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几个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大学生在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指出智力教育、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和实践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四个重要环节。论述了重视智力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扎实的基础 ;加强素质教育是培养浓厚创新意识的氛围 ;强化个性教育是激发培养创新意识的内力 ;注重实践教育是探索培养创新意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创新教育理论、强化实践教育、加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等创新教育实践模式的改革措施,以满足目前社会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如何使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本科教育阶段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重要研究课题。总结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多年来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对如何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传统本科建筑学专业建筑师业务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而轻视创新创业、人际交往和管理等综合能力培养。基于该现状,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从当下建筑学学生能力与行业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和职业规划多元化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出发,提出了双创型工作室建筑实践教育模式。该模式以专业实践教育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为模块,以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为保障,以培养“专业实践型+”多元化建筑人才为目标,以期推动高校建筑学科实践培养体系改革,提升建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5)
在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项目组探索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实验技能大赛整合及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引领,从高等实验教学项目开发、工程设计课程建设及实验技能大赛设计出发,构建了适合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势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创新实践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协同化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创新实践培养体系。教学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对于营造研究生创新氛围、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3)
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的实践培养过程监控体系,强化各实践过程的实施管理,是保障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培养过程监控体系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实践、专业认知实践、综合实验设计、企业顶岗实习、横向技术咨询、纵向科技创新等,阐述其各过程的运行实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86-90
由于乡村小学科学教学普遍存在师资不足、创新创造能力缺乏等问题,培养创客型乡村小学科学师范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客教育视野,通过对乡村小学科学师范生培养模式进行探究,提出了基于"创新教育实践共同体"的联合培养模式,并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全科)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例,对此模式进行阐释。研究同时介绍了目前的实践进展,为新时代下乡村小学科学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服务模式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6)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规模持续扩大,基本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性转变,但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始终是教育发展的一个短板,制约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前进。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于构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呼声愈发高涨。鉴于此,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谈建筑工程专业的教育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对学生加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鼓励学生敢想、敢干,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1)
本文从信息类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规律和要求出发,确立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将TRIZ创新理论和CDIO教育理念相结合,运用TRIZ创新方法改革工程教育和创新实践,改革CDIO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工程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培养创新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结合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现状,利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三个维度研究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相关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中创新能力外在条件的权重最大,教学因素与导师能力是重要因素;经费投入与培养管理过程质量正向相关;专业实践环境条件与创新目标达成度正向相关;激励政策对科研辅助条件有直接正向影响;成绩考核体系和心里驱动是创新动机的重要要素。提出加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费投入,多元化筹集人才培养经费;健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培养制度体系,科学设置专业实践项目,积极培育良好的实践环境;建立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与考核政策,完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与监督管理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工科研究生是进行科研实践的主力军,其创新能力不仅关系着高校的创新水平,也对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情况不容乐观,现行考试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科研创新氛围等都对其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培养工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建立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构建了"三平台、两能力、一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了该体系的设计模式、运行方式和取得的成效,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实践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实现了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工科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毕业设计课程相结合,从毕业设计选题、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组织、过程管理和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毕业设计进行了教学改革,构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该教学体系能明显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拔尖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在应用型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探索出"课外—课内—课外"和"全员—拔尖—全员"的"双回归路径"。该培养路径能够以点带面、以老生带新生、以优秀学生带动普通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主动性和参与面。"双回归路径"的构建:一是从顶层设计入手,科学创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二是为学生搭建合理有效的赛教相融的创新平台,促使创新能力培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三是优化选拔机制,分类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确立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培养效果。以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为例,从学生的竞赛获奖、创新成果质量和数量、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反馈和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等方面,阐述"双回归路径"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建筑学专业的室内设计基础教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就我系近年来以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为依托,进行室内设计基础教学系统的建设与改革,以及教学创新中所采用的过程化教学模式加以研究,探讨在建筑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学科的专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如何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室内设计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基础,探索建筑学学科专业中室内设计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以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为目标,理清专业发展总体思路,以专业评估为契机,围绕"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线,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深化第二课堂教育以及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等一系列相关举措,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技术、管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运用AHP法,针对温州龙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实际,建立了分析模型,选择出了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6个主因素产品结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家素质、产业组织水平、企业制度及企业获取市场信息能力,通过对这些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龙湾下一步发展要从产业提升、招商引资引智、区域技术和组织创新能力提高、区内外市场的开拓等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9.
以"提高学生工程素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服务学生就业市场"作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主线,构建具有验证、综合、创新三大功能的自主型计算机教学体系,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氛围教学方面,分层面加强计算机教学,提出具体实施步骤,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