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独特的生态环境是孕育悠久历史的基础,如何保护好西安的生态特色,基于生态特色视角下挖掘西安城市文化,建设绿色西安,是当下西安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文章基于西安城市特色提出了"宏观塑格局、中观筑系统、微观出亮点"的空间规划模式,构建了"生态格局分区控制,绿色空间分体系,落实低碳技术"的规划措施。以绿色西安规划为例,详细分析规划中对城市特色的塑造,探索在绿色规划中对城市特色营造的坚守。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法、分析法和归纳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工业布局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出每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理念手法、产业布局特点和战略发展方向,评析四次规划的不同之处和衔接方式。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西安城市演进规律和完整理解西安城市历史文脉,这对于巩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和创建国际化大都市都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西安城市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对西安城市生态基底审视的基础上,就目前的生态现状进行研判,对其生态格局的战略构思加以梳理,分析总结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特点,同时结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的规划实践,探讨城市生态格局构建的基本经验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地表逐渐被阻水材料所覆盖,不断加重着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态学意义上的"人造沙漠"效应。本文以西安为例,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城市雨水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西安季节性暴雨特征明显,以城市硬化表面的生态透水设计为切入点,将有助于由点及面逐步恢复城市作为生态节点的基本"新陈代谢功能";以达到合理调整城市环境气候、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彰显"长安八水"的城市格局和文脉特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工业革命是一个历史现象的开端,在工业化历史发展潮流影响和推动下,西安近现代经历了由传统手工业城市向现代机器工业化城市的转变历程。本论文从西安近现代工业化发展历程,分析西安近代工业规划格局演变、工业区规划、工业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特征。希望通过本论文对近现代西安城市工业建设的研究有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金岩  梁江 《规划师》2007,23(1):74-77
明初鲁王城营建和兖州府城扩城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政体基础.结合明初诸亲王的藩王城的规划,分析鲁王城与兖州府城布局,可发现鲁王城选址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城市用地现状,注重了"风水"思想;鲁王城与兖州府城的位置关系、尺度关系等则体现了明初兖州城市性质的军事性,体现了封建政体对城市建设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水系是中国古代城市重要的军事防御要素。本文从明清西安的军事地位分析出发,阐明水系之于明清西安突出的军事战略意义,通过平面布局、立体构架和重点设置等三个方面着重研究明清西安城水结合的军事防御体系营建特征,从中总结明清西安“城水相依,据水为安”的城市人居智慧。  相似文献   

8.
西安城市空间特色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西安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的分析,从塑造西安城市空间特色的角度,提出了保护老城、重塑新城的总体策略。在城市保护层面,注重保护西安的山水城市格局及众多的历史遗址遗存,制定相关的城市保护制度和法规;在重塑层面,整合城市历史资源与公共空间的基础上,一是实施"唐皇城复兴"规划,重新整合出老城的传统空间,二是注重提升片区的优势,打造特色新城,三是从城市形象的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并结合城市形象的组成要素,如城市色彩、建筑风格等,建立城市总体设计的研究框架。所提出的总体策略和方法为西安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2020,(4):121-122
1.何谓"并立联辉"中国城市的人文规划实践,善于统筹经营城市标志空间,创造彼此关联协同、相得益彰的文化环境意象,形成控引和凝聚城市整体格局秩序的"心目之大观"。"并立联辉"便是此般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并立"原指同时存在,"联辉"指美好事物交相辉映。"并立联辉"一词应用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重在表达一种通过并置人文标志提振城市整体格局秩序的规划手法。在古代文献中亦有如"并丽""并峙""联立""联缀"等语汇记载,其义相近。  相似文献   

10.
吕梁市火车站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追求多种业态和谐共生,打造交通枢纽型商务新区"为规划理念,确立具有弹性的功能结构,梳理动态、静态交通组织,巧用基地落差塑造绿地生态格局,并利用城市设计手法营造门户型景观格局,对规避传统火车站及周边地区的诸多问题、提升火车站新区品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的设计是在调查和分析了唐代长安城规划的历史背景之基础之上,以继承和发展历史文脉为设计方针而进行的.北广场最初的设计构思是水中印塔;北广场的设计理念再现唐长安城的城市单位一里坊、空间秩序、街道尺度、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2.
