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郭锐  林征宇  陈锦  严媛  林清锋  陈健 《工业加热》2019,(11):1100-1104
【摘要】 目的 探讨1.5 T MRI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12月接受1.5 T MRI引导下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42例结肠癌23例,直肠癌19例,肝内共83个转移灶,病灶平均直径(1.70±0.76) cm(0.65~3.64 cm),在MR引导下完成穿刺点定位、射频电极穿刺及消融位点调整,观察RFA术后即刻MRI表现及并发症,随访复查判定消融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1.5 T MRI引导下RFA治疗。术后即刻行MRI扫描,T1WI上消融灶呈特征性“靶征”,T2WI上消融灶中央呈低信号,周边见薄环状高信号影环绕。1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2.38%,1/42)。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1.7±20.7)个月(15~94个月),79个肝转移灶完全消融(95.18%,79/83),4个转移灶出现局部肿瘤进展(4.82%,4/83)。26例患者出现肝内新发病灶,中位进展时间为5.5个月(1~65个月)。RFA后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3.8%、40.4%和15.2%。结论1.5 T MRI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林昭旺  林征宇  陈锦  吴志斌  陈杰  汪强 《工业加热》2019,(11):1076-108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活体组和处死组兔肝VX2肿瘤RFA后MRI和病理学表现,探讨肝肿瘤RFA后即时MRI与病理学表现的相关性。 方法 观察活体组和处死组RFA后荷瘤兔肝VX2肿瘤即时MRI和病理学表现。分别检测RFA前MRI T1WI瘤灶最大径、消融灶T1WI中央低信号区最大径、活体组消融灶T1WI周边高信号区最大径、T2WI低信号区最大径、病理标本瘤灶最大径以及肝实质凝固性坏死区最大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活体组消融灶T1WI呈靶征,中心呈低信号,周边呈环形包绕高信号,T2WI大体呈低信号;处死组消融灶T1WI靶征较活体组不明显,T2WI大体呈等-稍低信号。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活体组消融灶肝实质凝固性坏死区肝窦受热扩张充血,肝窦内见充满热损伤红细胞,部分红细胞血红素流失成为空泡状;处死组消融灶肝实质凝固性坏死区肝窦轻度扩张,红细胞数明显少于活体组。统计学分析提示,术前MRI T1WI瘤灶、消融灶T1WI中央低信号区与病理标本瘤灶最大径相对应(P>0.05);活体组消融灶T1WI周边高信号区、T2WI低信号区与病理标本肝实质凝固性坏死区最大径相对应(P>0.05)。 结论 肝肿瘤RFA后即时MR平扫,尤其是T1WI具有明显特征性表现,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呈良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DWI) MRI和18F FDG PET/CT评估兔VX2肉瘤射频消融(RFA)治疗早期效果的价值。方法 14只新西兰白兔双侧后肢接种VX2肉瘤建模,一侧后肢VX2肉瘤接受超声引导下RFA治疗(RFA组),对侧后肢不进行射频治疗(对照组)。RFA治疗后2 d行DWI MRI检查,治疗后3 d行PET/CT检查。分别计算肿瘤病灶和消融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标准摄取值(SUV)值。根据外科切除病灶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金标准,分别对DWI MRI、PET/CT及两者联合等3种方法评估RFA瘤灶行临床诊断一致性Kappa检验。结果 VX2肉瘤RFA前,DWI MRI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T1加权像环状强化,PET/CT显示18F FDG呈结节状或环状聚集;消融后DWI MRI显示T1高信号,T2轻度高密度,T1加权像轻度强化,PET/CT显示18F FDG浓聚程度减低。消融瘤灶ADC值为(1.52 ± 0.24) × 10-3 mm2/s,明显高于未消融瘤灶(1.09 ± 0.12) × 10-3 mm2/s(P < 0.05);SUV值为(0.60 ± 0.30),明显低于未消融瘤灶(9.60 ± 3.20)(P < 0.05)。单独DWI MRI与单独PET/CT评估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357和0.428,无显著性差别(P > 0.05),DWI MRI联合PET/CT评估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86,与前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别(P < 0.05)。结论 DWI MRI显像ADC值和FDG PET/CT显像SUV值是评估RFA治疗早期效果的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指标。DWI MRI与FDG PET/CT诊断肿瘤病灶治疗效果各具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疗效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生守鹏  郑加生 《工业加热》2015,(11):996-999
