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慧  吴晓 《城市规划》2019,43(3):17-26
以南京市主城区展开实证,基于"分职业"(商业服务业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业)视角,从"就业集聚分区"和"就业中心体系"两方面,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通过空间拟合解析其与城市就业空间的关联。结果显示:(1)商业服务业外来工就业集聚区大量集中于主城中南部核心区域,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外来工就业集聚区大量集中于主城北部边缘区域,二者叠加致使外来工就业总体呈现出明显的"核心放射+半环带"的空间分布格局。(2)商业服务业外来工呈单中心就业体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外来工无就业中心,两种职业人口共同集聚致使外来工总体呈现出一"主"一"次"、分具"单一"和"综合"特征的"双中心"结构。(3)商业服务业人员外来工就业集聚区呈现出较好的融合特性,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外来工就业集聚区则呈现出吸引和互斥的多重特征,致使外来工总体与城市就业空间呈现出融合与隔离并存的双重特性。(4)外来工分职业和城市分行业就业中心呈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商业服务业外来工就业与城市服务业还呈现出明显的分子力作用关系,但叠加之后,两者总体上呈现出了截然相异的空间体系,外来工就业在西北沿江地区形成了独立于城市就业结构的"非依附性质"的另类中心。  相似文献   

2.
选取南京主城区作为主要研究范围,通过男女对比揭示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经济属性在就业空间上的性别差异和共性。比较二者就业空间的分异格局可知,主城区大部分区域性别差异明显,同时也存在性别差异不大的区域。性别差异明显的地区根据阶层特性、就业方向和社会家庭特征可分为4个次级特征区,主要分布于主城南部区域、主城东部环紫金山一带及主城中部一些散布街道。性别差异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于老城大部分地区,主城北端区域、主城西北局部。二者就业空间社会分异格局的形成既有商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科研院所与高科技园区、大型用人单位布局、城市第二产业等要素的布局带来的影响,又有劳动力市场的内在排斥、传统的家庭观念甚至性别歧视等个体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男女外来务工群体的共通影响、主次影响或分别单独影响促成上述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3.
空间生产视角下针对"市场型"中小城市空间演变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存在不足,这一类城市是中国城市化的典型样本,其中的资本权利逻辑亟待研究。文章基于对资本、权利两大要素城市空间运作逻辑的梳理,以黄岩城市空间变迁过程为实证,验证了理论的吻合性,并发现了"市场型"中小城市空间生产"并行"现象与理论"顺次"的差异,最后构建了权利资本要素预测空间发展趋势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全球尺度重构背景下,以苏南典型政区为例,基于权力、空间耦合联动视角,考察了苏南典型政区经济发展。首先将权力、空间联动模式分为4种:高资源配置权+战略空间;低资源配置权+非战略空间;低资源配置权+战略空间;高资源配置权+非战略空间。此路径下,苏南典型政区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征:(1)当城市内权力体系和空间体系同构时:①"高配+战略"组合下的政区易于吸引核心经济要素的集聚,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②"低配+非战略"组合在发展前期服务于重点政区,而后期能借助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取得稳步发展。(2)当城市权力体系和空间体系异构时:①"低配+战略"组合会致使该政区内的战略性空间资源在低权力平台上耗散;②"高配+非战略"组合下的政区又无法在短期内释放制度供给力,进而导致整个城市在区域竞争中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尽管逐年提升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量可以缓解城市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问 题,但因缺乏系统规划导致目前城市地下空 间之间孤立、无次序、衔接和连通不足成为 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主要矛盾之一。为进 一步明晰城市地下连通空间产生机制、发展 机理、促进机制和组织架构,构建城市地下 空间连通的基础理论,通过辨析与“连通空 间”的概念明晰城市地下空间连通的内涵;基 于城市地下空间连通空间特征演变和限制因 素剖析地下空间连通空间演变机制及其对城 市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发现“地 铁+”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连通的重要途径; 提出“地铁+商业”和“地铁+公服”两类城市 地下空间连通模式及其架构,并展望未来城 市地下空间连通的发展趋势。本研究结果为 探明城市地下空间连通方式发展规律、促进城市地下空间整体性和连续性提升、指导现阶段城市地下空间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6.
利用CiteSpace对1998年—2018年传统村落空间研究进行分析,得到我国传统村落研究科学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梳理"空间形态"研究热点与演进规律,分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空缺,探索空间形态研究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发现:①近20年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主要集中在"形态特征—形态演变规律—形态保护"这三个方面,且时间上具有先后顺序;②研究方法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的探索,基于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村落空间使用和保护的实践研究仍然较少;③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按照空间类型由大到小划可分为3级,目前空间研究还处于第一层级的"整体空间"研究阶段;④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可概括为包含"空间要素+空间演变+空间保护+适应性发展"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梳理福州城市发展历史脉络的基础上,通过类型学的方法提取福州古城空间秩序要素,逐类分析各要素的演变与发展,探究福州"语境"下的古城空间秩序的传承、发展方式,为福州古城保护、延续与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陆敏 《建筑与文化》2012,(12):80-82
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中心区位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的空间秩序角度,梳理发展脉络,探寻演变机制与要素。通过调查、分析与比较,发现商业中心的演变和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布局密不可分;交通工具与可达性是影响其演变的重要技术因素;人口布局是其演变的持久动力,以此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的各个角落,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把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推到了显著位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灵璧县城城市建设用地进行了评定,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趋势进行了判断,并结合城市空间演变一般规律,重点分析了城市空间拓展方向的可能性,最终确定未来灵璧县城市空间形态为"一体两翼"。  相似文献   

