件优越,Calub鞍部为一继承性发育的正向构造单元,在中深层断裂背斜背景上,浅层形成了大型披覆背斜,存在多套有利的储盖组合,东西两侧发育多套优质烃源岩,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量较高,处于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为油气大规模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探索中深层天然气和浅层凝析油藏的最佳场所。另外,盆地斜坡带(西部陡坡带和北部缓坡带)紧邻油气形成中心,处于油气集中运移的汇聚型供烃单元内,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也可以作为下步勘探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柴达木盆地边缘大型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近期勘探实践表明,柴北缘东坪地区深层发育基岩风化壳和路乐河组底砾岩两大含油气系统。通过综合分析两大含油气系统中烃源供给子系统、储盖组合子系统、油气运聚子系统的地质特征,同时利用东坪地区虚拟井地层埋藏史、生烃史模拟结果,分析了油气运聚成藏规律,建立了路乐河组和基岩风化壳两套含油气系统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相邻的坪东凹陷和昆特依凹陷侏罗系地层是两套含油气系统的主要供烃中心,连片的厚层砂体、区域性不整合面是油气横向运移的重要通道。围绕侏罗系大型生烃凹陷,立足阿尔金山前古构造(古斜坡),寻找大型煤型气田是东坪地区实现突破的勘探新思路。喜山期活跃的深大断裂为油气的纵向输导提供了通道,在古隆起和古斜坡背景下形成了以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和地层岩性圈闭为主要类型的天然气聚集区,沿油气运移通道分布的复合圈闭是东坪地区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勘探区侏罗系近年来的油气勘探,在前人对全盆地或局部层序地层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盆地西北缘侏罗系构造地质特征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解剖和刻划,建立了车排子地区层序地层格架,并结合钻探井资料,划分了有利的构造区带,分析了勘探前景,指导了这一地区侏罗系的油气勘探,为盆地侏罗系各种类型圈闭和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勘探思路。  相似文献   

4.
莱阳凹陷作为胶莱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属于典型的中生代残留盆地,由于新生代以来强烈的构造运动,盆地现构造形态异于原型盆地结构形态,可能经历了局部原生油藏的破坏和次生油藏的形成,仍具有较大的勘探价值。目前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凹陷内油气显示频繁,在野外地质调查、参数井钻探基础上,对其油气成藏条件进行分析,认识到研究区具备形成中小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该区油气勘探重点在于恢复盆地原型,明确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区带。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利用沃尔索相律法恢复盆地边界,用镜质体反射率法恢复地层剥蚀量,对油气成藏条件进行剖析。盆地的东部边界在朱吴、店集一带,野外地质研究证实该带发育边缘相的冲积扇沉积,盆地的西北部莱阳组各段与胶北隆起呈超覆沉积,而盆地的沉积中心位于姜疃、万第一带,山前店以及莱阳西大部分地区则发育半深湖到浅湖相沉积。山前店背斜带古油藏形成条件优越,其翼部保存条件较好,油气勘探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Bongor盆地北部斜坡带的潜山油藏为中国石油乍得油气合作区重要的增储上产目标。自2013年以来,经过重新采集三维地震数据,精心刻画成藏组合,结合单井试油成果,相继发现了Baobab、Mimosa、Phoenix、Raphia和Lanea五大潜山含油气富集带。通过对五个潜山带构造、储层及油藏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Bongor盆地北部斜坡带潜山油藏的特征及分布规律,为潜山断块的滚动勘探开发、快速建产、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依据。潜山油藏多为构造成因,以断块油藏为主,断层分布控制着油源运移,后期的封堵条件也是潜山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潜山油藏的储层主要以裂缝为主,同时也发育受风化淋滤作用形成的孔洞。油藏平面分布上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特点及规律,纵向上油气主要发育于潜山顶部300m范围内,油藏类型主要以块状及似层状为主,内幕油藏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对中国能源的思考》文章中提出了能源战略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对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我国石油勘探尚处于中等成熟阶段,天然气勘探仍处于大发现时期,资源有较大潜力。油气勘探开发的新技术将有力保障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岩性地层油气藏、前陆冲断带、叠合盆地中下部组合和成熟盆地精细勘探和海域等领域将成为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潜力最大的领域。针对加快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文中提出了4点建议:(1)以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为主体,加快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2)加快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3)加快我国低品位(低渗透)油气资源开发;(4)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海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快"走出去"步伐。  相似文献   

7.
石油(天然气)与地层水是一对孪生姐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散失都是在地层水的环境里或是在地层水的参与下进行的。地层水运动是油气运移聚散的动力和载体,其化学成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油气赋存的环境与条件。地层水与油气在地质历史进程中的活动是相瓦依存、制约的因果关系。从水文地质观点和角度研究油气水的演化.剖析水一油相互作用的关系,掌握地层水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作用,同时利用地层水的某些离子特征和特征系数来反映油气的保存条件、地层的封闭程度、油气的运移规律。研究油田水文地球化学的目的在于寻找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油气运聚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而后利用水化学的变化特征来寻找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因此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层系的油田水文地质。也是寻找油气藏的一种方法,可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直接为生产服务。同时也是进行含油气远景评价的必备基础。  相似文献   

