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6篇
水利工程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城九镇”计划是市政府为有序推进城镇发展,努力构筑特大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城镇体系的试点项目。“一城九镇”大部分引进海外建筑规划师的设计,创造不同城镇的风貌和“异国风情”,引起业界和市民关于模仿和创造的争议。本文以“浦江新城”为例,讨论海外建筑师在中国实践中的现状情况、解决当代中国问题、创造新规划和建筑模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沉陷回归线型的选择对于单向排水的饱和粘土心墙,其固结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有如下形式:Q=1-Ae~(-Bt) (1)式中A是常数,B与因结系数、排水距离等因素有关.如已知最终沉陷量S∞,则不难得到某时刻t的沉陷量S:  相似文献   
3.
田太湖风成波对新建环湖大堤工程的长期作用而出现的消浪芦苇带生长萎缩,大堤脚淘空,挡墙失稳等问题。通过风浪分析,论证了环湖大堤及其挡墙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冲淤加固堤脚,抛石加固挡墙基础,拉筋处理风口挡墙等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上海在21世纪初提出的“一城九镇”计划曾经在业界和传媒引起较大反响。本文从规划演变和文化深层审视“一城九镇”的动机和形成。作者认为,上海要继续担当区域领导者的角色,会积极地认同西方“他者”,疏离其所处的地方环境,同时努力成为东方的“他者”。即主动的对外拿来主义,对内陌生化。这既是一种文化策略,也是一种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5.
“构图”作为布扎建筑设计的核心,被认为与美院经验主义教育密切相关。随着布扎教育的没落,“构图” 也逐渐让位于现代建筑设计方法。但作为设计方法学的一部分,它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在“布扎”向现代建筑转型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构图”的适应性要点,回溯它积极回应中国建筑教育的“适应性”案例, 意图说明重新审视这一设计方法以及布扎教育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若要检视一个城市是否井然有序、健康繁荣、充满活力,那么街道空间无疑是最好的风向标和指示器。正因如此,在16世纪的罗马城,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Sixtus V,1521—1590年)试图通过梳理和设计新的街道空间网络来迈出城市重建的第一步,这一行动造就了对后世城市规划设计影响深远的巴洛克城市空间系统。在他看来,通过塑造笔直的大街、街道汇聚处放大的广场、广场中央作为竖向标志物的方尖碑或记功柱,以及在这一网络中精心安排的、作为视觉  相似文献   
7.
柏林目前的规划策略是对战后现代主义转变的一种对抗。二战以后,受包豪斯(风格)影响的建筑,以车行为主的街道模式以及大量的开放空间参与了城市的重构。在今天.这被认为导致城市缺乏品质,因此规划部门发展了所谓“批判性重建”的概念。该概念针对小尺度的开发,丰富多样的建筑,以及对战前狭小街道网格的再造。尽管东西柏林过去都曾历经现代主义的改造,东部地区在今天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重建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更大。尤其是如今来自西柏林的规划者们认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60年代的建筑没有任何价值。甚至有时那个时代出色的建筑范例也被拆除了,尽管它们对东柏林人身份的辨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周鸣浩 《时代建筑》2005,(4):144-149
作为中法文化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2010中法建筑与城市发展论坛”为两国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对话平台,并对未来中法两国地区发展和建筑创作展现了新的视野。文章从“对话”和“未来”两个角度,介绍了此次论坛的开展方式和研讨内容。  相似文献   
9.
周鸣浩 《时代建筑》2006,(1):154-155
Lotus(意) 第124期庄严场所项目文章用图说的方式描述了开普敦公共空间改造项目的大体框架。城市如身体扎伊尔首都金沙萨市的调查,由Filip De Boeck撰文,Marie- Francoise Plissart摄影瓦尔帕莱索建筑学校 Rodrigo Perez de Arce描述了智利瓦尔帕莱索建筑学校的十分有趣的实验加拉加斯图景由Keisuke Fukuma和Shuhei Endo研究所一起做出了一项关于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贫民区结构的非凡研究  相似文献   
10.
周鸣浩 《建筑师》2014,(3):51-63
本文回溯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转型过程中核心概念"环境"一词在建筑话语中兴起的背景,揭示了这一概念的兴起背后所隐含的建筑学本体观念的转变,并通过"风景旅游建筑"、"环境心理一行为"、"环境艺术"、"文脉意识"等四个方面来揭示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与20世纪80年代的设计实践及学术探索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