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用于电子元件散热的集成热管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友  王文 《节能技术》2005,23(6):497-501
本文对应用于电子元件散热的热管换热器在不同的加热功率、不同风量情况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从而得出换热量、总热阻、翅片表面阻力系数、换热系数、总热阻与加热功率及风道内空气肫数的关系,并与市场上的SP-94型热管散热器及传统纯铜散热器进行了比较,发现该热管换热器无论是散热量、平均换热系数还是总热阻都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这种散热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必将有着广泛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求新型冷却介质--纳米流体的换热效果,制备了不同粒子体积分数的氧化铝有机纳米流体,并在车用机油冷却器中进行了换热性能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粒子能够有效提高纳米流体基础液体的换热能力,且换热能力随着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 而增高.在不同温度和温差条件下,粒子体积分数为5%的纳米流体的传热量和换热系数均超过常规冷却介质(水和防冻液).纳米流体的黏度和流动阻力亦随着粒子体积分数增加而增加.当冷、热介质的进口温差不变时,提高冷却介质的进口温度能在明显增强换热能力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流动阻力,并且纳米流体换热能力的增幅要高于防冻液和基础液体.  相似文献   

3.
板翅式换热器在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板翅式换热器应用于吸收式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中,降低燃气轮机压缩机进口温度,提高燃气轮机高温条件下的出力,在国内尚无先例。针对板翅式换热器,简要介绍了结构、布置形式和性能。通过实测的运行数据,对板翅式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板翅式换热器在传热系数、体积、进气阻力等方面,性能优于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值得发展的换热设备。最后提出了该板翅式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间距对散热器模块匹配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车辆冷却系统中多散热器匹配中常出现的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对某型车辆的散热器模块在风洞测试平台上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散热器模块的第一排为中冷器和液压油冷却器,第二排为冷却水箱,第三排是变矩器油冷器。把各排散热器之间的距离调整为0mm、100mm、200mm,分别进行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大间距可以提高散热器模块总的散热量,但对模块中单个散热器的影响差异很大。在设计中可以通过灵活调整散热器之间的距离使模块更加适合车辆冷却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几何、计算模型,对不同环境风速、温度和热负荷进行了塔烟内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场的变化规律,并根据换热器出口面的风量和风温的变化,对影响换热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与风速、布置位置、环境温度及热负荷等因素的有关。随环境风速增加,各换热器通风量下降;迎风布置的换热器通风量最少,背风侧的最大;环境温度高,热负荷小,各换热器通风量少;环境温度低,热负荷大,换热器通风量增加。换热器通风量越多,其换热性能越好,反之亦然。因此,换热器布置在烟囱内外筒间的夹层空间内,能够满足冷却一定的热负荷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中介绍了一种利用工艺中液体冷却放出热量来加热气体的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对液-气换热进行了热力分析与强度,结构的设计计算,以及系统的水动力循环分析,同时给出了实际应用实例,充分说明这种联合换热形式的换热器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流换热理论研究了在真空高压气淬炉中气流的换热特性,分析了影响换热器效率的因素,指出了强化冷却速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内展翅片管及其换热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实验、应用情况,对内展翅片管换热器与普通光管及传统的外翅片管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针对特殊的气——液热交换场合使用内展翅片换热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新型冷却介质--纳米流体在内燃机冷却系统中的换热效果,自行设计了适用于多种冷却介质的传热性能试验台,并根据纳米流体的性能改进了加热方法,以纳米流体、水和防冻液为冷却介质在柴油机机油冷却器中进行了传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冷却介质进口温度为85℃时,纳米流体的换热能力比水和防冻液分别提高了4.6%和19.0%;当...  相似文献   

10.
蔡小伟  周祥军 《内燃机》2011,(1):41-43,48
对不同结构的冷却器水套进行了整机水套CFD计算,获得了机油换热器水套压力场分布、速度场分布和对流换热系数等信息,为优化设计机油换热器水套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优化设计解决了发动机机油温度和水温偏高的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世程 《柴油机》1991,(4):8-12,23
本文全面研究了X4105柴油机采用油冷技术后铝活塞的热负荷状况,提出了“钻孔活塞+喷油冷却”的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油冷柴油机铝活塞热负荷过高问题,为小型车用柴油机采用油冷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简要分析了军用履带车辆柴油机对冷却系统的需求,介绍了柴油机冷却系统设计、匹配、控制及部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提出了未来履带装甲车辆高功率密度柴油机冷却系统研发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整车冷却系统的优化匹配方法进行介绍。首先采用适当的试验方法对相关零部件的性能进行测试,获得完整的性能数据。这不仅可以对特定部件进行全面评价,也使零部件的试验更好地为冷却系统匹配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如果条件允许则可利用CFD的模拟分析手段,整车风洞试验或整车道路试验是整车冷却系统匹配优化的最终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台架试验冷却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用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时,经过持续大负荷运行后,出现过热甚至“开锅”现象,其原因是现有台架冷却系统已无法满足发动机的冷却需求。经过对台架冷却系统分析和重新设计,采取冷却水管外接、水箱开式循环冷却及发动机进水并联分流式机油冷却器,实现水温油温恒温自动控制,成功解决了车用发动机在试验室进行台架试验时出现过热甚至“开锅”的问题;同时为车用发动机台架冷却系统朝着智能化、高效低能耗发展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尽管壳式油冷器已被大量应用,但冷却元件结构进一步优化对改进其传热性能仍有较大潜力。本文介绍了在二维温度场测定的基础上,优化了冷却元件结构,设计了新颖的油冷器情况,试验证明,它对进一步缩小油冷器体积,提高冷却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远 《内燃机》2012,(3):1-2,16
目前煤矿快速开采和连续作业使得煤矿胶轮车用柴油机热负荷越来越高,因此对其冷却性能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为提高柴油机冷却系统的性能,对其进行匹配研究和分析计算,在原冷却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提高了系统散热能力,减少整体功率消耗,解决了原发动机系统出现的高温问题。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在柴油机热平衡领域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7.
An internally reversible and externally irreversible Stirling refrigeration cycle which achieves cryogenic temperatures in a single stage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equations relating the maximum cooling load, working fluid temperatures and power input of the cryocooler are found. These relationships provide a base for practicing engineers to design a new cryocooler.  相似文献   

18.
装甲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空气流动的仿真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一维动态可压缩气体流动方程建立了装甲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空气流动的仿真模型 ,考虑了车辆动力舱内流道几何尺寸、壁面摩擦、散热器传热、风扇做功以及分支流动对冷却气流的影响。对一台履带式装甲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空气流动进行了实例仿真计算 ,为研究装甲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空气流动的性能提供了一种理论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运用AVL公司Cruise软件对客车动力匹配进行模拟计算。该软件将发动机、变速箱、后桥等影响整车动力性、经济性的相关因素整合成一整套动力总成系统。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对于动力总成系统的优化,可以更好满足整车厂对于整车经济型和动力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用密度法自动分离油水混合液,本法是将柴油机出厂实验中产生的油水混合液,用本装置与冷却水循环散热水池系统匹配,实现油水自动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