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失代偿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不同介入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内科治疗稳定后,132例伴肝功能失代偿HCC患者接受不同介入模式治疗;3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穴TACE,A组雪,54例采用肝动脉节段性化疗栓塞治疗穴S-TACE,B组雪,42例采用S-TACE后序贯射频消融穴RFA雪和无水乙醇局部注射穴PEI雪的综合介入治疗(C组)。结果随访3~48个月,A组、B组和C组患者AFP复常率分别为23.3%、60.5%(P<0.05)和75.0%(P<0.01),瘤体缩小(>50%)分别占8.3%、31.5%(P<0.05)和54.8%(P<0.01和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个月、9.4个月(P<0.05)和14.1个月(P<0.01和P<0.05),累计生存率6个月分别为22.2%、51.8%(P<0.05)和78.6%(P<0.05和P<0.01),12个月分别为5.6%、31.5%(P<0.05)和40.5%(P<0.05),24个月分别为0、9.3%和19.1%(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包括HBV DNA在内的14项因素与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ICGR15、门静脉癌栓、治疗模式及AFP术前升高者介入治疗后变化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综合介入治疗是伴肝功能失代偿HCC的有效治疗方法,对HBV DNA阳性患者应该考虑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膈顶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FA)的治疗转归。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共有2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了超声引导下的经皮RFA,其中42例56个肿瘤位于膈顶部,定义为A组。另有209例368个肿瘤位于非膈顶部,定义为B组。结果初次RFA后,A、B两组的完全消融率、局部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7%比86.6%;9.5%比11.5%和7.1%比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B组按肿瘤具体部位进一步分为肝实质内、包膜下、空腔脏器旁以及肝门部肿瘤,再与A组比较,显示上述5个不同部位肿瘤完全消融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顶部和非膈顶部直径<3cm,3~5cm和>5cm肿瘤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0.2%,76.9%,50%和96.6%,78.1%,69.2%,两组同等直径范围肿瘤的完全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1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2.3%和59.2%,总生存率分别为90.0%和92.0%。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6.6%和52.4%,总生存率分别为82.7%和84.2%。A、B两组1、2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膈顶部肿瘤位置的特殊性影响着RFA后疾病转归,但与其他部位肿瘤相比,膈顶部肿瘤在治疗效果、治疗风险、局部复发以及生存预后方面均不逊色,膈顶部肿瘤并非RFA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3.
陈万海  朱晓黎 《工业加热》2012,(12):1015-1019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方式的射频消融(RFA)与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应用对正常兔肝脏的消融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32只活体新西兰大白兔正常肝脏进行研究,分为4组,各组分别采用RFA?蛳 PEI(A组)、PEI?蛳 RFA(B组)、RFA(C组)和PEI(D组)处理,并于术前,术后1、3、7 d抽血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酐(Cr)水平的变化情况。术后各组行肝脏增强CT扫描,计算各组消融灶体积。结果 术前各组血清ALT、AST、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d各组血清ALT、AST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 d各组血清ALT、AST水平开始下降,术后7 d各组ALT、AS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3、7 d各组血清Cr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B、C和D组的消融体积分别为(3.10 ± 1.10)mm3、(5.99 ± 2.23)mm3、(0.77 ± 0.15)mm3和(0.15 ± 0.07)mm3,B组显著大于A、C和D组(P < 0.05)。结论 PEI后RFA对于兔肝、肾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PEI?蛳 RFA治疗安全、有效;PEI?蛳 RFA组产生的消融体积明显大于RFA后PEI组、RFA组、PEI组的消融体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多电极组合布针+多位点叠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较大肝癌(肿瘤最大直径>4cm)的疗效,探讨电极针应用数量和布针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006年2月到2008年12月,共对113例失去手术机会的较大肝癌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经皮肝RFA。