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朱博 《华中建筑》2008,26(2):39-42
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界兴起了一股“后现代主义建筑”热潮。1980年起,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和作品开始传入中国。该文对后现代建筑在中国出现的背景、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后现代建筑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2.
李秀秀 《建筑师》2019,(5):14-18
以"功能"一词的使用而不是词义为线索,梳理其自1930年代进入中国建筑语境到1950年代,从传播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与现代观念的一个重要概念,到脱离现代建筑语境,成为一个与中国建筑观念讨论密切相关的概念的演变过程,揭示"功能"的实用性属性,使其在对传统建筑、形式主义和复古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比较,试图对其局限进行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周鸣浩 《建筑师》2014,(3):51-63
本文回溯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转型过程中核心概念"环境"一词在建筑话语中兴起的背景,揭示了这一概念的兴起背后所隐含的建筑学本体观念的转变,并通过"风景旅游建筑"、"环境心理一行为"、"环境艺术"、"文脉意识"等四个方面来揭示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与20世纪80年代的设计实践及学术探索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9)
吕彦直为中国建筑的传承与复兴倾其一生,他的传世之作中,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最具代表。吕彦直所处的年代,因国内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受到西方强烈的冲击,在当时国内的建筑界,效仿欧洲的建筑设计已成为潮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中国建筑的文脉。吕彦直的出现,使当时的国人看到了"西学中用"的典范,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也是中国建筑设计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商梦琦  时匡 《华中建筑》2014,(11):28-32
作为当今中国建筑界的"中流砥柱",无论是从社会时代的大背景,还是从个人知识结构、精神向度上,60年代生建筑师呈现出与50年代生、70年代生不同的特征。该文选取两位有诸多共性和个性的60年代生建筑师——马清运、刘克成作为研究对象,将个体放入共同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西部,通过剖析两位建筑师在西部的代表作品,尝试从个人发展轨迹、文化层面和教育背景,分析出两位建筑师面对地域建筑不同策略的成因。同时,试图从个人化的视角,来总结和归纳两位建筑师在面对城市空间文脉和本土实践探索上的共性和个性,梳理60年代生海归与本土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实践的不同策略,进而探讨60年代生建筑师的一些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中国建筑界对西方建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解构建筑思潮已被介绍进来。它呈现着同我们所习惯的建筑艺术迥然相异的形式外貌和理论观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西方建筑,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探新活动、20年代的现代建筑革命和60年代的后现代建筑勃兴之后,又面临着一次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建筑生机勃勃的20世纪80一90年代,程泰宁的建筑作品因其富有文化意昧、尊重地域特征,设计风格清雅精致,功能空间舒适得体,迅速脱颖而出,得到了建筑界众多著名学者的高度评价。回望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在"现代化"和"中国化"(或说"本士化")的主题上盘旋  相似文献   

8.
(一) 80年代优秀建筑艺术评选揭晓已一年多了,对于这一活动,不知何故,建筑界并未有太多的反应,除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外,尚未见到有关的发言和评选,我惊诧于建筑界的沉默。认识自己是成熟的标志,时代也到了逼迫我们客观地分析自己、看待自己的时候。记得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上有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将其奉为“阿波罗”神谕。的确,敢于解析自己,认识自己是需要勇气和努力的。我想,  相似文献   

9.
世界进入了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更迭,在建筑界也出现了继20年代新建筑运动后,又一场建筑观念的革新。其来势之迅猛,内容之纷繁,堪称历史空前。在人类历史上,重视生存环境,美化建筑环境,特别是人造的城市空间,已成为世代的历史追求。在历史上,每个繁盛时期曾出现过一批凝聚着匠师智慧、心血的建筑精品,为人类  相似文献   

10.
袁山 《建筑技艺》2012,(5):240-241
1当代中国建筑创作面临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封闭了几十年的大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突然打开,人们在兴奋中消化与吸收外来建筑思潮的有益成分,中国建筑界的建筑理论与建筑创作水平迅速提升,特别是改革开放前沿岭南出现了广州"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白云山庄"等一大批代表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优秀建筑作品,它们基本上出自本土建筑师之手,  相似文献   

