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实现城市韧性建设,提升城市韧性强度成为当今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这一现象,依托三度空间理念,建立了城市韧性评价体系,并利用 CRITIC-熵权及 TOPSIS 方法构建了城市韧性的评价模型。基于此,选择东北地区 4 个副省级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作为分析对象,对各个城市的韧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空间评价。实证结果不仅能够确定现有城市的韧性强度,也能通过不同城市韧性建设的对比,探索出各个城市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韧性建设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促进城市韧性建设,提升城市韧性强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常态下我国城市对防灾减灾的需求,在总结国外相关韧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防灾韧性城市的理念,并从减轻灾害影响能力、对灾害适应能力、灾后系统恢复能力3个方面探讨了韧性城市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城市缺乏韧性的原因,给出了评估城市防灾韧性能力的定量方法。基于该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了不同城市在灾害过程中的韧性表现形式。最后探讨了提高城市韧性能力建设的举措,并提出了韧性城市建设对规划师的要求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我国韧性国土空间建设的战略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韧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应对灾害的重要战略.国际上不少国家已经对韧性城市、韧性国土空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许多成效.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安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际上韧性城市、韧性国土空间理念的发展历程和规划建设的实践经验,深刻剖析了我国韧性国土空间建设的总体情况和问题,概要展望了我国未来韧性国土空间建设的战略重点,期待能为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为加强韧性城市建设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发展,共同探讨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实地观摩韧性城市建设工作,《城市与减灾》杂志社、黄石市人民政府、联合国人居署、"全球100韧性城市"组织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共同举办第二届《城市与减灾》论坛,主题为"韧性城市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将于2018年5月下旬在我国首批入选"全球100韧性城市"的湖北省黄石市举行。我们特别邀请了有关领导和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将围绕以下方面进行研讨:我国城市发  相似文献   

5.
刘钢 《园林》2007,(12):12-13
基督城位于新西兰的南岛中北部,东临西太平洋,整个城市绿地面积超过50%,是新西兰著名的花园城市,英国殖民者于1850年抵达这里,6年后,基督城作为新西兰的第一座城市被命名。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波士顿存在着持续的种族和阶级分化,社会与经济的不公平加剧了这个城市在面对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基础设施老化与公共交通不完善等挑战时的脆弱性,《韧性波士顿》的提出,致力于建设一个公平的韧性城市。文章简要阐述了波士顿韧性城市建设的背景、韧性挑战、韧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提出了对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周梓卉  李振兴  石羽 《建筑科学》2023,(2):202-206+234
随着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城市面临自然灾害威胁时,没有足够的能力抵御自然灾害并维持其基本功能的正常运转。城市生态韧性是评估城市生态系统抵抗自然灾害功能的重要指标,对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着重要意义,其概念的提出为城市防灾建设、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提供了创新途径,城市韧性建设和城市生态要素的合理安排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出发点。本文在梳理了城市生态韧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当前研究的薄弱之处,并展望城市生态韧性建设的研究方向,以期通过探索城市生态韧性的应用模式,利用生态手段进行城市韧性建设,为构建生态韧性城市的理论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为城市健康安全可持续性发展建设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论,韧性城市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其城市灾害防治也成为了阻碍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韧性城市理论的出现,为我国现阶段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从韧性城市理论出发,结合现有的城乡规划理论,通过对韧性城市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可行性的分析,对韧性城市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城市减灾防灾与安全建设逐步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韧性城市"的概念也由此而产生.本文在解析韧性城市涵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韧性建设遇到的问题提出韧性城市建设的体制建议.最后通过深圳市创建综合减灾社区的典型案例,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从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多层级协同的统筹规划和实施、提高韧性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度和重视智慧化在韧...  相似文献   

10.
《园林》2007,(12)
基督城位于新西兰的南岛中北部,东临西太平洋,整个城市绿地面积超过50%,是新西兰著名的花园城市。英国殖民者于1850年抵达这里,6年后,基督城作为新西兰的第一座城市被命名。基督城植物园位于城市的东部,占地面积约为32公顷,她的东、南、北被占地约167公顷的海格勒公园所环绕,之间仅以一条叫作艾汶的天然河流相隔。基督城植物园作为新西兰最早的植物园之一,始建于1863年7月9日,为庆祝英国 Albert Edward 王子与丹麦的 Alexandra 公主的婚礼,  相似文献   