所有肿瘤按大小分成A、B、C、D4组。A组肿瘤直径4.0~5.0cm;B组肿瘤直径5.1~6.0cm;C组肿瘤直径6.1~7.0cm;D组肿瘤直径7.1~9.3cm。根据肿瘤不同直径决定应用的电极针数量及消融位点数目。术后随访评估治疗后肿瘤凝固性坏死结果及局部复发状况。结果RFA后2个月内首次复查,A、B、C、D4组患者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8.4%,78.6%,63.6%和40.0%,总体完全消融率为79.7%。随访3~36个月,A、B、C、D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5%,10.0%,28.6%和50.0%,总体局部复发率为10.5%。残留以及局部复发的肿瘤根据不同情况接受再次RFA、TACE或放疗。结论多电极组合布针+多位点叠合RFA治疗较大肝癌疗效确切,简单实用,但最好结合其他治疗方式以提高完全消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内支架置入对不同类型下腔静脉(IVC)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肝癌伴IVC梗阻患者经MRA和(或)DSA检查,分为外压型和栓塞型IVC梗阻。其中,47例外压型IVC梗阻分为支架置入组26例(A组)和对照组21例(B组);37例栓塞型IVC梗阻分为支架置入组20例(C组)和对照组17例(D组)。有适应证患者,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果经治疗后,A组和C组患者近期(1周内)梗阻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6.2%和90.0%(P>0.05);中期(6周后)梗阻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4.6%和30.0%(P<0.05);支架内再梗阻率分别为30.8%和75.0%(P<0.05)。A组和B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0d和120d(P<0.05)。C组和D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7d和55d(P>0.05)。结论对于外压型IVC梗阻,置入内支架能显著改善患者梗阻症状,延长生存期,主张积极施行内支架置入术;对于栓塞型IVC梗阻,置入内支架后发生再梗阻率较高,并不能延长生存期,可作为一种有限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氩氦刀治疗荷瘤兔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氩氦刀治疗荷瘤兔T细胞免疫的早期影响。方法①将30只荷瘤兔随机分为3组,氩氦刀治疗组(A组)、手术切除组(B组)、肿瘤对照组(C组)。②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T细胞淋巴亚群结果(Th、TS及Th/Ts ):CD4(Th):A组有明显增加(P<0.05),B、C组有明显下降(P<0.05)。CD8(Ts ):A、B、C组均有明显减低(P<0.05)。CD4/CD8(Th/Ts ):A组有明显升高(P<0.05),B、C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从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分析,A组早期的细胞免疫效应好于手术切除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支气管灌注化疗(BAI )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方法、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入选的20例肺癌患者分为A组(单纯氩氦刀组)和B组(氩氦刀联合BAI 组),分别行经皮氩氦刀冷冻治疗及氩氦刀+BAI 治疗。治疗后4周开始行CT或DSA随访,通过肿瘤区CT值变化、CT灌注成像、实体瘤治疗评价标准及生存期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期分析采用Breslow方法,分别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期曲线图。结果本研究80%(16/20)的病例冰球覆盖率>90%。两组间冰球覆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值变化(16.73±9.43)Hu ,B组(15.29±6.98)Hu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前后BF、BV、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V差异有统计学(P<0.05)。B组疗效优于A组。20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亡10例,生存期7~20个月,A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B组为14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生存率优于A组。结论氩氦刀冷冻联合BAI 治疗直径>3cm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氩氦刀。CT灌注成像是评估肺癌氩氦刀冷冻治疗疗效的新手段,具有准确、敏感、直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破裂出血的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方法66例HCC破裂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12例,急症手术治疗;B组31例,经肝动脉插管栓塞(TAE)后择期部分肝切除;C组23例,单纯TAE治疗。结果A、B、C3组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100%、100%和95.7%(P>0.05),住院期病死率分别为16.7%,0和8.7%(P>0.05)。