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lanning》2020,(2):206-211
冈底斯构造-岩浆带新生代岩浆活动强烈,古近纪林子宗群火山岩分布范围广泛。经过多年的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发现了两类与林子宗群火山岩相关矿床,一类是火山活动有关的矿床,矿床类型为火山热液充填型、爆破角砾岩型等,成矿时代与林子宗群火山岩形成同期,这类型矿床深部可能会有斑岩,如纳如松多、斯弄多等;另一类是后期斑岩体侵入林子宗群火山岩,形成斑岩型矿化,林子群起到盖层的作用,让矿床不受到剥蚀或直接为赋矿围岩,成矿时代较晚,如朱诺、厅宫、岗讲等。已发现的矿床基本都产于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中段南部,未在北部及其东西段发现与林子宗群火山岩相关的矿床。已发现的矿床成矿时代集中于60Ma和15Ma,以火山热液充填型、爆破角砾岩型、斑岩型为主,成矿元素以铅-铜-钼、锌-银为主。对已发表文献数据进行整理,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以及结合该区地质资料,本文认为林子宗群火山岩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阿舍勒铜锌矿床是一个典型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大陆边缘裂谷带是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早中泥盆世火山活动形成了含矿的双峰式火山岩套。矿床产于近喷发间歇期的石英角斑质角砾凝灰岩中,受火山洼地和同生断裂控制。矿床有双层结构,下部有强烈的围岩蚀变分带,矿体内有矿化分带。成矿以喷气-沉积作用为主,经历了后期变质改造、岩浆热液叠加和表生氧化作用,具有岩浆热液与裂谷海水对流循环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闫兴虎 《矿产勘查》2014,5(3):505-510
PLOMOSA银铅锌矿位于墨西哥中南部哈里斯科州火山岩成矿带矿产富集区,区内已发现与构造—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金属矿床(点)12处。文章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可收集到的地质矿产资料,系统地总结论述了PLOMOSA银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分析了找矿潜力,认为该矿床为海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交代)型Ag -Pb-Zn多金属矿床,为该地区成矿预测和地质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梁瑞  白海军  赵军  徐超  张晓梅 《矿产勘查》2012,3(6):767-773
蔡家营铅锌银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为以锌为主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目前查明锌金属资源储量约200万t,平均品位为4.23%,最高49%,其他为伴生元素,矿床成因属次火山中温热液型.其热液矿床“三位一体”成矿因素中的岩浆岩为燕山期火山活动形成的脉状次火山岩——石英斑岩,虽为脉岩,单个脉体规模均较小,能量较低,但因其分布密集,深部与岩浆源相沟通,亦蕴含较大的热能及成矿物质,对形成较大规模的多金属热液矿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认为,在地层、构造条件适宜,虽地表未发现较大规模的岩浆岩体,但脉岩密集分布的区域,也具有寻找大型热液型矿床的远景.此问题的探讨希望对今后的区域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粤东地区银矿资源丰富,类型齐全,火山岩型银矿和岩浆期后热液型银矿是主要类型。前者具层控特征,后者主要属岩控矿床,是找矿的主要类型。火山盆地边缘及其近围是找矿的重点地区,地质与地球化学找矿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综合分析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铅锌矿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成矿地质体、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类型、成矿期次与阶段、成矿压力与深度、流体包裹体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全面总结了我国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7.
