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京东园是我国江南私家古典园林的典范,对后来的园林营造产生了巨大影响。可惜东园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也一直未被细致、全面地复原出来。所幸有东园相关的古代文献资料流传至今,为东园复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对东园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并深入解读,分析其造园理念,结合当时造园手法的风格特点,加上对徐氏家族众多园林的研究,从中提炼出有助于东园复原工作开展的信息,尽可能完整、准确地复原东园当时的样貌,并使用软件进行制图、建模,以分析图、平面图等多种形式,将东园直观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彭长歆  张欣 《风景园林》2022,29(9):128-134
清末广州花地馥荫园的前身为东园,两者具有空间延续与递进关系。从园林赞助人及中西赏游群体出发,通过文献考证及图像分析,并应用层次叠加法,廓清东园时期的园址范围,以及馥荫园的旧园遗存与再造部分,探讨空间格局演进的历史逻辑及文化生产等。研究表明:馥荫园继承了东园南侧的宅院区并向南改建、拓展,改变了东园时期以北侧荷塘区为主景的布局方向;与东园雅集所形成的诗文等文化产品相比,西方游客通过摄影与绘画记录馥荫园的景物,外销画、摄影及铜版画等各类图像作品将馥荫园的视觉形象与文化内涵以更直接的方式向世界传播。这一过程不仅是营造主体、空间格局与使用方式的转变,也隐含着清末广州园林文化生产的转向,成为清末岭南园林近代转型及现代性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张文正  曹磊  刘静蓉  王焱 《风景园林》2022,29(12):113-119
徐氏东园是明中后期南京最负盛名的园林之一,其从农作园到山水园的转变过程体现了江南地区园林发展的趋势。因史料不足,既有研究深度与其历史地位不匹配。对既有史料深入发掘,对园记、园林绘画、地方图志等诸多史料信息加以识别、关联梳理,尝试划定东园边界,结合东园主人交游者的园林诗,从中提取造景要素与意向,对全盛时的东园平面展开考证和复原。研究表明,东园边界由长桥、苑家桥、小运河、马家桥、茉莉园限定,园中一鉴堂有二层、朝向东南;东园造景要素丰富,有华堂丽亭、奇花异木、峰洞石林、溪池瀑泉;园林营建采用自然化的理水方式、堂台组合的构景手法;载诗载画的文人雅集使东园成为明中后期南京重要的文化空间。通过考证,为徐氏家族园林集群的研究进行了史料补充,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园林》2019,(7)
天一阁东园位于宁波天一阁的东南隅,始建于1959年,俗称"外花园"或"大花园"。之后在陈从周先生的规划设计和指导下,挖池堆山,增植竹木,于1986年建成对外开放。本文基于对档案资料的整理和前辈的访谈,通过对天一阁东园的建成始末加以回顾、梳理,并综合分析东园的园林布局和营造特点,以期从中窥探陈从周先生的造园理法和文物保护理念,给当下的文保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1东园与东园图清代界画名家袁江的《东园胜概图》(彩插图1)珍藏于上海博物馆,据文史学家卞孝萱考证[1],此图描绘的是建于康熙年间的扬州府东南郊里村的乔氏东园,现已不存(彩插图2)。园主人乔国祯(字逸斋),山西襄陵人,扬州盐商;其弟国彦(字俊三)与曹寅熟识。《嘉庆重修扬州府志》[2]记载:"曹通政寅巡视淮鹾时驻节仪徵,至郡,必假寓之,遍为题咏。"《楝亭诗钞》中吟咏东园的诗句共十四首,其中《寄题东园八首》是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句法的福州小黄楼园林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以及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基于空间句法理论,运用Depth map软件对福州小黄楼的东园与西园分别建立模型,从可视与可行2个层面选取连接度、整合度、深度值等参数对其空间结构进行量化描述与分析。验证传统主观研究正确性的同时,探索隐藏在感性描述下的理性规律,从量化分析角度,揭示小黄楼园林空间的构成规律及其造园手法,为建造具有福州地域性特点的园林景观空间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工程概况 东园文化中心工程位于杭州市下城区东园居住区的地理中心,是一座兼文化娱乐与科教培训功能的高层公共建筑。由杭州市房屋建设开发总公司组建,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杭州市建筑工程公司总包施工,浙江大学土木系提供技术指导与检测。 大楼建筑高度45.3m,主楼十一层,地下室与  相似文献   

8.
位于浙江湖州南浔古镇东大街上东端的东园,园主张宝善之子张静江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和推动革命的代表人物。中国近代是一段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特定时期,在那个短暂即逝的民族工业的春天,中国传统园林兴建呈现逐渐减弱的势头,南浔却能逆流而上,并于古典园林上结合了儒商从海外带回的西式生活方式及先进的建造技术及材料,在当地兴起了一股兴建园林的风潮。本文希望通过东园的研究发掘出在保留古典园林传统内核基础上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时期中对近代园林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2002年考古勘探在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发现的较为完整的园林遗址,被考古部门认定为南宋名园——张氏东园的遗址。遗址在2011年被列入浙江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罕见的南宋私家园林考古发现,同时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古代造园遗迹,但迄今尚未引起关注和重视。以遗址考古简报为基础,实地调查并进行局部测绘,对古代文献典籍进行考证,揭示宋元两代名园——石门张氏东园的兴衰史,在此基础上对东园的性质、年代、园主以及造园手法进行了考证和推测。  相似文献   