B组1年存活率为77.4%,明显高于A组(41.7%)和C组(39.1%)(P<0.05)。结论TAE是HCC破裂急症止血的有效、安全方法。对可切除病例,TAE后择期手术切除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rt-PA溶栓治疗联合大剂量人体白蛋白与硫酸镁延长溶栓时间窗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方法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40只,对血栓法建立的急性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ACO)模型随机分为4组。A组:缺血3h,rt-PA单纯溶栓(对照组,10只);B组:缺血6h,rt-PA单纯溶栓(10只);C组:缺血6h,rt-PA溶栓+人体白蛋白(10只);D组:缺血6h,rt-PA溶栓+人体白蛋白+硫酸镁(10只)。rt-PA(10mg /kg)与20%人体白蛋白(2.5g /kg)分别从大鼠股静脉缓慢注入,人体白蛋白在脑缺血3h开始注射,1h内完成;5%硫酸镁溶液(500mg /kg)在脑缺血3h和18h自腹腔注射。于治疗前、治疗后24h、7d、14d行MRI 检查,在治疗14d MRI 检查结束后立即处死,行病理学检查(包括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①溶栓治疗后14d与治疗前比较,A、B、C、D4组中脑梗死体积分别缩小5.07%、2.58%、10.18%和35.40%,以D组缩小最为明显。②4组间梗死边缘区相对脑血流量(rCBV)在4个时间段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4组中大鼠的生存时间以D组最长,以B组最短,4组之间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8,P=0.904)。④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C组、D组脑梗死边缘区微血管轻度扩张,有少量、局限的荧光物质渗出,较B组明显减少。⑤免疫组化显示C组与D组脑梗死边缘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增生活跃,与B组比较增生层较厚且密集。⑥电镜结果显示C组、D组神经元核形态基本正常,线粒体轻度肿胀,星形细胞足板轻度空泡化,较B组损害程度轻。结论rt-PA溶栓治疗联合人体白蛋白、硫酸镁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提高脑梗死边缘区rCBV速率,促进星形细胞增生。研究表明rt-PA溶栓治疗联合大剂量人体白蛋白、硫酸镁,能有效地延长溶栓时间窗,可以延长至脑缺血6h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盘内注射的合适剂量。方法将240例LDH患者用随机分组法分为4组,通过CT引导下穿刺突出椎间盘并分别注射4种剂量(分别为10、20、30和40ml )的医用臭氧(浓度为50μg /ml )。注射后即刻行CT扫描,随访观察6~12个月,对髓核汽化消融的程度、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0ml 组疗效较其他组差,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剂量的增加并发症明显增加。结论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盘内注射的合适剂量为20ml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经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经患肢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的为A组(21例),经患肢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的为B组(25例)。对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静脉通畅度、患肢消肿率、穿刺置管消耗时间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总体有效率A组95.2%;B组96.0%;消肿率A组(86.6±20.0)%,B组(85.7±14.6)%;静脉通畅度A组(57.9±19.4)%,B组(57.7±19.3)%。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消耗时间少于B组(P<0.05),大隐静脉穿刺难度低于静脉。大隐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静脉置管(P<0.05)。结论经大隐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5-FU缓释微球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对兔VX2肝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功接种肝VX2肿瘤的模型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用显微外科手术临时阻断肝总动脉血流,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起始部给药行介入治疗,术毕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5~1ml ;B组(碘佛醇对照组)注射碘佛醇0.5~1ml ;C组为碘油组(疗效对比组),注射超液化碘油0.5~1.0ml ;D组为5-FU缓释微球组,注射5-FU缓释微球10mg 和碘佛醇1ml 混合溶液。