【摘要】 目的 评价经动脉栓塞(TAE)联合CT引导热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RFA/MWA)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1月至2013年7月TAE联合CT引导热消融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26例,其中单发14例,多发12例,有症状患者8例。病灶长径5.0~13.0 cm,平均(7.6±2.4) cm。先行TAE治疗,再行CT引导下RFA/MWA治疗,观察完全消融率、病灶缩小程度、手术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中行RFA治疗9例,MWA 17例,共消融病灶27个,行消融治疗28次。23个病灶实现了完全消融,病灶的完全消融率为85.2%(23/27),病灶缩小12.9%~66.3%,平均(31.0±19.6)%。有症状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消融治疗后出现肝包膜下出血1例、血红蛋白尿1例、胆汁瘤1例,经治疗后好转,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1.5%,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结论 TAE联合CT引导热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可作为肝血管瘤治疗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六氟化硫微泡应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不同T2WI信号强度子宫肌瘤疗效。方法 64例行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术前MR检查结果分为T2WI低信号组(n=24)、等信号组(n=22)、高信号组(n=18),术后1 d行MR检查评估消融效果,记录并比较各组治疗相关参数(治疗功率、辐照时间、治疗剂量)和疗效相关指标(体积消融率、能效因子、治疗时间)。结果 T2WI低信号组、等信号组、高信号组体积消融率分别为(84.83±18.49)%、(78.72±17.76)%、(71.11±23.87)%,能效因子分别为(6.87±7.77) J/mm3、(7.99±6.58) J/mm3、(12.93±9.38) J/mm3,治疗时间分别为(102.12±54.45) min、(153.86±66.04) min、(141.50±69.56) min, T2WI高信号子宫肌瘤与低信号、等信号子宫肌瘤体积消融率、能效因子、治疗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共出现下腹痛6例(6/64,9.4%),全身酸麻3例(3/64,4.7%),下肢麻木1例(1/64,1.6%),所有患者未发生治疗区皮肤烧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六氟化硫微泡联合HIFU对T2WI低信号、等信号子宫肌瘤疗效优于高信号子宫肌瘤,低信号子宫肌瘤治疗时间较等信号、高信号子宫肌瘤短,六氟化硫微泡是HIFU安全有效的增效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巨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循环RFA治疗巨大肝癌24例,每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1~4次,其中22例患者结合1~6次TACE治疗,术后通过增强CT或MR评价疗效,所有病例随访12~37个月。结果10例病灶完全坏死,余14例病灶大部分坏死,1年生存率83%,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13例患者现仍存活。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循环RFA治疗巨大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评价TACE联合RFA治疗膈下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2例膈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有26个病灶,单例病灶数目≤3个,直径≤5 cm。所有患者先行1~2次TACE术,术后3~5周行CT引导下RFA治疗,RFA术后4~8周复查MRI评价疗效。所有患者随访12~30个月,观察并发症和疗效。结果22例患者26个病灶RFA术中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术后MRI复查22个(84.6%)病灶达到完全消融,4个(15.4%)病灶经2次RFA后达到完全消融。结论TACE术可使肝脏恶性肿瘤病灶缩小,轮廓更加清晰,联合RFA治疗膈下肝脏恶性肿瘤更加安全、精确、有效。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等回声肝癌的检出率,评价CEUS技术在射频消融(RFA)治疗等回声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常规超声反复检查未发现,而增强CT(CECT)或增强MRI(CEMRI)检出并经临床确诊的27例患者共31个病灶,其中11例(11个病灶)为肝细胞肝癌(HCC),16例(20个病灶)为转移性肝癌。在CEUS实时引导下对31个病灶行RFA,术后用CEUS评价肿瘤消融程度并指导补充治疗。结果 31个病灶CEUS时均检出,并全部行RFA治疗,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CEUS和CECT均提示31个病灶完全坏死,11例HCC患者血清AFP均降至正常范围,而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清CEA、CA 199、CA 153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1。结论 CEUS技术可明显提高等回声肝癌的检出率,在引导等回声肝癌RFA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微导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HCC的DSA表现与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结果。其中179例病灶局限于1个肝段,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栓塞。术后4周复查动态增强CT和(或)MR,对40例病灶碘油聚集不良者,进行RFA,术后1个月复查。结果DSA发现直径3cm以上肿块670例,3cm以下病灶202例,子灶400例,动静脉瘘、动门脉瘘482例,异常血供430例,门脉癌栓362例。局限于1个肝段的病灶,微导管栓塞后4周,肿瘤局部控制率为77.6%;控制不良者行RFA后1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7.5%。结论DSA对于发现3cm以下小病灶(含子灶雪、肿瘤血供、动静脉瘘、动门脉瘘具有绝对的优势,对HCC的术前评价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RFA是HCC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是TACE疗效不佳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