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思成“建筑可译论”之前的中国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赖德霖 《建筑师》2009,(1):22-30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针对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提出了”建筑可译论”。他相信将西式建筑中的构图要素替换为相应的中式要素,就可以将建筑转变为中式风格。本文探寻19世纪以来,在梁思成理论表述之前中国就已经存在的”西译中”建筑实践。作者认为,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一个曾经同时被中国和西方建筑史视为边缘的领域及其对于两个学科所具有的同等重要性。它在对一种看似混杂的建筑现象进行解释的同时也将厘清若干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线索。此外,它还试图引发人们对于“建筑可译性”在实践过程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进行反思。这些问题包括:对应词汇的选择及其与社会文化和专业的语境的关系,翻译所导致的语义转变,以及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差别所导致的“非互换性”。更进一步它还将质疑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主义史学中的”折衷主义”概念。  相似文献   

2.
王军 《建筑史学刊》2021,2(3):127-134
1955 年针对梁思成的建筑思想批判,剑指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复古主义与建筑中的“浪费现象”,却未对关涉建筑设计规律的“型范”“法式”“做法”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终不能令梁思成心悦诚服。梁思成主张传承并发展以宋《营造法式》、清《工程做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模数化设计方法,藉以创造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主义建筑。他的这一探索在 1955 年遭遇了重创,他的学术思想却未因此改弦易张。  相似文献   

3.
金磊 《建筑创作》2006,(6):20-29
从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提倡近代建筑艺术使留学生陆续回国,到20世纪20年代末朱启钤勘立“中国营造学社”都影响并启迪着梁思成《1901—1972》,为他投身中国建筑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本文围绕2006年纪念梁思成105周年诞辰(4月20日)及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10日)国内陆续开展的几项活动,研讨并思考建筑界该如伺从梁思成精神中获得对现代建筑创作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黄庄巍  邹广天 《建筑师》2021,(1):123-131
1930-1970年代,我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卢毓骏以结构理性主义为主要理论工具,融合西方现代建筑主流思潮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统儒家文明,结合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设计理论研究及建筑创作进行了完整的中国现代建筑理论建构.本研究将基于民国以来现代建筑运动向我国传播发展和二战后世界与中国历史格局背景,对卢毓骏的理论建构路径与特征进行深入剖析,探寻其基于现代建筑内核与中国建筑传统二元矛盾冲突、融合的思想要素.研究将有助于完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多元探索的丰富图景,呈现中国建筑现代性早期发展中的结构理性主义基因,补充1950-1970年代中国建筑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发展叙事.  相似文献   

5.
杨杨 《建筑创作》2006,(7):i0004-i0017
邵韦平——开场致辞前不久.由我院《建筑创作》杂志社和中国文物研究所等策划完成了“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我们在总结梁思成建筑理论的时候.说得最多的是“用学贯中西的开创性学术成就对华夏建筑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今天.张老的这本新作《特色取胜》是从“中国建筑师输在哪里”这个角度入手.分析了多层面的开发商和业主的崇外思想。该书指出:正是由于长期轻视建筑理论导致了建筑理论的贫乏.从而造成了建筑设计中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6.
"建筑意"的阐释与表达--兼谈孔子研究院环境设计美学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环宇 《华中建筑》2001,19(2):43-45
该文在中国意境美学基础上,解释了梁思成生生的“建筑意”概念,并对诺伯.舒茨的“场所意境”的提法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孔子研究院环境设计,提出了“建筑意”表达的“三大境界”。  相似文献   

7.
1940-1970年代,中国第二代建筑师黄宝瑜师从刘敦桢,以复兴中国建筑为目标,基于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思想,融合中西,在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及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影响下,于台湾地区首开中国建筑史学教育,进行了《中国建筑史》等史学书写及系列理论、实践探索,继承、创新发展了中国营造学社思想,呈现了1950-1970年代中国建筑史学家对复兴中国建筑路径的深度思考.本文基于民国以来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和建筑史学发展历史脉络,对黄宝瑜及其中国建筑史学书写和理论探索的相关历史进行深入剖析,将有助于完善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思想后续传播与发展的研究,探索1950-1970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理论发展的多元图景,补充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史学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8.
于2000年12月18日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勘察设计会议,首次颁发了“梁思成建筑奖”,我国共有九位设计大师获此殊荣,对于他们的成就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和建设部部长俞正声都给予高度评价。这是共和国建筑史上的成就,其意义不仅对于未来,也对于总结20世纪的建筑设计发展规律意义重大。在此,我有三思,旨在呼唤要造就21世纪的中国建筑设计大师。 1 重读大师,认知大师 首届“梁思成建筑奖”旨在奖励建国50年来的建筑创作成就及尚健在的个人,对此我以为这也无可非议,但现在要有一  相似文献   

9.
论建筑形态要素的相对旋转与组合朱兆慷建筑形态要素的相对旋转自组合是建筑创作中一种较新的设计手法。是建筑构成理论成功地运用于建筑创作实践的产物。建筑形态要素的相对旋转导组合是建筑创作过程中相图思维的一种布式。建筑形态要素的“旋转”弓“组蠢”运动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方诞生并延续着中国建筑文明的圣土。出于研究中国建筑文化的缘由,我们对四川李庄向往已久,但直至2005年11月在罗哲文先生的鼓励与推荐下《,建筑创作》杂志社一行人才荣幸地踏上了李庄。短短两日的李庄之行,我们不仅体验到“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的艰辛,感受到梁思成古建研究之足迹,更仿佛进入了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中所构建的建筑文化的殿堂,从李庄返京后,当夜便写出了《我们,为什么被李庄感动》的文章。或许正是这种感动让我们顿悟作为一个现代建筑设计的传媒机构,不仅要传播当今最现代的作品与理念,更有责…  相似文献   