4组实验动物于治疗1周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坏死程度,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治疗1周后5-FU缓释微球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肿瘤生长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碘佛醇对照组(P﹤0.05),与碘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坏死,5-FU缓释微球组和碘油组肿瘤坏死率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碘佛醇对照组和5-FU缓释微球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69±0.18、1.75±0.27和8.03±0.63,5-FU缓释微球组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FU缓释微球经动脉灌注可抑制肝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坏死,是有效的化疗栓塞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动脉灌注不同浓度、不同剂量脂肪乳(LE)对血流速度的影响,探讨LE作为载体的作用机制。方法以20%和30%LE进行动脉灌注,剂量分别为2ml 和20ml ,分为4组:A组(20%LE,2ml )、B组(20%LE,20ml )、C组(30%LE,2ml )、D组(30%LE,20ml )。用2只健康杂种犬,在DSA引导下分别置管于肝动脉、脾动脉进行灌注。统计各组从导管头端对比剂显现至脾动脉、肝动脉选定点血管显影所需的帧数,并记录造影时间。结果不同浓度和剂量的LE灌注后均可减缓血流速度,但减缓的持续时间和最大减缓速度(减缓峰值)有所不同(P<0.05)。A组约5min血流速度恢复正常,B组需5~10min,C组需20min,D组需20~30min;流速减缓峰值于A组为18帧(1.44s),B组为30帧(2.4s),C组为9帧(0.72s),D组为14帧(1.12s)。结论LE经动脉灌注后均可造成局部血流速度减缓,30%LE造成流速减缓程度比20%LE轻,但其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索不同温度控制条件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兔VX2肝癌后靶区内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变化。方法 采用开腹组织块法构建兔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6,未行RFA)和实验组A组(n=24,射频针温度50~70℃)、B组(n=24,射频针温度70~90℃)、C组(n=24,射频针温度90~110℃)。实验组分别接受CT引导下不同温控RFA,靶区由消融中心向外周依次分为针道区、消融区和交界区;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及周围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法检测各区带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情况。结果 RFA后实验组各组各区带6个时间点(术后即刻,1、3、7、14、21 d)标本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和增殖指数(PI)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区带各时间点AI均高于A组(P<0.05),B、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14、21 d时B、C组消融区和交界区PI均低于A组(P<0.05),且术后21 d时C组PI低于B组(P<0.05)。结论 RFA温控在50~110℃能达到基本灭活针道区兔VX2肝癌细胞的作用,选择90~110℃温控更利于彻底控制肿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磁性阿霉素纳米微球(ADM-PNIPAM-Fe 3 O 4 )对兔VX2肝肿瘤的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作用。方法将肝脏已成功接种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10ml;B组为游离阿霉素组,肝动脉注入阿霉素(1mg/kg);C组为ADM-PNIPAM组,肝动脉注入ADM-PNIPAM1.5mg/kg(约相当于阿霉素1mg/kg);D组为ADM-PNIPAM-Fe 3 O 4 并在瘤区外加磁场组,肝动脉注入ADM-PNIPAM-Fe 3 O 4 2mg/kg(相当于阿霉素1mg/kg),同时在肿瘤表面加磁场。4组实验动物于介入术前1d,术后14d行CT肝脏及肺部扫描,测量肿瘤大小,检查肺部转移灶;术后第15天处死,全部实验动物均取肿瘤组织及肺脏作组织病理学检查,C组及D组取胃、脾、肾器官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前1d各组动物肿瘤体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至术后14d时,A组平均肿瘤体积为(23.87±7.02)cm 3 ;B组为(7.70±1.53)cm 3 ;C组为(4.29±0.25)cm 3 ;D组为(2.05±0.18)cm 3 。B、C、D3组平均肿瘤体积均小于同期对照A组,B、C、D3组之间亦有差异,按术后肿瘤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为B组>C组>D组,以ADM-PNIPAM-Fe 3 O 4 并在瘤区外加磁场组最小。肺转移的发生率A、B、C、D组分别为100%、66.7%、37.5%、12.5%,C、D组肺转移率低于对照A组;与B组相比A组转移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病理学检查B组转移瘤数目比A组少;肿瘤坏死程度为D组>C组>B组>A组。结论经动脉途径应用ADM-PNIPAM-Fe 3 O 4 联合外加磁场治疗对兔VX2肝肿瘤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初步肯定ADM-PNIPAM-Fe 3 O 4 是一种有效的介入化疗栓塞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瘤块穿刺法制作兔VX2肺癌模型,并与开胸瘤块种植法进行比较。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瘤组织块(A组,n=16)及开胸瘤组织块接种(B组,n=8)的方法种植于肺,肿瘤种植后14、21和28d CT平扫结合病检观察肿瘤大小及CT值。结果两组成瘤率均为100%,成瘤时间14~21d,A组CT示肺癌大小为(2.0±0.5)cm,CT值为(31±15)HU,手术操作时间为(15±3)min,肿瘤转移率为3/16,实验兔存活时间为(34±4)d。