11.
韧性理念是现阶段城市防灾减灾的新思路,近年来,建设"韧性城市"的呼声不断提高。介绍了韧性城市理论及其基本框架,概述了国内外韧性城市相关规划设计策略与实践,并总结了卡特等构建的韧性城市规划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韧性城市"在城乡规划中的探索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抗震防灾角度对韧性城市建设对策进行了研究,通过传统抗震防灾理念与韧性理念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抗震防灾韧性城市的建设体系与特征,并从韧性建设要求、目标与发展阶段以及抗震防灾基本手段等方面对韧性城市的建设对策给出了建议,以期为建设具有抗震防灾保障的韧性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钢 《园林》2007,(12)
基督城位于新西兰的南岛中北部,东临西太平洋,整个城市绿地面积超过50%.是新西兰著名的花园城市英国殖民者于1850年抵达这里,6年后,基督城作为新西兰的第座城市被命名.  相似文献   

14.
正2018中国·黄石为加强韧性城市建设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发展,共同探讨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实地观摩韧性城市建设工作,《城市与减灾》杂志社、联合国人居署和黄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第二届《城市与减灾》论坛,主题为"韧性城市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18年5月下旬在我国首批入选"全球100韧性城市"的湖北省黄石市举行。  相似文献   

15.
增强城市韧性的安全防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梳理分析有关城市韧性的内涵与特性,研究增强城市韧性的安全防灾策略,提出城市外部空间韧性、城市内部空间韧性、城市关键设施韧性、城市建设与管理韧性等方面的安全防灾策略,试图从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增强城市韧性,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使城市面临诸多挑战,为解决城市的水文灾害等问题,改变传统蓄滞洪区防洪建设思路,将韧性城市理念引入蓄滞洪区景观设计,是蓄滞洪区景观建设在城市防洪方面的一种创新性探索。以韧性城市蓄滞洪区为研究对象,简单介绍了韧性城市概念与理念和蓄滞洪区概念与现有问题,并将韧性城市理念与蓄滞洪区景观设计结合进行关联分析,提炼出基于韧性城市理念下的蓄滞洪区景观设计原则与景观生态韧性设计策略和景观雨洪韧性设计策略,促进城市蓄滞洪区景观生态和雨洪的韧性建设,以期为今后的蓄滞洪区建设在提升生态韧性和雨洪韧性方向上提供新的思路和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自然灾害、事故 灾难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建设韧性国土 空间的重要性成为各国普遍共识。本文通过梳 理总结国内外风险及韧性的研究现状与现存问 题,构建了基于城市安全治理五维体系的韧性城 市建设理论框架,并以南京为例,开展了韧性城 市建设实证研究。研究提出了在大城市韧性水平 提升、韧性城市建设方面的若干策略与启示,为 我国开展建设韧性国土空间研究与实践提供决 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上海作为一个滨江沿海发展的特大城市面临着各类环境污染、洪涝灾害等问题,城市韧性的提升刻不容缓.基于对“韧性城市”概念内涵的解析,旨在通过分析上海建设韧性城市的主要问题与挑战,结合相关经验与案例的剖析,研究上海建设韧性城市的目标与策略,并深入探索在宏观的城乡空间格局、中观的基础设施体系、微观的韧性社区层面开展韧性城市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杜凯 《城市燃气》2023,(4):40-44
建设韧性城市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作为国家“十四五”期间城市发展建设的重点方向,如何理解韧性城市,如何建设好韧性燃气,是广大城镇燃气企业亟待掌握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学界对韧性城市理论的理解,提出了韧性燃气建设的定义、内涵、外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旨在进行探讨,并为燃气企业建设好韧性燃气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韧性城市作为新形势下应对城市危机的新模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成为各城市追求的建设目标,也已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如何真正实现韧性城市的建设,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文章在全面阐述韧性城市的内涵及其建设意义基础之上,从导引、保障和核心内容三方面构建出韧性城市的建设框架,进而从推进"指标引导—寻找平衡—强化特色"三方合一的城市生态韧性、强化"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个人保险"多元化合作的城市经济韧性等四个层面提出韧性城市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