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对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设计的研究大多只关注设计手法层面,而很少探讨其设计模式的发展演变特征。本文通过剖析古代都城规划实例,揭示出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设计发展的六个阶段,并着重分析了夏商西周、魏晋隋唐和明清三个具有里程碑性质阶段的城市中轴线设计特征。  相似文献   

2.
《考工记》对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发展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工记》对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发展过程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使宫(皇)城内部的宫殿轴线延伸出宫城从而与城市的道路轴线重合,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都城中轴线;二是规定了宫殿在中轴线上的排列顺序;三是对中轴线自身内容和空间的发展过程的影响。此后各代对它都有过不同的丰富和贡献。“择中论”是我国古代社会统  相似文献   

3.
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的申报筹备工作始于2011年,并于2012年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近期也成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重点工作。本文旨在通过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和北京中轴线自身发展历程的回顾,简要分析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的界定,从世界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要求出发,浅析作为文化遗产的北京中轴线当前在保护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5,(9)
<正>明中都是明朝营建的唯一一座完全按照规划意旨设计建造的都城,其规划形制之高、设计布局之严整和建筑艺术之精巧,在整个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史上都十分罕见。通过对明中都规划设计布局的详细分析发现,其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形态特征为中轴线布局。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明中都未能作为都城启用,并最终因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而逐渐消逝,只留下些许残垣断壁的遗址,但是其成熟的中轴线设计思想和手法却被用来作为参照范本应用在南京城改建与北京城营  相似文献   

5.
从蹒跚学步的孩子沿着轴线走动始,轴线事实上成为了校准线.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虽没有明确提到"轴线"一词,但纵观中国的传统建筑与城市,轴线的存在确是明显的.我国古代都城犬都较为方正,在南北方向上多存在城市轴线且基本上位于城市中心.  相似文献   

6.
纵观中国的传统城市,对轴线的刻意追求和创造与整个城市的布局密切相关。即按照一个理想范本,不断探索表现集权统治和宗族礼法的城市中轴线系统,最终达到美学上的高度一致与和谐。北京传统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建设的集大成者,初步形成于元大都时期,经明清两代的发展建设并保留至今。其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以紫禁城为中心,以景山为制高点,两侧文物建筑众多,空间收放自如,景观变化万千。“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统领整个城市的中轴线,正是北京城市规划的精华所在。城市已迈入21世纪,我们必须认知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轴线在未来发展中的问题,立足于长远的、整体的和具某种理想色彩的战略设想,广泛借鉴国际经验,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和长远的矛盾。这正是此次进行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之目的所在,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理想的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期待。世界上距离最长、最伟大的贯穿全城的7.8公里南北中轴线,曾给古老的北京带来无尚荣光;而今,纵横25公里的恢宏的北京城市中轴线,必将给我们的城市带来更多的梦想。 ——编者北京城市中轴线既是传统的轴线,更是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都城在封建政治的中央集权意志与传统哲学的二分平衡观念作用下,通常呈现出轴对称式的布局形态1.城市中轴线地区是我国古代筑城的精华所在——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无论在体量、工艺,还是功能、地位上均在全城之中首屈一指2;轴向空间系统与轴线建筑体现的形态整体性和场所意义,以及规划建设在时空维度上的成长有序性能够充分展现出古代都城的秩序与威严3.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城市建设历史从古就有崇尚中轴对称的思想,这一思想是与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本文通过对历代相关发展来源的研究,得出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思想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北京城市的实例对城市中轴线在建设中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和营建的历史十分悠久,文化思想厚重.《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据此,我国古代都城的规划设计要突出以帝王为中心、皇权至上的思想.汉、唐以后,我国都城中出现了明显的城市南北中心线.  相似文献   

10.
《消防与生活》2013,(5):37-39
在很早的时候,“中心”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甚至投射在城市规划的理念上。城市中心形似脊梁,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更是这种思想影响下最直观的外化表现形式。北京中轴线形成于元代,明时被向东移动了150米,形成现在的格局,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相似文献   