8.
西南巴伦支海是挪威北极圈的一部分,具备天然气水合物富集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且存在明显的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标志。本文收集和整理了巴伦支海西南地区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资料,发现BSR、空白反射带和浅部气体聚集异常反射等地球物理标志主要在Loppa高地西部和Hammerfest盆地西部广泛分布;麻坑、气烟囱、断裂及其他气体渗漏构造地质标志主要在Asterias复合断裂带附近和Hammerfest盆地西部密集分布。因此,西南巴伦支海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勘探目标区主要是Loppa高地西部和Hammerfest盆地西部。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上述各种识别标志的平面分布特征,推断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富集成藏与有效的含气流体运移通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油气勘探经历了两次全国性战略展开,其成果为石油年产量跃上1×108t、2×108t的台阶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油气储、产量增长都出现了新拐点,石油新增储量和产量出现缓慢波状下降,天然气也开始出现储量产量增速明显变缓。必须进行油气勘探的第三次战略展开,向新区新领域再开拓,以求油气储产量实现新的战略接替。油气勘探第三次战略展开的优先指向为:大盆地内部的深—超深层,盆地边缘的逆冲-推覆构造带,中亚陆间区南带的上古生界,西藏高原,海域的海相中生界,非常规油气中的页岩油气、致密砂岩油气和煤层气。其中,常规油气的共同点为:目的层多位于深、超深层,以前中生代古老地层为主,以海相地层为主,新增储量产量中以气为主,勘探难度增大、成本明显升高。以上诸方面都已有了程度不同的区域地质和油气地质基础性研究,有的已有探明储量或重要的油气发现。实现油气勘探第三次战略展开的目标将有相当大的难度,道路将更加曲折。  相似文献   

10.
南海北部陆坡区域构造地质控制着气源、流体疏导体系、富集空间及储层物性特征,因此,东沙海域、神狐海域、西沙海槽和琼东南盆地的水合物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具有明显差异性。东沙海域深部气体可沿断层、裂缝、不整合面、砂岩疏导层和气烟囱等通道向上运移,并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渗漏型水合物产出特征;神狐海域水合物成藏与规模巨大的泥底辟活动相关,并与布莱克海台天然气水合物产出特征具有相似性;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内为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重点区,底辟、泥火山或麻坑构造与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油气资源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储量呈现高基值稳定增长态势,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储量1.5亿t左右,产量稳步上升。预测新区储量增长将持续稳定;全国产量将持续稳定。最新初步评价结果,中国天然气最终探明天然气可采资源量14万亿m3左右。目前我国天然气储量高速增长,产量快速上升,但勘探尚处于早期阶段。预计我国天然气储量还将快速稳步增长。到2020年底我国天然气可采储量将达到5.6万亿m3,探明程度为40%。产量还将快速增长,国内天然气产量2010年达到800亿m3,2020年达到1200亿m3。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油气科技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储量的增长。在油气储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油气发展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若干中国油气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包括加大勘探力度,发展前陆盆地、大型古隆起、大型地层岩性带、隐蔽油气藏和海域等领域;加快天然气发展,改善能源结构;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非常规资源,鼓励利用替代能源;采取严厉的节能措施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将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硕鹏  何文渊 《中国能源》2005,27(8):18-21,17
东盟地区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炼厂整体加工能力过剩。自1993年以来,东盟就一直是中国石油和石油产品进口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与中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中国与东盟在市场和资源及地理位置方面都有互补性。中国发展与东盟的油气经贸合作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油气合作勘探开发领域的力度、扩大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南沙群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平解决”、加大基础设施合作力度、优选三大工程破解马六甲困局和加快建设四大通道。  相似文献   

