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裂化工艺是我国重质油轻质化加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手段,我国成品汽油中的80%来自催化裂化,重整汽油、烷基化汽油等其他调合组分所占的比例很少,而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较高,达到40%以上。通过优化催化裂化的操作条件,开发新型催化剂和助剂,改进催化裂化工艺,在保证轻质油品收率的前提下,降低FCC汽油的烯烃含量.同时尽可能保持其辛烷值,有利于实现油品的清洁化。介绍了近年来催化汽油降烯烃生产和国内外开发的相关技术,针对我国炼油生产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汽车能源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新兴汽车能源氢能和常规汽车能源汽油,对它们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清洁能源的氢能并不清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其环境污染要高于汽油。  相似文献   

3.
电喷发动机燃源性沉积物与汽油清净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喷发动机早期故障主要因汽油沉积物引起.本文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指出,我国汽车燃用以催化裂化为主的重整调合汽油,其电喷发动机早期严重沉积物故障主要发生在喷油器和进气阀处,在汽油中添加清净剂是控制和清除此类沉积物最有效方法.但若清净剂使用不当,将引发严重的燃烧室积碳.本文提出了应根据燃油成分正确使用汽油清净剂.  相似文献   

4.
卞爱华 《中国能源》1993,(12):13-18
<正> 前言目前全世界约有汽车5亿多辆,轿车4亿多辆,消耗车用汽油7亿多吨,其中优级汽油约占40%左右,无铅汽油占80%左右。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由于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对汽车废气排放限制更加苛刻。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空气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车用汽油质量也将提出新的要求。90年代车用汽油将会面临新的质量挑战。车用汽油是我国第二大燃料消费产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炼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汽油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1992年全国共加工原油1.2亿吨,生产  相似文献   

5.
汽油清洁品质取决于其组成和理化性质,本文在综合研究芳烃,烯烃,极性物质,馏程对发动机沉积物生成影响的基础上,优化了汽油的组成与性质,提出了提主汽油清洁品质的措施与技术。  相似文献   

6.
汽油中金属成分对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汽车的性能和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决定了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汽油质量要求。根据发动机台架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解析的结果,得出了汽油中金属成分对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的具有不良影响的结论,指出现有国家汽油质量标准偏低,若不及时调整,将对未来实行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造成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改进ASM工况与双怠速工况汽油汽车排放的共性与差异.采用汽车排放远程检测系统获得汽油汽车在改进ASM工况下的排放;采用体积分数排放量和"Shannon熵"作为排放特征参数.改进ASM工况与双怠速工况排放的共性是转速越低,排放越大,差别是前者的燃烧紊乱程度高于后者.双怠速工况下获得的汽油汽车排放量不能反映改进ASM工况的排放状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在LP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上加装三元催化器和电控补气装置的优化匹配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加装该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尾气排放污染,使两用燃料车辆达到新的排放法规的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9.
汽车是人类最重要的道路运输和乘用工具,其动力主要来自于汽柴油等液体燃料。而甲醇除了来源广,体量大,纯度高,输送便利外,在点燃式内燃机的使用性能方面与汽油相比,显示出优良的燃烧性(燃烧充分)、动力性(高效节能)、环保性(排放清洁)和安全性(与乙醇相当)。本文列举了甲醇燃料特性数据及上海焦化公司甲醇燃料在甲醇车上试验数据,充分论证甲醇燃料是最现实的车用替代能源。而要完美实现甲醇燃料替代需要从汽车和燃料二个方面解决好的相互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汽车排放控制和我国车用燃料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小红 《内燃机》2001,(3):19-22
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解决汽车领域的环境保护问题,我国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法规,为适应环保的要求,车用燃料的质量需要不断改进,一些代用燃料也正在兴起。  相似文献   

11.
安全稳定预警与控制辅助决策是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不可缺少的应用类功能。在分析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决策计算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决策支持智能化的主要特征:自动化和自适应性。介绍了自动化的安全稳定分析计算技术,包括输入数据准备、任务执行和输出结果的自动化处理;阐述了自适应电网运行工况、外部环境和硬件运行状态的安全稳定分析技术,包括调整应用功能的输入数据和妥善处理安全稳定性交互影响,以及根据分析计算任务要求动态优化调度计算资源。这些技术已用于安全稳定综合防御系统,提高了分析结果的适应性和分析计算的效率,在电网运行规划、计划安全校核、超短期安全态势预测、调度操作安全校核和在线分析与控制等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从生态水泥与普通水泥的概念,着重讲述普通生态水泥与矿渣型生态水泥的各种特性以及与普通水泥在生产工艺、生产费用到对环境的影响分别加以对比和介绍,并对生态水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同时提出发展生态水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5.
“烧柴做饭,火炕取暖”是我国广大农村的传统习惯。沿用多年的旧式灶炕,热效率低,每年要烧掉大量农作物秸秆和薪柴,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民炊事和取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过热器再热器爆漏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热器、再热器爆漏事故严重影响了锅炉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而造成过热器、再热器爆漏事故的主要因素有超温爆管、磨损、高温腐蚀、热疲劳、质量失控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和爆口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过热器、再热器爆漏事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The energy content of final products is made up of two parts: the direct energy content, the energy purchased by the firm making and selling the product; and the indirect energy content, the energy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plies and in the services purchased by the company. The present paper notes from published energy statistics that in both the UK and the USA the industries which extract and refine materials directly purchase far more energy than the industries which convert the materials into final products.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the total, direct and indirect, energy purchased by the UK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confirms the expectations that indirect energy purchases far exceed direct, in the main because large amounts of energy are consum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materials.It follows that minimisation of the energy requir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the products of th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 context of a wider systems optimisation process, in which an industry's suppliers, and in particular its suppliers of materials, are considered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ystem.Some implications of this observation are discussed both from the short and long term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20.
冶金渣综合利用与节能环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以磁选除铁后的冶金渣为主要原料,集成高炉煤气、蒸汽等再生能源生产节能环保的建材产品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能利用大量冶金渣和再生资源、能多途径有效节省能源消耗、避免了冶金渣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和再生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