支家地矿床是以银为主,伴生铅、锌的大型独立银矿床。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于燕山期石英斑岩体边部的隐爆角砾岩中,受隐爆角砾岩及其下部的断裂构造控制。根据矿石的同位素特征和包裹体特征可知,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热液,并有地层热液的混入,热液的盐度较低,成矿压力不大,且成矿是在中低温、弱碱性、弱还原条件下进行的。矿床属与次火山岩隐爆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银( 多金属) 矿床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3):404-408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一条以矽卡岩-斑岩型铜金矿为主的金铜多金属成矿带。该文对在该带西段新发现江玛南铜银矿点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江玛南铜银矿赋存于去申拉组火山岩中,受破碎构造带控制,属于与火山机构有关的热液型矿床,具有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特征,成矿后受到次生氧化作用。该矿床的发现对该地区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矿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显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除其南北两侧外,带内同样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铜金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3):404-406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一条以矽卡岩-斑岩型铜金矿为主的金铜多金属成矿带。该文对在该带西段新发现江玛南铜银矿点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江玛南铜银矿赋存于去申拉组火山岩中,受破碎构造带控制,属于与火山机构有关的热液型矿床,具有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特征,成矿后受到次生氧化作用。该矿床的发现对该地区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矿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显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除其南北两侧外,带内同样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铜金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高海欧  冯跃文 《矿产勘查》2018,9(4):622-629
智利中北部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安第斯型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岩浆弧及弧(前)后盆地。通过对智利海岸山带IOCG矿床的成矿线索进行梳理,文章认为IOCG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为岩浆,主要控矿构造为阿塔卡玛断裂,主要岩浆活动为中生代地幔热柱活动和俯冲相关岩浆。根据IOCG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文章提出了中—晚侏罗世火山喷发型铁—磷矿床,早白垩世火山沉积—改造型铜银矿床和晚白垩世东部火山喷发—热液叠加型铜金银多金属矿床等3种成矿模式及其成矿演化过程,并据此总结了地质、蚀变、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4种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卡拉塔格地区是东天山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叠加产出红海、红石、梅岭等与早古生代海相火山活动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及玉带、西二区、红山等与晚古生代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铜金矿床。矿床在空间上具有"成带分布、分段集中、相间展布"的特点。海相火山岩地层、岩相界面、同生断裂及火山通道等多种因素耦合控制着红海VMS型铜锌矿的形成与产出;北北西向断裂的近南北向和北西向次级张裂隙制约着红石—梅岭火山热液脉状铜矿的赋存;晚古生代花岗闪长(斑)岩为玉带斑岩型铜金矿、西二区矽卡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体;钠长斑岩多与红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相伴产出。各类型矿床是卡拉塔格地区古生代特定构造环境及不同构造—岩浆演化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与中性-酸性岩浆岩类密切相关,成矿地质体较为明确,因此成矿地质体特征是该类矿床重要的找矿预测标志。我国岩浆热液型矿床可划分为壳-幔混源和壳源两大系列和6个亚系列,其中壳-幔混源岩浆热液矿床又分为Cu-Mo-Au系列、Pb-Zn-Ag多金属系列、Fe系列,壳源岩浆热液矿床分为W多金属系列、Sn多金属系列、稀有元素系列。从Fe→Cu-Mo-Au→Pb-Zn-Ag→Sn多金属→W多金属→稀有元素系列,成矿地质体特征具有一系列规律性演变:含矿岩石类型从中基性向中酸性、酸性变化和从准铝质向过铝质变化,岩浆性质从高氧化、低氧化到还原性变化。各系列矿床的成矿地质体均表现出多期次/多阶段特征,是岩浆演化晚期作用的产物。它们总体表现为小岩体,多以岩株、岩脉、岩瘤、岩枝等形式产出。各类成矿地质体的产出规模和深度不尽相同,主要与矿化类型有关,与矿床系列也存在一定关系。