13.
胡永章 《中外能源》2012,17(4):53-58
元坝气田工程地质特征异常复杂,钻井难度大,存在井漏、井涌、卡钻、井塌、高含硫化氢、高压水层等工程地质复杂问题,钻井效率低,周期长,建井成本高.从油气藏的基本地质特征、岩石力学性质、井壁稳定性等方面,分析认为,储层埋藏超深,钻遇地层岩性复杂、储层特征多样、油气立体成藏、油气水分布复杂、各油气藏特征差异大,岩石致密、强度大、可钻性差,异常高压-超高压、纵向多压力系统、井壁力学稳定性差、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窄,是钻井提速的工程地质影响因素.结合工程地质特征,提出了优化井身结构设计,优选空气钻井、泡沫钻井、液体欠平衡钻井、“螺杆+PDC钻头”和“涡轮+孕镶金刚石钻头”复合钻井、旋转导向钻井等钻井技术,以及优选高效钻头,优选钻井液体系等钻井提速技术对策,能够满足元坝气田海相超深井安全、快速钻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煤炭、非常规油气、电力、智能电网、核能、CCS技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面临的关键性重大能源技术问题,指出把握好关键性重大能源技术问题的研发、示范、商业化进程对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呼延念超  单巧利  李勇  冯海红 《节能》2009,28(7):47-48,56
介绍位于内蒙古地区乌审旗境内油气田某倒班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实例,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寒冷地区应用的实用性、经济性和优势,并针对该类地区的区域特点说明了系统设计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运行结果证明太阳能热水系统完全能够在寒冷地区推广应用.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重大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应奎 《中国能源》2005,27(3):17-22
当前重新审视和研究中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急需对能源发展的战略定位、道路选择、体制保障与公共责任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着重阐述如下主要观点:坚持能效为先,内外并举,环境协调,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坚持市场化、集约化和全球化的能源发展道路;破除价格机制、市场主体和体制等方面的障碍;不断增强政府在能源发展中的社会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17.
张抗  卢雪梅 《中外能源》2011,(10):18-36
委内瑞拉是一个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石油大国,其石油工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据BP数据,2010年委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占全球的15.3%,仅次于沙特而居第二位。如果计入已达到经济可采边际的奥里诺科重油带的重油,则其全部储量可超过沙特常规石油储量。奥里诺科已成为委最重要的石油蕴藏区,近年其石油产量主要来自重/超重质油粗加工而成的奥里乳化油。委还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长期以来的指导思想是重油轻气。2009年委石油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94.1%,暴露出经济结构失调、过分依靠石油出口的缺陷。委内瑞拉政局动荡,近30余年来石油政策多变。查维斯执政后大力实施新国有化,其石油政策的直接后果是外资投入和国家石油公司对石油的投资明显不足,导致石油产量、出口量下降,原拟以石油收入全面发展油气工业、调整不均衡的经济结构、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愿望也难以实现。石油是委内瑞拉与中国贸易的主要品种,虽然近年委中贸易量有所提高,但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对委内瑞拉投资巨大,互补双赢的"贷款换石油"模式已在中国与原油和原料输出国的合作中被广泛采用。中国公司应继续以奥里诺科重油带的勘探开发为工作重点,并及早在我国规划适于加工奥里乳化油的炼厂,同时继续发展对委老油田的工作。如果委政局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油价下跌,将可能导致其社会、经济出现动荡,这已引起国际分析机构的关注。我国应充分发挥合资公司各方和本地员工的积极性,更全面地进入委油气领域的上中下游各环节,并在其经济的各个方面进行更全面的合作,对各类政府势力要进行全方位的友好交往。  相似文献   

18.
白虎油田位于越南东南兰龙盆地早新生界中央隆起带基岩断块,以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白虎油田基岩油藏原始地层压力为41.7MPa,油藏温度为140℃,属于常温常压油气藏。原始相对密度为0.654,泡点压力为22.4MPa。原始气油比为190m^3/t,原始黏度为1.5mPa·s,地下原油相对密度为0.4.该油藏储量接近10×10^8t,单井日产油低的上百吨,高的可达几千吨,是少见的高储量丰度、高产能的基岩油气藏。微裂缝以及伴生洞对油气储集的贡献在70%~80%;采取底部注水形成人工底水的驱动方式,直井和侧钻井的注采井网,保持地层压力在泡点压力1~2MPa之上;油井自喷为主兼顾气举的开发技术对策,以及井网调整、吸水剖面与产液剖面调整、注采液量调整等对策的应用,保证了油井利用效率,使该油藏保持了长达15a的稳产高产,最高年产油达1300×10^4t,采收率可达39.3%。  相似文献   

19.
Pyrolysis of waste biomasses was carried out at the temperatures of 450 and 500°C by heating at 5°C min?1. Products were collected from emitted gases in a nitrogen purge stream; condensable liquids in the gases were collected by condensation. Gaseous, condensed liquid products and residual solid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Condensates were extracted with ether to recover the bio oils (BOs). The maximum liquid yield was obtained from the pyrolysis of soybean oil cake (SBOC) at 500°C with a yield of 60% ca. The BO was higher in the case of SBOC than that of sunflower oil cake (SFOC) at the temperatures of 450 and 500°C.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bio char yield from the pyrolysis of SFOC decreased, while the liquid yield increased.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roduct distribution for the pyrolysis of SBOC. The compositions of BOs were similar for both SBOC and SFOC. Phenols, phenol derivatives including guaiacols and alkyl‐benzenes were the most common and predominant in BOs from both the pyrolysis of SBOC and SFOC. Carbon dioxide was the major gas product for both SBOC and SFOC.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