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琴 《南方建筑》1994,(1):53-55,42
“上帝”心中的“圣殿”──图书馆建筑环境艺术的美学视界生琴环境艺术的奥秘与魅力,就在于它是一种融自然灵性与人的灵性以一体的艺术范畴。作为与自然万物、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环境艺术,一方面与人类生命实践活动有着血肉不可分割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拥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城市的环境理念不是追求彻底自然,也不是刻意去人工制造,而是一种崇尚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科学的,有远见的理念,即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从这种观念出发,现在的环境是极需要改善的,而造成现代城居环境不尽人意的关键因素就是建筑材料的使用,其中水泥的“贡献”是首当其冲的。  相似文献   

3.
借由景观空间建设推动公众美学认知走向深度生态,是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以亲生命性理念为新视点,基于亲生命性及亲生命性美学认知之内涵解析、亲生命性促进环境偏好的研究实证,提出自然、荒野自然与城市自然分别是支撑亲生命性美学认知发生的总体性、本源性与生活性景观空间载体。通过设计要点、规划图景、生活愿景3项内容表达,以城市亲生命性的绿色网络、城市亲生命性的绿色社区、城市中与自然的一步之遥为尺度框架,对承载亲生命性认知的生活性景观空间,即亲生命性城市自然的营建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旨在为亲生命导向的景观空间规划与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多层次的立体美感到线条的流畅简约,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到自然的感官刺激。国际领先卫浴品牌美标以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运用领先科技,将独特的设计完美融合于身心舒适的康体理念和绿色环保中,创造和谐完美的卫浴环境。我们有幸采访到美标亚太区首席设计师KhumtongJansuwan,他将为我们讲述美标一贯坚持的生活风格,并分享他个人对设计的思考与感陪。  相似文献   

5.
王薇 《南方建筑》2005,(6):45-47
面对新世纪住宅的多元化发展趋向,住宅设计与研究也应建立相适应的新理念。本文从人的需求出发,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科学技术为手段,探讨了住宅设计的新理念,提出了与人共存、与环境共生、与科技共长的动态设计理念。为今后的住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滨水区是介于水体和陆地之间的一条自然分隔带。作为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滨水区重获新生已经是全球关注的现象,世界各地许多城市都出现了滨水区修复和重建的项目。我国的滨水区也受到了空前的追捧。同时,在追求城市美化和强调理念设计风潮之下,为了创新,我们的设计过多的强调概念化的理念和对自然地块的改造。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园林设计发展的理解偏差,在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顺应自然逻辑的思想来改造自然。尊重土地,尊重自然生态系统才是我们需要大力发扬和继承的,同样将自然和人融二为一、促进自然化的人和人性化的自然协同发展以适应和改造环境的意思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了"环境"与"生命"的设计思想: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以及以生命为主题,体现医科大学救死扶伤、尊重生命等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本案围绕生命的奥秘为主题,以诠释生命的起源为设计理念,与大连海洋文化相结合,力求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气质与韵味,预计年接待人次迭40万人以上,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私营博物馆以及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塑化标本自然娄博物馆。生命奥秘博物馆展览面积近6,O00平方米,收藏展品2,000余件,共有20余项世界记录。展厅共分为三个部分:海洋之魂、脊椎王国、人体世界。  相似文献   

9.
超高层建筑是当今建筑的一个主要类型,也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难点。在先锋派设计风格引领当前建筑设计潮流的今天,如何在多因素影响下进行建筑创作,做到体量与空间、场地与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和交融共生,回归建筑设计的本质,是文中所提倡的。以通过对具体项目创作构思的总结,探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思路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观点。  相似文献   

10.
黑川雅之是日本建筑.工业造型设计界“教父级”的人物,也是享誉全球的设计大师之一,“生命与性“的哲学理念是他设计的永恒主题。他在工业文明中融入自然空灵的和谐思想.一件件物化的设计作品.在他的设计下试图让人以最纯净的心态去体验生存的本真。黑川雅之成功地将东西方审美理念融为一体.形成优雅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浅析“弱建筑”设计理念在日本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在环境、人与建筑之间以人的活动导向为主、协调于自然从而弱化建筑的“弱建筑”设计理念,以“弱建筑”发展最为深入的日本建筑设计作品分析了“弱建筑”的主要特点:临时性、轻盈性、消隐性以及空间嗳昧性。  相似文献   