10.
李立  林子圣 《城市规划》2007,31(6):93-96
<正>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享誉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在苏州古城以西成立高新区,经过10余年建设,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新城区已初具规模。为了更好地完善城市功能、推动苏州“东园西区、古城居中”的城市发展格局,苏州高新区面向全球公开征集环湖地区城市设计方案,并最终邀请美国  相似文献   

11.
浅谈地下工程消防设施的设置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基建处孙立禄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新建的法检楼地下室(人防工程兼作设备层)和小东园招待所地下室(设备层)消防设施的设置比较合理,公安消防监督部门一次验收合格。现以小东园招待所为例,根据土建设备布局设置消防设施(见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合肥市老城区(一环内)的公园绿地、餐饮、居住等基础信息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休闲场所空间分析、居住场所空间分布、消费场所空间分布等方面,对合肥老城区居民的生活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老城区的居住空间整体呈现"四周多中心少"的格局,其对应的消费空间和休闲空间则相反,呈现"一主多副"从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的分布格局。文章对老城居民生活空间的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希望对城市规划、老城改造等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东园     
正小东园位于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的积善里入口处,原是前朝著名富商蒋百万祖宅所在地区域。随着老城南保护性建设的推进,小东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古朴的建筑院落关系,形成了一个绝佳的展示接待场所。在一个仅350平米的传统中式建筑里既要展示整个门东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建设成果,又要满足招商洽  相似文献   

14.
在获取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核密度、相关分析对桂林市域餐饮业空间格局进行辨识,并从住宿、道路交通、旅游景点、购物、娱乐、旅游人群六个方面研究其餐饮业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桂林市餐饮业整体呈现"一主一副多中心"的空间格局。从价格和口碑来看,主城区服务能力较好,阳朔县较差,其他各县均需提升。购物设施对餐饮业空间集聚影响较小,其余要素均与餐饮设施空间集聚具有显著相关的关系,在不同尺度空间范围内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以西湖及周围群山的空间格局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解为一表一里的物质空间格局与文化空间格局,有别于以往侧重物质空间的形态学或景观学研究,亦有别于侧重历史文化的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本研究将物质空间与文化空间、社会史与空间史相结合,审视西湖的时代背景如何驱动其物质空间格局演变(空间史)与文化空间格局演变(社会史);分析两种格局在魏晋南北朝及以前、隋唐、五代3个接续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揭示这些特点与时代背景的关联性,并尝试阐释空间格局演变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别于建筑学传统的城镇形态分析,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西方地理学的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理论提出了平面格局分析框架,即街道系统、地块格局、建筑基底类型,为城市形态研究奠定了一套严谨的理论框架。研究将平面格局分析结合分形计算,以澳门半岛为例,探索平面格局三要素的量化分析方法。澳门半岛由于不同时期的填海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拼贴式”平面格局。在GIS分析平台,采用矢量网格法分别对其街道、地块以及建筑群基底的分维值进行测算,得出不同时期、不同功能区域的量化数据,为进一步认识和管控澳门半岛不同区域、新城填海A区的城镇景观特色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东园是苏州正在建设着的一座公园,位于城东北角,濒临外城河,全园面积共约300余亩。茶室建筑群建在东园桃园的东北角,要求它体现出苏州园林的地方特色。现将茶室设计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基址的选择 考虑了几方面的因素(图1)。  相似文献   

18.
福州历史名园小黄楼借鉴了江南园林的造园风格,并结合了地域特色。结合现场调研和对历史文献调查分析总结出该园的西园采用了寄情于景、欲扬先抑、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艺术手法。通过对东园十二景进行艺术手法分析,得知其延续了西园的造园艺术手法。在此基础上,绘制复原图并将其与现修复后的现状图进行对比,发现大部分景点是在原有基础上修建,部分景点已不存。  相似文献   

19.
以沟谷型的西井峪村山水格局为研究对象,对其微气候环境进行基础调查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风、湿、热等微气候要素与村落山水格局间的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安装移动气象站进行24h数据采集并在4个季节选取10个观测点对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等小气候要素进行实测,结合数值模拟进行舒适度分析。总结山水空间布局、形态、坡度、坡向、海拔等山水格局特征类型,并研究其与微气候因子之间的量化关系与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以沟谷型的水峪村山水格局为研究对象,对其微气候环境进行基础调查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风、湿、热等微气候要素与村落山水格局间的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安装移动气象站进行24h数据采集并在3个季节对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等小气候要素进行实测,结合数值模拟进行舒适度分析。总结山水空间布局、形态、坡度、坡向、海拔等山水格局特征类型,并将进一步研究其与微气候因子之间的量化关系与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