11.
王慧  吴晓 《城市规划》2020,(4):31-42
职业流动及其相伴的就业迁移是个体社会经济地位获得或改变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时间、空间和社会多维互动的过程,从“时间-空间-社会”多维视角研究农民工的就业迁移有助于更系统性地探寻其城市生活轨迹和市民化进程。本文借鉴个体行为轨迹分析的相关研究,将农民工就业迁移的空间、时间和社会三要素相结合,构建了“时间-空间-社会”路径分析方法;并进一步以2015年南京市主城农民工问卷调查所获取的回溯数据为基础,分维度探讨了农民工的就业迁移轨迹。结果显示,南京市农民工就业迁移的社会流动过程具备若干生命历程特征和空间依赖特征。这一结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市民化进程中的相关政策制定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的特殊性并界定其职业化内涵,从微观农民工个体、中观社会环境、国家宏观政策三个层面构建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素质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依据相关理论和法律法规、结合文献计量和现场调研,分析员工个体的职业化素养、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影响因素,社会层面的家庭、企业和行业环境的影响因素,国家政策层面的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政策的影响因素。最后构建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素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业作为吸纳外来务工人员的主流产业之一,关于其外来工居住空间的研究却远远滞后于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因此本文以南京市为例,以房源供给模式为主线,从中遴选工棚型、宿舍型和自租型三类主导居住方式作为典型代表,展开多层面的居住空间比较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旨在形成对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空间的系统认知。  相似文献   

14.
徐晓峰 《城市规划》2019,43(7):75-82
城市空间演变的研究对于理解城市的发展和促进城市更新具有直接的意义。工人新村是城市社会变迁所导致的一种历史产物,其空间生产和演变的逻辑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合院住宅,亦与今天的商品房住宅存有很大的差别。针对工人新村这一在今天看来较为独特的城市空间现象,应该如何去理解在其背后所隐含的城市社会变迁的过程?如何去研究城市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所造成的影响?本文采用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空间辩证法原理来研究这一课题,尝试从空间意义、社会实践和空间实践等层面去探讨工人新村这一城市空间类型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蒋旻 《城市规划》2011,(3):84-88
围绕解决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以"明确目标-规划引导-模式创新"为思路,在对现阶段农民工城市居住空间特征以及与农民工诉求存在偏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解决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过程中城市规划所应达成的目标。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指出落实规划并切实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业农民工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从整体上来看,建筑业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职业技能匮乏.建筑业农民工培训严重不足.部分农民工重视程度不够,一些用工单位的短视,少数主管部门政策落实不到位,培训师资及培训内容欠缺,以及培训经费不足,都是建筑业农民工培训不足的原因.应该从这些方面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9-2013年的制造业微观数据估计了中国271个城市的就业变动指标,进而基于劳动力流动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高速铁路对于城市就业波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高速铁路虽然能够有效促进劳动力跨城市的流动,但显著降低了就业创造率和就业破坏率,即存在着“双抑制”现象,并且在两者的耦合作用下对就业净增长率造成负向冲击。在区分地区异质性和城市异质性后,发现高铁对就业波动的“双抑制”现象更易发生在非东部、非一线城市,但在一线城市中表现出“创造性破坏”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便沿线城市更好地分享高速铁路带来的红利。  相似文献   

18.
尽管从总量上看我国农村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但城市地区的民工荒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现象仍频频出现;尤其是2010年后,我国局部地区甚至因劳动力价格上涨而出现了企业和政府合推的"机器换人"趋向。本文基于理论解释框架,首先对不同产业门类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做历时性分析,然后对不同空间地域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做截面分析,从而从经验层面揭示机器换人的动力机制及劳动用工的产业和区域差异性;最后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了若干政策思考。本文认为我国劳动力的城乡统一市场不断发育是一个大趋势;但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国,从城乡二元到一元结构的嬗变将呈现出多重模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