11.
孙亚峰 《建筑》2008,(23):60-62
传统意象作为一种建筑设计初期概念形成的元素之一,在现代建筑理论与思潮日趋多元化的环境下更加显现出其重要性和可操作性。梁思成先生早年提出传统建筑创作要“中而不古,新而不洋”。指出传统建筑设计不是对中国古典建筑形象的简单模仿,而是通过深入地研究传统文化,将其中的精神特质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直接继承发展了1930年代以来在学院派与官式建筑传统之外探寻现代中国建筑道路的思想新芽,系统呈现了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主流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全面碰撞融合的理论图景,亦成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之余绪在现代中国建筑理论探索中的映射,具有多重重要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本文将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余绪与现代建筑社会属性多重交叠下的理论探索,论述其对“复古思潮”的抨击抵抗及其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理论内涵,呈现其从“型造人”到“建筑文化自觉”的启蒙主义理论建构演进目标,总结这一群体及其理论建构作为现代中国建筑发展图景重要组成的意义与价值,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13.
建筑动态     
《中外建筑》2004,(1):178-179
2003年度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十件大事揭晓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时报社主办,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中国勘察设计行业信息网、FAR2000网、ABBS建筑论坛网、时代建筑杂志社、世界建筑杂志社、建筑创作杂志社协办的“2003年度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十件大事”评选,12月27日在南京揭晓。这十件大事是:1、央视大楼引发设计新探索2、“非典”引发业界对建筑健康问题的大反思3、建筑工程专业设计事务所全面放开4、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新馆因选址引发争议5、中国“土人景观”中标美国波士顿景观项目6、马国馨、彭一刚获第二届梁思成建筑奖7、香港与内地…  相似文献   

14.
要努力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作为中国建筑师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应当学习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才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文化营养.以此为基础,融合世界建筑之长,进行富于活力的创造.从寻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看,目前国內建筑创作有“外西内中式”、“建筑符号式”、“新古典式”、“仿古式”等倾向,探索中虽不乏佳作,但较多的却表现出对传统的斥贬、误用、滥用,以至复古主义流行或建筑理论上的混乱.这反映了对传统建筑文化认识上的模糊与理解上的肤浅,反映了对中国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的薄弱.中外建筑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筑史研究推动建筑创作,是建筑发展的一大规律,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已向广大建筑师提出了对中国建筑文化再学习、再研究的理论课题.积极提倡建筑史研究同建筑创作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模因论”为方法研究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仿古”现象。通过一个全新的概念“模因”来解释大众审美标准改变的趋势是如何发生的.并以笔者参与的一个设计方案“亦山亦房”和已建成的长沙中国书院博物馆为例.进一步说明了文人建筑“模因”的当代“模仿”.实质上就是以文人士大夫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模因”在这个文化缺失年代的集体回归。  相似文献   

16.
2001年9月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与会代表纷纷发言,畅谈如何现代化传统建筑设计,这个问题我从没有专心去研究。因为我觉得在设计上要实现这个精神,只能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在设计上有所表现。当然建筑师首先要对本地的传统建筑有所认识,及对构成传统建筑的风格和影响设计因子的事物,例如: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营造法式及气候的情况有所了解,吸取传统建筑的精华,再对本地现今的情况彻底研究,才能温故知新创作出有传统精神的现代化建筑设计。回顾我的设计工作,我是从1980年起不知不觉的把…  相似文献   

17.
诸葛净 《建筑学报》2021,(12):81-86
以"设计研究"为线索梳理1950-2000年代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将其置于社会与知识环境中,探讨建筑史学家所讨论的"设计"到底是什么.首先指出1950-1960年代建筑艺术、技术与历史的分离状态为脱离历史语境的"设计研究"提供可能性;继而通过3组代表性概念,阐明"设计研究"的具体内容,揭示话语环境,勾勒变化趋势;最后转向"设计"概念本身,指出"设计"活动为社会的产物,历史研究应首先阐明"设计"在中国古代营造体系中的涵义,并尝试初步界定前现代中国语境中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汪妍泽 《建筑师》2023,(4):95-102
1950年代,全国工业化浪潮带来的建造技术的进步把一度与西方现代建筑脱节的“中国建筑”重新拉回了国际语境。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中国本土文化的独特性,显然答案不再是刻板的地域保护主义或是激进的民族主义。中国建筑设计开始在建筑本体之外找寻突破固有形式观念的基点。随着设计研究带来的建筑认识论的更新,“中国建筑”的文化性特征再次被重新定义。研究聚焦1950—1980年代间中国建筑设计及教学实践,以两次全国建筑设计竞赛为起止点,解析新中国语境下地域建筑观念的重塑过程,着重分析设计方法中地域理念的外显特征,并以南京工学院教学实例探讨从形式到理念这一承转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自1929年营造学社成立至今的近80年时间内,中国建筑史研究已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基于早期木构建筑遗存的匮乏,早期建筑和<营造法式>始终为建筑史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20世纪30年代,由梁思成、刘敦桢领衔的营造学社对以中原为主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古建筑测绘调查.  相似文献   

20.
有辉煌成就的出国古代建筑,有没有设计理论?这是极少讨论和没有回答的问题。有人说:“中国古代建房只是师傅传徒弟,根本没有设计或理论”。或者说:“建筑设计理论在古代根本不受重视”.事实如何呢?试想一下像长安城.故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