B组CT示肺癌大小为(1.9±0.5)cm,CT值为(29±16)HU,手术操作时间为(45±13)min,肿瘤转移率为6/8,实验兔存活时间为(27±4)d。两组存活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肿瘤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瘤块穿刺法建立兔VX2肺癌模型具有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动物损伤小,转移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2例放化疗后未控制病情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氩氦刀冷冻联合介入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NSE、CEA、CY21-1)含量及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s)值(I.S%、I.O.D%),观察其疗效及1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血清标志物测定明显降低,(P<0.01);I.S%、I.O.D%值明显降低,(P<0.05);有效率79.0%(49/62),1年生存率80.6%(50/62)。结论氩氦刀联合介入对复治性非小细胞肺癌仍然有效。是解决复发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CT导向下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效果和经验。方法采用CT导向下冷循环RFA治疗15例脾亢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PLT)为(62.0±9.8)×10 9 /L,术后复查血常规和增强CT或MR。结果RFA毁损范围占脾脏总体积(31.0±4.6)%,术后1个月PLT为(96±11)×10 9 /L,与术前相比显著增高(P<0.05),术后1例出现门静脉血栓形成,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冷循环RFA治疗脾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对兔VX2腰椎旁肿瘤的杀伤作用。 方法CT导引下经皮穿刺成功构建兔VX2腰椎旁移植瘤模型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兔模型瘤灶中心先行RFA,后注入骨水泥0.5 ml;B组单纯注入骨水泥 0.5 ml;C组单纯RFA;D组注入生理盐水0.5 ml,作为对照组。术后24 h处死全部4组模型兔,分别在瘤灶中心或距骨水泥边缘5、10、15、20 mm处不同方向各取2 mm大小组织块4块,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 结果A、B、C组手术成功率均为91.7%(11/12),D组为100%(12/12)。A、C组瘤灶中心半径10 mm范围内肿瘤细胞呈大片状凝固性坏死,细胞形态消失,几乎检测不出凋亡存在。A组距骨水泥边缘10、15、20 mm处平均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9.48±1.27)%、(59.05±3.02)%、(21.03±2.20)%,与对照组(10.25±0.79)%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距骨水泥边缘5、10、15 mm处平均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52±2.07)%、(45.07±3.14)%、(17.41±1.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0 mm处平均肿瘤细胞凋亡率为(11.15±0.9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C组距瘤灶中心10、15、20 mm处平均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7.74±3.33)%、(56.36±3.63)%、(20.71±1.11)%,与B组、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RFA和骨水泥均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RFA杀伤肿瘤范围更大,RFA联合骨水泥对肿瘤杀伤作用无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臭氧(O 3 )髓核消融术联合椎小关节局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小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80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小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引导下,Ⅰ组(n=40)单纯椎间盘穿刺臭氧消融术,注射50μg /ml O 3 10~20ml ,Ⅱ组(n=40)行椎间盘穿刺臭氧消融的同时在双侧或单侧椎小关节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0.5~1ml ,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与术后1周,3、6个月采用双盲法Oswestry Low Back Pain Disability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术后第1周Ⅰ组和Ⅱ组有效率分别为65%和82.5%;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75%和90%;6个月时分别为70%和92.5%。Ⅱ组较Ⅰ组病例在1周、3、6个月疗效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椎间盘臭氧消融联合椎小关节药物局部注射是治疗椎间盘突出并椎小关节炎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