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来源的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效果,确定了适合该原水的混凝剂,并探讨了混凝剂投加量、pH值对混凝除浊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混凝剂投加量为5.0mg/L,适宜pH为6.8-8.0,在此条件下,对浊度为272NTU的原水,PAC的除浊率超过99%,COD去除率也达到82%以上。  相似文献   

2.
横向流斜板浮沉池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工程设计中采用一种新型净化构筑物——横向流斜板浮沉池,用于处理冬季低温、低浊,夏季中高浊的江河、湖泊、水库水。在同一净水构筑物中根据需要,改变净水工艺,即当原水低温低浊时,采用气浮方式运行;当原水浊度升高(超过100度)时,则改为斜板沉淀方式运行。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池型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某市饮用水水源水作为原水,以O3作为预氧化剂,通过中试试验将气浮和过滤出水与常规工艺进行对比,研究了O3预氧化在除浊、除有机物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经O3预氧化后,出水浊度、CODMn、UV254的去除效率均比常规工艺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同向流斜板沉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同向流斜板沉淀装置,该新技术既能发挥传统技术的优点,又能弥补传统技术存在的构造复杂、布水不均匀、集水困难、池体存在死水区等问题。试验表明,新型同向流斜板沉淀技术对高浊度和低浊度原水都有较好的除浊效果,而且该技术的抗浊度负荷冲击能力较强,适用于雨季出现短时高浊度水现象的西南山地小城镇地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与污泥回流联用工艺对低浊微污染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回流可有效改善沉后水浊度,最佳回流比为60%,沉后水浊度从无回流时的1.91NTU下降到1.51NTU;粉末活性炭与污泥一同回流能改善滤后水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投加高锰酸钾进一步提高了处理效果,污泥回流则强化了高锰酸钾的助凝除浊效果,使有机物去除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常规水处理工艺低浊除藻是自来水行业技术难题,水体中容易形成大量的白色粘稠漂浮絮状物,造成沉淀池斜管堵塞,滤池滤料板结,产水量下降,能耗药耗大幅升高。投加粘土助凝剂进行生产性试验,表明将原水浊度调节至50-80NTU时,除藻效果明显,上述问题能够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7.
气水比对悬浮填料流化池预处理原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浮填料流化池工艺预处理珠江原水,中试规模为210 m3/d,重点考察了气水比对流化池处理效能及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为2.0 h、填充率为52%、气水比为0.8∶1的工况下,当进水氨氮、浊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57 mg/L、43.8 NTU时,对氨氮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6%、28.4%,亚硝酸盐氮的平均积累率为1.2%。当气水比逐渐增大时,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有所提高,但亚硝酸盐氮的积累率和除浊率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厂原水夏季锰超标带来的出厂水浊度、色度超过滤后水的问题,经对比试验和分析论证采用液氯氧化除锰方案.通过在预氧化接触池投加氯,出厂水中锰从原水的0.1-2.0mg/L降低到0.05 mg/L以下,色度从原水的50-80度降低至5度,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同时调查分析了水厂锰的来源及变化,并针对水厂设计以及液氯除锰中需...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行设计的电絮凝一接触过滤组合装置对微污染原水进行净化处理。在连续运行的试验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对细菌总数、浊度、CODMn和氨氮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3.16%~9558%、9746%~9980%、37.02%~5547%和6096%~67.11%。所检测的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电絮凝-接触过滤工艺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适宜处理微污染原水。  相似文献   

10.
深圳水库水厂第二期扩建工程净水能力为12万立方米/日,水源来自深圳水库。根据79年到82年水质分析资料表明,无严重污染,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源的标准,原水浊度在全年中:20度以下占85%;最高不超过300度。 根据以上原水水质情况,经技术论证和经  相似文献   

11.
微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技术处理低温低浊水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依据低温低浊水的特点,对其处理过程中的亚微观传质及絮凝过程中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结果阐明了该技术的可应用性和实用性以及低耗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较低水泥用量180kg/m3,大掺量矿渣粉、粉煤灰研制出C50高强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排碳量仅为88.136kg/m3,是普通自密实混凝土的49.52%。试验表明该混凝土和易性好、流动性保持性好,性能与采用高水泥用量配制出的自密实混凝土相当。该文研究的自密实混凝土大大降低了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排碳量,同时大大降低混凝土成本。  相似文献   

13.
增效澄清池处理低温低浊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增效澄清池是一种将高效接触絮凝和斜管沉淀有机组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采用此工艺处理西宁市低温低浊水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PAC投量为7~9 mg/L、PAM(分子质量为10 000~12 000 ku)投量为0.45 mg/L、混合池搅拌强度为600 s-1左右、网格反应池的搅拌强度为30 s-1左右、搅拌反应池的搅拌强度为120~160 s-1、污泥回流比为1.47%~1.9%,在此条件下,澄清池的出水浊度可控制在1 NTU左右,对CODMn的去除率为25%以上.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太原市呼延水厂出水浊度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了絮凝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厂原水属低温低浊水,有机胶体较多,絮凝效果差,其根本原因是絮凝剂投量不足.进一步的试验表明: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以活化硅酸为助凝剂,除浊效果较好;活化硅酸的投加时间对絮凝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以快速混合用时1min、聚合氯化铝投量为15 mg/L、延迟30 s后投加0.5~1mg/L的活化硅酸(以SiO2,计)为最佳运行条件;滤池反冲洗排水回流至配水井有利于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并可节省絮凝剂或助凝剂的投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市集中供热配套工业水厂项目,根据原水水质报告及用水指标要求,对低温低浊微污染水源处理工艺的难点进行分析,确定工艺技术路线和主要处理单元的选型。  相似文献   

16.
低碳建筑的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低碳建筑的含义,回顾了国外对低碳建筑发展的部署以及研究状态,最后从宏观政策和统筹管理、技术发展路线图、相关配套服务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低碳建筑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锰酸盐、预臭氧化低温低浊水的效能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考察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预氧化与臭氧预氧化的助凝除污染效果,结果表明,投加少量的PPC(1.5mg/L)即能获得显著的助凝除污染效果,不仅降低了出水浊度,而且提高了系统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低投量(1.8mg/L)臭氧能够提高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但没有表现出助凝效果,而且增加了出水浊度及铝、锰浓度。通过色质联机分析了水中小分子有机物的组成,并测定了胶体的表面电位,探讨了两种预氧化工艺的除污染特性。  相似文献   

18.
邹涛 《江苏建筑》2011,(4):116-117
以真实的案例为背景,通过对不同的观点的评析,对低价中标予以警示。  相似文献   

19.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中的若干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低应变法检测桩身质量在应用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并结合实际给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利用低温余热的低沸点介质发电系统,可用于回收200℃以下余热。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