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云南大理白族民居是白族传统文化的物质形态,是大理白族人民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白族生活方式、民俗习惯所创造的独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它从选址到营造,从室内到室外,从整体空间到细部装饰无一不凝聚着白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重寄托、寓吉意观念 大理白族民居的选址、朝向、造型和装饰表达着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祈求护佑避邪、抗灾攘福的美好愿望。 1.选址。建筑选址大多依山傍水,坐西向东。他们认为“有靠山,才做得起人家。”白族人民对自己的房屋和居住环境的风水特别重视。“宅,择也;即择吉而处,处…  相似文献   

7.
高洁 《古建园林技术》2020,(151):52-56转67
众多传统民居面临着去留抉择,工匠断代,匠场衰落,师承体系瓦解,导致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无法传承。探索传统民居的“源”与“流”,归纳构架特征和营造技艺,发掘传统民居大木构架的匠作谱系与流变关系,是继承古建筑营造智慧的关键。云南汉式合院民居与江南传统建筑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明清时期大量江南移民进入云南,形成“汉来夷走”的态势,文化输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营造技术,云南汉式合院民居继承了江南建筑优越的结构适应性,并与本土构造技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匠作体系,传承至今。通过对云南和江南合院民居的构架形式、构件特征和营造技艺的归纳,探索其中的系统性、关联性,促进对非物质营建经验及乡土建筑演化规律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庄廓是河湟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因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而被广泛建造并延续至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庄廓自身局限性使其面临冲击。本文以青海日月乡兔尔干村调研为基础,分析传统庄廓民居的建筑特点,总结传统营造技艺的优势,结合当地试点示范项目探索河湟地区传统庄廓民居更新的营造方法,为当地的营建体系更新与民居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若干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9,(18)
技术与文化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定的技术会产生特定的传统营建技术。民居中由营建技术而产生的特征要素是民居建筑技术的重要组成,其中表现出的低技术是建筑技术发展的必要过程。民俗建筑技术的特征表现为复杂性、原理的简单性和地域的特征性。特定的技术孕育特定的文化。传统民居的文化受家庭结构以及社会变迁的影响;传统营建技术也同样面临改变。  相似文献   

10.
以白族民居的建筑形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白族民居的构成要素和特征、民居形象的表达、建筑艺术形式美的体现,指出在新建民居时保持传统建筑的艺术形式和元素,是寻求未来白族民居发展的主要途径,使其逐步达到尊重历史,修旧如旧,保持地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我国建筑无法真正从传统营建理念及建筑文化中汲取营养导致的建筑风貌千篇一律的问题,指出建筑设计必须以本土理论为指导,合理回归地域特色,重视传统营建方法的现代转译。2018南宁园博园工程实践从广西多民族地域特色和建构技术中提取创作元素、符号、标识,通过变异、提炼等手法转译为建筑形体或肌理,是对西南地区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多元文化、地域特色的全方位回应。依据工程实践项目,进一步探索西部绿色建筑的地域表达及场所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陕南安康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从移民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两个影响角度提炼了安康传统民居在选址布局、营建技术、建筑装饰与色彩等方面的地域特色,针对当前安康传统民居现状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传统民居建筑在地域特色营造方面的理念和手法,提出安康传统民居传承与发展的策略,为当代新民居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传统乡土民居承载着可供解读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营建智慧,千百年来,当地人为应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以生土为代表的营建智慧。文章针对河西走廊武威地区当前民居营建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传统营建智慧与新型民居设计实践,探索了河西走廊乡土民居"适宜性"改造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兴国  袁晓菊 《新建筑》2023,(4):107-112
地理环境与移民环境的相互交融,构筑起巴蜀地域多元融合、包容开放的文化地理环境,促成传统建筑艺术和技术的交流融会。首先,针对复杂山地条件,总结巴蜀山地传统建筑营建中以经济实用的技术策略向自然争取空间,打破常规以营造富有创新变化空间的营造手段;其次,归纳巧妙利用山地地形,将场地改造融入建筑空间艺术,为建筑和环境增添气势的巴蜀山地传统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最后,在分析巴蜀山地传统建筑与环境相适应的营建理念和方法基础上,通过实践项目探索该环境观影响下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山地建筑设计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理白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风格特点,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文适应性三方面,对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展现了大理传统民居独特而富有人文魅力的民族建筑品格。  相似文献   

16.
大理喜洲传统院落布局营造的巧妙使用,不仅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而且反映了白族人对于自然、生活与美的理解。着重从院落布局进行分析,研究其所诠释出的"建筑意",试图揭示喜洲传统白族民居建筑中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品质,吸取新的可供选择的设计思路,将其反作用于建筑创作过程中,为现代住宅设计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17.
白族是我国第15大少数民族,聚居程度较高,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理市沙溪镇,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白族民居世代使用土木结构,这使得传统夯土民居保存较好并可以继续处于活态化传承。本文通过文献收集、实地调研、采访村民等方式记录并分析了该地区白族传统夯土民居的建造方法、传统技艺等,尤其着重于夯土墙营造技艺的记录与分析,以期在传统遗产保护中提高对于滇西北生土民居的保护和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刘薇薇  陈戈  殷昆仑 《重庆建筑》2021,20(10):72-79
传统民居,是我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含了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思想,凝聚了传统匠师们的技术智慧和经验,是研究原生的绿色思想和建筑技术的瑰宝.该文通过研究永州传统村落、古建、民居适应当地气候、地形的性能特征,对湘南传统民居营造模式进行归纳与总结,探讨适宜湖南地区民居的营造智慧及其再生设计策略的科学问题.通过对建筑营造模式及其绿色技术的分析和提炼,探讨时代转型的重构模式与类型,总结湘南地区地域资源条件下的现代建筑设计模式与策略,为现代建筑设计、人居环境营建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理论与设计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9.
张燕 《中外建筑》2011,(5):51-53
传统民居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现代建筑的根基和创作的源泉,文章抽取传统民居富有特色的语言:门窗作为符号,运用现代方法对之抽象、提高和再创造,目的是在其指导下探索传承与创新的设计手法,以重构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力求营造真正含有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20.
柳晓杰  周红燕  施建 《华中建筑》2010,28(6):164-166
浙江景宁畲族传统民居的营建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文化特征的营造经验,蕴含着巨大的生态潜能。该文重点在于研究当地常年累积下来的传统建造技术和传统建筑材料,提取其潜在的生态经验。研究中不局限于传统民居具体的形态,而是更多地关注一些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建筑理念、技术、方法和材料等,为贯彻生态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创造多元化的具有生态性能的乡土建筑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