11.
北京中轴线是明清北京城贯穿整个城市的一条轴线空间(图1),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整个城市的空间基本以此作轴对称布局.然而在中轴线临近北端的地方,什刹三海以其独特的自然形态不仅打破了北京城的棋盘式空间,也突破了中轴线的对称布局.作为中轴线上唯一的公共水景空间(前三海为皇家园林),什刹海也承载着北京市民的日常游憩活动,为中轴线北端带来了无比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由历史都城的中轴线设计想到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锋 《城市规划》2003,27(4):75-78
一个在历史上长期作为全国都城的城市 (以下姑且称之为X市 )正在组织城市中轴线的研究和设计 ,最近听到一些同志议论此事时 ,有的同志提出中轴线是历史上封建皇权和等级制度的象征 ,现在再来大做文章 ,是否有必要 ,如何以“代表先进文化”的理念来认识 ?而有的同志认为任何大城市特别是首都城市都需要以一个宏大的景观来做空间上的表现 ,见仁见智 ,各有道理。我没有参与X市城市中轴线的研究和设计 ,对其设计意图和具体情况未知其详。但使我感兴趣的是 ,几个同志的一番讨论实际上提出了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 ,即如何认识历史上形成的建筑和城…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究了中国元明清三朝的宫殿布局,主要从三个朝代宫殿的南北中轴线及其上分布建筑入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传承与发展。以期更加有利于弘扬我国的古代建筑文化,吸取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对古建筑语言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上的运用产生启发。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及形成原因,探讨了中轴线发展中存在的交通组织混乱、整体协调性差等问题,并与巴黎城市中轴线做出对比,提出了未来保护与修复、新建设计与改造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万象城市中轴线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豪杰 《华中建筑》2008,26(9):156-158
该文基于城市设计视角,对老挝首都万象的城市中轴线进行解析,通过对用地功能布局、建筑艺术、街道、开放空间等内容的分析,多角度阐述了万象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观察中国古建筑遗址,从城市遗址发掘后的考证可以发现,无论是建筑单体、建筑群体,还是城市,都有一条中轴线.北京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传统礼制规划建造的城市,其主要特点便是城市的中轴线.北京中轴线已经启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7.
林树森 《城市规划》2012,(6):39-46,73
总结了广州城市新中轴线规划、设计、建设决策的全过程。以实际案例讨论了总体规划、行动计划、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探索城市关键地区的城市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获得理想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范炳远 《建筑》2023,(8):80-83
一、北京中轴线的价值核心北京中轴线是指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其始建于13世纪(元代),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并在20世纪实现了公众化转变,历经750余年。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经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正阳门,东西两侧分别对称布局着天坛和先农坛;正阳门向北为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外金水桥和天安门,天安门东西两侧分别对称布局着太庙和社稷坛。  相似文献   

19.
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城市营造的重要基准与依托,是 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和中国智慧的典型代表。北京中轴线作为中 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巅峰之作,其确立、发展、营造与绿 色空间息息相关。在文化自信、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发展背景 下,绿色空间不仅是北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重要的空间构成要 素,更是传承东方智慧、展现首都形象、体现时代发展的重要 载体。基于历史文脉演变、中轴营城模式和现状发展评估等研 究,提出北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绿色空间的发展重点,为保护 好、传承好、利用好重大历史文化遗产,明确发展路径,形成 了一套“HSSD”研究技术方法与规划逻辑体系,为风景园林 在文化景观领域的相关规划与研究提供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管仲城市营建思想及其历史贡献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仲是春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历史功迹是多方面的。从现有文献资料的考证可知,他在历史上最早以科学、系统的观点论述了城市营建问题。形成了较先进的城市营建思想体系。本文从《管子》一书入手,就城市功能、分级、密度、选址、型制、布局和防洪等方面探讨管件的城市营建思想,再顺着城建史发展脉络,分春秋战国、秦至西汉、东汉以来三个历史阶段,对管仲城市营建思想的历史贡献作了探析。这对于正确认识古代城市营建思想的历史价值,继承和发扬古代城市营建思想的精髓,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