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19,(2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多数理工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较晚,教育效果较低。为更好地开展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本研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当前理工科院校该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建设与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人是相通互动的。人学科对自然科学的发展非常重要。在理工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在论述理工科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教育必须融合并重的基础上,针对理工科院校的特点,建构了理工科院校人学科课程,以及不同的理工科院校加强人素质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8)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培养本科生教育计划中的最终环节,本文主要从南京邮电大学材料院为例,分析了毕业设计中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材料类或理工科院校的共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思路,来提升理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有效实现方式,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塑造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通识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道德情操、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理工科院校在推进通识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管理体制、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通识与专业教育矛盾、教学方法等方面。通识教育重"育"而非"教",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通识课地铁文化漫谈为例,探索了理工科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了以"研、论、践、训、核"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达到通识育人目的。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应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构建"以学生为中心"通专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将育人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同时,通识课程建设需借助"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管理,实现课程教学全过程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2)
在行为习惯、语言表达、思维活动等种种方面,理工科大学生从年龄层面划分,与其他文史类大学生无异,具备各种青年人特点的普遍性。但由于高中时期便开始的文理分科之模式,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同,长期受教育的类别不同,因而在具备年轻人诸多共通特点这一普遍性的同时,也与非理工科学生相比,具有诸多特殊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其特殊性,来开展教学工作。本文便以理工科院校政治思想教育之特点为切入点,浅析其教育工作中的诸多对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1)
针对目前理工科院校英语类专业人才所面临的困境,本研究依据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认为地方理工科院校英语类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理工科知识背景,融知识、能力和人文素质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理工科院校英语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确定为"以课程设置改革为主体,以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为支撑,以教学方法改革和评价体系改革为保障"的系统性改革。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7)
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理工类院校具有性别比例的特殊性,男女生因心理特质不同而反映出不同的行为特点。从理工科高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出发,探讨理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5)
分析了理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的评价系统现状,明确了常见的大学物理实验评价系统的不足之处,以本校物理实验中心为平台,探讨了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评价系统的改革方法,着重指出改革的三个部分的具体措施。为了适应理工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本文对大学物理实验评价教学,做出了具体并且有益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
教学和科研是当代高校两项重要职能,如何协调二者关系,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论文重点分析了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关系,以及当代理工院校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最后针对理工院校的特点,就对如何发挥科研工作对理工科院校教学质量的促进和推动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0)
金融工程是应用经济学科中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来解决金融问题的崭新领域。论文通过分析国内理工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发现其存在的三大问题:实践性不够,内容趋于同质化,课程设置不全面。因此,该文基于能力导向教育的要求,提出理工科院校金融工程本科课程设置应包含基础理论、分析工具、计算机、法律、学术能力提升以及实践能力提升六大模块。  相似文献   

11.
经教育部批准,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于2009年6月正式进入建设期。实验室以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和建筑设计与理论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为主干,整合土木、材料、环境、交通、人文等优势学科的相关研究力量,增加投入、强化管理、继承传统、锐意开拓,在东亚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法与理论、建筑遗产性能退化机理、建筑遗产保护的绿色途径、建筑遗产保护的数字化技术等四个研究方向上都取得了具有标志性的成果,成为我国城市和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最大、最重要的教育、科研、实践和对外交流的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开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涉及学生、教师、企业和学院各方面的问题。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通过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将生产实习拓展为企业的参观认识、仿真实验、岗位锻炼和环境监测4个环节,注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实现高校、企业和学生的多方共赢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工科教育凸显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分析了当前工科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 ,并提出了结合专业进行人文教育的设想和建议 :把科学史渗透专业教学中 ;将辩证思维引入专业教学 ;教学渗透美育 ;强化教师人文素养等。  相似文献   

14.
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从培养体系、教师队伍、知识体系、课程建设、教学环节、实践与实训等方面,对安徽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所开展的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提供了实际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实践教学对工科类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经过近3年的实践教学管理运行及探索,在专业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等人才质量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校学风状况不容乐观。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风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旨在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学风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对“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要求”,参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结合多所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践,初步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供各高校讨论。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首次提出"新工科"概念,作为吉林省首批整体转型发展的试点高校,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抓住新工科建设的契机,从专业改造升级、贯穿BIM技术思想、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以武汉理工大学教学实践为例,认真分析了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的优势、特色以及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20.
工作阶段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可以从构建适宜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宏观政策与社会环境以及实施有利于提升个体创新能力的微观组织工作措施两方面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和分析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工作阶段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