11.
袁山 《城市开发》2012,(14):66-67
<正>当今我国的建筑设计如何沿着"本真建筑"之道,提升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走我们自己的路、走本真建筑之路?上世纪80年代,国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打开,中国建筑界也受到"现代主义"、"国际式"等境外建筑思潮的冲击,旧框框被打破,人们在兴奋中消化与吸收外来建筑思潮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12.
王澍荣获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对中国建筑界来讲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作为和王澍近8年的同窗好友,对他表示祝贺!也为中国建筑界感到骄傲!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解说王澍获奖的原因:"讨论过去和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重要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两者之间的矛盾,并演化成能够植根于历史并能面向未来、永不过时甚至具有世界性的建筑。"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思想图景里,观念的话语被不断地"叙述"和"重构"。反思80年代中国建筑学的学术环境、思想状况和观念演变,对今天观察和评介当代实践和历史理论研究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文章以建筑专业期刊文献的话语生产为线索,围绕80年代建筑学科内部讨论较多、论争活跃、话语生产密集的事件主题,聚焦建筑媒体对重要学术会议的主题、决议与论争和建筑理论与创作思想的热点议题两个方面的报道.归纳和分析建筑专业期刊的文本话语,以此呈现当时的热点议题及其论争下学科内外的学术景观和中国80年代建筑观念演变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新建筑》2021,(2)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建筑界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建筑思潮和西方战后多元现代建筑思潮影响下,发展了现代模仿传统建筑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这一复杂历史背景下的设计方法探索,延续了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中"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的二元要素特征,发展了民国时期"新民族形式",与密斯晚期风格、典雅主义、粗野主义、日本新传统主义等现代建筑设计流派产生紧密联系,是台湾现代建筑纳入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框架的重要途径与表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原广州市设计院副总建筑师蔡德道的访谈,回顾了在上世纪60~80年代在我国建筑界作出杰出贡献的"旅游旅馆设计组"之始末,探讨了从岭南现代建筑的一代宗师夏昌世先生身上所获得的教益与经验,并阐述了现代建筑在中国的若干轶闻。  相似文献   

16.
批评为何?     
《建筑与文化》2011,(4):6-11
《建筑与文化》杂志自2011年第4期开始正式设"建筑批评专栏",由王家浩主持。专栏每期内容,将选择一个中国建筑界的具体现象为话题,邀请与话题相关的建筑界与批评界人士,以"微博体"的形式,从对现状的诊断到开放的可能性的探讨展开提问与回答。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话题的讨论,不仅可以折射出中国近三十年以来的其他相关文化领域的发展状况的共相,也形成一个"正在发生"的建筑批评力量,深入探讨中国建筑批评的现状及未来实践的可能。本期内容特别采用"刊中刊"形式,以独立、醒目的版式风格,呈现了我们对建筑批评所进行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闵晶卢  永毅 《时代建筑》2014,(1):152-157
"空间"无疑是现在中国建筑学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语。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中的"空间"话语进行回溯,文章试图展示"空间"的概念是如何导入中国并得到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中国,有一种建筑活动相当频繁,这个活动有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叫"外观装修",在建筑界被称为"立面改造"。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改造建筑表皮的外观,是建筑表皮更换活动中的一种最常见和最普通的类型而已。随着中国各大、中、小城市既有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建筑师来说这种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建筑现象。  相似文献   

19.
Contextualism一词在建筑中的真正含意是“建筑的环境化”,而不是什么“文脉主义”。所有借“文脉”两字发表的议论都是牵强附会的。希望建筑界树立起认真弄清楚新名词的严肃学风。文章对最近正在流行的现代建筑死亡论,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议论提出了批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冯纪忠先生建筑文化精神的研究,特别是对冯纪忠"以人为本"的公民建筑设计思想的分析,提出了建筑如何实现与古为新问题,即建筑理论的思维空间视野要扩大,不能只是在建筑范围内打转转,要从大科学的角度观察建筑问题,所谓走出建筑学;走出建筑学界的象牙塔,建筑是全社会、全民族和全体公民的建筑,需要建筑界内外的共识与合力才能改变中国建筑的落后面貌,只靠建筑界的自治自为是不可能再创辉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