总体上,斑岩型、斑岩-角砾岩型矿床等高位侵入体型成矿地质体的规模较小,而夕卡岩型矿床的成矿地质体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哈利斯科州Cinco Minas银金矿区构造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墨西哥哈利斯科州Cinco Minas银金矿为一与新生代火山岩有关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区域以及各级构造的交互作用控制了矿床的形成。首先,位于墨西哥西海岸的太平洋板块与科科斯板块既有走滑又有俯冲,造成了不同的区域应力场,形成Cinco Minas断层,并引发断层的多期活动。该断层作为区域性断层,在早期控制了岩浆侵位,形成火山,在火山塌陷形成破火山建造后,断层走滑活动又活化了破火山建造,在二者叠加部位及破火山内部提供了有利成矿条件,形成矿床。成矿后,断层继续活动,此时区域上以拉张应力为主,表现为加利福尼亚湾的打开,在矿区则表现为正断层活动,并因正断层活动形成地堑,使部分矿体出露地表。因此,该区成矿特点充分体现了构造演化与矿床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长汉卜罗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汉卜罗铅锌银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矿体受东西、北东向断裂控制,主要以脉状、透镜状赋存于石英斑岩、花岗闪长岩、安山岩内及不同岩性接触带。金属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毒砂、白铁矿、黝铜矿、银黝铜矿等。围岩蚀变主要在矿脉两侧发育,包括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等。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Ⅲ阶段)。矿床形成可能与近同期的火山—次火山岩浆作用相关,为次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余端珍 《四川建材》2012,38(6):243-245
仁差盆地是形成于中生代的典型的火山断陷盆地,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火山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其北部某矿床主要分布于流纹岩舌状体的前缘及两翼,赋存于盖层火山岩内的裂隙带、破碎带及基底凹槽内。自然类型为铀、钼、金、银多金属硫化物细脉浸染型。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由于火山活动,提供大量的热和CO2气体,使大量的地下水变成火山热水,HCO3-型地下水不断淋滤丰富的铀源,形成含矿热液,在火山碎屑岩盖层破碎地段,实现多金属矿的运移和沉淀,形成多期活动再造富集的复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湖南水口山矿田所处区域地质背景和深部构造对矿田内岩浆活动的控制作用入手,阐述了矿田内表层构造与岩浆侵位、岩体产状及成矿的关系,讨论了矿床基本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研究了矿田内两类基本矿床(接触交代型铅锌矿床和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金银矿床)与火成活动的关系,提出应在火成岩周围找矿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北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主要产在碰撞造山带拉张环境浅海相、海陆交互相地层内,是长期多次热液活动的结果。控矿条件受火山机构断裂构造的控制,成矿时间跨度大。火山机构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成矿岩石为一套钙碱系列和碱性系列的中酸性火山岩。成矿时代为244~340Ma。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Au、Ag、Hg、As、Sb、Bi。稳定同位素、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岩浆和大气降水,金矿物质来源于火山岩。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区构造范围北起苦水(雅满苏)断裂南到沙泉子断裂,西起库姆塔格沙垄东至甘(肃)、新(疆)边界。地层以下石炭统阿齐山组火山岩和雅满苏组火山沉积岩为主。大地构造被厘定为雅满苏-沙泉子晚古生代裂陷槽。区域矿产受地层(含火山岩)、构造含火山构造(火山穹隆、火山洼地、火山机构)和侵入岩控制。通过研究将矿产划分为3个成矿系统:(1)火山成矿系统,有火山沉积—热水沉积型Cu、Ag、PbZn、Co、Au矿,次火山岩型、热液型Fe、Cu、Au矿与其相关的角岩型、矽卡岩型Cu、Au矿;(2)构造成矿系统,有韧性剪切带型Au矿;(3)岩浆成矿系统,有岩浆型V、Ti磁铁矿(基性岩)和Cu、Ni矿(基性—超基性杂岩)。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4)
大庙金矿区位于华北古板块与扬子板块长期活动带的接合部位一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朱夏断裂带中部,北秦岭构造亚带二郎坪地体东段北侧,本区构造、岩浆活动分为多期,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文中对大庙金矿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等进行了简单探讨,总结了矿床成因,认为本区金矿为火山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柳树沟铜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铜矿(化)体地质特征,认为铜矿化虽然在赋矿岩石及含矿构造上具多样性表现,但其含铜热液的来源具唯一性,为与石英斑岩的超浅成侵入体有关的含铜次火山热液,初步总结认为矿床成因为与次火山岩侵入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