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收集、展示和植物造 景的园林形式,在植物园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藤本植物因 其独特的观赏特征、生长习性及生态效应,近年已成为城市 园林绿化的重要造景材料。在分析华南植物园藤本植物专类 园建设背景、园址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其功能定位,提出了 科学性、功能性、地域性、艺术性及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 确定了“一轴、三线、三点、五片区”的总体规划布局。在 文化线的园林构图及造景上,重点阐述了三大主题景观节 点——帷幄疏影、西关居、文昌亭的设计理念及其园林建筑 风格,探讨了岭南传统建筑、小品及文化在构建地域特色园 林景观中的作用;在植物线的园林造景上,简介了各景区的 植物布置方式及组景模式;在科普旅游线的组织上,介绍了 园区的园林小品造景意境及科普设施布置形式,以期为中国 藤本植物专类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梅花与园林造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薇 《中国园林》1999,15(1):65-68
梅花作为中国传统名花,是园林造影创意的宝贵资源。本文在分析了梅花独具魁力的景观效应的基础上,通过对梅花利用于古典皇家园林,第宅园林,寺观园林,梅花专类园以及城镇绿化的考察研究,论述了梅花在古典园林中的造景作用,进而对梅花在现代园林造影中的利用提出了构想和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苏州工业园区白塘植物公园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旭 《中国园林》2008,24(4):16-20
苏州工业园区白塘植物公园是以植物为主题的公园,在研究同类型的植物专类园、园艺博览园等以展示植物为题材的公园基础上,在设计上更强调植物造景的艺术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在植物布置上,既运用中国传统园林以山水为构架的自然形式,又采用西方传统园林规则式的园艺栽培形式,尽可能展示植物多样的配置方式。在植物的科普教育上,更突出体验感和生动性。在现代城市公园越来越强调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下,积极探索了植物素材的运用和造景手法。  相似文献   

4.
《安徽建筑》2020,(2):51-52
景墙是外部空间形成中的竖向限定要素,也是室外造景重要的构景元素,在外部空间设计中具备结构功能、形成景观载体、组织空间和文化渲染等作用。文章探究外部空间设计中景墙造景手法,指出景墙造景中主景与背景、隔景与障景、框景与漏景、影景与朦景、题景与意景等设计手法的运用方法和技巧,旨在更好地使景墙设计服务于外部空间需要。  相似文献   

5.
李飞 《中国园林》2008,24(6):85-90
雪因“雪的比德”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冬季常用的借景对象。从“借雪入景”和“因境造景”2个方面论述以雪为主题的造景手法,借雪入景是因借山川、植物、建筑等雪后之景,因境造景是通过花、水、石头、声音等不同环境营造雪的意境,并对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了详细论证,指出这些造景手法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明友 《风景园林》2018,25(8):106-109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传统园林理景设计,有人说其步移景异、千变万化,也有人认为其大同小异、千篇一律,两种认知差异巨大。研究发现,经典的传统园林理景设计都是局部流动性与整体一致性高度融合的;流动性设计使园林造景富有变化和韵律,整体性设计使园林空间具有完整而独特的审美主题,二者相辅相成;只有深入理解传统园林的景境设计方法,才能更准确地解读其艺术审美特色与文化价值,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浅谈传统园林中的漏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技术艺术以及人文精神的深刻升华和集中体现,它是通过建筑、花木、山石、水体等物质元素的使用,以及各种造园手法的综合运用来营建、浓缩自然山川景色。本文探讨传统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造景元素--漏窗的型制、位置以及窗芯图案,并且探讨它所代表的文化象征意义,以及所创造的复合空间境界和多重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9)
济南大明湖作为济南市重要的大型绿色开放空间,采用了多种多样的造景手法,并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探析造景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根源对济南地区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义深远。该文运用文献分析和现场调研的方法,从造景特色与文化内涵两个方面梳理大明湖的发展脉络,从水系处理、建筑布局、植物运用和地形处理四个方面探析大明湖的造景特色,并从泉水文化、名士文化和民俗文化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大明湖园林文化内涵,研究得出大明湖园林文化与济南地域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6)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灵魂,意境的灵魂是通过四大造景基本元素——建筑、山石、水和植物体现出来的。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利用四大构景元素进行组景,从自然中来,到创造理想的自然,即"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相似文献   

