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喀斯特地貌复杂的岩溶地质构造和大量的地下岩溶水,给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带来了很多难题.需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将场地和建筑群作为相互关联的整体,对建筑功能、场地地貌及高差、地下空间、交通及停车场、岩溶地质与地基基础、地下岩溶水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因地制宜、趋利避害,治理与利用并举,运用集约化整合利用技术有效解决各种问题,提高项目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地貌复杂的岩溶地质构造和大量的地下岩溶水,给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带来了很多难题.需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将场地和建筑群作为相互关联的整体,对建筑功能、场地地貌及高差、地下空间、交通及停车场、岩溶地质与地基基础、地下岩溶水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因地制宜、趋利避害,治理与利用并举,运用集约化整合利用技术有效解决各种问题,提高项目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贵阳某小区岩溶工程地质条件为例,阐述了该场地地下岩溶发育情况及规模,并提出了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及建筑物基础选型方法,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某高层住宅小区为例,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场地岩溶稳定性,并结合场地地层情况,提出了基础选型和持力层及地下空间抗浮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申明剑 《矿产勘查》2014,5(4):679-685
岩溶水是新密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也是区内二1煤开采和煤下铝土矿开采的主要充水来源。由于近年降水偏少、矿山开采大量抽排地下水,导致区域地下岩溶水水位逐年下降,至2013年,新密市供水已出现供水紧张局面。文章通过对该区岩溶发育规律、岩溶水分布特征以及构造对区域岩溶水的控水作用研究,确定奥陶系灰岩是该区地下岩溶水的主要赋存层位;背斜的倾伏端与断裂的交接部位是地下岩溶水的富集地段;断层带附近构成地下水的强径流带和富集带,断层带两侧均富水;大隗断层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最为显著,将该区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分为两个水文地质亚区。这一研究可为新密市供水、矿山排水、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深圳某建设场地内的岩溶发育情况,模拟出了场地基岩面及溶蚀深槽分布,对勘察期间形成的岩溶地面塌陷灾害进行了成因分析,通过工程类比法,对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的岩溶塌陷和土洞塌陷地质灾害,以及可能遭受的岩溶突水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预测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贵州岩溶场地,对4类不同岩溶形态下抗浮水位取值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当场地潜水含水层厚度大于地基基础设置深度时,场地的最高地下水位与抗浮水位相同,当场区处于四周高、中间低的低洼地带及承压含水层分布区时地下水位低于抗浮水位;②抗浮水位取值可通过勘察期间场区地下水最高水位(Hkmax)、可能的意外补给造成该层地下水位的变幅值(ΔH0)和该层地下水相对勘察时的最大变幅值(ΔHe)三者之和进行求得;③大型岩溶洼地场区对有地下工程分布的建筑物应重点考虑抗浮影响,这与场区的历史水位、将来环境条件改变后可能存在的最高水位密切相关;基础下部发育大型空腔溶洞场地需要认真分析溶洞水环境特征;浅埋型岩溶暗河管道发育场地地下建筑物底板基础可能存在置于暗河顶部附近或穿过暗河管道两种情况,两者对抗浮水位取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承压含水层场地应通过水位变化线性图确定场地抗浮水位变化范围,整体地下建筑物按高值确定抗浮水位,分段地下建筑物区间高值确定。本文研究对岩溶地区工程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武汉地区的工程建设频繁面临岩溶处理的难题。选取武汉某条穿越岩溶区域的地铁隧道区间,依据岩溶发育情况等勘察资料及过往处理案例,结合场地条件,对该区间岩溶区域的采取"报、截、排、堵、越与分部开挖、加强支护"措施,辅以洞外处理的原则,对施工处理措施进行阐述和总结,为后续地铁隧道工程岩溶处理措施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9.
龙岗区中心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工程场地处于覆盖型岩溶发育地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通过群孔抽水试验及成果分析,计算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及估算基坑涌水量,认为场地第四系砂层孔隙水与岩溶裂隙水及河水关系密切,建两层地下室帷幕止水、井点降水费用高且施工难度大,极易造成周边地面塌陷,危险性大.建议改建为一层地下室,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喻红 《建材与装饰》2007,(7X):248-249
广东岩溶地下河主要分布于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河及其干流和支流总体发育方向与构造带方向基本一致。区内已调查发现的地下河有110条,单条地下河枯季流量8.92~760.5L/s,岩溶水天然资源量为56.5×10^8m^3/a,可开采资源量为43.8×10m^3/a。 据调查统计,粤北岩溶石山地区约有75%的地下河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人、畜用水及农田灌溉田水问题。开发利用方式包括天然岩溶水点筑坝拦截水、修二渠引水、洼地堵漏成库、挖隧道引地下河水、蓄水发电、抽水提水及旅游资源开发等;覆盖型和埋藏型岩溶地下水主要通过民井或钻孔采用抽、提方式进行开采。[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