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MIDAS/GEN对某大厦钢结构连廊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钢结构连廊在施工过程中各杆件的应力和变形分布。根据分析结果和施工方案,在钢结构连廊各关键杆件表面安装了应变和变形测点,以监控其施工过程中结构杆件位置的应力和变形的变化量。监测结果表明,本工程施工过程各杆件应力和变形实测值与理论值较为一致,施工过程钢结构连廊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网架钢结构常见的施工缺陷进行总结,结合实际工程针对不同的缺陷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加固措施,并验证了整改加固效果.重点采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安装误差和杆件初始弯曲对网架钢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安装误差可能会对网架钢结构造成不安全影响,从网架钢结构的安全性出发应采用有效方法评估安装误差对结构的影响;而杆件过大的初始弯曲将显著降低杆件的稳定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造成此类缺陷,对已有缺陷的杆件必须进行纠正或者更换.  相似文献   

3.
北京工人体育场屋盖结构体系受力复杂,杆件局部受力变化对整体结构影响较大,且由于结构整体性强,钢结构成型前需要构件承担施工过程中的自重荷载。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设置了23个超高组合截面临时支撑体系来承受结构自重荷载。对临时支撑体系整体设计进行分析,同时论述了临时支撑的安装及拆除过程;为了保证临时支撑在安装、拆除和使用过程的安全性,采用MIDAS Gen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临时支撑能有效承受钢结构未成型时的自重荷载,同时安装、拆除和使用过程中临时支撑的位移和应力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拆除施工是一个复杂的时变结构力学过程,尤其是预应力的解除可视作施加在拆除结构上的偶然荷载,将会给拆除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预应力钢结构拆除施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针对一般结构与预应力结构的拆除施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的拆除施工工艺路线,指出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拆除的关键技术问题,可为今后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拆除施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华润万家中心钢结构为大跨度、大悬挑平面钢桁架结构,该钢结构施工时采用临时胎架进行支承,现结构已经安装完毕,需要对胎架进行拆除。为保证结构在胎架拆除及楼面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施工前对结构进行了有限元施工模拟,确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钢桁架关键构件进行应力监测。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采用施工模拟-现场监测的方法可以合理地制定施工方案,从而可靠地保证了施工安全及质量。  相似文献   

6.
《钢结构》2016,(9)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综合馆钢结构跨度大、质量大,结构受力复杂。为了确保综合馆在拆除临时支撑施工过程中结构构件应力处于安全范围内,对钢结构的关键构件在拆除临时支撑时的应力进行监测。施工现场监测采用无线应力监测系统,以避免施工现场布线的繁杂以及与施工现场施工的相互影响。通过采用该系统,有效地对钢结构拆除临时支撑过程中的应力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7.
广州体育馆屋盖钢结构的安装施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体育馆钢结构屋盖的安装施工方法.施工前采用了结构仿真技术对安装方案每一工况进行了模拟验算,施工中采取搭设临时钢支撑,分段吊装、高空拼接成型的方法施工,并在钢支撑拆除过程及拆除后,对结构应力、应变及变形进行了测量,验证结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大跨度空间网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撤除辅助支撑时,网架结构杆件的应力变化情况,对结构施工辅助支撑拆除前后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某大跨度空间网架结构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该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辅助支撑拆除前后的杆件应力变化情况,说明施工辅助支撑拆除过程中网架结构是安全的,其应力虽有变化,但并未造成结构构件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某体育场钢结构屋架为倒三角桁架双层曲面空间网格结构,采用临时支撑、单元起吊、空间组拼的方法进行施工,施工时的临时支撑布置和施工完成后对钢结构的卸载及支撑拆除成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计算机模拟,对不同临时支撑布置、加固及拆除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确定合理的临时支撑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主体跨度为305 m、质量6 000 t和提升高度185 m的大跨度钢结构空中连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利用有限元软件SAP 2000对大跨度钢结构连廊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在进行工序3时部分杆件发生破坏且钢结构的最大位移达342.85 mm。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该项目实际施工情况,采用增设拉索结构的方式进行施工控制。有限元计算结果显示,增设拉索后各杆件内力明显减小,钢结构的最大位移为29.75 mm,拉索最大拉力为2 128.89 k N,各指标均在可控范围内,证明了该施工方法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