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lanning》2019,(12)
本文简述了"新工科"建设的提出过程及其背景,首先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进行能力要求分析,继而深入探讨高校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路径和实施办法,引发对培养机制的丰富内涵和重要表征的思考,多方面、多维度研究"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
实现"新工科"建设愿景,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赋予风景园林专业引领规划设计发展的新使命。天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结合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率先发布的契机,依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特色与优势,在新版本科培养方案制订工作中,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思路,梳理能力成长发展路径,优化课程体系,用设计与实践、艺术与美学、历史与人文、植物与生态以及技术五大课程模块连接专业学习研究的整个阶段,通过完整严谨的课程框架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研究水平,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型人才。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然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激励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一大瓶颈。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和产权理论,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实施产权激励能够很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在深入调查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自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我国自主创新型人才产权激励的实施背景、必然选择、政策导向、激励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供政府部门、研究学者、企业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加强山东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山东省设立了“泰山学者建设工程”。该工程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为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而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5.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和产权理论,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实施产权激励能够很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其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进而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工作实践,在深入调查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自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我国自主创新型人才产权激励的实施背景、必然选择、政策导向、激励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可供政府部门、研究学者、企业人员等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4)
随着传统产业更新、现代产业涌现,对于工程科技人才的胜任力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建设,平衡社会需求与工程科技人才胜任力之间的关系,文章从现实需求出发构建了新工科工程科技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包含知识、能力与素养三大核心特质,并在此基础上从工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工程实践、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培养新工科工程科技人才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3)
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在科技进步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良好的创新环境,对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向高校集聚,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潜心科研,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十分有利。在全面建设创新型社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条件下,高校亟需从制定与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政策、健全人才培育体系、营造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等方面入手,积极营造有利于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2)
工程教育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实践性。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针对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某些不足,从这一理念出发,高校必须对机械类专业的工程训练进行训练体系反向设计和训练模式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推动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提高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8)
<正>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步进入大数据时代。高等院校作为我国开展科学研究和为国家建设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将科技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加以推进。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大数据时代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研究,这对完善高等院校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由刘红梅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3)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工科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应以创新和理论实践为导向,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结合专业教学和科研,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本文以海南大学开展的3D打印课外科技活动为例,分析和探讨了活动开展的主要内容和成果,为我校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长效机制建立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内涵及培养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大部分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当代社会急需创新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为了实现工程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内涵,并结合调研结果提出从调整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紧紧围绕新建本科院校土建类专业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特点,分别结合土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对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详细阐述土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然后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介绍土建类专业尤其是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新建本科院校土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对工程创新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文章以广东工业大学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了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和措施,以期对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结合教育部对地方本科向应用型转型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产业结构等实际情况,构建"一体两翼三转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增强创新创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向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转型,能够较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和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研究应用人才,文章通过开展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提出了双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将实践教育的育人理念落实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做到实践教育"三坚持""三结合""三落实"。  相似文献   

16.
以企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性为基础,分析该专业的设置情况、培养计划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剖析了培养模式与需求特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及主要原因,为制定新型的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也为培养创新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是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的根本,如何培养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是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重要任务.文章以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为目标,阐述了重庆师范大学软件工程系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以及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行专业建设是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承担着为能源及环境领域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职责,应以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深化专业教育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创新创业人才素质模型,建立多层次、模块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创业能力的塑造,全过程全方位融合创新理念和专业知识。构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素质模型及培养课程体系,对培养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与发展对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基于“大工程观”理念与“新工科”背景,提出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共享机制、校企合作、国际交流与研发平台等方面完善了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了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体系。教学改革成果已纳入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工科专业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导向性支持。  相似文献   

20.
根据构建城镇人居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目标以及学院现有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从优化生源结构、创新课程体系、构筑研究生创新研究平台、:培养结合实际的创新能力、组建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和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城镇人居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重点讨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