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天航 《建筑师》2013,(2):97-100
唐代己采用材份模数设计方法进行房屋营造,但唐代材份制度的内容却至今不甚明了。文章以木构建筑遗址作为切入点,通过对遗址中残留构件——柱础石的分析,找到还原唐代材份的途径,并推导出唐代木构的材份序列。  相似文献   

2.
张果  刘玉 《建筑创作》2012,(1):100-103
含元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南起第一座殿宇,皇宫前朝三大正殿之首,规制宏伟,地位尊崇。前朝区严格按照中轴线对称布置。含元殿遗址保存比较完整,埋藏丰富,是唐代建筑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整个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重心、地标性景点,这一区域的遗址保护及景观设计对于大明宫遗址公园整体景观设计具有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王天航 《华中建筑》2012,(11):135-137
唐代木构建筑是建筑史研究的重点之一,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研究内容颇为广泛,但鲜有涉及木构建筑用料量问题。而此问题实为联系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最为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木构建筑研究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对唐代木构建筑理论研究及建筑遗址的复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该文运用三种方法对唐代木构进行考察,发现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一是观念不同;二是繁简程度不同;三是应用范围不同。联系在于可将三种计算方法统一到同一个数学表达式中。  相似文献   

4.
唐代大明宫翰林院设立于唐初。史载文字中,仅叙其位置在宫内的麟德殿之西,然而始终未得图绘印证。1980年至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队对大明宫翰林院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布了翰林院的考古报告。本文主要以唐大明宫翰林院建筑遗址的考古报告为依据,参照历史文献和相关建筑复原资料,运用建筑复原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与推导,讨论翰林院的建筑形制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进行研究性复原。  相似文献   

5.
梅庵,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肇庆市梅庵岗上。相传唐代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经过此地,曾经插梅为标识。五代在此建庵,命名为“梅庵”,以纪念六祖慧能。 梅庵现存主体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和六祖殿,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大雄宝殿的半拱梁架保存了北宋木构特点,该殿建于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是岭南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在长江以南的现存木构建筑中,排行第二,仅次于福州华林寺大殿(建于乾德二年,即公元946年)。  相似文献   

6.
陈静 《建筑创作》2012,(1):160-161
文化名城西安,盛唐时期的古都,大明宫是其辉煌历史的一部分,仅仅是看了含元殿遗址里的柱杵,就可以想象出这所皇家院落的建筑之精美,单单是记了御道390m宽600m长的数字,就可以感受到这所大明宫的气势之恢弘。大明宫是国家遗址公园,遗址公园设计最重要的首先是保护遗址,合理设计就是对历史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肖旻 《南方建筑》2024,(3):42-48
对以材份制度为代表的中国中古时期木构建筑模数制研究,提出了以足材而不以份为模数单位进行探索的思路。基于前期尺度规律研究案例的经验,对南禅寺大殿给出了基于足材模数单位的尺度规律解释,与现有整数尺模数或份数模数的解释形成竞争性观点。强调栱长指标在尺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其研究潜力,将建筑开间、椽架、出跳、转角构造、立面比例等问题通过栱长尺度进行会通阐释。南禅寺大殿作为年代最早的木构建筑,其尺度规律研究有重要的史学标尺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红  陈纲伦 《华中建筑》2004,22(B07):A0015-A0016
从木构遗址定性的争鸣谈起,论述了作为建筑遗址,所反映的建筑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柳青 《华中建筑》2003,21(3):92-94
作为一部产生于中国古代文化转型期——宋代——的建筑典籍,该文锁定在该典籍对于木构体系完型的问题上,并由此而提出:“材份制”是中国木构建筑体系文化的中轴这一命题,以此来纪念这部伟大著作的问世900周年。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设计》2011,(4):125-125
西安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博物馆区位于遗址公园西南侧,紧邻东北侧的含元殿遗址。其总建筑面积100000m~2,由40000m~2博物馆、50000m~2科技馆和10000m~2主题电影馆组成。建筑采用堆土成台的地景式设计手法,覆土建筑的形态谦逊地表达了建筑的形态定位。造型上趋近遗址的北区,强调"地景感",远离遗址的南区则体  相似文献   

11.
整数尺法是东亚早期的一种木结 构建筑设计方法,根据张十庆的研究,这种 方法也适用于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 好的唐代遗构佛光寺东大殿,其复原唐尺约 为29.6 cm。本文从整数尺法的角度对佛光 寺东大殿20 08年的实测数据继续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这栋建筑当初可能曾以1唐尺 =31.46cm的营造尺尺长进行设计和施工, 同时还可能存在一个1/3唐尺的尺度模数。另 外,又因此唐尺尺长作用下本建筑材广刚好 为1唐尺,故本文所推测的设计方案在满足 整数尺法的同时,也是“材分制”设计方法作 用结果的重要例证。文章还深入挖掘了佛光 寺东大殿的建筑技术细节,对认识整数尺法 和材分制的古代建筑设计方法和丰富唐代尺 度史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新生 《华中建筑》2004,22(3):133-136,142
通过对太晖观主体建筑勘察测绘,从一个侧面浅析该建筑的石雕、砖雕、木雕艺术造型,展示太晖观建筑艺术,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法明寺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自唐初建,至今香火延绵不断,虽然目前仅存一殿一塔,但其对云南汉传佛教寺庙建筑研究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本论文在实测调研的基础上,参考法明寺碑文记载及梳理相关史料,结合法明寺的历史发展,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法明寺大殿的建构技艺特征,进一步明晰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在云南边疆地区的传播发展与地方建构技术的灵活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14.
浅识宋材份制与清斗口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宋材份制与清斗口制的比较,分析这两种古典模数制的异同和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5.
井陉福庆寺圆觉殿属于典型的太行山区寺院建筑,有着比较独特的地方做法,虽然地处河北,但具有明显的山西风格。通过现场勘察、研究分析和与清代官式做法对比,介绍福庆寺圆觉殿的地方做法,研究福庆寺圆觉殿的斗栱、椽飞、檐口、屋脊的特殊做法和工艺。该案例可以为研究太行山区明清时期木构建筑的地方做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建筑有两股源头,两根脉络。一个是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另一个在长江流域以及广大南方水网地带。第一次的大融合与建筑高潮是秦汉建筑,经过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建筑的大融合,中国建筑的木构体系已经成型了。第二次大融合与建筑高潮是唐宋建筑,唐朝为建筑的高潮期,宋代是唐以后的一个“整理”阶段。宋的建筑转向细巧,也有条件出现了我国最有影响的建筑规范——《营造法式》,成为这个高潮的尾声。第三次大融合与建筑高潮是明清建筑。这一次交流融合的规模较小,主要表现在各民族之间、南北之间。明清建筑已经表现了成熟期过去以后的那种深思熟虑,更加条理化、制度化,中期那种雄浑伟大的气魄。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ideration to the design of 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Hanyuan Hall and Linde Hall of the Daming Palace. Based on in-depth study on their existing conditions after archeological excavation,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s in terms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sites, the restoration research of existing bases and superstructures, the requirement of site open exhibition, etc., it proposes the design to restore the rammed earth bases by surrounding them with bricks and stones or rammed earth. Besides the 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the site of Hanyuan Hall bases, it also integrates the features of landform there to design the 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of brick and tile kiln of Tang Dynasty within the relic area. Under the condition at that time, a semi-underground small exhibition center is designed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height difference of base side slopes,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 of exhibition, and meanwhile preserving the overall landscape of the si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esign of protection project with archeology as well a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eritage preservation is a brand-new probe into site protection design.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