吕瑶  王农 《安徽建筑》2006,13(5):43-45,51
文章以西安市大雁塔北广场为研究对象,针对广场灯光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调查分析、规划设计、协调评估的规划步骤以及宏观、中观、微观逐级规划的规划顺序,强调了广场灯光景观规划中分层亮化的亮化原则。大雁塔广场灯光景观规划及设计中许多成功的做法和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以后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明清泉州史料、民国11年测绘图和现存实物的研究,选择以明清时期作为时间基点,从城市形态角度探讨了海港商业发展影响下的泉州古城规划。研究发现:泉州在城市初创期受封建政权和礼制影响,形成传统的城郭结构;成型和繁荣期受海港交通、文化、贸易等影响,城市内部形成以"干"字型街市为骨架的规划格局;明清呈现的罗城形态是街市发展的结果,街市是海港商业城市城郭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和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吴永发  荣侠 《城市规划》2017,(7):96-100
通过对从明崇祯《苏州府城内水道图》到清光绪《苏州巡警分区全图》5张苏州古城图的分析,认为苏州滨水街巷的分布依附水道布设,并恪守"水陆双棋盘"的街道布设格局,其特征由明代的"北密南疏、东西平衡"逐渐演变至清代的"东密西疏、南北平衡"。苏州滨水街巷分布形态的变化是城市空间肌理变迁的表象,深刻反映着明清时期苏州工商经济迅速发展下,人地矛盾、交通矛盾、手工业业缘区域集结与城市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将明清同时期的天坛与先农坛坛垣格局进行比 对研究,参考中国古代建筑群规划布局采用的模数设计手法, 综合利用文献、图档、实物、航拍图和测绘图等,得出明洪 武十一年(1378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嘉靖九年(153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民国 三十七年(1948年)及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003年4个历 史时期天坛坛垣格局变迁,并对其因承关系展开分析,研究成 果可为恢复天坛、先农坛坛垣格局提供依据,同时也对研究北 京其他坛庙坛垣格局、明清北京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理念及保护 北京城市历史景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大雁塔广场为例谈中式文化精神的市民广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瑶 《山西建筑》2006,32(17):24-25
以西安市大雁塔广场为研究对象,着重从中式生活态度及活动习惯与城市广场的结合、突出民族特色的广场构筑物、中式文化氛围的营造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大雁塔广场在“中式化”设计中的成功做法,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桂林作为山水城市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基底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出宝贵的山水城市历史景观。基于古籍文献和舆图信息分析,构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层积”分析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解译唐代至今桂林城市“锚固-层积”景观结构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桂林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锚固-层积”结构经历了初生与形成(唐至宋元)、发展与成熟(明清至民国)、更新与重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3个阶段;2)历经由锚固原点到多核锚固的层积化空间形成、锚固点更新下的层积化空间扩张、多种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重构3个层次的空间组构模式演变过程,最终呈现多种反向覆盖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对于“锚固-层积”理论的实践应用拓展,旨在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遗产的适应性保护与当代风景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林源 《华中建筑》2004,22(B07):A0096-A0099
山西新绛(古为绛州)是一座创建于隋唐的古州城。虽历经千余年的变化,隋唐时期的城市格局仍基本保留了下来,城中还留存有多处元及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研究隋唐时期地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李炎  梁晨 《华中建筑》2014,(4):142-147
南阳古城在其城市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汉代宛城、唐宋小城、明代唐王府城和清末"梅花城"的不同城市空间形态,它们勾勒出了古城历史发展的前后传承脉络。其中,城市水系作为一个重要的自然要素,在古城的选址、城市对外交通、城池的军事防御体系、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防洪涝减灾等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反映出水系与城市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成为深入探研和把握古城历史发展规律与特色内涵的不可或缺的线索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和红星 《规划师》2004,20(12):13-15
西安市第4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将西安定位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构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空间布局模式,对历史街区、建筑风格和色调、城市雕塑、景观小品进行设计,以挖掘城市历史内涵,凸显古城风貌,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