10.
基于苏州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特点,以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为例,着重对其空间布局以及造景手法进行分析,得出其空间布局采用复杂的空间序列通过藏与露、疏与密、虚与实等方法使其各个空间彼此渗透、对比而又衬托以此来达到优美的景观视觉效果。造景方面则主要采用了借景、对景、框景、漏景等手法,以期使中国的传统造园文化在现代设计意识中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1.
尚书静  孟祥彬 《中国园林》2007,23(12):75-79
彩画是中国园林建筑的重要装饰艺术之一,其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以园林建筑彩画为研究对象,从彩画的基本特征入手,对彩画的沿革、分类及其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彩画在园林建筑上取得的艺术成就加以研究分析,从构图、图案、色彩、主题、施工方法等不同角度探究了彩画在园林建筑中的创新与发展。目的在于引起读者对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彩画的重视,以此创造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体现民族传统的园林建筑彩画艺术。  相似文献   

12.
北京传统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是中轴线的重要组 成,与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共同构成中轴线的遗产本体。中轴线 园林绿地是北京老城历史累积叠加形成的具有生命的历史文化遗 产,对北京传统中轴线申遗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研究传统中轴线 遗产区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厘清了不同时期园林绿地在有形要 素“位置与格局”“建筑与景观”和无形要素“功能与传统”三 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得出中轴线园林绿地的五大历史遗产 价值。结合中轴园林绿地的历史遗产价值和保护现状,提出传统 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梅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木,具有独特的美学鉴赏价值,同时寓意深远,在园林景观营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从梅的色、形、味等景观要素以及人文内涵等方面入手阐述梅的景观特征,并通过分析梅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景观表现特征,总结从古至今在我国园林中梅的景观营造立意、布局和配置等景观理法,最后凝练梅在中国园林中景观的香境、色境、生境和意境四大营造手法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中国传统自然观为思想基础,利用西方“场所精神”的理论方法解析中国古典园林。从生成“场所”的环境客体(包括建筑类要素和自然类要素)与感知主体(包括对空间的流动体验和对文化的多维认同)两个角度分别讨论了中国园林的空间构成和精神内涵。阐明了中国园林中的时空环境营造与体验者行为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揭示了传统自然观对当代建筑的场所营造及空间艺术表现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京)园林博览会北京展园可谓以小见大,设计浓缩了北方古典园林主要的古建要素。园林立足于通过传统建筑形式、工艺、构造特点展示,介绍清代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让大众了解清代古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意境营造入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中国传统园林造景之意境营造的常见手法,阐述了现代园林造景中意境营造如何继承与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宁  任牮时  王健 《工业建筑》2007,37(11):9-11,24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发展。作为工业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型,工业园区的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华立仪表园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分析工业园区设计中如何对自然环境、建筑创新、企业形象、空间组织等多方面需求给予适宜的解答。  相似文献   

18.
李江宁 《中外建筑》2013,(10):118-119
梅山文化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宗教、民俗和建筑等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对梅山文化园的寨门、梅园、农家小院、博物馆、景牌楼等典型的人口景观具体分析,指出在入口设计时应当合理地结合梅山地区的地形地貌、自然气候、土壤植被、文化内涵、建筑形制、表皮肌理等综合元素,才能使其地域性得到充分表达,并更好地指导今后梅山建筑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9.
首先阐释了现代中国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关系,把现代建筑视为由建筑形态符号、色彩符号、材质符号、空间符号等元素组成,并深刻阐释了将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方法与途径,从而实践一种新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0.
1949年以后,我国建设了许多公园,随之出现了新功能的景园建筑,传统类型的景园建筑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导致了现代景园建筑的产生和发展。现代景园建筑从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现代式和民居式这两种基本的类型,它们在1970-80年代成为中国景园建筑的主要形式。无论从中国建筑史的角度还是从建筑创新的角度,这批现代景园建筑都是一笔宝贵的遗产。然而,与许多1949年以后设计建造的中国新建筑一样,它们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随意拆毁,对它们的研究和整理工作在今天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