12.
从人体工程学来谈建筑通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和环境是否相互适应的问题。通道设计应充分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为建筑环境的主要功能服务,使整体设计达到完美、协调、统一的目的,对人类有较高的舒适度及完善的生命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3.
河道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和生态廊道,其独特的自然风貌是城市中靓丽的风景线。以包头市四道沙河综合治理景观设计为例,从现状问题、恢复河流功能、塑造城市空间格局、提升城市的品住等方面分析河道治理的必要性,以恢复融各种生态功能于一体的自然生态廊道为设计理念,采用生态设计的手法,强调空间布局与地域文化的互衍,营造滨河生态文明景观廊道,形成城市中一条水清、岸绿、生物繁衍、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河流;蜿蜒曲折、自然舒展的生动的河流;与城市共生共荣、保持良好生态机能的生机的河流。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22)
现代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还要从整体环境的高度综合环境与人、实用的功能等多项关系,融入人与环境空间设计的本质以及与设计相关的重要元素如创意、美感等,以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完美地体现空间美学的最高境界。随着"轻装修"装饰风格和"绿色生态设计"理念的渐趋流行,软装饰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整个室内装修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因此,对装饰材料的理论研究迫切需要系统地引导人们进行应用选择,装饰新材料的出现使这一设计潮流更加具体化。  相似文献   

15.
刊首语     
《景观设计》2009,(4):1-1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景观设计师们也越来越注重技术与理念的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使设计与大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步道景观是最具魅力和想像力的景观设计师们一直崇尚和致力于设计自然的步道景观鼓励人们将自然融入到繁忙的生活中体验那种都市之外的宁静,“自然”既是步道设计的主题也是其设计宗旨。  相似文献   

16.
项目充分利用滨海山地特点,运用生态设计理念,使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全面地融合,体现对自然过程的关怀和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孟兆祯 《中国园林》2007,23(4):31-32
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要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度过一生并世代持续发展。中国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臣服自然。主张人与天调,天人共荣。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是“天人合一”,科学地反映了人的双重性。统一的理念一脉相承,渗透到人的文化中。自有人类便有人居环境,伴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城镇,人逐渐脱离了自然环境。但作为自然成员的人又不能脱离自然,这便有了人造自然之想。最初是植树,古写的“艺”字象形,是人跪在地上手捧树苗植树。反映人不满足于自然的恩赐,而要辅以人造自然。古代人从恐瞑自然逐渐转向崇拜自然。封禅成为祭天、祀地的主要活动。经过殷商的积累,到北魏便出现了园林一词,西周肇发园林的雏形——囿。当时称为灵囿,以人造的灵沼和灵台为中心,围起大片的山林,并圈养动物于其中供狩猎和祭祀用。人则登灵台可观天象,俯灵沼可赏鱼跃。灵台、灵沼已具地形高下之势,也是自然山水园的雏形。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5):222-223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在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提出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进共容的新型关系,是指"真、善、美"的统一。具体来说,"真"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根本条件,"善"指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基本要求,"美"指以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新型理念。  相似文献   

19.
沈白 《中国厨卫》2011,(7):126-139
身为万物之灵,人类尤擅创造。看看我们周遭的世界,不停进步的科技让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便捷,但与此同时,我们离大自然似乎也越来越远。于是,在看腻了都市斑斓的霓虹之后,便愈加想念清新质朴的大自然。而这套房子,正是都市人群渴望回归自然的范例。设计师阿峰以充满灵性的设计思路,将各种自然元素完美融入空间之中,让人在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里,也能如此地亲近自然。  相似文献   

20.
建设绿色环境、健康环境、生态环境,己成为当代人们的共识与追求。人是室内环境的主体,室内设计也必须以人为本。当前,室内设计发展之首,是绿色设计,它突出反映了当代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态和与自然融合的诚意。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和装饰装修过程中把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基本因素,更要向具有环保、节能、安全、健康、方便、舒适的室内环境生活空间的内涵延伸,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向用户提供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功能与技术协调与统一的高品位的装饰装修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